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崇熙:痴迷核磁共振波譜30年——訪北京大學化學院副教授林崇熙

2020-11-23 儀器信息網

  林崇熙,北京大學化學院副教授,著名的核磁共振波譜(NMR)技術專家。

  林崇熙來自臺灣省高雄,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家裡有一片祖業需要其繼承,大家都認為他一定會回臺灣工作。但是,從1996年到現在,林崇熙在北京大學工作已經18年了,並且,計劃繼續工作、生活下去。

北京大學化學院教授 林崇熙

  「父親在中國待過十幾年,當年是以成績第一名保送到吉林長春的建國大學讀書。從小父親就經常跟我們小孩提到在大陸的各種生活情形,鼓勵我去大陸看看。因此,我早就有來大陸看看的夙願。」林崇熙說到,「1996年時有機會來北大做博士後研究,原來我只想感受一下北京與北大的氣氛然後就離開。沒想到的是,我在這裡解決了很多人生大事,戀愛、結婚、生子̷̷,也就這樣一年一年留了下來。」

  談到與NMR結緣,林崇熙說到,「我是第一志願考進臺灣大學化學系的,對有機化學特別感興趣,而使用NMR進行化合物結構鑑定是常規工作。來到北大化學院後,院裡看我很懂NMR, 就鼓勵我負責NMR的管理。我也當仁不讓,在博士後期間就兼職負責起北大化學院新購入NMR譜儀的工作。」

  除了最初的一臺200 MHz(Varian),化學院之後又陸續採購了一些NMR,其中也包括 Bruker與Jeol公司的儀器。「對於這些不同公司、不同型號的NMR,其不同的操作方法與應用,我很有興趣去了解、熟悉。我們課題組的老師和學生們一起開發這些儀器的新功能,得到成果後再培訓給其他課題組的學生們使用。學校也建議我開設一門研究生課程『核磁共振在化學中的應用』,教學相長,讓我對於NMR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多年下來,對NMR越來越喜愛,慢慢的工作重點也由有機化學轉向了NMR」。

開風氣之先,積極倡導NMR開放給學生操作

  從上研究生開始接觸NMR,到現在30多年的時間過去了,對於自己為NMR發展所做的貢獻,林崇熙津津樂道的是——開風氣之先,在中國積極倡導NMR開放給學生操作。

  「這種新政策的阻力非常大,多數領導們怕損壞了如此貴重的儀器。在我的堅持與勸導下,才試驗性、循序漸進的實施了這個開放方案,我們首先培訓幾位老師,之後逐漸擴大到博士生、碩士生,乃至本科生。並且,十多年間,許多國內學校陸續來觀摩請教仿效開放。」

  「核磁共振譜儀開放給學生操作在美國與臺灣是很平凡普遍的現象. 可以說,我是把國外的科研經驗堅持在國內推廣成行. 這個作法在某種程度也為這幾年國內化學界科研進展的效率做了一定的貢獻,」林崇熙說道,「北大化學學院本科生接受培訓、能夠上機操作,充分熟悉了NMR的各種檢測方法,高效應用該技術,他們出國留學時表現良好,獲得了國外許多化學系老師的欣賞,也算是為國爭光了。」

  林崇熙還參與創辦了氘代試劑研發與生產公司,使氘代試劑昂貴的價格平民化。「目前我們是國內惟一生產氘代試劑的公司,十年來使得進口氘代試劑的價格大幅度降低,算是為國內NMR或化學界在經費節省以及科研效率方面做出的另一個具體貢獻吧。」

「超導磁體將場強增到200 MHz以上,是NMR發展過程中的重大革命」

  NMR的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 1920 年代發現電子以及質子磁矩、1953年美國 Varian公司生產出第一臺商用NMR-- Varian-30 MHz。這幾十年來,200 MHz以上超導NMR只有Varian(現在的Agilent)、Bruker、Jeol這三家公司在生產與銷售。磁體的發展歷程經歷了早期永久磁體(小於60 MHz),到電磁體 (60、80、120MHz),再到超導磁體(200-600、700、800、850、900、950、1000̷̷ MHz)。

