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英國教會的「免死金牌」:王法與教法的權威爭奪戰

2021-01-08 文史有情

引言

「在中世紀的劫掠與喧鬧中,教堂的庇護權或許經常成為守護清白的盾牌,使獲罪之人免於刑罰。」

在法律還未完善的時代,政治權利與司法管轄權不足的情況下,為在逃的罪犯提供的避難權便應運而生。在中世紀早期的英格蘭,王權與教權都認為避難權是給予罪犯的一個有益的方法。但隨著法律完善與王權的興起,避難權逐漸成為了王法與教法爭奪的主戰場。

這項罪犯權利的演變史,便是中世紀英國世俗權力與宗教權力的關係史。

一、「避難權」的由來:發源於愛琴海的宗教傳統

對於避難權的由來問題,還要追溯到在愛琴海搖籃中成長起來的古代希臘。《荷馬史詩》中的俄瑞斯忒斯手持纏有羊絨的橄欖枝,逃進德爾菲神廟尋求阿波羅的庇護。這是最早記錄著避難這一行為的文獻。由此可見,避難這一行為在形成伊始便與宗教神權結合在了一起。

隨著希臘文化在歐洲大陸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基督教影響範圍日益擴大。避難的傳統從愛琴海流向了地中海,從希臘走向了羅馬。

幾乎伴隨著羅馬城的建成,一座為流亡者修建的庇護所也在這個新生城邦建立起來。這座被人稱作神的庇護所宣稱遵從德爾菲的神諭,庇護所有在此處避難的人的安全。這是避難傳統在羅馬撒下的一粒種子,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粒種子會慢慢生根發芽,變成影響千年的根深蒂固的傳統。

在羅馬帝國時代,不僅是供奉諸神的神廟能提供庇護,那些象徵著世俗權力的場所,如皇帝雕像、羅馬軍團鷹旗也能保護那些落魄的逃亡者。這是因為羅馬戴克里先皇帝改革,皇帝開始被描述成了真正的神,宣稱「君權神授」來公然宣稱君權的至高無上。羅馬帝國的皇帝們為了宣揚自己的權力,從而頒布各種法律允許逃亡者在自己的雕像周圍尋求庇護,以此來顯示自己權力的至高性。

於是,經過歷代羅馬皇帝的努力,羅馬帝國中長期存在的避難傳統,終於在公元386年正式被明文法律規定成為了一項法定權利,從而為中世紀的避難權拉開了序幕,奠定了基礎。而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後,至上神聖的基督教堂便最終成為了唯一合法的避難場所。這不僅僅是開始,也為中世紀教權與王權的鬥爭埋下了禍根。

隨著羅馬帝國對不列顛的入侵,那個遠離地中海文明核心區域的神秘地區也逐漸摘下了面紗。隨著羅馬軍團在不列顛地區的四處徵戰,羅馬文化也在這片土地傳播開來,其中便包括了早被羅馬人視作慣例的避難傳統。

二、中世紀早期,給英格蘭帶來秩序與「避難權」的基督教會

隨著古羅馬帝國的衰亡,不列顛終於在羅馬的統治下解脫出來。雖然羅馬人的撤離標誌著政治與軍事上統治的終結,但是長期以來羅馬人以及基督教帶來的影響卻留在了不列顛。

公元449年,擺脫羅馬統治不足四十年的不列顛為了抵抗蘇格蘭人與皮特克人的入侵,將盎格魯-撒克遜人請到了不列顛,然而這野蠻好鬥的日耳曼人在趕跑入侵者後,便向自己的盟友下手了。隨著這些日耳曼人的定居,羅馬帝國遺留下來的基督教與避難傳統被迫中斷。

這個「法律史上的黑暗時代」一直持續到了公元6世紀末期,隨著基督教再次傳入英格蘭,避難權再次出現在了不列顛地區。

英格蘭的經濟與社會秩序在經歷了一百多年的動亂之後,基督教的再次傳入徹底扭轉了英格蘭社會的失落面貌。有著完整管理組織體系的基督教會以及對社會各方面嚴格規定的教條的基督教給動蕩的英格蘭帶來了久違的秩序。故此時的王權比任何一個時期都需要教權的幫助。

根據公元694年威塞克斯國王伊尼頒布的法典關於避難權的界定:

「若任何人可能會遭受死刑並逃到教堂,那麼他就可以得生,但他應該按照法律的規定進行賠償。若任何人可能會遭受鞭刑並逃到教堂,那麼他就可免於此刑罰。」

從中便可以看出成文的世俗法律並不是處死一個人的合法依據,更深層次上體現出此時王權在基督神權面前並不強大。

那麼隨著世俗權力的不斷擴大,王權與教權之間還會是和睦相處嗎?

