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大流行病已在全球奪走超過92萬人的生命,以色列成為第一個...

2020-11-24 FX168財經網

【歐洲正奮力抵禦第二波死亡浪潮】9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分部主任克魯格宣布,「事態將變得更加嚴峻,10月,11月,我們將會看到新冠病毒死亡率高企」。就在義大利,英國等歐洲多國加強防疫措施之際,世衛組織警告歐洲防範秋天來襲的第二波死亡浪潮。

目前新冠大流行病已在全球奪走超過92萬人的生命,以色列成為第一個重啟全國封禁的國家。世衛組織歐洲部表示其負責觀察區域的55個國家整體來看,日增死亡人數在400-500人左右,和6月初以來的數字基本持平。但日增確診感染人數則在上周五創造了51000這個高峰,這已經超過了4月的峰值,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西班牙和法國的日增數字。世衛表示,雖然現在歐洲各國都在加強測試,但這「並不是感染人數激增的全部原因」。

克魯格還表示,「人們經常說,'疫苗會終結這場大流行病!'但當然這是不可能的...」有關防疫,他則認為大舉全國封禁不值得提倡,應該更加有針對性地進行防範。

聲明:FX168財經報社僅提供交易相關數據及資訊參考,由此帶來的投資風險由交易者自行承擔。FX168財經報社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來源於網絡,我們尊重原作版權,但因數量龐大無法逐一核實,圖片所有方如有疑問可與我們聯繫,核實後我們將予以刪除。

