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有一種比新冠更恐怖的瘟疫,奪走了歐洲二千四百多萬人生命

2021-01-09 深海說風景人文

目前,新冠肺炎席捲全球,歐洲更是徹底淪陷,義大利、西班牙、德國、英國等多國確診人數超過十萬,死亡人數也不斷刷新。整個歐洲都籠罩著一層厚厚的陰霾。但在六百多年前,有一種傳染病曾橫掃歐洲,導致歐洲約2400多萬人命喪黃泉。其混亂、恐怖程度遠勝新冠肺炎,破壞力堪比兩次世界大戰,這種傳染病就是黑死病,學名「流行性淋巴腺鼠疫」。

一、黑死病的出現

中世紀後期堪稱歐洲最黑暗的年代,14世紀至15世紀中後葉,歐洲地力衰竭,氣候變冷,暴雨頻頻,饑荒蔓延,更讓人絕望的是被稱作「上帝的懲罰」的黑死病降臨歐洲,並災難性的大規模傳播。成了整改歐洲的噩夢。

1347年,由寄生在老鼠身上的跳蚤攜帶鼠疫桿菌經地中海各港口傳到西西里島。1348年,傳到了義大利、西班牙、法國和英格蘭。1349年傳到奧地利、匈牙利、瑞士等國。1350年傳至波羅的海沿岸國家和北歐。當時的鼠疫分為腺鼠疫和肺鼠疫。因跳蚤叮咬而感染的大多是淋巴性鼠疫,病人的四肢會出現黑色斑點,接著出現腹瀉症狀,三五天內就會喪生。肺鼠疫是因呼吸感染而至,患者會在大約三天內全身腫脹,咳血而死。在海上,有些船隻因為水手接二連三感染喪生,無人駕駛,長時間在海上孤零零地漂蕩。

在整個14世紀裡,黑死病在歐洲造成了巨大的災難。城市死亡率超過50%,在許多地方,屍體像垃圾一樣被扔上手推車。據估計,在14世紀的100年中,黑死病在歐洲共奪去了2400多萬人,約佔當時歐洲人口的1/4。

二、無辜的黑鼠

歐洲的土著鼠類是褐鼠,其本身並不攜帶鼠疫桿菌。當時歐洲普遍認為,14世紀歐洲鼠疫大規模流行的原因是亞洲黑鼠在十字軍東徵以後不久入侵了歐洲,趕跑了歐洲褐鼠,進而侵入了歐洲人的生活和穀倉,為東方報仇。因此,有些歐洲人竟毫無根據地將黑死病肆虐的原因歸咎到印度和中國的頭上。事實果真如此嗎?研究表明:早在公園8世紀,法蘭克王國的加洛林王朝時期,歐洲便有了黑鼠。11時世紀時,在歐洲已有了黑死病的記錄。

這場災難的真真正原因是什麼呢?

現代科學表明:中世紀時,整個歐洲社會動蕩不安,人民生活簡陋,大部分人居住在骯髒不堪的環境中,許多城市鼠患成災,導致黑死病等傳染病肆虐歐洲,導致1348年到1351年鼠疫大流行。

還有一個原因是,當時鼠類的天敵——貓在中世紀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貓被視為不祥之物,收到人們的殺戮。貓的數量急劇減少,瀕臨滅絕,最終導致鼠類的無限制繁殖,導致鼠害泛濫,鼠疫流行。

三、黑死病對歐洲造成的影響

黑死病對歐洲的影響,遍布社會的每一個角落。首先,基督教會在瘟疫期間不作為,導致人們心理恐慌,四處逃竄。

受黑死病衝擊最大的是經濟和醫學。據不完全統計,死者中包括1740萬農民,以及610萬市民。受此打擊,歐洲城鎮的手工業幾乎消失,農牧產業崩潰,農牧產品供不應求,物價暴漲,但也無人從事生產,1350前後的歐洲大糧荒,餓死者無數。為了從這次經濟危機中擺脫從來,歐洲花了近100年的時間。

在黑死病爆發前,歐洲的醫學相當不發達,遠遠落後於中國和阿拉伯世界。鼠疫爆發後,幾乎所有優秀積極的醫聖都在短時間內染病去世了,醫學資源長久奇缺。直到疫情結束後上百年,醫生也沒有找到真正的病源,也未找到治療它的特效藥。不過,疫情過後,喜歡醫學的人數猛增,加上教會的積極協助,這為不久以後的西醫的騰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354年是黑死病在歐洲大規模爆發有記載的最後一年。此後,雖然在世界各地時有爆發,但像1348年那樣橫掃整個歐洲的瘟疫,再也沒有出現過,那場恐怖的黑死病大爆發也成為了歐洲永遠的創傷。

