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聞客戶端2月13日訊(記者 逄苗 通訊員 姜雅靜 孫智謙 攝影報導)大年初七,一年一度的海陽大秧歌賀年會伴隨著激昂的鑼鼓在市民的翹首期盼中如約而來,8支優秀秧歌隊齊聚海陽新元廣場,用氣勢磅礴、震撼人心的表演帶來新一年的美好祝願。
上午8點,參加秧歌賀年會的秧歌代表隊在城區主要街道進行了串街表演,一路上吸引著市民紛紛駐足觀看,一支支秧歌隊不畏嚴寒,用熱鬧的鑼鼓,歡快的舞步點燃了市民的熱情。
到達新元廣場後,秧歌隊在「咚鏘咚鏘咚咚鏘」的鑼鼓聲中進行集中展演。8支秧歌同臺鬥法、各具特色,現場觀眾無不拍手叫好,掌聲雷動。辛安鎮眾鑫秧歌隊鑼鼓聲鏗鏘有力、節奏感十足;龍山街道潮外社區秧歌隊樂大夫手執甩子舞步靈動;留格莊鎮留格莊村秧歌隊彩扇上下翻飛,頗有韻味;核電工業區冷家莊秧歌隊醜婆兒搖頭晃腦、十分逗趣;海陽華東傳統秧歌隊錮漏匠與王大娘嬉笑打鬧,俏皮扭動;東村街道五間屋秧歌隊腰鼓隊龍騰虎躍,彰顯武術魅力;朱吳鎮虎龍莊秧歌隊陣型花樣眾多、高潮不斷;盤石店鎮馬格莊樂藝秧歌隊花鼓上下翻舞,激情澎湃……現場高潮迭起,歡聲雷動,偌大的廣場被圍觀的市民圍得水洩不通,人聲鼎沸。
每年的海陽大秧歌賀年會上都有許多小朋友參與其中,成為秧歌賀年會上的亮點之一,來自留格莊鎮留格莊村秧歌隊的李彥蓉、王俊涵、王子洋、王子怡,年齡最大的13歲,最小的10歲,卻已經是出演大秧歌的「老手」了。四位小朋友逗趣可愛的精彩表演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
華東傳統秧歌隊的徐明陽今年56歲,已經參演秧歌12年了,他演的「錮漏匠」格外吸睛。民間傳說王大娘是玉皇大帝的女兒旱魃所變,她私自下凡,變成村婦王大娘。錮漏匠是南天門土地神變化,受玉皇大帝之命,到凡間敦促王大娘歸天。民間藝人將民間傳說加以渲染,以活潑趣味的形式表演出來。秧歌中的錮漏匠與王大娘的激烈對舞,是秧歌中的一大看點。據徐明陽介紹,華東秧歌隊有60多人前來參加賀年會,為了這次表演,隊伍辛苦排演了1個多月。
「我已經看了幾十年了,每年都來看,感覺真的不愧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都展現出精神的變化,令人感到欣喜和感動。」山東省舞蹈家協會名譽主席張蔭松在觀看了海陽大秧歌賀年會後感嘆道。退休教師王寬今年特地從南京趕來海陽,「第一次現場看海陽大秧歌的精彩表演,只能說不虛此行,很有收穫!」
樂大夫手執甩子、步伐靈動,醜婆與傻小子搖頭晃腦、追逐嬉鬧,「沒有秧歌不叫年」。樸實喜慶而充滿鄉土氣息的海陽大秧歌,把寒冷的冬日演繹出了一番春暖花開的熱鬧景象,活躍了百姓文化生活,弘揚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更在扭動的步點中展現了老百姓紅紅火火、和和美美的幸福新生活。
責編:慧子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