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歐洲有多「髒亂差」?國王身上長滿了寄生蟲,隨時隨地方便

2021-01-09 騰訊網

「人天生就有分辨善惡、美醜的能力。」——夏夫茲博裡

由於近代西方國家率先進入工業現代化時代,因此便有相當一部分人會理所當然的覺得,中國在個人衛生方面會從古至今一直落後於西方。然而事實上,這應該是一個很輕易就可以解開的誤會。在個人衛生方面,我們可以從最簡單的洗漱洗澡來進行探討。

對於中國人來說,洗澡在西周時期已經非常普遍了。那時候的人們還專門根據清潔的不同部位而發明了專門的詞彙。譬如說,用「沐」來特指洗頭,用「浴」特指洗身體,用「洗」特指洗腳,以及用「澡」來特指洗腳。而「沐浴更衣」這個詞彙更是成為了日常用語。

但反觀歐洲呢?你可能很難想像,在十四世紀中葉的時候,全體歐洲人對洗澡都抱有一種厭惡的態度。

一、中世紀歐洲「不洗澡」

在古羅馬和古希臘的時代,歐洲的沐浴文化一度相當繁榮,古羅馬帝國消亡之後,西哥特人、墨洛溫王朝都曾經有過短暫的繁榮時期。然而,這些繁榮都不過是曇花一現。隨後的一千多年時間裡,處於中世紀時代的整個歐洲,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其政治格局是世俗權力和教會兩極共存的。

古羅馬時代和古希臘時代,每天都有成千上萬人到街上的公共澡堂洗澡。但是瘟疫很快席捲了整個歐洲,尤其是非常有名的黑死病。這讓整個歐洲有非常多的人都丟掉了生病。

隨著瘟疫席捲整個歐洲,當時有一個說法非常盛行,那就是災難的源頭就是洗澡。有意思的是,當時的統治階級,不論是世俗權力還是教會,都告誡人們洗澡是一種非常危險的行為。因為洗澡的時候身體毛孔會張開,然後細菌會從毛孔進入人體。統治階級的這種說法,讓普通百姓信以為真。

於是,人們普遍認為保持生命健康的最好辦法就是不洗澡。甚至,在教會和王室的宣揚之下,人們認為洗澡和清潔身體是一種不祥之事。他們堅信不疑,只要不去洗澡,那就可以遠離死亡。在這種情況下,歐洲的公共浴室幾乎全部關門倒閉了。

當時教會有一種觀點很有趣,他們普遍認為不洗澡是一種聖潔的象徵。於是,許多神職人員開始了多年不洗澡的苦修行為。比如,聖亞伯拉罕堅持了五十年沒有洗腳和洗臉。亨利四世的母親甚至做到了一輩子不洗澡的恐怖事跡。

另外,曾經贊助哥布倫遠航發現新大陸的卡斯蒂利女王伊莎貝託,她就向人吹噓過自己一生只洗過兩次澡,一次是在出生的時候,還有一次是在結婚的時候。

很多人可能難以想像,中世紀的歐洲真的有這麼「髒亂差」嗎?實際上,這就是當時整個歐洲的一種普遍認知。

二、髒亂差

大家都知道,如果不洗澡的話,那麼身體和衣服肯定會充滿汙垢和油膩。時間一長的話,那麼難聞的氣味自然就出現了。因此,中世紀的歐洲,上至國王貴族,下至平民百姓,身上的臭味就如同猛獸一樣,尤其是到了夏天,更是讓人避之不及。

除了不洗澡之外,中世紀的歐洲,人們還會隨時隨地大小便。即便是去一些披著大鬥篷的「公共廁所」,那也是在桶裡面方便。而且讓人吃驚的是,便桶滿了之後會直接被倒入河裡。

這是普通平民百姓的做法,如果你認為一些貴族階層會更講衛生的話,那麼很顯然你錯了。即便是國王貴族,也會隨地方便。比如說,路易十四,為了解決凡爾賽宮和羅浮宮等地大小便的問題。就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輪流搬家。

當凡爾賽宮被糞便糟蹋完之後,路易十四便搬到了羅浮宮居住繼續糟蹋,而凡爾賽宮則交於僕人進行清理打掃。等羅浮宮被糞便充斥了之後,路易十四便再度住到被清掃乾淨的凡爾賽宮,然後在將僕人派到羅浮宮。