三、諾曼登陸後王權興起,國王意志決定教會庇護

公元1066年,諾曼第公爵威廉率軍徵服英格蘭,成為了英格蘭的國王,並在英格蘭建立起了一整套完整的封建制度。所有土地歸國王所有,封臣自由行使無限制的所有權的自有地產與教會的『特權』自主持有地在英格蘭不復存在。

在盎格魯-撒克遜人與丹麥人的統治基礎上,威廉建立的一整套中央集權封建制度使王權達到了空前高度,而數個世紀以來在英格蘭土地上地位極高的教權自然會受到王權崛起的衝擊。

但是徵服者威廉並沒有像政府那些諸侯一般去徵服教權,他選擇了恩威並重的方針。一方面拉攏教會、賦予教會權力,另一方面又利用王權把控教會中高級教職人員的任免。以極高政治效率與強大王權做支撐的英格蘭封建制度一方面保障了王權至上,一方面又改變了數百年來王法與教法在避難權問題上的力量格局。

曾經威塞克斯國王伊尼頒布的法典中規定的避難權中,有罪之人可以通過進入教堂而免受刑戮,此時王權規定的成文法尚還不是處死一個人的合法依據。但到了十一世紀後期,隨著王權支配力量增強,教會向逃亡者提供避難場所,不僅僅是要滿足教會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必須滿足國王的意志。自此,罪犯逃進教堂便能得到避難的現象演變成為了歷史。這不僅僅是法律體系的進步,同樣也是王權在與教權的爭鬥中取得上風的一大重要體現。

四、王權與教權衝突達到頂峰,英格蘭避難制度走向終點

自高度集權的封建制度在英格蘭建立起來之後,王權日益發展,步步蠶食著教權的利益。王權不僅把持著教會人員的選拔,還給教會提供的避難權設定了種種限制。然而教權並沒有坐以待斃,根基深厚的教權很快就對王權展開了反撲。

亨利一世統治時期,王權迫於教權的壓力,無奈放棄了主教授職權,恢復主教的自由選舉。在亨利二世時期,英格蘭的政教衝突達到了頂峰。國王以《克拉倫敦憲章》限制教皇與英格蘭教會的權力,而坎特博格大主教也拿出開除教籍的威脅為武器進行反擊,雖然最後國王被迫廢除該憲章,但大主教也難逃被人殺死在教堂裡的悲劇。

政教衝突的愈演愈烈難免給一些王權與教權交集較多的領域帶來衝擊,比如避難權問題。為了限制教會的權力,英格蘭的國王們不斷給教會給逃亡者提供避難的特權上設置越來越多的限制。

上文便提到避難權的存在是由於法律尚未完善的時代,為了彌補政治權力與司法管轄權的不足而出現的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而隨著英格蘭王權的興起以及法律的不斷完善與發展,避難權所應存在的領域以及合理性被不斷壓縮。此時避難權能否繼續延續下去,完全取決於英格蘭的王權與教權在爭鬥中,哪一方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

政教鬥爭的進行讓教會也開始大力加強與完善相關的立法,以此保證和凸顯教會的影響力。在公元1140年成書的《教令集》中,教會對避難權做了如下界定:

沒有人可以把一個已經逃到教堂進行的罪犯拖出;逃亡者不應該被交付審判或者死亡。

這簡單的一句話表明了教會向王權施壓的態度。西歐大陸蒸蒸日上的教權逐漸英格蘭教會施壓,這更加激化了原本尖銳的政教衝突。而英格蘭國王約翰在鬥爭中的失利使得教會法與羅馬教廷主導的避難權進入了英格蘭。而正是此次王權的失利,將英格蘭地區命懸一線的避難權從懸崖邊被挽救了回來。