相關焦點

  • 奪走2500萬人生命,歐洲中世紀爆發鼠疫的原因是什麼?
    從1347至1353年,席捲整個歐洲的 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 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 發生在20世紀,堪稱人類史上最為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歐洲因戰爭而死去的總人數為其人口的5%
  • ...新冠大流行病已在全球奪走超過92萬人的生命,以色列成為第一個...
    【歐洲正奮力抵禦第二波死亡浪潮】9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分部主任克魯格宣布,「事態將變得更加嚴峻,10月,11月,我們將會看到新冠病毒死亡率高企」。就在義大利,英國等歐洲多國加強防疫措施之際,世衛組織警告歐洲防範秋天來襲的第二波死亡浪潮。
  • 歐洲中世紀大瘟疫——黑死病的功與過
    著名的「鳥嘴」面具,其實是中世紀醫師們的防護服大約在1347-1353年期間,黑死病在歐洲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爆發,幾乎可以說是席捲了整個歐洲大陸,總計奪走了約2500萬人的性命,佔當時整個歐洲總人口的1/3,而據史料記載,
  • 中世紀鼠疫萬人冢
    桑頓萬人冢的一部分,死者在這裡被仔細地放置並有組織地放置,沒有任何重疊英國的考古學家在今年二月發現了有關中世紀鼠疫大規模埋葬的新細節。據《生命科學》先前報導,死在那裡的人如此之多,以至於修道院神職人員無法準備單獨的葬禮,而不得不將屍體埋在所謂的瘟疫坑中。 但是,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即使數十人在短短幾天內被集中到一個淺埋的萬人坑中,但仍然對這些議題進行了尊重和個人關注。 該礦井可容納48名男女兒童,其中一半以上為17歲以下。
  • 真實的海嘯有多可怕?海嘯又是如何形成的!100年奪走26萬人生命!
    真實的海嘯有多可怕?海嘯又是如何形成的!100年奪走26萬人生命! 在諸多災害中,小夥伴們最害怕哪一種災害?或許令多數人深感不安的是海嘯,那麼,海嘯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其實,能夠引發海嘯的原因有很多種。
  • 爆發於中世紀的歐洲黑死病,曾奪走2500萬人命
    歷史資料顯示,歐洲中世紀(1347年—1353年)曾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黑死病,2500萬歐洲人因這場瘟疫而喪生,慘烈程度堪比二戰。這種黑死病便是從老鼠身上傳播出來的。黑死病爆發的第一站便是如今的義大利,隨後席捲到了法國英國等整個歐洲地區。黑死病爆發的時候,蒙古大軍開始了第二次西徵。
  • 中世紀歐洲的黑麵包有多硬?跟板磚有一拼,砸地上都不掉渣
    中世紀歐洲人吃的麵包,跟我們現代人那種發酵過還加入白糖奶油的鬆軟麵包根本不是一回事,而是近似於壓縮餅乾的一種無酵餅,又幹又硬又磕牙……而古埃及人的麵包,雖然通常也沒加奶油,但一般倒是發酵過了。當時,就算是貴族領主,在日常生活之中,也都吃平均重量4.5㎏/10磅的長條形黑麵包。
  • 黑死病導致歐洲2500萬人死亡,為何中國沒爆發?我們需要感謝此人
    其中就有一種讓整個歐洲,乃至世界都聞風喪膽的傳染病——黑死病,但是如此來勢兇猛的黑死病為何在中國沒有爆發呢?歐洲的中世紀是一個極其悲慘的時期,教皇的神權統治之下,因宗教爆發的戰爭四起,而也就是在這一時期,爆發了席捲整個歐洲的「黑死病」,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 「就這麼丁點兒人」——詳解歐洲中世紀的人口狀況
    中世紀早期首先在公元6世紀,曾有一場大瘟疫襲擊了拜佔庭帝國,史稱「查士丁尼瘟疫」。這場傳染病最初在君士坦丁堡爆發,並由商船帶到地中海以及歐洲西部地區。據不完全統計,僅這一次大規模瘟疫就帶走了歐洲近4分之一的人口。
  • 歐洲中世紀的「黑死病」,死亡人口達2500萬人,比例數超過二戰...
    序言十四世紀的四五十年代,對於歐洲人來說,那是一段極其不堪回首的歲月。從1347開始,直至1353年,在這短短的六年時間裡,一場空前的浩劫,奪走了將近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這個死亡的絕對人數,佔到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 中世紀歐洲大瘟疫有多可怕?2500萬人死亡,威力比核武器還厲害
