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的歐洲有多黑暗?教會就是老大,誰不服就燒死誰!

2021-01-09 歷史大爆炸

17世紀2月的一天清晨,中世紀末最偉大的思想家、天文學家布魯諾在羅馬著名的鮮花廣場上,被處以火刑。在悲壯的鐘聲下,他向圍觀的人們莊嚴的宣布:「黑暗即將過去,黎明即將來臨,真理終將戰勝邪惡!」最後,他高呼「火,不能徵服我,未來的世界會了解我,會知道我的價值。」

之後,劊子手殘忍地用木塞堵上了他的嘴,然後點燃了烈火。布魯諾在熊熊烈火中英勇就義。

這位繼哥白尼之後,勇敢地捍衛和發展太陽中心說的標杆式人物,在黎明即將來臨之前,在殘酷的火刑中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然而這只是歐洲中世紀酷刑的冰山一角,與火刑相對的還有水刑,通過灌水,然後踩爆犯人的腹部,之後就是痛苦的死亡過程。

除此之外,中世紀的歐洲還流行過一種和中國封建社會的凌遲近似的刑法,行刑方式是用鉤子把釘在柱子上犯人四分五裂,肉連著骨骼一起掉落,宛若解剖。

從四世紀到十七世紀的中世紀,這些酷刑長期存在於歐洲,成為尋常百姓人盡皆知的思想「枷鎖」。究其長期存在的原因,正是歐洲中世紀特殊的社會性質所致。

古羅馬帝國代表的歐洲文明在公元一世紀前後盛行一時,之後古羅馬文明的衰敗仿佛暫停了歐洲文明前進的發動機。知識被教會壟斷,普通百姓變得目不識丁,相反教會幾乎對所有社會現象都擁有最終解釋權。

這些教會專權帶來的負面影響對於喜歡不斷探索的歐洲人來說十分禁錮,以至於挑戰教會權威的事件層出不窮。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針對各種情況制定的酷刑就應運而生了,成為了壓制民間自由思潮的急行軍,任何不守規矩的表現就有可能和這些酷刑面對面,這成為當時歐洲維系統治的法律方式。

歐洲中世紀教會的奴役、壓迫、無知、愚昧,輔以白人的認真、一絲不苟、虔誠得以成倍放大,製造了無數恐怖的慘劇。我們今天可以看到的如此豐富的酷刑方式都在那個時代如同家常便飯。

