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宇宙的壯觀與神奇 太陽系之旅「組圖」

2020-09-25 o比鄰o小K

美國宇航局、歐洲航天局以及其他航天機構發射的探測器正不斷獲取有關太陽系的新信息,同時也為地球傳回一幅幅精彩的太陽系照片,呈現太陽系居民壯觀與神奇的一面。

美國宇航局的太陽動力學觀測衛星拍攝了這幅照片,呈現了月球在太陽前方穿過的景象。

2月24日,太陽邊緣附近出現一個大型耀斑,噴射出壯觀的等離子流。等離子流扭曲形成漩渦,噴射過程持續了90多分鐘。宇航局的太陽動力學觀測衛星捕獲下這一壯觀景象。

瑞典太陽望遠鏡拍攝的太陽表面特寫照片,展現了在活躍區10030出現的有史以來觀測到的最大太陽黑子。頂部附近的粒狀斑點寬度達到1000公裡左右。黑子中部(本影)呈黑色的原因在於:強磁場遏制了來自太陽內部的上湧熱氣。本影周圍的絲狀結構形成半影。半影從本影伸出,一些明亮的半影絲狀結構的暗核清晰可見。

宇航局的太陽和太陽風層探測器觀察到一顆明亮的彗星飛向太陽,親密接觸之後,這顆彗星便消失蹤影。圖片中的白色條紋便是彗星,白環則代表太陽,被紅盤遮住,讓暗淡的日冕結構清晰可見。有趣的是,彗星接近太陽時,日冕發生物質噴發。科學家尚未發現這顆掠日彗星與日冕物質噴發之間存在令人信服的物理聯繫。對太陽動力學觀測衛星所拍照片進行的分析發現,日冕物質噴發在彗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近到足以與強磁場發生相互作用時出現。

巨大的磁環穿過太陽表面。

美國宇航局的「信使」號探測器第二次成功飛越水星。第二天,飛越過程中拍攝的水星照片開始傳回地球,其中就包括這幅照片。位於照片中南部的亮點是柯伊伯隕坑。

「信使」號探測器拍攝的水星斯皮特勒隕坑和霍爾伯格隕坑。

「信使」號在距水星表面10240公裡的高度拍到的南極和明暗界限景象。照片上方的水星表面溫度達到430攝氏度左右,下方未照亮區域的溫度則平均只有零下163攝氏度,一些地區永遠照射不到陽光,溫度更是只有零下183攝氏度。



「信使」號探測器拍攝的金星。金星是距離太陽第二近的行星,厚厚的硫酸雲將表面完全遮蓋,部分陽光被反射回太空,下方的溫室氣體則捕獲陽光的熱量,溫度達到460攝氏度。


月球勘測軌道器拍攝的月球艾特肯隕坑,中部的山峰和北部的坑壁清晰可見。照片覆蓋的區域達到30公裡左右。

月球勘測軌道器拍到的一個月球隕坑,直徑1公裡,尚未進行命名,噴射覆蓋物由一系列物質構成。

月球勘測軌道器 拍攝的「阿波羅14號」登陸地。1971年2月5日和6日美國宇航局太空人留下的痕跡仍依稀可見,未受到破壞。照片覆蓋區域的寬度達到1500米,位於中部的是登月艙「心宿二」的下降段。

這幅細節豐富的地球圖片利用宇航局地球觀測衛星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獲取的觀測數據繪製。圖像關注的是地球上的海洋,它們是至關重要的水生態系統,覆蓋75%的地表。

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拍下了這幅照片,呈現了印度洋上空的月球景象。受地球大氣層影響,月球的外觀嚴重扭曲。

日落時分,空間站上的太空人拍攝的中南美洲全景照。

空間站上的太空人拍攝的地球照,呈現了布魯塞爾、巴黎和米蘭的美麗夜景。

GOES-13衛星拍攝的全景照。這一月,美國30個州普降大雪,大雪過後,從大平原到新英格蘭的地區溫度驟降,天空非常晴朗。

空間站上的太空人拍攝的照片,呈現了地球上空出現的上弦月和絢麗的南極光。

照片由美國宇航局地球觀測1號衛星上的先進陸地成像儀拍攝。照片中的弧形島是南喬治亞島,位於南美洲南端以東2000公裡。在這座島嶼的東岸,紐瑪耶冰川像蛇一樣朝著海洋蜿蜒延伸。