  「600 MHz之後,磁場強度的增加速度就慢了下來。2009年Bruker公司在巴黎推出了1000 MHz NMR之後,迄今沒有更高磁體推出的報導。超導磁體使用超導材料,將磁場增強到200 MHz以上,算是NMR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嶄新的科技革命,」林崇熙認為,「200-600 MHz磁體的發展順利而迅速。其中,400 MHz NMR可以完全滿足化學方面的各種檢測與研究工作;600 MHz NMR基本上可以滿足蛋白質大分子的檢測。」

  據林崇熙介紹,探頭技術這幾年有明顯的改進、增強,讓NMR多彩多姿的檢測技術成為現實。另外,目前探頭的調諧許多都已經自動化,可以輕易的用來檢測各種核素。相關軟體的開發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數十種知名的檢測技術都成為事實。另外,譜圖處理的軟體也是推陳出新,除了譜儀自身的操作軟體外,出現了許多商用軟體,讓譜圖解析更為方便。NMR的聯網、進樣等系統,也都有明顯的改良。

「許多精彩奇妙的應用功能,會逐漸成為NMR未來熱點」

  NMR 在判斷化合物的分子結構上是極強而有用的工具,是有機四大譜(紫外光譜、紅外光譜、質譜、NMR)中最有力、能給出最豐富信息的儀器,可以解決其他儀器無法辨別的同分異構物結構等難題。

  然而,NMR鑑定化合物的結構只是它應用功能之一,只佔1/10左右。除了有機化學專業外,在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等各個領域,NMR都有許多更為精彩的應用。

  如,在探討反應機理方面,可使用到NMR的高溫動力學或低溫中間體捕獲檢測技術;在立體構型化合物方面,NMR可以檢測手性化合物;絡合物方面,NMR可以快速判斷是否和某金屬離子絡合、判定絡合位點以及配位數;在物理化學方面的應用更多,NMR可以研究分子間的作用力,包括氫鍵的形成與位點;還有很奇特的弛豫 T1與 T2 的檢測以及應用;另外,在混合物指紋譜的檢測應用方面,NMR存在強大的信息預測功能,將是未來應用的熱點。

  「當前國內NMR應用研究的風氣還不是很興盛,主要是因為NMR價格昂貴,懂得靈活應用的課題組或人員有限,缺乏交流風氣與氛圍,」林崇熙說,「國內目前大約有1300臺左右NMR,近年來每年約增加100 臺,增長的速度平穩快速。展望未來,中國二十年內將有可能擁有3000–5000臺NMR。隨著NMR數量的逐漸增加,許多科研工作都會有一番新氣象。」

「中國國產儀器公司已經成功改造了20多臺NMR」

  2006年,由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主導,聯合廈門大學與華東師範大學共同承擔了科技部「300MHz~500MHz核磁共振波譜儀的研製」課題。2010年5月完成首期2臺500MHz核磁共振譜儀的研發生產(撥款2000萬元)。

  2011年10月,第二期也已經開展,科技部繼續撥款2200萬元,計劃進行5臺500 MHz與1臺600 MHz NMR的研發,並且計劃升級改造20臺200-500 MHz NMR。

  「該項目進展順利,一些相關技術逐漸成熟。遺憾的是目前關鍵的磁體與探頭仍然仰賴進口,國家正在鼓勵中科院電工所以及大連金山核磁共振公司進行自主研發、生產,」林崇熙介紹到,「中國在2012年左右開始進行國產NMR的生產、銷售,主要在保有舊譜儀的磁體與探頭情況之下,進行『升級改造』,目前已經成功改造了20多臺NMR。國產NMR現在進入市場,正逢其時,算是趕上了歷史腳步。」