    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對於歐洲來說,是一個極為悲慘的時刻。從1347至1353年,席捲整個歐羅巴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奪走了將近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其威力並不亞於核武器的殺傷力,當時美國用原子彈炸日本廣島和長崎時,死亡人數將近三十萬,相當於一百次核爆炸。堪稱人類史上最為慘烈的災難。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因戰爭而死去的總人數為其人口的5%。足以看出這場瘟疫給歐洲人民帶來的災難。這場瘟疫在很多文獻中被記作「黑死病」。
  • 中世紀歐洲的「禁慾」有多奇葩?為了壓制自己,不惜自殘虐待!
    我們現在在談到歐洲歷史的時候,一般會將其分為三部分,分別是:古典時代、中世紀和近現代。而我們今天要說的中世紀,又分為早、中、後三個階段,在這三個階段中,中世紀早期可以說是最黑暗的一個時代,那麼這段時期,究竟是有多黑暗呢?
  • 骯髒的中世紀歐洲
    為什麼需要專門發明一種走起來很不方便的鞋,來僅僅是為了躲避糞便呢?因為當時糞便實在是太多了,整條馬路上都是糞便和各種腐爛的動物屍體,中世紀的歐洲經濟迅速發展,人口也飛速膨脹,但是卻沒有相應的城市建設和衛生意識。
  • 中世紀歐洲有多「髒亂差」?國王身上長滿了寄生蟲,隨時隨地方便
    一、中世紀歐洲「不洗澡」 在古羅馬和古希臘的時代,歐洲的沐浴文化一度相當繁榮,古羅馬帝國消亡之後,西哥特人、墨洛溫王朝都曾經有過短暫的繁榮時期。然而,這些繁榮都不過是曇花一現。隨後的一千多年時間裡,處於中世紀時代的整個歐洲,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其政治格局是世俗權力和教會兩極共存的。
  • 中世紀夢魘——鼠疫「黑死病」竟然對歐洲文明發展產生如此大影響
    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對於歐洲來說,是一個極為悲慘的時期。從1347至1353年,發生了席捲整個歐洲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此次瘟疫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其不僅是歐洲的災難,更是人類文明的一次重大災難。黑死病不僅對歐洲文明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還從另一方面直接影響了世界文明的進程。
  • 劉景華:中世紀城市與歐洲文明成型
    一、「中世紀城市」概念和本質「歐洲文明」是一個特有概念。歐洲文明從發生、發展到定型,有一個漫長過程。公元5世紀是其起始年代,5至15世紀是歐洲文明的孕育期,新的文明元素處於胚芽狀態,所有新因素還沒有完成整合過程,歐洲文明尚未成形。
  • 中世紀歐洲鄉村發展的停滯與饑荒: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他們通過四通八達的城市道路,將羅馬農業莊園之中的糧食源源不斷送往城市,這才保證了城市的繁榮;另一方面,他們有著極其完善的法律體系,能夠系統地處理城市與鄉村之間的供求矛盾,因此在古羅馬帝國時期,雖然城市的居民數量並不多,但是他們已經形成了早期市民階級的雛形。然而日耳曼人的入侵和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改變了歐洲中世紀社會的發展趨勢。
  • 文化發展與歐洲中世紀文學
    課題組成員有:楊麗娟、袁先來。  這項成果是一部系統論述歐洲中世紀文學風貌以及其與文化關係的著作。因此,這一時期出現的文學現象,並非僅僅是希臘和希伯來文化哺育的結果,而是多種古代文化要素碰撞融合的產物;它自身不能以成就高低評判,也並非僅僅具有過渡性質,而具有強烈的新創特徵,由此體現了新的文學形態和新的文化衝突,從而為後代的歐洲文學發展奠定了真正的基礎。  這項成果所包含的重要創新點有:  1. 體現了既符合歐洲實際又有獨創性的文學史觀。
  • 中世紀歐洲皇室有多骯髒?皇帝一輩子不洗澡,皇宮臺階到處是糞便
    講衛生是一個人的基本行為,這不僅是為了培養人們的一種行為習慣,也是在幫助人們遠離疾病。尤其是在現代社會,講衛生已經成為了一種文明,而人們也已經習慣了要講衛生。比如不隨地吐痰,勤洗澡,穿乾淨整潔的衣服等等,讓自己時刻保持乾淨整潔的狀態,這也是對其他人的一種禮貌和尊重。
  • 中世紀的歐洲有多黑暗?教會就是老大,誰不服就燒死誰!
    17世紀2月的一天清晨,中世紀末最偉大的思想家、天文學家布魯諾在羅馬著名的鮮花廣場上,被處以火刑。在悲壯的鐘聲下,他向圍觀的人們莊嚴的宣布:「黑暗即將過去,黎明即將來臨,真理終將戰勝邪惡!」最後,他高呼「火,不能徵服我,未來的世界會了解我,會知道我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