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新冠疫苗專利獲批 | 每日金聞

2020-08-28 財經郎眼GDTV

歷史上的今天:1982年8月17日,《中美「八·一七」聯合公報》發表。

2020.08.17

【國內首個新冠疫苗專利獲批】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消息,由軍科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及康希諾生物聯合申報的新冠疫苗(Ad5-nCoV疫苗)專利申請已被授予專利權,這是我國首個新冠疫苗專利。該專利於今年3月18日申請,8月11日授權。

【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與美國國會議員舉行視頻對話 強調美方應停止負面言行 與中方共同推動兩國關係回到正確軌道】

8月13日,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與美國國會議員舉行視頻對話。鄭澤光表示,中國經濟在向好發展。我們繼續鼓勵中美兩國企業開展互利合作。我們敦促美方立即停止打壓中國企業的霸凌行徑,為兩國經貿合作營造有利環境。美國內那些鼓吹人為割裂與中國經濟聯繫的人,違背了基本常識和經濟規律,損害的是兩國企業和消費者的根本利益。我們敦促美方停止歇斯底裡的反華鼓譟,停止損人害已的做法。

【林鄭月娥主動退回劍橋大學名譽院士名銜,梁振英:我支持特首的決定】

8月15日深夜,香港特區前行政長官梁振英在臉書發文表示,「我支持特首的決定」。梁振英痛斥,過去一年,英國政府甘願作為美國政府的馬仔,以香港作為棋子,向中國政府叫陣要價。他說,英國人在香港以外,不可能找到,更不可能重新經營一個類似香港的經濟基地和人脈網絡。英國人在香港舉目無親,在整個「遠東」的利益都會受打擊。而在該篇貼文的開頭,梁振英直言:「英國在香港將舉目無親。」

【郭樹清:推動養老基金在資本市場上的佔比達到世界平均水平】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求是》刊文指出,不斷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引導理財、信託、保險等為資本市場增加長期穩定資金。加快養老保險第二和第三支柱建設,推動養老基金在資本市場上的佔比達到世界平均水平。

國泰君安等大型券商已經開始籌備申請公募牌照】

從多位業內人士處獲悉,部分大型券商已經開始籌備申請公募牌照,最新一期《基金公司申請審核公示表》顯示,國泰君安資管遞交了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審批申請。多位業內人士對此評論,「一參一控」限制的放寬,未來大型券商將可能陸續入局,這將帶來公募參與主體的多元化,提升公募在資管行業佔比,並為普通投資者帶來更豐富的產品和服務。

【近一周A股ETF份額減少32.26億份】

8月10日至14日,市場整體震蕩,上證指數上漲0.18%,深證成指下跌1.17%,創業板指下跌2.95%,A股ETF超五成下跌,總成交額為1298.33億元,較此前一周減少284.94億元。整體看,近一周A股ETF份額減少32.26億份,以區間成交均價估算,資金淨流出約40.65億元。

【下周解禁市值達440.01億元,解禁市值排名前三的是這三家】

下周(8月17日至8月23日)一共有28家公司61.61億股限售股解禁,解禁市值為440.01億元,環比減少235.31億元。下周五是解禁高峰,解禁規模達147.18億元,佔全周比例的33.45%。具體到個股,下周解禁市值排名前3的是秦港股份、中國出版、春風動力,解禁市值分別為87.85億元、83.16億元、59.81億元。

【特斯拉「拒交門」:上海消費者順利提車,武漢車主訂單被取消】

特斯拉「拒交門」事件又有新進展。8月16日,有位來自上海的拼多多團購車主表示,已經成功提車,並已為車輛辦理保險。就在上海車主提車的前一天晚上,特斯拉對外明確表示,拒絕向湖北武漢的團購車主交付Model 3,並已取消了這名車主的訂單。

【《八佰》首日點映大賣1500萬!巨虧50億的華誼兄弟有救了?】

《八佰》首日點映大賣1500萬。有券商分析稱,假設《八佰》總票房為14億元至22億元,考慮各方分成比例,《八佰》有望為華誼兄弟帶來2.92億元至6.12億元的分帳收入。

