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辯呼君 辯與呼 昨天
古人云: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告別過去,或是留戀,或是解脫,完全取決於對過去的評價,和對未來的展望。馬指揮說,2019年每天有五個電話向他借錢,這不是最慘的,因為,這每天五個借錢的人當中,99%是借不到錢的。前首富的兒子,國民老公也開始缺錢時,而且只差幾個小目標時,不能不說,WINTER IS COMING。凜冬來臨,不光是缺錢,還有錢太多,央行不停放水加柴,好在這口鍋大,水多,下面加點柴,不至於讓大家覺得水太燙,除了裡面的二師兄,有點躁動不安。在錢增多的時候,許多人還覺得沒錢,有解釋說,因為貧富分化和財富大轉移。
學校裡,學生揭發老師;醫院裡,患者殺了醫生;法庭裡,當事人指證律師,這種逆倫理的戲劇,總是讓人愕然,但仔細一想,又似曾相識。我們看到好多熟悉的用語,好多熟悉的做法,東西南北中,經濟後退中,和另一個領域向後退,或許是有關的。
國際上,川普不停地退群,他認為二戰以後建立的各種微信群,都被玩壞了,要重新制定遊戲規則。最明顯的是,導致中國飛速發展的基石之一WTO就快停擺了。川普等於是希望重新回到以前一年一審的最惠國待遇。貿易戰的談判,波譎雲詭,一波三折,至今沒有籤字。即便籤了,因為只是階段性協議,也會因為後面的談不成,而重新開戰。爭鬥是主題曲,而和諧反而只是喘了口粗氣。
四圍狼煙四起,與此同時第二艘航母下海,命名為山東號,後面繼續在造,無疑,歷史上大戰前常見的軍備競賽,仍然在繼續,一戰前,各國曾敲定各國海軍的噸位數,依然沒法阻止戰爭爆發,如一位澳大利亞學者研究結論:戰爭90%是因為估計失誤,或是認為自己能速戰速決打贏,如日本,或是認為自己實力很強,可以左右開弓,如德國。在敵意濃濃之時,缺乏的,只是一個火星。總之,很少有人算準。如今的南海,已經成為經常擦碰的地方,在遙遠的北方,還有一個殺君馬者道旁兒,據說,還是我們的朋友。電影中,開始出現了一支槍,後面就要槍響;槍響之後,發現朋友又背後給了一刀。
當不確定性已經成為確定,焦慮必定成為常見病。不願存錢的,多買房以緩解焦慮;望子成龍的,以多補習來解憂,各種課外興趣班,擠滿了孩子的時間,看上去很美,至少多才多藝。母親們在關心孩子的眼下,指望孩子成為人上人時,往往忽略了,人上人也極可能是人渣,如果缺乏愛和包容的話。而這時代的父親們,似乎都忙於在商場、工作中尋求榮耀或者解脫。可以說,母親們既辛苦又焦慮,所謂喪偶式撫養,不是笑話,乃是常態。當國家在焦慮和驚恐中,在大國遊戲時,競逐榮耀時,國民們也紛紛如此,每每把目光投到別人的孩子的優點時,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孩子的長處,甚至,忘了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乃是最重要的,如同國家對國民的義務,乃是第一位的。
在退潮時往回遊的人,都會遇到很大在阻力,如果你順著潮流走,那輕鬆的片刻,可能會帶你去死亡的深淵。因此,觀察歷史,往往在退潮時,奮力朝前遊的人,才能不被吞噬。自燈塔城開始就緊跟的劉,自文革後開始緊跟的林、江等,最終都在順流中滅亡,反而是二月逆流的這些老軍頭,多數笑到最後。坐直升機上去的,最終上面引力消失,直升機黑鷹墜落。人似乎還是要靠自己的點滴努力,才最踏實。逆流而上,需要更多的勇氣,但更重要的是信心。韓國電影《暗殺》中,曾經的革命志士,最終變叛徒,不是因為怕死,而是絕望。似乎汪精衛也是如此,他看不到希望,他只看到眼下,而不相信變數。世界,總是在你看似最榮耀時,墜落;在你最絕望時,逆轉。如果不對2020,乃至以後有信心,每一天,都是在苟活。反之,每一天都是新的。日新,苟日新,又日新。
