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R是研究原子核對射頻輻射的吸收,它是對各種有機和無機物的成分、結構進行定性分析的最強有力的工具之一,有時亦可進行定量分析,在多種類型實驗室裡被使用,但仍會有大部分實驗員對它的原理不是很清楚,今天小析姐就和你一起學習它的原理和使用吧。
首先,核磁共振波譜法(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簡寫為NMR)是材料表徵中最有用的一種儀器測試方法,它與紫外吸收光譜、紅外吸收光譜、質譜被人們稱為「四譜」。核磁共振譜來源於原子核能級間的躍遷。只有置於強磁場中的某些原子核才會發生能級分裂,當吸收的輻射能量與核能級差相等時,就發生能級躍遷而產生核磁共振信號。
用一定頻率的電磁波對樣品進行照射,可使特定化學結構環境中的原子核實現共振躍遷,在照射掃描中記錄發生共振時的信號位置和強度,就得到核磁共振譜。核磁共振譜上的共振信號位置反映樣品分子的局部結構(如官能團,分子構象等),信號強度則往往與有關原子核在樣品中存在的量有關。
核磁共振波普法具有精密、準確、深入物質內部而不破壞被測樣品的特點。此外,核磁共振是目前唯一能夠確定生物分子溶液三維結構的實驗手段。
核磁共振譜圖
1、連續波核磁共振譜儀(CW-NMR)射頻振蕩器產生的射頻波按頻率大小有順序地連續照射樣品,可得到頻率譜;
2、脈衝傅立葉變換譜儀(PET-NMR)射頻振蕩器產生的射頻波以窄脈衝方式照射樣品,得到的時間譜經過傅立葉變換得出頻率譜。
連續波核磁共振譜儀由磁場、探頭、射頻發射單元、射頻、磁場掃描單元、[k1] [WU2] 射頻檢測單元、數據處理儀器控制六個部分組成。
磁鐵用來產生磁場,主要有三種:
種類
永久磁鐵
電磁鐵
超導磁鐵
頻率
60MHz
100MHz
200MHz以上
頻率大的儀器,解析度好、靈敏度高、圖譜簡單易於分析。
連續波核磁共振譜儀結構圖
連續波核磁共振譜儀原理圖
脈衝傅立葉變換譜儀原理圖
連續波NMR儀
PFT-NMR譜儀
單頻發射,單頻接收
強脈衝照射 自由感應衰減(FID)信號,計算機進行傅立葉變換NMR譜圖
掃描時間長,單位時間內的信息量少,信號弱
光譜背景噪聲小,測定速度高,可以較快地自動測定和分辨譜線及所對應的弛豫時間。
累加的次數有限,靈敏度仍不高
靈敏度及解析度高,分析速度快
譜線寬, 分辨不佳, 得到的信息不多
固體高分辨 NMR,採用魔角旋轉及其它技術 ,直接得出分辨良好的窄譜線。
用於動態過程、瞬時過程及反應動力學方面的研究;測量13C、14N等弱共振信號
根據譜圖確定出化合物中不同元素的特徵結構。有機化合物、高分子材料都主要由碳氫組成,所以在材料結構與性能研究中,以1H譜和13C譜應用最為廣泛。
除了運用在醫學成像檢查方面,在分析化學和有機分子的結構研究及材料表徵中運用最多。一般根據化學位移鑑定基團;由耦合分裂峰數、偶合常數確定基團聯結關係;根據各H峰積分面積定出各基團質子比。核磁共振譜可用於化學動力學方面的研究,如分子內旋轉,化學交換等,因為它們都影響核外化學環境的狀況,從而譜圖上都應有所反映。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已成功地用來探測材料內部的缺陷或損傷,研究擠塑或發泡材料,粘合劑作用,孔狀材料中孔徑分布等。可以被用來改進加工條件,提高製品的質量。材料的組分比較多時,每種組分的 NMR 參數獨立存在,研究聚合物之間的相容性,兩個聚合物之間的相同性良好時,共混物的馳豫時間應為相同的,但相容性比較差時,則不同,利用固體 NMR 技術測定聚合物共混物的馳豫時間,判定其相容性,了解材料的結構穩定性及性能優異性。此外,在研究聚合物還用於研究聚合反應機理、高聚物序列結構、未知高分子的定性鑑別、機械及物理性能分析等等。1、元素周期表中所有元素都可以測出核磁共振譜嗎?
不是。首先,被測的原子核的自旋量子數要不為零;其次,自旋量子數最好為1/2(自旋量子數大於1的原子核有電四極矩,峰很複雜);第三,被測的元素(或其同位素)的自然豐度比較高(自然豐度低,靈敏度太低,測不出信號)。
2、配製樣品為什麼要用氘代試劑?怎樣選擇氘代試劑?
因為測試時溶劑中的氫也會出峰,溶劑的量遠遠大於樣品的量,溶劑峰會掩蓋樣品峰,所以用氘取代溶劑中的氫,氘的共振峰頻率和氫差別很大,氫譜中不會出現氘的峰,減少了溶劑的幹擾。在譜圖中出現的溶劑峰是氘的取代不完全的殘留氫的峰。
另外,在測試時需要用氘峰進行鎖場。由於氘代溶劑的品種不是很多,要根據樣品的極性選擇極性相似的溶劑,氘代溶劑的極性從小到大是這樣排列的:苯、氯仿、乙腈、丙酮、二甲亞碸、吡啶、甲醇、水。還要注意溶劑峰的化學位移,最好不要遮擋樣品峰。
3、解析合成化合物的譜、植物中提取化合物的譜和未知化合物的譜,思路有什麼不同?
合成化合物的結果是已知的,只要用譜和結構對照就可以知道化合物和預定的結構是否一致。對於植物中提取化合物的譜,首先應看是哪一類化合物,然後用已知的文獻數據對照,看是否為已知物,如果文獻中沒有這個數據則繼續測DEPT譜和二維譜,推出結構。對於一個全未知的化合物,除測核磁共振外,還要結合質譜、紅外、紫外和元素分析,一步步推測結構。
(內容來源:網絡 由小析姐整理編輯)
與小析姐交流請添加微信:
18201399725
投稿請發送郵件到
zhaomin@vogel.com.cn
(歡迎業內人士踴躍投稿,將您的文章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