【日照三奇董事長回應欠薪事件:工人激增工作量大增導致開始計件錯誤等致工資遲發】

記者從多處獲悉,8月14日開始,知名口罩生產商日照三奇醫療衛生用品有限公司在發放工資時,員工認為少發;同時因5月份至8月中旬的工資未發,雙重因素疊加引發員工索薪事件,數百名工人圍堵廠區。三奇董事長王常申表示,這次延遲發放工資是因為工人激增(從三四百人增長到1500多人),因為工人都是計件拿工資,統計比較繁瑣,而且第一次統計完成後發現統計有錯誤,又重新統計花費時間較長等原因導致延遲發放工資。王常申表示,這是一場誤會。當然我們在管理上也有一些問題,我們會及時調整改正。

【俄羅斯新增4969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累計確診超92萬例】

據俄羅斯新冠病毒防疫官網發布的信息,截至莫斯科時間8月16日10時30分,過去24小時俄羅斯新增4969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922853例。新增治癒病例3557例,累計治癒732968例。新增死亡病例68例,累計死亡15685例。首都莫斯科市新增確診病例688例,累計確診病例252374例。

【穆罕默德-艾利安:對美元低迷的解讀】

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穆罕默德-艾利安發文稱,目前根本沒有其他貨幣能夠或即將填補美元的位置。相反我們將繼續看到圍繞美元建造的小型貨幣管道,但因為這些管道都不足以替代它,最終結果將是一個更加碎片化的國際貨幣體系。正如曾經發生過的那樣,當前對美元的共識可能最終會誇大短期走勢的長期影響。如今的美元疲軟既不是市場和美國經濟的福音,也不是該貨幣全球貶值的先兆。

【菲律賓內政和地方政府部部長再次確診感染新冠肺炎】

8月16日,菲律賓內政和地方政府部部長愛德華多·阿諾在一份發給媒體的聲明中稱,他第二次確診感染了新冠肺炎。阿諾表示,他於8月13日開始出現類似流感的症狀,包括喉嚨痛和身體疼痛,此後他便開始自我隔離並於14日接受了檢測。15日晚,阿諾接到通知稱他的檢測結果呈陽性。阿諾曾於3月31日首次確診感染了新冠肺炎,後經治療康復。

編輯:貌貌狼

圖片來源:網絡

新聞來源: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國新聞網、中國證券報、中國經濟網、每日經濟網、36氪