而後的幾個世紀裡,政教衝突仍在繼續,經歷14世紀的威克裡夫改革與16世紀來自歐洲大陸的宗教改革後,英格蘭的反教皇與教權的呼聲日益高漲。亨利八世代表的英格蘭王權再一次向避難權發起進攻。

這一次,王權獲得了勝利。

公元1529年,亨利八世頒布關於將要進行避難的重罪犯與謀殺者的法案。隨後,又分別在1530年、1535年、1540年將蓄意謀殺、強姦、入室偷盜等罪行從避難特權中劃出。

最終,亨利八世與羅馬教廷徹底決裂,幾乎貫穿了英格蘭整個中世紀歷史的避難權終於走到了終點。

結語

避難權這一誕生於特殊歷史時期的宗教性質的產物,自產生伊始就有著自己獨特的作用與局限性。隨著世俗王權的興起、法律與社會秩序的完善,其終將走到盡頭。而其興盛與否,也不用過是取決於王權與教權鬥爭的結果。

中世紀英格蘭的避難權自從興起到曲折發展,再到最終滅亡,看起來雖然只是一項制度的演變歷程,實際上正是中世紀英格蘭王權與教權爭鬥的一個縮影。所謂避難權,只不過是王法與教法的一場權威爭奪戰。

參考文獻:

《羅馬帝國衰亡史》

《基督教簡史》

《西歐中世紀史》

相關焦點

  • 被稱為「免死金牌」,活成了保護動物!
    被稱為「免死金牌」,活成了保護動物!活了這麼久130多年的大龍蝦,你知道嗎?活了130多年被稱為免死金牌,活成了保護動物。說的小龍蝦,很少有人不喜歡。但是你知道除了小龍蝦,還有大龍蝦嗎?兩者不同的地方在於,大龍蝦是生活在海裡的,今天要說的這種龍蝦世界上壽命最長的一隻龍蝦。
  • 老農帶「免死金牌」去鑑寶,自稱祖傳第四代,專家:膽子真大
    在一期鑑寶類節目中,一位老農可謂賺足了眼球,因為他竟然拿出了傳說中的「免死金牌」,說是祖宗傳下來的,一共傳了四代,直到父親去世之後,這塊金牌才到了他的手裡,但專家拿在手裡掂了掂,並用手電筒照亮,卻無語的搖了搖頭直言說道:「您祖宗的膽子真大!」
  • 一隻活了1個世紀的大龍蝦,被賜「免死金牌」,網友:來中國試試
    一隻活了1個世紀的大龍蝦,被賜「免死金牌」,網友:來中國試試!現在海鮮越來越受大家的歡迎了,我們中國的海鮮資源並不是很豐富,有很多極品海鮮,我們中國都是沒有的,比如那種個頭特別大的龍蝦,還有就是帝王蟹,這些都是要從國外進口的,在國外的很多國家,他們那裡的海鮮資源特別豐富,海鮮的價格也是很便宜的,有時候真的很羨慕,在國外的一家酒店裡面,專門養了一隻大龍蝦,這隻大龍蝦已經活了一個世紀了,還被政府賜了免死金牌,中國網友都覺得很浪費,紛紛吐槽:敢來中國試試,早就成了盤中餐了
  • 成都騙局冒出新招:檢測地震竟挖出「御賜免死金牌」?(圖)
    」  4人謊稱「金牌」價值百萬,以要湊錢買贗品交差為由騙錢,4人已被警方刑拘  假冒地震局工作人員,4名湖南籍男子自稱在村民地裡安裝「地震檢測器」,並將事先準備好的假冒清代免死金牌丟入坑中,隨後對村民謊稱是價值百萬的文物,並以分贓為由詐騙錢財。
  • 一種光看不能吃的生物,擁有一塊「免死金牌」,壽命可達100年!
    一種光看不能吃的生物,擁有一塊「免死金牌」,壽命可達100年!如今人們完全享受到科技發展帶來的便利,各行各業都有了跨越式的進步,足不出戶就可以購買到自己心儀的產品和食物。一種光看不能吃的生物,擁有一塊「免死金牌」,壽命可達100年!據悉,他竟然活了一個多世紀,很多人對一個多世紀並沒有太深的概念,對人類而言,一個多世紀是遙不可及的存在,每個人短短幾十年的壽命,一個世紀就相當於100年,能活到100年的人已經算是高壽了,活到七八十的人都已經很少了。
  • 史上壽命最長的龍蝦,還有「免死金牌」護體,吃貨們只能看不能吃
    被公認為世界上活得最久的龍蝦也就算了,還獲得了國家頒發的「免死金牌」!這隻龍蝦剛開始也是被當做食材送到了一家酒店中。這家酒店的人發現這隻龍蝦非常大之後就決定不吃它了,而且還給它起了一個叫做路易的名字,然後就把它當做鎮店寶物一直養著。現在它也成了這家酒店的吉祥物,酒店的門口還擺放著它的雕像。
  • 《自然》:淋巴竟然給癌細胞發「免死金牌」!
    我怎麼都沒有想到,淋巴竟然會給進入淋巴的癌細胞發「免死金牌」,幫助癌細胞更高效地完成遠處轉移。 昨天,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Sean J. Morrison領導的研究團隊在頂級期刊《自然》發表重要研究成果。
  • 中世紀的歐洲有多黑暗?教會就是老大,誰不服就燒死誰!
    17世紀2月的一天清晨,中世紀末最偉大的思想家、天文學家布魯諾在羅馬著名的鮮花廣場上,被處以火刑。在悲壯的鐘聲下,他向圍觀的人們莊嚴的宣布:「黑暗即將過去,黎明即將來臨,真理終將戰勝邪惡!」最後,他高呼「火,不能徵服我,未來的世界會了解我,會知道我的價值。」
  • 中國十大常見癌症的「免死金牌」 蔬菜瓜果有抗癌作用_遊俠網 Ali...
    今天小編為小夥伴們盤點了中國十大最常見癌症的「免死金牌」。為了您和您家人的健康,小編強烈推薦小夥伴們都來看看,並且看完記得分享哦~   10 血癌  「免死金牌」:動物肝臟   血癌簡稱白血病,是一類造血幹細胞惡性克隆性疾病
  • 全球最長壽的龍蝦,活了132歲,國家為其頒發「免死金牌」!
    但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全球一最長壽的龍蝦,活了132歲,國家為其頒發「免死金牌」!據了解,這隻最長壽的龍蝦名叫路易,如今是活了有132年之久,非常的古老。可以看到,這龍蝦的體型是非常的龐大,有著堅硬的外殼,體重有22磅。它這一生可以說是很傳奇的了,發現它的是一家餐廳老闆。這老闆在發現它時,它的歲數是已經挺大的了。所以看在它活了這麼長壽的情況下,老闆是決定將它一直養著,看它能活多久。
  • 全球最長壽的龍蝦,活了132歲,國家為其頒發「免死金牌」
