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家杜馬議員:研發出首個新冠疫苗的俄羅斯科學家應被提名諾貝爾獎

2020-12-04 每日經濟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 俄羅斯國家杜馬保護健康委員會成員認為,研發出世界上首個針對新冠病毒疫苗的加馬列亞流行病與微生物學國家研究中心科學家應被提名2021年諾貝爾獎。

保護健康委員會副列昂尼德∙奧古利對衛星通訊社說:「世界上首個新冠病毒疫苗的研製者、來自加馬列亞流行病與微生物學國家研究中心的科學家應被提名競爭明年諾貝爾獎。」

委員會成員鮑裡斯∙緬傑列維奇也表示首個疫苗的研製者配得上諾貝爾獎提名。

他對衛星通訊社稱:「新型冠狀病毒在短時間內奪走了地球上超過100萬人的生命。到目前為止,關於其的看法中仍有截然相反的。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新冠病毒疫苗確實是一項世界級突破。如果證明有效,它可以挽救生命並保護全球數百萬人的健康免受不良後果的影響。我認為疫苗的研製者至少配得上提名諾貝爾獎。」

俄羅斯衛生部8月11日註冊了全球首款COVID-19疫苗。該疫苗由加馬列亞流行病與微生物學國家研究中心與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共同研發,被命名為「衛星-V」(Sputnik V)。該疫苗採用兩劑次接種程序,分別以兩種腺病毒為載體,接種時間間隔三周。


 