相關焦點

  • 國內首個!陳薇院士團隊新冠疫苗獲得專利!
    近日,有一則激動人心的消息發布,陳薇帶領的疫苗研製團隊所研製的Ad5-nCoV新冠疫苗正式被國家授予專利。在轉基因小鼠上的研究顯示,該疫苗單次免疫14天後能夠明顯降低肺組織內部的病毒載量。最讓人激動的是,這種疫苗製備快速簡便,可在短期內實現大規模生產,用於應對突發疫情。該疫苗的專利申請是由軍科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及康希諾生物聯合申報的新冠疫苗專利申請,此次被授予專利權,標誌著我國首個新冠疫苗專利的誕生。
  • 國內首個新冠疫苗專利獲批!陳薇院士是誰?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消息,由軍科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及康希諾生物聯合申報的新冠疫苗(Ad5-nCoV疫苗)專利申請已被授予專利權,這是我國首個新冠疫苗專利。該專利於今年3月18日申請,8月11日授權。據相關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陳薇8月11日獲「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
  • 每日「藥」聞|阿斯利康新冠疫苗或無法在歐洲快速獲批
    阿斯利康新冠疫苗再迎變數。日前,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副執行主任Noel Wathion表示,EMA極有可能無法在明年1月份批准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學開發的新冠疫苗。原因在於,EMA收到的數據還極其有限;科創板再迎創新藥公司,瑞博生物遞交上市申請。瑞博生物目前暫未有產品進入商業化階段。
  • 中國首個新冠mRNA疫苗獲批臨床 mRNA疫苗是什麼疫苗?
    由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與地方企業共同研究,開發形成的新型冠狀病毒mRNA候選疫苗(ARCoV)已於6月19日正式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臨床試驗批准。這是國內首個獲批開展臨床試驗的mRNA疫苗。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緊前部署應急科研攻關,同時推進多條技術路線的新冠疫苗研發。國產新冠mRNA疫苗是該院繼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後,研製成功獲批臨床試驗的又一高技術疫苗品種。研究表明,這一新冠mRNA疫苗不僅可在小鼠和食蟹猴體內誘導產生高水平中和抗體,還可誘導保護性的T細胞免疫反應。
  • 全球首個新冠疫苗獲批!關於新冠疫苗,先搞清楚這7個問題
    根據BBC的報導,新冠疫苗獲批後,第一批接種者將是醫務人員和養老院老人等高風險人群;2021年有望進行大規模接種。▌全球新冠疫苗進展一覽目前全球共有超過上百個新冠候選疫苗,其中進入3期臨床試驗階段的就有10多個。
  • 國內5個新冠疫苗獲批進入三期臨床研究 有望率先獲批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首席專家何劍峰:國內新冠滅活疫苗有望率先獲批  新冠疫苗有五條線路並行研發,包括傳統疫苗和新技術疫苗兩大類。傳統疫苗包括滅活疫苗、減毒疫苗,新技術疫苗則包括重組蛋白疫苗、RNA/DNA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等。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已經有14種新冠疫苗進入臨床實驗,其中有5種疫苗進入三期臨床實驗。
  • 國內首個新冠疫苗專利獲批:陳薇院士團隊及康希諾生物聯合申報
    8月16日,據媒體報導,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及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申請的「一種以人複製缺陷腺病毒為載體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申請已被授予專利權。據悉,該專利於2020年3月18日申請,在8月11日獲得批准。
  • 陳薇院士團隊及康希諾生物聯合申報的新冠疫苗專利申請已被授予...
    每經編輯:王鑫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消息,由軍科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及康希諾生物聯合申報的新冠疫苗(Ad5-nCoV疫苗)專利申請已被授予專利權,這是我國首個新冠疫苗專利。該專利於今年3月18日申請,8月11日授權。
  • 英國成全球首個新冠疫苗獲批的國家,全球疫情迎來轉折點!
    目前,國內疫情雖然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也經常有新聞爆出小範圍的突發病毒傳播事件。放眼海外,形勢則更為嚴峻,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了疫苗的研發上。 根據CNN報導,英國在本周三宣布批准新冠病毒疫苗投入使用,這標誌著全球抗疫的一個裡程碑。
  • 國內首個mRNA新冠疫苗生產車間開建!
    而在近日 國內首個mRNA新冠疫苗生產車間建設奠基儀式在雲南省玉溪市舉行 該車間依託沃森生物已有的疫苗生產配套設施,以及成熟穩健的生產質量管理體系,預計開工後8個月內將建成投入運營。
