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彭加木,相信大家並不陌生。
彭加木(1925.5.19—1980.6.17),原名彭家睦,廣東番禺市人,漢族,中國共產黨黨員,生物化學家,原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副院長。彭加木長期從事生物化學研究。[5]1964年至1980年,彭加木先後15次到新疆進行科學考察,3次進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羅布泊進行探險,為開創邊疆科研工作傾注心血,並為發展中國的植物病毒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偉大的人物,在1980年,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考察是神秘失蹤,至今未歸。1980年,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考察時神秘失蹤,至今未歸。
前幾年一部非常火的電影《鬼吹燈之九層妖塔》中,留下紙條「我往東面找水去」隨後在沙漠失蹤的楊教授,影射的正是1980年彭加木失蹤事件。
1980年彭加木失蹤至今都未曾找到,這也成了建國以來最大的未解之謎。
關於彭加木的失蹤,民間有幾種傳說:
一、叛逃美國
報導稱,在1980年9月14日下午7點左右,一個名叫周光磊的中國留美學者和中國駐美大使館管理留學生的工作人員戴蓮如、中國赴美留學的留學生鄧質方(鄧小平的兒子)在華盛頓的一家飯店吃晚飯時看見了中國失蹤了的科學家彭加木。
然而就在1980年11月18日,《人民日報》刊登了新華社消息,正式闢謠,所謂「周光磊」美國見到彭加木一事純屬謠言。
二、隊友將其傷害
2005年4月8日,敦煌市七裡鎮政府派出一支由七個人組成的考察隊,經阿爾金山的南壩鄉向北,進入庫木庫都克沙漠,希望由此開發出一條旅遊路線發展旅遊業。
4月11日,一行人就地休息時,發現了40米開外的紅柳墩旁有一具乾屍。乾屍面部朝下趴著,背部、腳、胳膊露在沙漠外的部分被曬得乾乾的,後腦勺上還有頭髮。接觸沙漠的地方全部腐爛。
直到一年後,也就是2006年4月14日,這具乾屍才被從沙漠中挖出,移交到了敦煌博物館保存。這具乾屍頭部有3處鈍器傷、四肢11處銳器傷,胸、腹、背部有27處銳傷。
有人說這就是彭加木的屍體,但當時彭加木的女兒因為一些原因不願意做DNA鑑定,這就更加讓人懷疑。於是群眾做了大膽的推測:
1980年5月3日,時任新疆科學院副院長的彭加木帶領9名科考隊員進入羅布泊考察,這一路曲折艱難,經歷了沙塵暴、車輛受損、迷失方向等多種艱難險阻。
在米蘭農場,科考隊僅休整了短短的5天,又於6月11日驅車東進繼續考察。6月16日傍晚,他們終於艱難地來到羅布泊東岸庫木庫都克。
此時,科考隊從米蘭農場補充的汽油已消耗無幾,帶的水也只剩下可憐的十幾公斤,而且裝在高溫下的鐵桶裡,一周過去,顏色和醬油一般,散發著難聞的鐵鏽味,根本不能飲用。
嚴重缺油、缺水、缺食物,隊員們疲憊不堪、彈盡糧絕。在全隊陷入絕境的生命威脅下,考察隊隊員與彭加木產生了嚴重的分歧。
隊員們要求向駐軍發電報求援,彭加木起先並不同意。他認為,如果動用直升機送水的話,直升機飛行一個小時就要花費兩千塊錢(當時的物價),這是一筆龐大的數目,會給國家帶來不小的損失。他提議大家先自力更生,在附近尋找水資源。正是這樣使他和隊友產生了分歧,再這樣極端惡劣的條件下,隊友將其殺害。
為什麼有人這樣認為呢,因為關於彭加木失蹤後有幾個疑點讓人懷疑。
第一,彭加木留下的紙條有過日期更改的痕跡,6被改成了7,這一點大家一眼就可以看到。這到底是彭加木6月17號寫紙條的時候記錯時間呢?還是後來被他人出於某些原因做了篡改呢?
第二,6月17日,在馬仁文的考察天氣記錄中,從下午三時起,庫木庫都克颳起了大風,漫天黃沙。然而在考察隊員們的陳述中,下午四時,不見彭加木回來,大家開始冒著風沙尋找彭加木,並在附近找到了彭加木的留下的非常清晰的腳印。
沙漠裡的大風颳起來飛沙走石,如何還能看到彭加木的腳印呢?況且在搜尋中,除了腳印、蘆葦中的坐印、糖紙之外沒有再找到任何與彭加木相關的痕跡,而這些痕跡全都是考察隊九人發現的。而彭加木失蹤前後幾天發生了什麼事情,說了什麼,除了那張紙條外,所有的信息全都是依靠考察隊其他人的口述。
第三,作為科學考察隊隊長,彭加木曾經明確宣布過紀律:「探險時外出必須兩人以上。」另外,他還強調過,在陌生的、容易迷失方向的地方考察,應該沿路插上路標。但是彭加木卻同時違背了這兩條自己定下的規矩,他不僅獨自外出找水,而且往東找水走的是陌生的路,他卻沒有插路標。
三、雙魚玉佩
傳說 1956~1960年之間,新疆出現了大量的鏡像人(複製人),部隊和百姓都被複製了。但是後來把原子彈的靶場選在那裡, 這些鏡像人就全部被核爆炸直接解決了。在這種說法裡,彭加木一行人在羅布泊的古遺蹟中發現了一塊雙魚玉佩,這個玉佩具有神秘的力量,他可以對人和其他生命體進行「鏡像複製」,而在一次實驗事故中,彭加木就被進行了複製,兩個彭加木同時出現於人世的事情一旦洩露出去,將會掀起軒然大波,於是彭加木改名換姓、隱匿於世,對外懷疑關於彭加木的失蹤也許另有隱情。
四、穿越時空
有的人認為彭加木的失蹤可能與穿越有關,
而目前最多的解釋是,彭加木就是穿越了的新建興帝王莽。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要歸究於歷史上著名的「王莽改制」。王莽是西漢時期的權臣,後篡奪王位。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漢建新,建元「始建國」,宣布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
在他的改革中,他主張土地國有、計劃經濟制度、廢除奴隸制等多項政策。
從王莽改制的內容來看,在他那個年代不可能或者說很難出現這種帶著「社會主義制度」的思想,尤其是廢除奴隸制,本身作為貴族出身的王莽,從小被奴隸伺候著,稱帝之後卻要求廢除奴隸制,不得不說這種思想在當時相當前衛,而且完全脫離了當時的歷史環境。
因此,史學家胡適先生認為他是1900年前的「社會主義皇帝」。
所以很多人說,王莽是從現代穿越回了古代,搞了一把社會主義政策,其生活的年代應該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也就是在改革開放時期。當時彭加木失蹤的年份正是八十年代初,而且王莽改制的內容和這一時期我們的國家政策非常相似,於是就有了王莽就是彭加木的說法。
其實,與其因為王莽的思想政治過於現代化,我們就將他與穿越聯合起來,認為他是個穿越者,不如承認他的思想是比較前衛的,承認我國古人的智慧是比較超前的。而即使現代也是借鑑了古人的智慧,用到了古人的文明。
就這樣彭加木的失蹤成了建國以來最難解的謎團。
到今天,彭加木已經失蹤40年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調查人員會給我們一個真正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