就這樣,當時整個歐洲的城市都充斥著臭味。而體味濃鬱的歐洲人,即便承受不了那種難聞的臭味,他們也不會選擇去洗澡,反而想方設法研究香料。於是,一些女士往往為了掩蓋體臭,會將一隻裝著香料的精美袋子掛在身上。

因為整個城市的髒亂差,還導致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寄生蟲的泛濫。像亨利八世,他因為不清潔身體導致腿部出現潰爛,長滿了寄生蟲。不得已之下,他才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草藥浴。另外,想英國國王查理三世,他的遺骸上也遍布著蛔蟲卵。

由此可見,整個歐洲,在中世紀是多麼的「黑暗」了。

三、觀念的轉變

歐洲人對於個人衛生觀念的轉變,始於當代醫學的進步。十七世紀的時候,當代醫學有了一些進步。當時,醫生告訴人們洗冷水澡有益健康。因此,那些比較喜歡洗澡的人和一些喜歡養生的人,紛紛開始採用洗冷水澡的方式來進行清潔身體。

不過,那個時候,人們仍然認為洗熱水澡是一種很危險的行為。因此,這個時期的人,其實並不能說出現了觀念上的變化。喬治王朝之後,私人浴室漸漸興盛起來,而教會的一些「先進分子」甚至公開宣稱,清潔身體才能更加聖潔,並且鼓勵信徒多清潔身體。

到了十八世紀中葉,人們基本上已經接受了洗澡這樣的觀念,即便是洗熱水澡,人們對它的排斥也不那麼強烈了。到了十九世紀初,隨著時尚文化開始流行,人們開始注重個人打扮和個人衛生。

隨著上流社會的「進步」,人們關於洗澡的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之而來的是,整個社會階層都接受了這種觀念的轉變。這個時期,歐洲的人們不再將洗澡和宗教、健康扯上關係。

當然,歐洲人關於洗澡觀念的轉變是一回事,普通人的個人衛生和城市的髒亂差情況有沒有改善就是另一回事了。不過很顯然,隨著社會的進步,整個歐洲也在發生著變化。

1916年之後,陶瓷工業出現了突破性的進展。隨後,陶瓷被大量應用在浴盆和澡盆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洗澡漸漸被人們樂於接受。上流社會,尤其是王室貴族,逐漸將洗澡認定為「樂事」。

當然了,即便是這樣,可能現在很多人也想像不到那時候歐洲的樣子。因為生活在當下的人,對當下的歐洲和歐洲人有了一個很清晰的概念,很難扭轉內心中的印象了。

不過,即便是這樣,除了一些用有潔癖或者有錢的人之外,歐洲人也不會經常洗澡。儘管他們已經不排斥洗澡,也接受了洗澡,但他們不會頻繁的去洗澡。這一點,可能跟歐洲人傳統觀念有關。

結語:

十五世紀中葉,伊莉莎白一世是一個同時代上流社會當中的異類。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她洗澡洗的非常頻繁。對於其他人來說,伊莉莎白一世一個月洗一回澡的頻率讓人難以接受。

