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臭氧空洞達到「年度最大範圍」!穿過空洞的紫外線,細思極恐

2020-12-06 中國科學技術館

據《今日印度》10月6日報導,監測臭氧層的科學家警告稱,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已經達到「年度最大範圍」,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空洞之一。

南極洲某觀測站附近的南極光。

報導稱,根據英國《獨立報》的一份報告,哥白尼大氣監測局(CAMS)的科學家發現,在南極洲上空、距離地面約20到25公裡的高度,臭氧的濃度下降到「接近零值」的水平。

《今日印度》:科學家稱,南極臭氧空洞達到「年度最大範圍」,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空洞

聯合國官網公布的信息顯示,2020年的南極臭氧空洞自8月中旬開始迅速增長,並在10月初達到約240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現在這一空洞面積為2300萬平方公裡,高於過去十年的平均水平,並遍及南極大陸的大部分地區。

關於出現空洞的原因,報導提到,科學家們稱,今年臭氧層上的巨大空洞是由「強大、穩定且寒冷的極地渦流」驅動的。報導稱,極地渦流是一個低壓區域,通常位於巨大的羅斯冰架邊緣,那裡的溫度可以驟降到約零下80攝氏度。

《獨立報》援引CAMS主任文森特·亨利·珀什的話說:「每年臭氧層空洞事件的發展程度有很大的差異。2020年的臭氧層空洞與2018年的臭氧空洞相似,那也是一個相當大的空洞……」

到底什麼是臭氧空洞?為什麼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會如此嚴重?臭氧空洞對人體是否有害呢?下面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什麼是臭氧空洞?

臭氧由太陽輻射使氧分子分解後,一個氧原子和另一個氧分子結合而成,通常生成於日照強烈的赤道上空。大氣層中的臭氧總量計約33億噸,但在整個大氣層中所佔比重極小——如果將之平鋪在地表,將不過3mm的厚度——只有一粒綠豆的高度。

大氣中的臭氧吸收了大部分對生命有破壞作用的太陽紫外線,對地球生命形成了天然的保護作用。太陽紫外線中波長小於290納米的部分被平流層臭氧分子全部吸收,但波長為290-320納米,也就是通常所說的UV-B波段的紫外線也有90%被臭氧分子吸收,從而大大減弱了它到達地面的強度。如果平流層臭氧的含量減少,則地面受到的UV-B段紫外輻射的強度將會增加。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就像離不開水和氧氣一樣離不開大氣臭氧層,大氣臭氧是地球上一切生靈的保護傘。

臭氧空洞指的是因空氣汙染物質,特別是氧化氮和滷化代烴等氣溶膠汙染物的擴散、侵蝕而造成大氣臭氧層被破壞和減少的現象。

目前來說,人們已經認識到氟利昂等人造物質對臭氧層造成破壞,所以,國際組織通力合作來降低這些破壞性化合物的使用量,24個國家於1987年籤訂了限制使用氟利昂等化學品的條約。荷蘭、墨西哥和美國三位科學家研究的結果,確認了人造物質對臭氧層的破壞,因而獲得了199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這幾年來,它們在大氣裡的含量也的確降低了一點。下面這張照片是用特殊方法拍攝的,因為我們用肉眼是看不到哪裡的臭氧被破壞了。在這張照片裡,藍色的深淺代表臭氧的含量,顏色愈深,臭氧的含量愈少。從照片中我們清楚地看到臭氧最少的地方在南極上空,這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南極臭氧空洞。

除了南北兩極之外,在青藏高原上空也發現了臭氧分布稀薄區。人類對臭氧層的保護已顯得更為緊迫。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臭氧洞像一個大的藍水滴,完全罩在南極的上空,並延伸到南美的南端。臭氧空洞增大的速度是驚人的,特別是近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有惡化的趨勢。根據全球總臭氧觀測的結果表明,在過去10-15年間,每到春天南極上空平流層的臭氧都會發生急劇的大規模耗損。1987年10月,南極上空的臭氧濃度下降到了1957-1978年間的一半,臭氧洞面積則擴大到足以覆蓋整個歐洲大陸。

為什麼南極上空會出現臭氧空洞?