這種現象直到文藝復興後才開始好轉,啟蒙運動加上偉大的航海時代,歐洲才逐步脫離黑暗的中世紀。

相關焦點

  • 誰也不會想到中世紀歐洲由野蠻轉向文明是從一個神父行刑中開始的
    為了表示其中的進度與經歷,我們一起來走向那個野蠻的歐洲中世紀。誰也不會想到中世紀歐洲由野蠻轉向文明是從一個神父行刑中開始的可以這樣說,歐洲中世紀是各種文明萌芽的時期,我們首先就來看一下中世紀,最後就會被神父判處緩刑的人野蠻轉向了文明的時代,要從1634年的8月18日說起,那天歐洲的一名天主教神父被執行了最殘酷的刑法,這就是火刑。
  • 黑暗的歐洲中世紀為何沒有農民起義?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記錄員範煒,ID:fw-notes】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大陸像掐斷了能量源一樣進入了長達千年的黑暗中世紀。黑暗的標誌和象徵就是宗教裁判所,除了燒死了大家熟知的布魯諾,更加殘酷持久的運動是「女巫懲罰」,光德國的宗教法庭就燒死了10萬名女巫,處死「異端」就更為普遍了,僅在西班牙一地,被火刑處死的異端分子就高達10萬。(宗教裁判所審判女巫)除了恐怖的黑死病,中世紀的歐洲社會生活也也粗鄙不堪,和同時代的中國和阿拉伯完全不能相提並論。
  • 教會學校:中世紀歐洲「免費」的基礎教育,是如何實現的
    中世紀歐洲哥白尼和伽利略等天文學家和科學家的遭遇,讓我們把教會看成了中世紀歐洲反智的總指揮部,教會仿佛成了宣揚愚昧的後臺,然而揭開歷史的面紗,我們卻會驚訝的發現,中世紀歐洲的教會學校是在衰落的希羅文明,和文藝復興期間維護歐洲文明火種的根基,是歐洲一切近現代教育的發源地,教會做為阻礙理性知識傳播的主要推手,又是基礎教育醞釀的溫床。
  • 黑死病,歐洲中世紀的大瘟疫背後,和苦命的小黑貓有什麼關係
    英國和德國在2010年合拍過一部電影《黑死病》,故事以1348年開始在歐洲蔓延的黑死病為背景,探討了歐洲中世紀的大瘟疫之下,關於信仰的問題。01黑死病爆發之前,歐洲都發生了什麼?首先,羅馬教皇國建立,基督文化佔據一切,燒死異教徒和女巫。
  • 歐洲中世紀的千年黑暗與動蕩
    導讀:歐洲中世紀的千年黑暗與動蕩自公元5世紀之公元15世紀的一千年裡,歐洲開始了一段為後世談論頗多的歷史時期,這正是無數文學、影視、遊戲作品所青睞的中世界。古代的歐洲之前經由古希臘和古羅馬兩個帝國的統治後,在4世紀末羅馬分為東西兩個帝國,西羅馬帝國定都舊都羅馬,東羅馬定都君士坦丁堡,期間羅馬經歷了日耳曼人的入侵。歐洲傲視群雄的羅馬帝國敗於當時他們看來的野蠻民族日耳曼人,從此,西羅馬帝國覆滅,歐洲開始進入了黑暗的中世紀。
  • 教會在中世紀起特殊作用,它保存了文化,歷史也是由教會保留下來
    但公、侯、伯、子、男並沒有直接的從屬關係,換句話說,侯爵不意味著要服從公爵,、伯、於、伯爵不意味著要服從侯爵,從屬關係取決於土地是從哪裡來的切取決於土地分封:從誰手裡拿到土地,誰就是封主誰就是主公,必須跟他去打仗。這才是服從關係,跟爵位沒有直接聯繫。貴族的社會地位很高,不愁吃不愁穿,所有生活用品都來自於莊園,但他們的生活與當時世界上其他文明地區比,其實是很簡陋的,完全談不上舒適。
  • 布拉格酷刑博物館,體驗歐洲中世紀的愚昧與恐怖
    中世紀刑具布拉格酷刑博物館展出了來自中世紀和歐洲近代早期的近一百件刑具原物或模型。地上的展廳與一般的博物館無異,都是形形色色的刑具,刑具上配有中世紀風格的卡通漫畫,說明了它們的用法,並用八種不同的語言進行詳細的解釋。而真正驚悚的是地牢部分,用蠟像復原了中世紀行刑的現場,如燒死女巫、斬首罪犯、鋼針盔甲等。陰森的地窖裡燈光昏暗,仿佛無數的冤魂縈繞在身邊,令人頭皮發麻。
  • 歐洲中世紀時期的基督教育
    歐洲中世紀時期是指公元5世紀(公元476年)至公元15世紀中期(公元1453年)中間將近一千年的時間。這段時間內歐洲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來統治,各個封建領主軍閥之間混戰不休,戰爭頻繁。再加上天主教對於人們思想的禁錮,導致科技和生產力發生停滯,使得歐洲的文明史發展極為緩慢。在世界史上,這個時間段被描述為充滿了無知、迷信的「黑暗時期」。事實上,在中世紀時期,歐洲的教育體系依舊在發展,只是因為時代的局限性和歷史背景,有著其獨特的特點。
  • 「橫向」看歷史,明朝時期的中國與世界,歐洲中世紀的黑暗
    如果孔子和柏拉圖他們有機會交流的話,相信他們一定是快樂的。歷史上的很多先哲他們都處於同一時期,但由於受到了地點等因素的限制而無法交流,我們會把他們的很多思想拿來對比比較。後來發現原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儘管受到時間空間等條件的限制,大家們的思想一直是活躍的,他們都是始終處於進步狀態的。試想如果清王朝的統治者能夠意識到這一點,在很早的時候,不以「天朝上國自居」,又是何景象。
  • 中世紀歐洲有多「髒亂差」?國王身上長滿了寄生蟲,隨時隨地方便