相關焦點

  • 北大國發院金光講席教授盧鋒:新冠大流行與疫情經濟學
    傳染病疫情在不同範圍流行會衝擊正常經濟運行,社會對流行病採取防控措施影響稀缺資源配置,因而人與疫情互動這個古老命題註定具有經濟學含義。過去幾十年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範圍流行病特別是新發傳染病疫情出現新特點,從經濟學角度研究疫情相關問題得到長足進步,疫情經濟學處在自身學科體系構建過程中。
  • 西班牙專家:新冠大流行凸顯疫苗預防疾病重要性
    據埃菲社巴塞隆納10月25日報導,即將在10月28日參加由西班牙加泰隆尼亞開放大學組織的以疫苗為主題的一場遠程科學研討會的專家們指出,在新病毒和疾病不斷擴散的時代,疫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必要。加泰隆尼亞開放大學健康科學教授哈維爾·博什指出,新冠大流行凸顯了疫苗在預防許多疾病方面的重要性。
  • 【疫情】全球100萬人死於新冠!WHO:真實病亡數據被低估
    短短幾個月,在新冠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全球100萬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然而,讓人心痛的數字並未定格,世界衛生組織9月18日警告,新冠病毒「並沒有消失」,每周仍有約5萬人為此喪命。
  • 除了應對新冠大流行,2020年生命科學還取得了哪些前沿成果?
    據統計,全球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已超過7800萬,死亡病例高達170多萬,對經濟造成重創的同時,幾乎徹底取消了公共場所聚會和社交活動,迫使人們改變了工作和學習的模式,連戴口罩都成了一項政治規定。應對新冠大流行群眾排隊等候進行核酸檢測圖源:Reuters/Adnan Abidi隨著COVID-19席捲全球,政客、公共衛生官員以及媒體記者都忙得不可開交,關於疫情會變得多麼嚴重,社會與個人如何防治等問題層出不窮。
  • 100年奪走26萬人生命!
    100年奪走26萬人生命! 在諸多災害中,小夥伴們最害怕哪一種災害?或許令多數人深感不安的是海嘯,那麼,海嘯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其實,能夠引發海嘯的原因有很多種。值得一提的是,地震這種現象最容易引起海嘯,尤其是在海洋周遭發生的地震,往往帶來海嘯的概率會更大一些。
  • 俄國家杜馬議員:研發出首個新冠疫苗的俄羅斯科學家應被提名諾貝爾獎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 俄羅斯國家杜馬保護健康委員會成員認為,研發出世界上首個針對新冠病毒疫苗的加馬列亞流行病與微生物學國家研究中心科學家應被提名2021年諾貝爾獎。
  • 2020世界愛滋病日|全球報告發布
    新冠疫情使得我們的愛滋病防控工作進一步遠離既定軌道,2020年的目標已無法實現,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敦促各國從衛生投入不足的局面中汲取教訓,加快全球行動,以終結愛滋病和其他疾病的大流行。
  • 湘評|2020年全球十大新聞
    在這極不平凡的一年裡,新冠疫情席捲全球,無數鮮活的生命不幸離去......同時,也發生了許多震撼世界的國際新聞。 1. 新冠病毒疫情 1月3日,中國農曆春節前夕,湖北省武漢市衛健委首次通報「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 BBC年終回顧:2020年全球十大新聞
    2020年,在這極不平凡的一年裡,新冠疫情席捲全球,無數鮮活的生命不幸離去......同時,也發生了許多震撼世界的國際新聞。新冠病毒疫情 1月3日,中國農曆春節前夕,湖北省武漢市衛健委首次通報「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至今已造成超過8251萬人感染、超過180萬人死亡。
  • 全球出現「病毒藍」!2020年的第一個春天,美麗卻與我們無關
    新冠病毒已開始在全球爆發,義大利死亡人數已超過中國,全世界受感染人數達22萬人,8000多人死亡。但這只是開始,遠遠還沒到結束的時候。地球似乎已停止轉動,只有網絡在瘋狂運轉。諷刺的是,與病毒籠罩在人們心頭的陰翳相比,地球的天空卻迅速澄淨起來,久違的陽光碟機散霧霾,城市的天空變成了「病毒藍」——看起美麗,心頭恐懼。2020年的第一個春天,註定會春暖花開,卻與被隔離的我們無關。
  • 新冠肺炎還不算「大流行病」嗎?
    攝影:KIM HONG-JI, REUTERS鑑於新冠已出現全球化傳播,「大流行病」一詞,已開始在官員和新聞媒體中流傳開來。到底什麼是大流行病呢?供圖:GETTY IMAGES但如果疾病突破了防控線,在外傳播、且出現在外自主傳播,那麼它就會成為一種流行病。
  • 經合組織:明年全球GDP將恢復疫情前水平
    但是到那時,新冠流行病會給許多國家帶來一些痛苦而持久的打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周二(12月1日)發布的經濟前景報告中表示,全球生產總量將在今年急劇下降4.2%之後,到2021年底恢復到新冠大流行病爆發前的水平。
  • 以色列的九大最尖端科技
    以色列在生命科學及醫療器械領域是世界公認的領軍者。以色列是世界上第二大醫療器械供應國。引起巨大反響、全球第一個膠囊式內窺鏡就是以色列發明並率先進入臨床使用的。太陽能,將成為以色列總理Benjamin Netanyahu政府的能源政策軸心。以色列已制定了長達十年的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開發計劃。
  • 全球新冠死亡人數達200萬 專家:發達國家管控糟糕令人震驚
    1月16日,全球新冠肺炎死亡人數超過200萬,儘管全球各國都在積極的推進疫苗研發、接種,但這種行動並不均勻,以至於在一些國家人們已經看到了戰勝疫情的希望,而在其他欠發達的地區,勝利還是一個遙遠的夢想。
  • 由於全球貿易和旅行,新型流行病的再三爆發已不可避免
    眼下的新冠疫情,可以說是再次加深了我們對這些教訓的印象。但不管是否為大眾所熟悉,這些流行病都揭示了一點,那就是新病原體的出現可以多麼迅速地推翻醫學常識,以及在缺乏實驗室知識、有效疫苗和治療藥物的情況下,流行病如何具有引起不安、恐慌和驚懼的非凡力量。 更多的醫學知識和傳染病監測不僅未能驅散恐慌,反而有可能播下新的恐懼,使人們過度關注他們此前從未耳聞的流行病威脅。
  • 全球新冠死亡人數突破百萬 恐怖數字仍在迅速增長
    來源:環球網【環球時報記者 胡博峰 青木 魏 輝】「我們的世界到達一個令人痛苦的裡程碑:100萬人因新冠病毒失去生命。」北京時間29日早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表這一聲明時,全球眾多媒體也在不約而同地聚焦這個「噩夢般的數字」。不僅吞噬掉眾多生命,新冠肺炎疫情也摧殘著經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 全球新冠死亡人數突破百萬,恐怖數字仍在迅速增長
    「我們的世界到達一個令人痛苦的裡程碑:100萬人因新冠病毒失去生命。」北京時間29日早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表這一聲明時,全球眾多媒體也在不約而同地聚焦這個「噩夢般的數字」。不僅吞噬掉眾多生命,新冠肺炎疫情也摧殘著經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中國早已控制住疫情,但在世界範圍內,死亡人數仍在以每天大約5400例的可怕速度增長。
  • 二十年流行病模擬,科學家預見了新冠疫情,卻沒料到這樣的川普
    像所有流行病一樣,它開始時很小。在巴西出現了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從蝙蝠到豬再到農民,再到具有國際機場的大城市。從那裡,受感染的旅行者將其運送到美國,葡萄牙和中國。在18個月內,冠狀病毒在全球蔓延,有6500萬人死亡,全球經濟自由落體。
  • 全球大流行病至暗時刻 大衰退、大蕭條會來嗎?
    《人類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3月20日撰文稱,人類現在正面臨全球危機。也許是我們這一代人最大的危機。各國政府在未來幾周內做出的決定,可能會在未來數年內改變世界。他呼籲需要一項全球計劃。流行病本身和由此產生的經濟危機都是全球性問題,只有全球合作才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鄭永年認為,此次疫情衝擊可能超過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大蕭條,改變世界發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