  採訪最後,林崇熙信心滿滿地說到,「我對 NMR 的未來前景非常看好,NMR目前雖然不如色譜、光譜、質譜『熱』,但是未來絕對是關注的焦點。」

  採訪編輯:劉豐秋

相關焦點

  • 聚焦核磁應用與支持——2019北京波譜年會技術報告
    儀器信息網訊 2019年5月18-19日,由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波譜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院大學協辦的「2019年度北京波譜年會」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召開,100多名波譜工作者出席。
  • 北京大學林崇熙老師核磁系列講座:NMR應用--如何靈活應用內標毛細管
    【網絡會議】:NMR應用--如何靈活應用內標毛細管 【講座時間】:2015年06月23日 14:30 【主講人】:林崇熙 (博士後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核磁共振的應用、有機合成、氮葉立德化學、有機技術化學。)
  • 2019年度北京波譜年會第二輪會議通知
    截止到4月18日,本次會議特邀到北京地區波譜貢獻者:寧永成,趙保路等老一輩核磁順磁波譜專家,京外報告者:彭路明,禾立春,王韋等在波譜以及儀器維護有特色的專家。共收到大會報告,技術報告、青年論壇報告和牆報35個,其中牆報10個。報告內容包括:液體、固體核磁共振波譜,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和成像波譜的方法學及其應用,國內外廠商最新技術進展等。
  • 北理工分析測試中心共享核磁共振波譜儀
    為了給校內外的廣大師生提供更好的分析檢測服務,推動我校教學科研及相關學科和專業發展,我校良鄉校區分析測試中心利用「爭創一流」建設項目經費引進了Bruker 700M核磁共振波譜儀(型號為AVANCE III HD)等高端設備。為確保該設備能夠正常運轉並充分發揮效能,中心組織相關專家進行了一系列設備驗收工作。
  • 信立方6月13日-17日在京舉辦「核磁共振高級培訓班」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現代分析儀器的發展,核磁共振已成為化學和藥學研究中必不可缺少的分析鑑定手段。核磁共振這門課程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廣泛的應用性,對於從事藥學和化學研究的工作人員和研究生極為重要。
  • 核磁共振波譜技術的發展與現狀…
    找化工醫藥原料,用化學加搜索 導讀 提到核磁共振波譜技術,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腦海裡會直接出現一系列名詞:H譜、C譜、超導磁體、液氦等等。不過這些都是核磁共振的應用和必要條件,技術原理又是什麼?
  • 南方科技大學化學系400MHz核磁共振波譜儀採購
    南方科技大學化學系400 MHz核磁共振波譜儀採購項目 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泰然九路金潤大廈七樓E單元獲取招標文件,並於2020年08月18日 09點30分(北京時間)前遞交投標文件。
  • 科研必備「武器」之核磁共振波譜儀
    儀器介紹核磁共振波譜儀是利用不同元素原子核性質的差異分析物質的磁學式分析儀器。儀器結構核磁共振波譜儀主要由5個部分組成。1.磁鐵其作用是提供一個穩定的高強度磁場,且磁場強度越強,靈敏度越高。2.脈衝傅立葉變換核磁共振波譜儀脈衝傅立葉變換核磁共振波譜儀是採用在恆定的磁場中,在整個頻率範圍內施加具有一定量的脈衝,使自旋取向發生改變並躍遷至高能態。高能態的核經一段時間後又重新返回低能態,通過收集這個過程產生的感應電流,即可獲得時間域上的波譜圖。
  • 布魯克核磁共振波譜儀緣何獨家中標1741萬採購大單
    布魯克作為生命科學和分析系統的市場領導者,歷經幾十年的的發展,為全球分析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12與6日,據中國政府採購網最新獲悉,布魯克科學 儀器 香港有限公司AVANCE NEO 800核磁共振波譜儀成功中標天津大學超導液體核磁共振波譜儀1741.7萬採購大單。
  • 四川大學498萬元採購核磁共振波譜儀
    經過百餘年歷史的沉澱,四川大學已經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蘊、紮實的辦學基礎,憑藉著強大的教學團隊、雄厚的科研實力,四川大學已經培養了眾多國家棟梁,向社會輸出了多個行業的精英人才。   為了進一步滿足全校師生的科研要求,創建一個良好的科研環境,四川大學計劃採購一批新型儀器。
