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發明創造力在人類群體中的差異,我和我的朋友們做過一個探討,這個討論的面就比較寬,甚至涉及到了種族差異,也就是黑人的智力和創造力問題。
1、反方
對黑人持否定態度的朋友認為:
雖然目前世界上的所有人類都源出於非洲,但由於走出了非洲的人群在面對環境變化的生存挑戰中腦容量增大,增加了智力,所以白種人和黃種人的智力更高,並對人類文明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
而留在非洲的黑人少了一層環境選擇,在熱帶不用擔心寒冷和飢餓,比較懶惰,不思進取,智力沒有得到進化,相對低下,以至於沒有發展出任何像樣的文明成果來。
所以反方得出了一個恐怖的結論,說黑皮膚的人是猩猩一般的存在,類比於尼安德特人的滅絕,黑人應該為白人和黃種人騰出生存空間。
2、正方
聽到反方的種族滅絕言論,正方很窩心,並提出了針鋒相對、論證詳實的反駁:
1)
目前全世界的人類都沒有生殖隔離,沒有生殖隔離的就是同一個物種。(註:生殖隔離是指使親緣關係接近的類群之間在自然條件下不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產生後代或不能產生可育性後代的隔離機制。比如馬和驢交配雖然能生出騾子,但是騾子不能生育,所以馬和驢就是兩個物種。)
2)
膚色並不能用以判定種族,膚色只是對環境的一種適應性變化,是環境塑造的。白色是高緯度地區物種的共同特徵,因為白能更好地利用陽光。比如,芬蘭人有亞洲基因,但是芬蘭人很白。白和膚色沒有關係。而在日照強烈的低緯度地區,為了保護皮膚,就會使皮膚變黑。
基因有選擇性表達,如果不利於適應環境,幾代以後某一種性狀(比如某一種膚色)就不表達了。基因是子彈上膛,環境扣動扳機。黑人和白人沒有那麼大的基因差異,更多的是環境打開了人的基因使之顯性。
黑,不是一個群體,是很多群體,非洲大陸上各黑人群體之間的基因差異之大,可能超過他們某一個族群和白人的差異程度。
而白人基因也不是單一的。這就又要舉例說一下芬蘭人,亞洲黃種人基因的芬蘭人。南歐呢,很早就混血了。你就看看足球明星C羅吧,相信大多數中國人都比C羅的皮膚要白,單以膚色的白皙程度論,很多中國人都比南歐的這些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希臘這些地方的人更白。
3)
黑和很多基因影響的性格可能是相關的,但這不如說和赤道附近的環境相關,關於一聽到節奏就想跳舞。赤道附近地區炎熱,物產豐富,稻米都一年三灶,不用怎麼努力就能活,閒暇時光多,組織性更差。比如東南亞老百姓的生活,不富裕但很閒適,沒事老跳舞。
在太熱的地方,人自然就會變慵懶,工作時間和效率都會降低。李光耀就說過,沒有空調就沒有現代的新加坡,也是這個道理。
殘酷環境和冒險徵服的性格是有關係的。苦寒地區的人,更狡猾更善戰。比如北歐的維京人,完全是暴打歐洲各路人馬,法蘭克帝國都要向他們交丹麥金,相當於歲幣。他們的龍頭戰船一出現,歐洲大陸的人便魂飛魄散,幾千個維京人就能沿著塞納河殺到巴黎,逼迫著別人籤城下之盟。我們知道的那個法國著名的諾曼第地區,就是normandy,意為割給北方人的土地。因為當時法蘭克皇帝被打得實在受不了,就一次性給了維京人土地,換取讓他們不打遊擊騷擾自己。
維京長船一天能走100英裡,長途奔襲,機動靈活,哪兒沒防備就打哪兒。然後搶完東西,殺完人,等你的軍隊來的時候人家早跑了。他們就相當於是中國古代北方的遊牧民族,更確切地說,應該稱他們是搶劫民族。
根據戰場上的表現看,那你說這是因為這些搶劫民族在戰爭智商上更高才更善戰嗎?其實不然。對於生活在苦寒之地的他們來說,刀劍就是他們的農具,搶劫就是他們的生存方式。他們的腦子都花在打仗搶劫上了,就是所謂的以有備攻無備,以有算擊無算,自然是他們厲害。並且他們還必須贏,贏了才能不被餓死,就跟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的關係一樣,只有食肉動物讓自己比食草動物跑得更快才能保證它們能不被餓死。
所以,人家搶劫民族根本就是來跟你拼命的,戰鬥力自然是不一般。並且由於他們的生存環境更加惡劣,他們也能忍受更加艱苦的作戰環境,戰爭意志也更強。尤其狹路相逢的時候,他們總是贏的多。
其實這事兒也跟現代打拳擊、打黑市拳的道理差不多吧,你想哪個富裕人家的孩子會去幹這些運動啊,大多還不是窮人家的孩子。按現在流行的話說,反正自己先天命沒那麼好,打輸了也沒多大失去的,打贏了就還能會所嫩模,當然捨得拼一下。這個甚至包括南美的足球。
再說回維京人,他們有一個首領叫拉格納,也翻譯成朗納爾,他的幾個兒子分別殖民了英法和義大利,義大利有一塊就是維京人的領地。喬治卡林脫口秀裡說白人就是強盜,從維京人開始就沒變過,藍眼睛的就是殺與搶。這藍眼睛的主要是北歐人,南歐人是黑眼睛。
可是呢,這些搶劫民族後來發達了卻把金髮碧眼塑造成了高貴美麗的標準,但是你一查,人家祖上就是強盜出生。你要是非和人家掰扯這個,他們就說這強盜本是個很性感的職業,你看加勒比海盜多帥啊!