相關焦點

  • 俄杜馬議員建議使用薑黃、冷杉精油和水蛭等「替代醫學」預防新冠...
    俄羅斯衛星社11日消息,俄羅斯國家杜馬議員建議使用「替代醫學」預防新冠病毒,如使用膳食補充劑,在食物中添加薑黃、香菜,聞薰衣草和冷杉的芳香精油,還可以使用水蛭。本周三(10日),國家杜馬衛生保護委員會補充療法專家委員會會議上討論了這些建議。
  • 國內首個新冠疫苗專利獲批 | 每日金聞
    宏觀經濟【國內首個新冠疫苗專利獲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消息,由軍科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及康希諾生物聯合申報的新冠疫苗(Ad5-nCoV疫苗)專利申請已被授予專利權,這是我國首個新冠疫苗專利。【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與美國國會議員舉行視頻對話 強調美方應停止負面言行 與中方共同推動兩國關係回到正確軌道】8月13日,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與美國國會議員舉行視頻對話。鄭澤光表示,中國經濟在向好發展。我們繼續鼓勵中美兩國企業開展互利合作。我們敦促美方立即停止打壓中國企業的霸凌行徑,為兩國經貿合作營造有利環境。
  • 國內首個!陳薇院士團隊新冠疫苗獲得專利!
    近日,有一則激動人心的消息發布,陳薇帶領的疫苗研製團隊所研製的Ad5-nCoV新冠疫苗正式被國家授予專利。在轉基因小鼠上的研究顯示,該疫苗單次免疫14天後能夠明顯降低肺組織內部的病毒載量。最讓人激動的是,這種疫苗製備快速簡便,可在短期內實現大規模生產,用於應對突發疫情。該疫苗的專利申請是由軍科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及康希諾生物聯合申報的新冠疫苗專利申請,此次被授予專利權,標誌著我國首個新冠疫苗專利的誕生。
  • 新冠疫苗研發:我太難了!
    相對於其他病毒而言,我們對新冠病毒的生物學特徵、感染過程、致病性,以及人體對它產生的免疫應答仍然知之甚少。對新冠病毒的深入了解,還需花費我們很多時間。雖然沒有現成的冠狀病毒疫苗以資借鑑,SARS和MERS還是讓我們對冠狀病毒的認識水平提高了。此次疫情爆發後,我國科學家迅速完成了新冠病毒基因測序、毒株分離等工作,為疫苗研發打下堅實基礎。
  • 阿斯利康新冠疫苗重啟英國試驗 全球疫苗研發競賽白熱化
    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斯瓦米納坦(Soumya Swaminathan)表示阿斯利康新冠疫苗暫停並未引起世衛組織的過度擔心,反而提醒了國際社會醫藥研發充滿波折。新冠疫苗臨床暫停事件後的思考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在全球率先較好地控制了新冠疫情,進入了低發的「後疫情時代」。
  • 我國新冠疫苗研發「又快又好」將結碩果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當日提醒說:「在過去一個月中,累計確診的COVID-19新冠病例超過了大流行前6個月的總和」。疫苗是公認的抵禦新冠病毒的最有力武器。令人鼓舞的是,截至11月12日,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共有212款新冠疫苗正在研發,其中11款已進入三期臨床試驗階段。
  • 新冠疫苗研發,爭分奪秒的科技之戰
    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解除了離漢通道管制,我國的新冠肺炎防控也進入了常態化的趨勢。為最終戰勝新冠肺炎,我國疫苗的研發爭分奪秒。截至目前,已取得一些階段性成果。我國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具體取得了哪些進展?不同技術路線的作用原理分別具有哪些特點?本次科普將為大家全面解答。
  • 上百名科學家呼籲疫苗接種者應主動感染新冠病毒,人類挑戰試驗即將開始?
    最近,一個名為1 Day Sooner在給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負責人的一封公開信中呼籲,志願者在接種疫苗後應主動感染新冠病毒,看看疫苗是否提供保護。這種「人類挑戰試驗」可能會加速疫苗的研發。1 Day Sooner組織有100多名知名科學家組成,其中包括15位諾貝爾獎得主。
  • 中國首個新冠mRNA疫苗獲批臨床 mRNA疫苗是什麼疫苗?
    由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與地方企業共同研究,開發形成的新型冠狀病毒mRNA候選疫苗(ARCoV)已於6月19日正式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臨床試驗批准。這是國內首個獲批開展臨床試驗的mRNA疫苗。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緊前部署應急科研攻關,同時推進多條技術路線的新冠疫苗研發。國產新冠mRNA疫苗是該院繼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後,研製成功獲批臨床試驗的又一高技術疫苗品種。研究表明,這一新冠mRNA疫苗不僅可在小鼠和食蟹猴體內誘導產生高水平中和抗體,還可誘導保護性的T細胞免疫反應。
  • 俄科學家指望明年底全球實現抑制新冠
    11月29日,俄國家科學中心研製出新冠疫苗的「媒介」中心主任馬克西烏託夫表示,如果當局管控防護措施得當,俄羅斯有望在12月底到達新冠冬季感染高峰。同時馬克西烏託夫認為,如果全球一半人口接種完疫苗,明年底新冠疫情將被人為控制。
  • 俄科學家意外死亡,死前正研發新冠疫苗
    據綜合俄羅斯媒體報導,近日,在聖彼得堡,從事新冠疫苗研發的45歲俄羅斯科學家亞歷山大-「薩沙」-卡甘斯基(Alexander 「Sasha」 Kagansky)從14層公寓墜亡。俄羅斯警方在屍體上發現了刺傷,認為他墜落前與別人發生了「爭吵」,他的死亡事件可能是一起兇殺案。據俄羅斯報紙《莫斯科共青團員報》(MK)報導,俄羅斯調查委員會已展開謀殺調查,一名45歲的男性嫌疑人已被拘留。報導稱,卡甘斯基博士以其在癌症研究方面的工作而聞名,他還是一名助理教授。
  • 新冠疫苗研發,中國為何全球領先
    近日,我國首個新冠疫苗獲批附條件上市。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介紹,從全球第一個新冠疫苗獲批開展一、二期臨床試驗,到全球第一個啟動三期臨床試驗,再到第一個疫苗附條件上市,我國新冠疫苗研發工作始終處於全球第一方陣。
  • 新冠疫苗的5個疑問
    導語:新冠病毒在人類成功研發出疫苗之前,搶先發動了第二次攻擊。投資者需要更全面的信息評估疫苗公司的投資價值。這些問題涉及複雜的科學專業知識,這篇文章嘗試用「大白話」探討新冠疫苗的5個疑問,難免有疏漏之處,僅供參考。
  • 普京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其得獎的機率有多大?
    普京也獲得諾貝爾獎提名了,這是他第二次獲得提名,第一次是2013年因為調節「參與解決敘利亞衝突並試圖制止敘利亞衝突的努力,制止美軍入侵敘利亞的企圖」而被俄羅斯杜馬議員艾奧西夫·科布宗(Iosif Kobzon)和國際精神統一與人民合作學院的提名。
  • 哈薩克斯坦外長批俄議員「胡說」:哈俄敏感點與民族主義碰撞
    12月23日,哈薩克斯坦外交部長特列烏別爾季在出席哈議會下院會議時表示,俄羅斯部分議員關於哈薩克斯坦領土的言論與俄官方立場不符,是「胡說八道」。事情緣起於日前兩位俄羅斯國家杜馬議員的「語出驚人」之舉,先是說「哈薩克斯坦的領土是俄羅斯贈予的禮物」,隨後又提出俄哈「應恢復為一個統一國家」。
  • 全球首個新冠疫苗獲批!關於新冠疫苗,先搞清楚這7個問題
    它成為人類歷史上從研發到上市最快的疫苗。根據BBC的報導,新冠疫苗獲批後,第一批接種者將是醫務人員和養老院老人等高風險人群;2021年有望進行大規模接種。▌全球新冠疫苗進展一覽目前全球共有超過上百個新冠候選疫苗,其中進入3期臨床試驗階段的就有10多個。
  • 質量好速度快,中國新冠疫苗研發的「秘密」是什麼?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急接近3000萬例,死亡人數超90萬例,疫情還在發展,形勢依然嚴峻——對疫苗的需求有增無減。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截止10月19日44個候選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另有154個正在進行臨床前研究。進入臨床試驗的候選疫苗中,有10個正在進行臨床三期試驗,來自中國的有4個。
  • 白宮政治家VS科學家,美國新冠疫苗研發的2個挑戰,我太難了
    今天暢學哥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新冠疫苗研發要警惕的2個挑戰。新冠疫苗研發從根本上說是一個科學問題,但是,人類科學發展歷史表明,科學研究不僅面對自身的難題,還將會面臨科學之外的挑戰。那麼,新冠疫苗研發會有哪些挑戰呢?下面,暢學哥來給你聊聊。
  • 研製出針對新冠病毒的特效藥,今年能得到諾貝爾獎嗎?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已經在很多個國家蔓延,其致死率雖然不及SARS和MERS,但傳染能力明顯要強。對於新冠肺炎,目前沒有什麼有效的藥物能夠殺死致病病毒,主要是依靠人的免疫系統將病毒清除掉。如果有人能夠研製出針對新冠病毒的特效藥,為其頒發諾貝爾獎應該是不成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