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陝西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外相機首次監測到川金絲猴。
2020年9月份,陝西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老林保護站與北溝保護站對收集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時,驚奇發現布設在老林轄區西溝峽大乾溝與北溝轄區石窯溝兩處紅外相機分別拍攝到了川金絲猴照片和視頻影像資料。拍攝日期是分別是今年5月20日與8月5日。
從拍攝到的川金絲猴影像顯示,這隻川金絲猴體態強壯,毛髮黃亮,走起路來瀟灑威風。這也是牛背梁自然保護區區域首次監測到川金絲猴。
據了解,世界上的金絲猴僅存5種,均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其中,川金絲猴在野外生活在植被環境很原始的森林,是衡量森林健康、完整與否的旗艦物種。而這次能夠有效地收集野生動物原真數據,都是依靠紅外相機布設、野外安裝、數據收集、分析等實操監測技術為基礎,分別在海拔1489米與1707米處獲取到了珍貴畫面。
據了解,陝西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活著羚牛、林麝、黑熊等多種國家級保護動物,隨著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野生動物們的活動海拔逐年下降,種群數量與種類逐年增長。(新聞來源:綜合第一新聞、陝視新聞、《都市熱線》記者:冉夢鑫)
延伸閱讀:
川金絲猴,別名獅子鼻猴、仰鼻猴、金絨猴、蘭面猴、洛克安娜猴、長尾子、線子、線狨、馬狨、果然獸、果然狨、金線狨,屬靈長目、猴科、仰鼻猴屬。
毛質柔軟,為中國特有的珍貴動物,群棲高山密林中,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金絲猴是典型的森林樹棲動物,常年棲息於海拔1500~3300m的森林中。
其植被類型和垂直分布帶屬亞熱帶山地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亞熱帶落葉闊葉林和常綠針葉林以及次生性的針闊葉混交林等四個植被類型,隨著季節的變化,它們不向水平方向遷移,只在棲息的生境中作垂直移動。
群棲生活,每個大的集群是按家族性的小集群為活動單位。每個小家族集群又由一強健的成年雄體為首領猴和3~5隻雌猴及3歲以下的幼猴和哺乳的仔猴所組成。
金絲猴的食性很雜,但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所食的主要植物達118種。
春季它們在臥龍主要採食假稠李、花楸、櫟、槭、冬青、野櫻桃、構樹等植物的芽苞、枝芽、花蕾以及木姜子、杜鵑等花瓣,也偶見有少數雄體下地吃野當歸和紫花碎米薺幼苗。
夏季主要採食樺、假稠李、紫花衛茅、野櫻桃、花楸、板慄、桑、構樹、冬青、山楂、山葡萄等。
秋季以各種花楸、海棠、山楂、獼猴桃、拐棗等果實和松、板慄、高山櫟等種子,有時也下地覓取。
冬季主要是在林中啃食多種樹皮、藤皮以及殘留的花序、果序、樹幹上的松蘿、苔蘚等。
本文來源: 第1新聞
編輯:融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