不過,奇怪的是,在伊莉莎白時代的歐洲人,在另外一方面有著很嚴格的講究。那就是對頭髮的梳理和對指甲的清潔。相比較洗澡而言,他們幾乎每天都會梳理頭髮和清潔指甲。仔細一想,或許那時候的人不認為梳理頭髮和清潔指甲會威脅到健康。如此一來,倒也說得過去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黑暗的歐洲中世紀為何沒有農民起義?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記錄員範煒,ID:fw-notes】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大陸像掐斷了能量源一樣進入了長達千年的黑暗中世紀。(宗教裁判所審判女巫)除了恐怖的黑死病,中世紀的歐洲社會生活也也粗鄙不堪,和同時代的中國和阿拉伯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如當時的《禮儀書》居然規定:「痰不要吐到桌子上,也不要飛過桌子」。某宮廷規矩有這一條:「每一個人,無論是誰,白天黑夜,餐前餐後或就餐期間,都不能在走廊裡、居室內、樓梯上、石階上隨地大小便」。連金碧輝煌的宮廷都如此,當時的歐洲社會髒亂差可見一斑。
  • 骯髒的中世紀歐洲
    因為當時糞便實在是太多了,整條馬路上都是糞便和各種腐爛的動物屍體,中世紀的歐洲經濟迅速發展,人口也飛速膨脹,但是卻沒有相應的城市建設和衛生意識。當時的歐洲,上萬人就算是大城市了,缺乏相應的城市經驗,沒有專門的清潔工打掃衛生,也沒有環保意識,過往的馬車,路過就會留下大量的馬糞,死掉的動物也會隨手丟在大街上。
  • 中世紀歐洲皇室有多骯髒?皇帝一輩子不洗澡,皇宮臺階到處是糞便
    講衛生對現代人來說是一種常態,但是對中世紀時期的歐洲皇室成員來說,講衛生卻是極為少見的,因為他們中有人可以一輩子不洗澡,甚至臥室裡還塞滿了蝨子,生活環境極其骯髒。可是很多人不知道,在中世紀時期,有這樣一群外表風光無限的歐洲皇室成員,其私下裡的生活卻極其邋遢,而他們居住的宮殿更是髒亂不堪,令人聞之作嘔。那麼,這些皇室成員生活的地方到底有多髒呢?
  • 中世紀歐洲的「禁慾」有多奇葩?為了壓制自己,不惜自殘虐待!
    我們現在在談到歐洲歷史的時候,一般會將其分為三部分,分別是:古典時代、中世紀和近現代。而我們今天要說的中世紀,又分為早、中、後三個階段,在這三個階段中,中世紀早期可以說是最黑暗的一個時代,那麼這段時期,究竟是有多黑暗呢?
  • 郭學明:歐洲中世紀之一——日耳曼人
    西羅馬帝國公元476年滅亡,可看做是中世紀的始點。終點是什麼時候呢?有人定義在東羅馬帝國也就是拜佔庭帝國滅亡的1453年;也有人把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看成新時代的開端。斯塔夫裡阿諾斯的《全球通史》說中世紀是公元500年到公元1500年之間。大體上講,中世紀是從5世紀末到15世紀末長達一千年的歷史。
  • 歐洲中世紀的千年黑暗與動蕩
    已經被當做傀儡的國王被一腳踹開,王朝覆滅,反叛者所建立的新王國加洛林。中世紀的前期是歐洲中世紀黑暗世界的來源,在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各地戰亂四起人口驟然減少,人們開始反城鎮化,希望遠離戰場,遠離人多的地方,而其他王國的入侵也逼迫大量人民開始遷徙。
  • 中世紀時期的歐洲有多混亂?各方勢力縱橫交錯
    歐洲歷史一般分為三段,分別是古典、中世紀和近現代。古典時期為歐洲文明的起源,輝煌而燦爛;近現代歷史的歐洲成為了世界的重心,其影響力直到今天還在延續,看下當今世界發達國家的位置,就明白了。而中世紀在多數人的印象中則是野蠻、黑暗、落後的象徵。 中世紀的劃分,一般以羅馬帝國為依據。
  • 海龜被困塑料容器內多年,龜殼嚴重變形,身上長滿了寄生蟲
    隨後,該名潛水員用隨身攜帶的刀具劃開了塑料容器,海龜的身體才得以解脫出來,由於海龜的身體被包裹時間太長,它的龜殼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變形,上面還長滿了寄生蟲。隨後,潛水員替海龜清理了身上的寄生蟲,並將海龜放回了大海中,再次回到大海以後,海龜遊行的速度比之前快了很多。
  • 判斷柯基有沒有寄生蟲?有這5種表現,說明身上滿是蟲!
    現在飼養柯基的人有很多,都是被它萌萌的外表所吸引的。那寵主知道怎麼判斷柯基身上有沒有寄生蟲呢?其實如果柯基有下面這5種表現,說明它身上已經滿是蟲了!二、經常搖頭有些寵主覺得柯基搖頭很萌很可愛,但如果柯基經常搖頭,那寵主就要注意了,這可能是柯基的耳朵長了蟎蟲,它覺得很癢,很痛苦,所以它才會做出搖頭的動作。