這些藍眼睛的最初就是蠻子,發源於高加索山脈,後來遷徙到德國日耳曼森林,再後來他們燒殺搶掠,攻入羅馬,鳩佔鵲巢。
4)
我們再說說這希特勒口中高貴的雅利安人和北歐那些金髮碧眼的是什麼關係。其實希特勒他也沒弄明白,因為他當時的考古和生物學上有很多錯誤。雅利安人本是發源於高加索山脈附近,然後四處遷徙,其實中亞、新疆還有烏克蘭草原這些地方的人,雅利安血統最多。在新石器時代的時候,他們就遷徙到了德國,形成了很多分散的小部落,然後再繼續遷徙穿過丹麥到了北歐,成了北歐人的先祖。
這些蠻族特別能生,族群擴大很快。而南歐的文明程度更高的羅馬人呢,卻生育能力不行。到了後期,羅馬帝國的政權逐漸都被這些北方來的蠻族給把持了。
一支蠻族到了不列顛島後,打敗了原來的土著,建立了七個王國,漸漸形成了盎格魯撒克遜民族。再到後來,北歐人又來了,又把盎格魯撒克遜人統治了,就是這個諾曼人去當了他們的上層。這就是英國的情況。
雅利安人從高加索往南走的這一支呢,到了巴基斯坦,就是現在巴基斯坦的主要民族旁遮普人就是雅利安人後裔。至於伊朗呢,這伊朗這個詞直接就是雅利安的意思,在伊朗人裡雅利安人後裔也很多。
所以最終從雅利安血統的純正度來說的話,研究一下,其實最純的是波蘭人,而烏克蘭人又比俄羅斯人純一些。至於希特勒的種族言論,也只不過是給自己的一些政策編造個說法,並不準確,更不科學。
談到生育率這個問題,順便說一下美國。有的說美國是世界民族大熔爐,有的說它是民族大拼盤。如果真的是大熔爐,就像古代中國一樣,把什麼匈奴、鮮卑、氐、契丹、女真什麼的都融合進漢族,美國未來就還是欣欣向榮。如果它是一個拼盤,各自成團,族群分裂甚至語言文化分裂比較嚴重,那就麻煩了。好多拉美族裔不說英語,也把過去打墨西哥的戰爭英雄拉下聖壇,對歷史認識產生分歧,他們一旦擁有了一定的力量,這些都是未來將要爆發的隱患。後起之秀和過去的人上人不能好好妥協的話。今天的美國真的有點像當年的羅馬,它會在族群紛爭裡掙扎,但是長遠看,早晚變成有色人種的天下。到時候,說西班牙語的拉美裔會成為最大的族群,類比於羅馬時代的蠻族。而美國白人呢則會像當年的羅馬人一樣失去自己的帝國,反而成為少數族裔。因為現在白人新生兒佔比就不到50%了,18年後或者稍後,我們都能看到這些變化。
當拉美裔主導了美國後,到時看看輿論會不會說拉美裔的膚色是最美的。如果再假設一下,是黑人主導了國家,輿論環境又會不會說黑皮膚才是更美的呢!楚國的細腰,唐朝的肥美,還不都是強勢者輿論導向下的產物。
5)
各種族的智力沒有那麼大的可見差異,在哈佛大學的教授猶太人和黑人還一個辦公室呢。影響智力的因素很多,比如基因表達、性格、文化、教育,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而且肯定比膚色的相關性高得多。
最重要的還是環境,對環境的適應才是產生一切表觀差異的根源。
其實智商是一個很不科學的指標。非洲很多狩獵部落的男性,他們大腦神經元數量和重量是高於人類平均值的。因為他們狩獵需要掌握的技能是要能記憶上千公裡的地形。這種生存環境塑造了人,塑造了他們的這種智力。
而在溫帶地區的複雜社會裡,在我們的這種龐大組織型社會,這種環境就塑造你需要擅長站隊,要善於玩政治。而在赤道附近呢,環境需要他們的單體生存能力。
這些都是環境塑造的,適者生存,去適應所處的環境。再比如,體育方面。黑人擅長陸上運動,不善於水中運動。東亞人擅長精細的運動。白人擅長水中和冰雪運動。同樣的道理,在智力層面上,大家的優勢點也是不同的,而黑人自有他們自己的優勢領域。
所以種族歧視,尤其是種族滅絕這種思想千萬要不得。龍生九子各不同,同胞兄弟還有差異很大的呢,但都算是物種內部的一點差異了。為了適應自然的未知性變化,物種還會主動進行一些變異。但是呢,都算是物種內部的差異,大家都是同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