南極洲上空形成的巨大的臭氧空洞,與氣候條件有關。南極的冬季(我們北半球的夏季,大約6/7月份)存在極夜,極其寒冷(低於-50℃),而臭氧層所在的20公裡高度上氣溫甚至常常在-80℃以下(比北極要低得多)。南極的空氣在上升過程中會生成大量的冰晶雲,雲中的冰晶不斷吸收氯氟烴氣體,濃度越來越高。其中主要含有三種顆粒:硝酸的三水合物、極速冷卻的冰水混合物和緩慢冷卻的冰水混合物,並儲藏了吸收了氯氟烴氣體形成的化合物。

但同時,處在極夜的南極沒有陽光的輻射,並不會產生消耗臭氧的反應。但到了春天(大約9/10月份),陽光照射下冰晶雲升溫,氯氟烴氣體迅速釋放,並在紫外線照射下開始釋放氯原子等物質,接著出現臭氧破壞的一系列化學反應,使得臭氧層因大量損耗臭氧而出現臭氧洞,這也是為什麼臭氧空洞最大的時間主要出現9/10月份。

並且,南極上空在冬季半年裡有一個深厚的渦旋,氣流沿著南極高原作順時針旋轉,把南極大陸封閉了起來,使得從赤道來的富含臭氧的氣流進不了南極上空,因此消耗的臭氧難以得到補充。消耗大、補充少,這就是為什麼臭氧空洞會出現在南極上空。

2019年8月1日-10月7日的南極臭氧空洞變化

(來源:NASA,https://svs.gsfc.nasa.gov/vis/a010000/a013300/a013349/Ozone2019.gif)

此外,臭氧在不同高度層的時空變化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其中太陽11年周期活動是引起臭氧時空變化的重要因素。

科研人員利用TIMED衛星觀測的2002年—2017年4443282次掃描的全球高空多種大氣參數廓線數據,發現對太陽11年周期活動的響應,南北半球不對稱,其響應值從南極地區向北極地區遞減。結果表明,中間層頂的臭氧長期變化與太陽輻射、氧原子密度和溫度具有強相關性。衛星長期觀測結果還進一步驗證了在平流層南北兩極地區上空臭氧洞的存在,且南極地區臭氧空洞比北極上空的大。

系統分析的結果顯示,中間層頂不僅是臨近空間大氣溫度的極小值區域,也是臭氧混合比的極大值區域。而中間層頂是中高層大氣中較敏感活躍的區域,在地球大氣中最冷,是低層大氣和高層大氣中物質傳輸、物理化學反應及能量交換等複雜動態過程的必經區域。同時,太陽11年周期性活動對中間層頂區域大氣物理、化學以及傳輸等有著重要的影響。

臭氧空洞到底有哪些危害?

簡單說來,臭氧洞的危害是,透過臭氧洞的強烈紫外線對人和生物有殺傷作用。

在自然界裡,因為有臭氧層的存在,太陽光的紫外線不容易直接到達地面上。一旦大氣圈中的臭氧層變稀薄,甚至出現空洞,紫外線就會暢通無阻地穿過大氣層,射到地球上,對地球上的生命造成嚴重傷害。

對人類健康造成損害:損傷眼角膜和晶狀體,引起白內障等疾病;誘發包括黑瘤病在內的皮膚癌和其他皮膚病,降低人體免疫力。

造成莊稼作物減產:豆類瓜果類蔬菜作物受到強烈的紫外線影響而大量減產。

傷害甚至殺死海洋生物:過多的紫外線輻射使淺海中的浮遊生物數量減少,進一步導致魚類貝類死亡,損害整個水生生態系統。

除此之外,過多的紫外線還會加速人工合成材料的老化,導致地面大氣更加活躍,產生有害氣體,造成空氣汙染。

所以,「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真的很重要!因為我們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為了賴以生存的環境……

