如今,耳機已經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隨身電子產品,也因其與手機的高度結合,用戶對耳機的依賴性也越來越高。然而面對市面上五(參)花(差)八(不)門(齊)的產品,如何才能挑到一款音質好的耳機呢?另外是否耳機的價格越貴音質就越好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加拿大著名的聲學博士(現哈曼國際集團聲學研究部門總監)Sean Olive曾對市面上170款耳機進行了音質測試,結果發現耳機的音質優劣與價格高低幾乎沒有什麼關係(WTF?);而更令人驚訝的是,其中售價800元左右的索尼MDR7506在音質上與高出其十倍價格的「HiFi耳機」屬於同一水準,甚至一些售價高達萬元的耳機,有些音質表現也很糟糕!
索尼MDR7506耳機
這樣的結果真的就有點令人費解了,為什麼花了幾千上萬元,得到的音質卻和售價只有十分之一的耳機差不多?接下來就要劃重點了,我們知道衡量一款耳機音質優劣的方法有很多,如所使用的聲學材料、驅動單元、調音等等,每一環可以說都與音質相扣;然而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聲學參數對耳機音質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總諧波失真】以及【頻率響應】。
關於總諧波失真
關於這兩個參數大家可能會比較陌生,首先對於總諧波失真,大家可以先記住一點結論:總諧波失真越高,聲音裡摻和的雜音越多,音質越差,反之音質越好。那麼如何理解這個參數呢?首先,自然界中的每個聲音都有波形,而任意的波形都可以分解成若干不同頻率的疊加;我們平時聽到的歌曲,從直觀上來說是各種樂器與人聲的疊加,但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講,則是不同頻率的疊加!那麼問題來了,如何用這個參數來判斷音質的優劣?
我們使用的耳機發出聲音,如果每一個聲音的頻率都和錄音現場人們聽到的完全一致,那麼它就能完美地還原出聲音本來的樣子。但遺憾的是,現實中並不存在這種完美的耳機,當耳機播放某個頻率的聲音時,由於諧振現象,通常會在更高頻率產生多餘的雜音,這就被稱為總諧波失真。這也回到了上面提到的結論:總諧波失真越高,聲音裡摻和的雜音越多,音質越差。
當然,大家也不用太過擔心自己花了幾千元入手的HiFi耳機音質是否很渣,只要不是那種幾十元的雜牌山寨貨,對於市面上主流的大牌HiFi耳機來說,其總諧波失真一般都比較小,通常可以控制在1%以下,這樣的失真人耳是難以分辨的。而在這種情況下,另一個決定耳機音質的重要參數就是——頻率響應。
關於頻率響應
要知道,對於一款好音質的耳機,應該做到每一個頻段的聲音響度都恰到好處,才能真實還原音樂本身。相反,如果聲音太高或太低,就會出現某一頻段的聲音變得刺耳或頻段缺失,而這對音質的影響可以說是毀滅性的。
音特美ER4入耳式耳機
至於什麼才是正確的好聲音?音特美聲學實驗室早在20多年前就已經給出了業界公認的答案。下圖是音特美ER4入耳式耳機的頻譜圖,這條不規則的曲線就是最適合人耳聆聽的好聲音,且至今仍是備受音樂發燒友和錄音師青睞的經典耳機。
耳機選購中遇到的套路很多,估計每個人都能說出一些曾經被坑的經歷,其實在我看來,避免踩坑的最好辦法就是避開一切雜牌山寨耳機(包括一些新興網紅耳機品牌),只選主流大牌耳機!即使是那些百元價位的入門級產品,選大品牌也同樣有保障,至少可以讓你少花一些冤枉錢,少交一些智商稅。
以下給大家推薦幾款廣受音樂愛好者和發燒友認可的大牌HiFi耳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購買連結了解下。
(7487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