  • Bruker核磁共振波譜儀最新技術進展
    核磁共振(NMR)波譜儀作為一種重要的分析儀器,廣泛應用於物理學、化學、生物、藥學、醫學、農業、環境、礦業、材料學等學科,越來越多的科研單位和企業裝備了核磁共振波譜儀。
  • 這段文字告訴你:布魯克核磁共振波譜儀有多強悍
    核磁共振波譜分析是確定小分子有機化合物、藥物、聚合物以及生物分子結構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並可應用於混合物的純度分析和鑑定,在化工、製藥、材料、環境、生物和醫學等各學科得到了廣泛使用。  目前,河南科技大學化工與製藥學院正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國家973計劃」及河南省科技攻關項目等各級各類科研項目數十項,相關課題組在新型有機材料、新型藥物載體、野生植物藥材提取、高分子複合材料、環境汙染物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這些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和進行都離不開核磁共振波譜分析的大力協助和密切配合,沒有核磁共振波譜儀,這些研究工作的時間進度和完成質量將受到極大的影響
  • 核磁共振波譜儀項目結果公告FJLQ20152054
    由福建立勤招標代理有限公司以公開招標方式組織的核磁共振波譜儀項目(招標編號:FJLQ20152054) 自2015年07月23日08:00:00在中國政府採購網、福建省政府採購網站上公開發布採購信息,2015年08月19日09:00:00(北京時間)截標並在福建立勤招標代理有限公司招標大廳公開開標,共有
  • 乾貨 |史上最簡單的核磁共振波譜儀
    首先,核磁共振波譜法(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簡寫為NMR)是材料表徵中最有用的一種儀器測試方法,它與紫外吸收光譜、紅外吸收光譜、質譜被人們稱為「四譜」。廣泛應用於物理學、化學、生物、藥學、醫學、農業、環境、礦業、材料學等學科,是對各種有機和無機物的成分、結構進行定性分析的最強有力的工具之一,亦可進行定量分析。
  • 核磁共振波譜儀出海 高端科研儀器國產化值得期待
    這張「照片」是由來自全球30多個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通過分布在全球不同地區的8個射電望遠鏡陣列組成的一個虛擬望遠鏡網絡拍攝到的。  黑洞「照片」的成功拍攝,離不開射電望遠鏡的使用。現代科技發展實踐表明,重大科學研究成果的取得,往往是以科學儀器和技術手段上的突破為先導;科學儀器的進展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科學前沿的方向,也是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支撐。
  • 【小型核磁,助您高效科研】EFT-60無液氦核磁共振波譜儀落戶陝西高校
    Quantum Design公司順利完成陝西省第一套EFT-60科研用無液氦核磁共振波譜儀的安裝,並為用戶進行詳細的儀器介紹和操作培訓。>圖1: 現場講解培訓圖2:客戶樣品測試結果  伴隨著日益增長的科研需求,核磁共振技術的廣泛應用已不言而喻
  • 碧海社區 加強「波譜儀」管控
    為進一步加強核磁共振波譜儀(「波譜儀」)管控工作,打擊製販新精神活性物質犯罪活動,連日來,觀山湖區碧海社區禁毒辦,接碧海社區綜治中心調度,聯合碧海派出所對轄區內的社區醫院、民營醫院、貴陽三中及企業進行了排查。
  • 關於上海大學600M核磁共振波譜儀、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
    本次招標採購於2016年11月18日在「中國國際招標網」上發布招標公告,於2016年11月18日至2016年11月25日發售招標文件。到指定的招標文件發售截止時間為止,共有1家潛在投標人購買了招標文件,根據商務部1號令,於2016年11月28日重新招標並對外發售標書,於2016年12月20日13:30在上海浦成機電設備招標有限公司(商城路618號良友大廈8樓會議室)進行公開招標,到指定截至時間為止只有1家供應商在投標截止時間之前準時遞交了投標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