本文來自:環球網、科技日報、南寧環保

相關焦點

  • 警告:南極臭氧空洞達到「年度最大範圍」!那些穿過空洞的紫外線,細思極恐……
    據《今日印度》10月6日報導,監測臭氧層的科學家警告稱,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已經達到「年度最大範圍」,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空洞之一。《今日印度》:科學家稱,南極臭氧空洞達到「年度最大範圍」,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空洞
  • 南極臭氧空洞已達到其最大範圍
    圖片來源:世界氣象組織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近年來,南極上空每年的臭氧層空洞都是歷來最大、最深的。分析表明,空洞目前已達到其最大範圍。這是由強大、穩定且寒冷的極地渦流驅動的,該渦流使得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溫度始終保持低溫。2020年的南極臭氧空洞自8月中旬開始迅速增長,並在10月初達到約240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該空洞現在面積為2300萬平方公裡,高於過去十年平均水平,並遍及南極大陸大部分地區。
  • 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背後的原因令人深思
    近日據外媒報導,監測臭氧層的科學家警告稱,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已經達到「年度最大範圍」,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空洞之一。《今日印度》:科學家稱,南極臭氧空洞達到「年度最大範圍」聯合國官網公布的信息顯示,2020年的南極臭氧空洞自8月中旬開始迅速增長,並在10月初達到約240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
  • 北極現史上最大臭氧空洞 南極每年都會形成空洞 北極卻很罕見
    北極現史上最大臭氧空洞 南極每年都會形成空洞 北極卻很罕見 2020-04-15 09:53:51 來源:參考消息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北極現史上最大臭氧空洞】美媒稱,科學家日前發現,北極上空出現面積相當於三個格陵蘭島的臭氧層空洞,可能是有記錄以來北極上空最大的一個。
  • 科學家警告:南極洲臭氧空洞又大又深,已達「年度最大範圍」
    據環球網報導,《今日印度》10月6日有報導說,負責監測臭氧層的科學家警告稱,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已經達「年度最大範圍」,這是南極洲上空近年來最大、最深的空洞之一。8月中旬開始迅速增長,並在10月初的時候達到了約240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
  • 科學家警告:南極洲臭氧空洞又大又深,已達「年度最大範圍」!
    據環球網報導,《今日印度》10月6日有報導說,負責監測臭氧層的科學家警告稱,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已經達「年度最大範圍」,這是南極洲上空近年來最大、最深的空洞之一。
  • 科學家警告: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空洞之一
    臭氧空洞的面積約為890萬平方英裡,是過去15年來最大的臭氧空洞之一。據科學家稱,南極洲上空的臭氧空洞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空洞之一。臭氧層是地球大氣層的一部分,起著屏蔽作用,吸收來自太陽的有害紫外線輻射。
  • 南極臭氧空洞又變大了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近年來,南極上空每年的臭氧層空洞都是歷來最大、最深的。分析表明,空洞目前已達到其最大範圍。這是由強大、穩定且寒冷的極地渦流驅動的,該渦流使得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溫度始終保持低溫。
  • 南極上空出現近年來最大臭氧空洞 相當於三個澳大利亞
    世界氣象組織(WMO)發言人努利斯10月6日表示,氣象學家在南極上空發現近年來最大的臭氧空洞。1984年,英國科學家首次發現南極上空出現臭氧洞。空氣中的臭氧減少,那麼照射到地面的太陽光紫外線將增強,過強的紫外線對生物細胞具有很強的殺傷作用。將會對生物圈中的生態系統和各種生物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 世界氣象組織(WMO):氣象學家在南極上空發現近年來最大的臭氧空洞
    世界氣象組織(WMO):氣象學家在南極上空發現近年來最大的臭氧空洞(Credit:Pixabay/CC0 Public Domain)(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日內瓦10月6日電,世界氣象組織(WMO)發言人努利斯表示,氣象學家在南極上空發現近年來最大的臭氧空洞。
  • 南極臭氧空洞縮小至30年最小,人類的努力起效了?專家:並非如此