  • 全球首個!英國批准BioNtech/輝瑞mRNA新冠疫苗,下周將在當地接種
    12 月 2 日,BioNtech 及其美國合作夥伴輝瑞公司披露消息,英國藥品監管部門已經緊急批准了其合作研發的 COVID-19 mRNA 疫苗 BNT162b2,這是 「全球首個」 獲批的新冠疫苗,也讓英國比歐盟和美國更早點亮了新冠疫苗的接種 「綠燈」。
  • 國內首個重組亞單位新冠疫苗完成二期試驗:安全性免疫原性好
    我國首個重組亞單位新冠疫苗已完成I、II 期臨床試驗,數據證明其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可以繼續開展下一步臨床試驗。公開報導顯示,6月19日,該疫苗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物臨床試驗批件,Ⅰ期臨床試驗分別在重醫附二院和首都醫科大學北京朝陽醫院開展。7月10日,智飛生物宣布,該款新冠疫苗在湖南省湘潭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啟動Ⅱ期臨床試驗。該款疫苗是中國首個重組亞單位新冠疫苗,也是全球第二個進入臨床試驗的重組亞單位新冠疫苗。
  • mRNA新冠核酸疫苗英國獲批
    中新社上海12月2日電 (記者 陳靜)記者2日獲悉,復星醫藥全球合作夥伴德國BioNTech獲得英國藥品和健康產品管理局(MHRA)批准其mRNA新冠核酸疫苗BNT162b2的緊急使用授權。該疫苗將從下周開始在全英國推廣使用。
  • 劇情反轉,世界迎來好消息:中國新冠疫苗已獲批了!
    劇情反轉,世界迎來好消息:中國新冠疫苗已獲批了! 媒體18日消息,世界迎來好消息。據悉,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科研團隊:已成功研製出重組新冠疫苗並於3月16日獲批進入臨床試驗。
  • 中國新冠疫苗阿聯緊急獲批,這國王儲參加臨床試驗,關於病毒...
    截至9月18日,全球新冠病毒感染確診病例突破3000萬大關。 世衛組織9月17日數據顯示,全球已有182個新冠候選疫苗,其中有36個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還有146個正處於臨床前研究。 全世界都在迫切期待有效和安全的疫苗到來。
  • 點讚陳薇院士團隊,研究出我國首個新冠疫苗
    8月16日,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披露,我國首個新冠疫苗(Ad5-nCoV疫苗)專利申請,於3月18日通過申請,此新冠疫苗(Ad5-nCoV疫苗)專利由軍科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及康希諾生物聯合申報,申請已被授予專利權。國家知識產權局,8月11日授權Ad5-nCoV疫苗通過專利申請。
  • 「全球首個」新冠疫苗來了,下周開始銷售!國產疫苗12月底開打?
    」英國成全球首個批准使用輝瑞疫苗的國家12月2日,輝瑞和BIONTECH宣布獲得了世界上第一個抗擊COVID-19的疫苗授權。A股、H股生物疫苗概念股紛紛下挫中國的5款新冠疫苗仍然在三期試驗中,輝瑞和莫德納的新冠疫苗已經準備上市了。這引發了國內的投資者擔憂。A股方面,生物疫苗指數開盤大舉下探近1%之後,跌幅收窄。其中,以腺病毒載體為研究路線的康希諾領跌。以重組亞單位為研究路演的智飛生物跌逾1%。
  • 日產20萬人份 「成都高新造」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獲批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圖片來源:成都高新區供圖近日,成都高新區企業邁克生物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獲批,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醫療器械註冊證》。「此次獲批試劑盒精準性高,採用三重靶標基因檢測(ORF1ab/E/N)和一重內標檢測,確保檢測的精準性,能更大程度避免新冠病毒的漏檢。該檢測試劑盒可實現2個小時內完成96個測試,大大縮短篩查時間。」邁克生物研發總監龍騰鑲介紹說,每個檢測,都在檢測試劑中添加內標,防止假陰性檢測結果的出現。
  • 賽多利斯生物工藝助力中國首個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
    作為國際領先的生物工藝完整解決方案和設備供應商,賽多利斯宣布其BIOSTAT® STR生物反應器系統暨生物工藝助力天津康希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希諾生物」)與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成功研發出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Ad5-nCoV),並獲批進入臨床試驗,成為中國首個進入臨床試驗的新冠疫苗。
  • 中國新冠疫苗上市,揭秘央企研發新冠滅活疫苗歷程
    後續,疫苗免疫的持久性和保護效果還需持續觀察。這一成果來之不易,中國疫苗上市為全球戰勝疫情注入信心,也為疫苗成為全球公共產品提供有力支撐。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研發團隊科研團隊,在研發流程環節不減的前提下,工作人員「三班倒」連軸轉,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從啟動研發到獲批臨床只用了9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