    一、中世紀歐洲「不洗澡」 在古羅馬和古希臘的時代,歐洲的沐浴文化一度相當繁榮,古羅馬帝國消亡之後,西哥特人、墨洛溫王朝都曾經有過短暫的繁榮時期。然而,這些繁榮都不過是曇花一現。隨後的一千多年時間裡,處於中世紀時代的整個歐洲,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其政治格局是世俗權力和教會兩極共存的。
  • 「近代科學之父」的伽利略,給了歐洲黑暗時期,致命的一擊
    「近代科學之父」的伽利略,給了歐洲黑暗時期,致命的一擊我們今天都知道,宇宙是無邊無際的,是沒有中心的。地球只不過是宇宙中不大的塵埃。但是在中世紀的歐洲,他們並不這麼認為,換句話說就是 ,他們當中的一些人,為了個人私利,掩蓋了真理的發展。
  • 郭學明:歐洲中世紀之一——日耳曼人
    中世紀之前和之後都是輝煌的世紀,羅馬帝國和文藝復興。「中世紀」的說法隱含著兩段光明之間的黑暗世紀的意思。有人乾脆把中世紀叫做「黑暗的中世紀」。其實這種說法不準確。中世紀前期,歐洲確實處於黑暗中。早期日耳曼最偉大的民族英雄赫爾曼,就是那個在奧古斯都時期率領日耳曼部落全殲羅馬帝國3個軍團、成功地阻止了羅馬人向日耳曼進軍的偉大的赫爾曼,就是因為強化專制統治而被自己人殺死的。日耳曼人有三個傳統。第一個傳統是強烈的「權力契約」意識,即對專制的權力警惕。
  • 「黑暗的中世紀」這種說法為何是不對的?
    「黑暗的中世紀」似乎已經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然而,這種說法最初來自於啟蒙哲人的概括。中世紀真的有那麼「黑暗」嗎?為何啟蒙哲人會認為中世紀是「黑暗」的? 研究中世紀歷史的德國歷史學家約翰內斯·弗裡德認為,中世紀遠沒有啟蒙哲人所說的那麼愚昧無知。其實,中世紀早已蘊含著現代文明的能量。
  • 陳舊與創新的激昂碰撞,哥德式建築是如何敲醒黑暗中世紀的歐洲?
    曾經有這樣一個黑暗的時代,生活在那個時代中的人民愚妄無知,統治者荒淫無度,神權高於一切主權。那便是長達千年的歐洲中世紀時代。但是在這樣一個時代中,卻也誕生了很多人類文明的瑰寶,其中,人類建築史不可磨滅的璀璨明珠——哥德式建築,便是那星團中一顆閃耀的明星。
  • 文化發展與歐洲中世紀文學
    課題組成員有:楊麗娟、袁先來。  這項成果是一部系統論述歐洲中世紀文學風貌以及其與文化關係的著作。同樣,也指出了歐洲中世紀文化不再以自然和人類的生存經驗為對象,而以人的精神世界為對象並通過精神系統的運作邏輯發展起來,標誌著人類再造精神世界能力的提高,是人類自身發展史上的一次帶有革命性質意義的巨大的飛躍。從文學發展的作用來看,正是因為有了歐洲的中世紀文化和文學,才奠定了後來歐洲文化和文學發展的新的基礎。這就實事求是地揭示了這一文化獨特的價值和在歷史發展進程中的意義。  2.
  • 雙胞胎誰先出生誰就是老大?那你可錯了,長幼是這樣區分的
    她已經能夠想像,倘若女兒出生之後是老大,那家裡的所有人都會讓女兒讓著兒子。哪怕大一分鐘,結果也是截然不同的。當她把自己的顧慮告訴老公的時候,老公笑笑說:這哪是人為決定的,誰先出生誰就是老大。 對於雙胞胎來說,誰先出生誰就是老大是默認的事實,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長幼應該用以下方式進行區分。
  • 數千萬人死亡,教會自身難保,黑死病改變了中世紀歐洲的歷史走向
    在中世紀的西歐世界當中,將近七個世紀之前,就已經出現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疾病災難,在西歐大陸上肆虐不止。這場瘟疫災難依靠其致死率極高、波及範圍極廣、持續時間之長,對歐洲人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甚至已經突破了人類在當時的健康防線。
  • 中世紀有一種比新冠更恐怖的瘟疫,奪走了歐洲二千四百多萬人生命
    目前,新冠肺炎席捲全球,歐洲更是徹底淪陷,義大利、西班牙、德國、英國等多國確診人數超過十萬,死亡人數也不斷刷新。整個歐洲都籠罩著一層厚厚的陰霾。但在六百多年前,有一種傳染病曾橫掃歐洲,導致歐洲約2400多萬人命喪黃泉。
  • 中世紀歐洲的「禁慾」有多奇葩?為了壓制自己,不惜自殘虐待!
    我們現在在談到歐洲歷史的時候,一般會將其分為三部分,分別是:古典時代、中世紀和近現代。而我們今天要說的中世紀,又分為早、中、後三個階段,在這三個階段中,中世紀早期可以說是最黑暗的一個時代,那麼這段時期,究竟是有多黑暗呢?
  • 雙胞胎不一定誰先出生誰就是老大,判定長幼可以按照這個方法
    鄰居小林剖腹產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子,她告訴我兩個孩子的出生時間只相差了十幾秒,剖腹產時,醫生要一個一個把孩子拿出來,先拿出來的自然就是老大。一天小林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兩個孩子,弟弟不願意了,說自己才是哥哥,小林聽完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