    根據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和美國宇航局(NASA)的科學報告,在2019年10月中旬,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範圍達到了1986年以來有衛星觀測記錄以來的最小範圍。2019年臭氧空洞在9月8日達到了164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然後在9月和10月的剩餘時間內,這一面積縮小到了不足1000萬平方公裡,在往常年份裡,臭氧空洞的最大面積通常在9月和10月的剩餘時間內增長到2000萬平方公裡以上。
  • 2020年南極臭氧洞「是近年來最大和最深的空洞之一」
    它的作用就像大氣中的防曬霜,保護地球生物不受太陽紫外線損傷。歐洲航天局近日在一份聲明中稱,今年以來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空洞為近年來最大最深的空洞之一據悉,今年的南極臭氧空洞自8月中旬開始迅速增長,並在10月初達到約240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該空洞現在面積為2300萬平方公裡,高於過去十年平均水平,並遍及南極大陸大部分地區。
  • 雙語閱讀|南極上空臭氧空洞形狀「異乎尋常」
    科學家稱,南極上空每年出現的臭氧空洞將是30年來最小的。目前,臭氧空洞的面積小於通常情況下9月中旬面積的一半,而且可能已經達到最大尺寸,比南極大陸的面積還要小一點。Ozone is a gas formed in the upper atmosphere when electrical charges in the atmosphere combine with ultraviolet (UV) rays from the sun.
  • 最大的臭氧空洞正在產生,科學家分析原因:結果難以置信!
    根據NASA的監測,北極上方的大氣層曾在產生一個巨大的臭氧空洞,這是北半球有史以來最大的臭氧空洞,甚至可以和南極每年形成臭氧空洞相提並論!目前北極的臭氧水平達到創紀錄的新低,覆蓋的面積超過三個格陵蘭島,這個巨大臭氧空洞是否會危及人類的健康,它會維持多久?臭氧層是怎麼產生的?它有多大影響?
  • 最大的臭氧空洞正在產生,科學家分析原因:結果難以置信!
    根據NASA的監測,北極上方的大氣層曾在產生一個巨大的臭氧空洞,這是北半球有史以來最大的臭氧空洞,甚至可以和南極每年形成臭氧空洞相提並論!目前北極的臭氧水平達到創紀錄的新低,覆蓋的面積超過三個格陵蘭島,這個巨大臭氧空洞是否會危及人類的健康,它會維持多久?
  • 衛星測量結果顯示:今年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已達到最大面積
    今年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已達到最大面積歐洲航天局「哥白尼哨兵-5P」衛星的測量結果顯示,今年南極上空的臭氧洞是近年來最大、最深的一個。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的詳細分析表明,該臭氧洞目前已達到最大面積。南極臭氧空洞的大小定期波動。從今年8月到10月,臭氧空洞的規模不斷擴大,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之間達到最大值。當南半球平流層高處的溫度開始上升時,臭氧消耗減緩,極地渦旋減弱並最終崩潰,到12月底臭氧水平恢復正常。南極臭氧洞大小的變化主要取決於流經南極地區的強風帶的強度。
  • 好消息,北極有史以來最大的臭氧空洞終於消失了!
    據歐盟哥白尼大氣監測局(CAMS)的研究人員報導,在北極上空隱約出現近一個月後,北極上空迄今為止探測到的最大臭氧空洞終於消失。臭氧層是地球大氣層中保護地球免受紫外線輻射的一部分。臭氧是由三個氧原子組成的氣體,處於平流層中,一層薄薄的臭氧層吸收了太陽發出的一部分紫外線。 紫外線會通過使DNA突變來破壞活細胞,並且還會導致賦予細胞結構的蛋白質分解和行為異常。
  • 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 2300萬平方公裡
    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 2300萬平方公裡時間:2020-10-07 17:1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南極臭氧空洞又大又深 2300萬平方公裡 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近年來,南極上空每年的臭氧層空洞都是歷來最大、最深的。
  • 南極傳來一個噩耗,科學家發出嚴重警告,將達到「年度最大範圍」
    最近從南極傳來了一個噩耗,就連科學家發出嚴重警告,足以可見這件事情有多嚴重。而這次科學家指出的問題就是臭氧層的破洞問題,可能將達到「年度最大範圍」。據環球網報導,一直以來負責監測臭氧層的科學家發現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南極洲上方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臭氧層空洞。我們都知道臭氧層對於整個地球的重要性,它相當於是地球的一層保護膜。
  • 南極最環保了,為什麼臭氧層總在無人的南極「空洞」?
    這跟極低的地理情況息息相關。臭氧層的形成太陽輻射實際上,臭氧吸收紫外線的過程,也是臭氧的形成的過程。太陽輻射含有7%的波長從200nm~400nm間的紫外線。定期空洞陽光少雖然人類釋放對它有害的氣體是長期存在的,但是如果你明白了臭氧與紫外線的關係,也就能明白臭氧層出現空洞為什麼是定期的。根據我們以往的空洞記錄會發現,一般空洞發生在冬季快要轉變為春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