  • 《國王的兩個身體》讀書感悟:回到中世紀,理解現代國家起源
    先有劉小楓教授洋洋灑灑四萬多字的《六論<國王的兩個身體>》成為其中譯本的前言,緊接著任劍濤教授在《社會科學戰線》上又駁斥劉教授的觀點回復了一篇三萬多字的長文。在政治學、法學等領域中也有多篇文章專門討論"國王的兩個身體"這一概念,一度成為焦點!但是,實際上從歷史學角度解讀的文章並不是很多,這一點值得令人矚目。
  • 席捲中世紀歐洲的兩大傳染病,人類吸取了哪些教訓?|草地·專欄
    在中世紀後期的歐洲,麻風病與黑死病絕對是疾病史上的兩大主角。幾個世紀以來,它們對於歐洲的困擾是如此嚴重,以至於整個歐洲文明都受到這兩種疾病的影響。對照當下,雖然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流行性疫病無法帶給我們一個標準答案,但是可以引導我們思考。
  • 放血、催吐、灌腸等,歐洲中世紀的西方醫療手段究竟有多恐怖
    在我們的想像中,中世紀的西方世界很美好,有類似指環王裡面那種高聳入雲的城堡,有浪漫的愛情,有忠誠的騎士,有美麗的公主,有盛開的玫瑰,但另一方面,中世紀的西方卻十分殘酷,治病靠自己,活著靠運氣這句話說得一點也不誇張,那麼中世紀的西方醫療究竟有多恐怖呢?
  • 我讀︱李騰:歐洲中世紀研究博學傳統的回歸
    在我今年的閱讀經驗中,除了為學術研究所閱讀的著作和論文之外,讀了這兩位作者問世逾一個甲子的經典之作——《歐洲文學與拉丁中世紀》、《國王的兩個身體——中世紀政治神學研究》——的中文譯本。在帶來美妙的閱讀體驗的同時,也對我的體力、腦力和見識力提出了巨大挑戰。撰寫博士論文的歲月裡,我時常在疲憊的雨夜隨手翻看這兩部書。
  • 徵戰中世紀歐洲數世紀的英格蘭為何無法建立起本國的常備軍?
    二、僱傭軍作為為錢賣命的外國軍無法成為王國主要軍力,全國範圍的臨時民間軍隊成為國家抵抗為敵的重要力量中世紀外國僱傭軍來自於歐洲山區國家,僱傭軍也都是由富裕的軍官招募的社會人員,他們與軍官之間有著服役合約,合約中規定僱傭軍應當擔任的兵種、服役時間、應得報酬以及懲罰方式,出賣生命是他們維持生存的方式。
  • 《國王的兩個身體》中的問題意識:現代政治思想的中世紀根源
    Press, 1957年初版,1981年第2版;下文簡稱《國王的兩個身體》,引自此書僅標註頁碼,引文參考原文,略有差異)面世,旋即引起學術界的高度重視。無論學術界是褒是貶,此書都已經成為一部經典,被譽為最為重要的中世紀政治思想史研究著作之一。《國王的兩個身體》的初版於1957年出爐。時隔一個甲子之後,中譯本於2018年初春上架,迅速引發中國學術界熱烈討論。這部七百多頁、以最為冷門的中世紀研究為主題的大磚頭著作也能熱銷,這出乎譯者、讀者、出版人的意料。
  • 中世紀、歐洲與封建的時間差
    按通常的理解,歐洲的中世紀是封建的時代。但是,這樣一句簡單的話之中,卻包含三個需要解釋的概念——中世紀、歐洲與封建,三者出現的時間點各不相同。公元390年的羅馬帝國,分成東、西兩部分,環繞地中海,其中包含歐洲大陸的一小部分。
  • 中世紀有一種比新冠更恐怖的瘟疫,奪走了歐洲二千四百多萬人生命
    目前,新冠肺炎席捲全球,歐洲更是徹底淪陷,義大利、西班牙、德國、英國等多國確診人數超過十萬,死亡人數也不斷刷新。整個歐洲都籠罩著一層厚厚的陰霾。但在六百多年前,有一種傳染病曾橫掃歐洲,導致歐洲約2400多萬人命喪黃泉。
  • 劉景華:中世紀城市與歐洲文明成型
    1.共同體與自治11世紀開始興起的歐洲中世紀城市,有著與古典城市極其不同的特質。古典城市大多只是人文地理意義上的人口聚居地,中世紀的歐洲城市則不一樣,它同時又是一種社會共同體,城市市民有著共同的利益訴求。城市共同體是典型的公社制度。它是地緣共同體,成員多系移民,血緣關係退而為次。
  • 中世紀的黑死病造成歐洲人口大衰減
    1337年11月,以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率軍進攻法國為標誌,持續時間長達116年的英法百年戰爭開始了。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雙方都投入了舉國之力。可是,在1348年——1356年近10年時間,雙方竟然停戰了。
  • 如果中世紀的歐洲沒有「香水」和「高跟鞋」,可能不會爆發黑死病
    這就得從它們的發明說起,香水,有一定的香氣和香味。它的發明時間很早,在公元前1500年,埃及豔后就開始用十五種不同氣味的香水洗澡。不過歐洲香水業的發展實際上是從16世紀開始的,凱薩琳·德梅迪茜從義大利去巴黎跟國王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