當潮流往後退時,仿佛在準備雕版刻字,字是反的,等時候到了,印出來,就是正的。因此潮流後退時,社會或許在積蓄力量,觸底反彈,何時是底?誰也不知道,但底來的時候,你一定會知道,它會讓你在流淚痛苦中微笑,絕望伴隨希望,晨星出自幽暗。
2019年,就我一個法律工人而言,在微觀中,也看到了不少朝前走的。前幾天上海疫苗案,四位被告人,有兩位已經獲得自由,郭橋醫生也將在2020年的第四天走出看守所,最後一個將在除夕夜回家。幫助癌症病人的上海藥神,翟一平也獲得緩刑,天天出現在朋友圈。《藥品管理法》關於假藥的範圍縮小了,未經批准的進口真藥將不再是假藥,雖然依然要用非法經營罪或走私罪來規制。槍枝認定標準雖然沒有大幅度改變,但量刑上有所寬鬆,蒙古射擊隊的年輕人,走出看守所,在深圳等待最高法院核准減刑。熊昕律師走出了南昌看守所,夫妻能團聚。我辯護的一個警察,也一周前走出看守所,記得他給我打電話時,我特地稱他為:X警官,以示對他的尊敬。
2020年,個案最大希望是合肥呂先三律師能重新擁抱他的兩個幼小的孩子,願孩子的淚水,能軟化鐵石心腸。這些點滴,或許是我不肯隨波逐流的救生筏,借著這些鼓勵,我每每能在黑暗中重燃希望,在幽谷裡看見百合。因為,我知道,這些事情,不是靠個人做成的,上帝有他的美意。
都知道我們這個社會在轉型中,有人希望朝前走,有人希望朝後轉,有利益,有執念。社會中,苦難和炫耀同在,悲傷和希望共存。一個人,如果在社會轉型中,不與這個社會的苦難同在,那麼依然算不了什麼,就不配在轉型之後說過努力過。社會轉型後,或被歷史遺忘,或成為阻礙者,一個人如果不做點什麼,讓社會更有希望,他就不配他的知識,尊嚴,地位等。這段話,是化用了一個蜀中朋友的布道,他像麥子一樣被埋在地下,我們等著結出許多籽粒來。
有權力者,睥睨眾生,以為自己具備勇氣和智慧,殊不知真正的勇氣,是面對更強者而展示的,而不是面對弱者;面對退潮而逆流而上,而不是與世浮沉。真正在社會轉型中,堅守良知和以民為本底線的,方是滄海橫流之英雄本色。檢驗的金線,是有權者失去了權力,人們怎麼看你;有錢者,變成了失信人,別人如何叫你?從網上的國民老公到後來的國民老賴,王公子怕是見識了世態炎涼,重新認識了自己,若是更新了,苦難可以化為祝福。
很多年青人在忙於跨年倒計時,於我,過了人生一半,是生命倒計時。今年感覺死了一次。保羅的話,我肯定是不配的: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那蜀中被埋的麥子,是配得的。人生下半場,體力耗盡,往往是更艱苦,但也更有挑戰,更有恩典。在潮流交錯,山雨欲來的時代,不管是年青人,中年人,老年人,體制內外,誰都無法避免這不確定性的確定性,暴雨一定來臨,不要小清新,誠實面對現實,如同一首詩所寫:不必安慰我,寧可你,在我傷口撒點鹽,讓我在清醒中,完成我的命定。
凜冬將臨,吐故納新,劇痛和新生一併來到,流淚播種的,必含笑收割。
2700年前,在中東有人在焦慮恐懼中反覆問:「守望者啊,夜裡如何?守望者啊,夜裡如何?守望者說:早晨將到,黑夜也來。你們若要問就可以問,可以回頭再來」。2020年的人們,早晨總會來臨,但黑夜也不會完全過去,世界總不會非黑即白,當有人歲月靜好時,有人在負重前行。願你們心裡,再沒有焦慮疑問,已有平安如江河。
因為,不管凜冬如何,我們已經打定主意——潮流往後退,我要朝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