    但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全球一最長壽的龍蝦,活了132歲,國家為其頒發「免死金牌」!當地政府知道這一情況後,是將其封為世界蝦王,還特意給它頒發了一個「免死金牌」。和海裡的其他蝦相比,這蝦可以說是達到了蝦生巔峰了,不少網友是紛紛吐槽自己活得還不如這隻蝦。不知小夥伴們對此事怎麼看?
  • 史上壽命最長的龍蝦,因有「免死金牌」護體,人們只能看不能吃!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美食,一邊吃著小龍蝦,一邊喝著小啤酒,這樣的生活人人都很嚮往,我們現在吃的龍蝦都是養殖來的,生而就是為美食而存在的,它們的一生是不幸的,最後的歸宿只有被乾鍋,被清炒,被白灼我們都知道龍蝦的壽命只有短短的十幾年,然而絕大多數龍蝦還未到「壽終正寢」的那一天就會被吃掉,然而在這個世界上,有一隻龍蝦卻活得相當滋潤,因為有免死金牌護體,活到了134歲,人們只能看不能吃
  • 被賜予「免死金牌」,看完想吃
    想吃可能都沒辦法,因為它被政府賜予了「免死金牌」,不能把它殺害,也不能吃。 為了保護這隻大龍蝦,當地的政府專門宣布給它頒發了「免死金牌」,所以除非是讓大龍蝦自然死亡,之前的話,就連想見到這隻龍蝦的機會都是沒有的。但如今,這隻大龍蝦被放生了,只是不知道被養了20年的大龍蝦能否習慣,會不會哪天被人們偷偷抓來吃。你怎麼看?
  • 龍蝦中的「老祖宗」,活了100多歲,被餐廳賜予「免死金牌」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有一家餐廳裡就有著這樣的一隻龍蝦,號稱是龍蝦中的「老祖宗」,活了100多歲,被餐廳賜予「免死金牌」,在店裡安享自己的老年退休生活。 後來這隻蝦越來越出名,慢慢引起來官方的注意,官方人員覺得長達一米二的龍蝦十分罕見,餐廳有著保護它的義務,所以賜予龍蝦「路易」一個免死金牌
  • 教會學校:中世紀歐洲「免費」的基礎教育,是如何實現的
    中世紀歐洲哥白尼和伽利略等天文學家和科學家的遭遇,讓我們把教會看成了中世紀歐洲反智的總指揮部,教會仿佛成了宣揚愚昧的後臺,然而揭開歷史的面紗,我們卻會驚訝的發現,中世紀歐洲的教會學校是在衰落的希羅文明,和文藝復興期間維護歐洲文明火種的根基,是歐洲一切近現代教育的發源地,教會做為阻礙理性知識傳播的主要推手,又是基礎教育醞釀的溫床。
  • 世界上最大的龍蝦,1米多長,活了134年,被政府賜予「免死金牌」
    它之所以能夠免受一死,跟它的外形脫不開關係。平常我們見到的大龍蝦小的大概有一隻手的大小,大的能有手臂那麼粗,不過這隻叫路易的龍蝦就有些可怕了,它有一米多長,重量達到了二三十斤。這隻大龍蝦剛被捕捉送到這家餐廳的時候,其實餐廳是準備把它作為食材使用的。不過老闆第一次看到它的體型就非常驚訝,因為從來都沒有見過那麼大的一隻龍蝦。
  • 首批十八款App獲頒安全認證證書,專家:並非「免死金牌」
    中國網絡安全審查技術與認證中心主任魏昊介紹稱,開展App安全認證工作,主要是建立、完善權威公信的App安全認證體系,利用市場選擇機制引導App運營者規範個人信息收集、使用、轉讓等行為,為數據安全綜合治理提供基礎性技術支撐,規範市場秩序。同時,將App安全認證作為一種常態化機制在App治理工作中的積極作用發揮出來,減少各行業管理部門的重複檢測和評估,降低企業負擔。
  • 教會在中世紀起特殊作用,它保存了文化,歷史也是由教會保留下來
    教會在中世紀起特殊作用。民族大遷徙過程中有兩股相向而行的潮流:一是流動的「蠻族」消滅了羅馬帝國,建立自己的國家;二是擴張的基督教同化了「蠻族」,向他們傳播「文明」。這以後,基督教傳遍整個歐洲,成為歐洲的官方信仰。所謂官方信仰,就是強加給每一個人的官方意識形態,所有人都必須接受。所有人生下來都是基督徒,不是基督徒就無法在社會上生存。
  • 生活提示:12種高溫天提神食物 8大癌症「免死金牌」
    ……》》 溫馨提示:抗癌飲食 8大癌症的「免死金牌」 1、胃癌「免死金牌」:大蒜。 2、肝癌「免死金牌」:蘑菇。 有「抗癌第一菜」的美譽,比如菜蘑、口蘑、香菇等,由於含有多糖體類的抗癌活性物質,可以促進抗體形成,使機體對腫瘤產生免疫能力,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可以抵抗包括淋巴瘤、腸癌等在內的多種癌症,特別是對肝癌病人,很有益處。
  • 科學大發現,淋巴給癌細胞「免死金牌」,成為癌細胞轉移「幫兇」
    怎麼還會給癌細胞頒發「免死金牌」,掩護癌細胞完成轉移呢?難道淋巴系統接受癌細胞的賄賂了,搞起貪汙腐敗了嗎?很不幸,淋巴給敵人頒發免死金牌,是真的!雖然癌細胞沒有賄賂,但它仍然利用淋巴系統中的漏洞,完成了病灶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