美國宇航局空間物理學家詹姆斯·斯帕恩在阿拉斯加州拍到的極光,當時他正在這裡參加有關極光研究的科學會議。

空間站上的太空人透過穹頂艙欣賞到的日出景象。

宇航局火星偵察軌道器上的超高解析度成像科學實驗照相機拍下這幅照片。照片中,兩個火星隕坑一南一北,共享一個邊緣。據分析,這兩個隕坑一定同時形成。

超高解析度成像科學實驗照相機拍攝的照片,展現了被沙子覆蓋的火星希努斯·薩巴烏斯地區,流動的沙子形成美麗的波紋。

超高解析度成像科學實驗照相機從空中拍到的「機遇」號火星車,此時,這輛火星車正在聖瑪麗亞隕坑邊緣。「機遇」號的移動軌跡依稀可見,一直延伸到右側。此時「機遇」號已對這一地區進行了為期幾天的研究。

「機遇」號火星車在火星表面跋涉,附近是一個小隕坑。

火星霍爾登隕坑地區,這曾是當時「好奇」號火星車4個候選登陸地之一。

「哈特利2號」彗星近照,由美國宇航局的EPOXI飛船在與之親密接觸時拍攝。

宇航局「黎明」號探測飛船拍攝的第一幅巨型小行星「維斯塔」照片,拍攝時距離這顆小行星大約120萬公裡。在這幅未經過處理的照片中,「維斯塔」位於中部白光內,由於反射大量陽光,體積被戲劇性誇大。這顆小行星直徑530公裡,質量在小行星帶中居第二位。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木星照片。拍攝前,一顆彗星,也可能是小行星闖入木星大氣層,最終燃燒殆盡。

宇航局「卡西尼」號飛船拍攝的土星衛星照片,幾顆衛星出現在星環上。照片左側三分之一的區域被土星暗面佔據。

土衛十二「海倫」的特寫照片,由「卡西尼」號飛船拍攝。土星的大氣層充當了照片的背景。這顆小衛星寬33公裡。

土衛二「恩克拉多斯」南極地區,由「卡西尼」號飛船飛越土衛二時拍攝。照片中,南極的裂縫向外噴出水冰顆粒。

在土星進入晝夜平分點前,「卡西尼」號飛船拍下了這幅星環照片。B環邊緣出現垂直結構,在星環上投下陰影。這種垂直結構的高度在土星主環中居於前列。

「卡西尼」號飛船拍攝的土星最大衛星——土衛六「泰坦」,類似暈輪的環由陽光散射穿過土衛六大氣層造成。

「卡西尼」號飛船拍攝的土星多冰衛星——土衛二的靚照。處在背景的便是土星及其星環。

「卡西尼」號飛船拍攝的照片,土星的兩顆衛星——土衛六和土衛二在星環上方穿過。

土星接近晝夜平分點,美麗的星環在赤道上投下影子,好似一條細帶。


相信隨著我國科技進步和空間技術的發展,在不久的將來,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由我們自己的航天設備所拍攝的太陽系甚至宇宙空間神奇壯美的圖片。

相關焦點

  • 熱點新聞一覽:「天問一號」開啟我國火星探測之旅
    FUTURE | 遠見 眺望 選編Future遠見科技資訊一周精選:「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開啟我國火星探測之旅;「嫦娥五號」即將帶我們上月亮「挖土」;我國科學家對宇宙最強伽馬射線暴高能輻射有新說;我國新型地球物理綜合科考船「實驗6」號下水;國內最大規模5G智能電網建成。
  • 從第8顆行星「海王星」向外的廣袤區域
    果然在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威廉·湯博(Clyde William Tombaugh 1906年2月4日 – 1997年1月17日)在離太陽59億公裡遠的地方發現了「冥王星」,這顆天體又符合了這個神奇的「提丟斯-波德定律」,但是冥王星的軌道是一個非常扁的橢圓,偏心率較大,這使得它甚至稍微穿越了一點海王星的軌道,也就是說提丟斯-波德的定律在這兒不嚴謹了。
  • 月球硬幣、像素地球、AR太陽系、星座筆記本,「宇宙周邊」帶回家
    陪你邊玩邊學,每天漲點新知識探索宇宙太空一直是人類的目標和夢想,而隨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中國的航天探索事業也將進入新的階段。是時候把「宇宙周邊」帶回家了:下面這些生動的模型與AR效果,讓燦爛星河直接出現在你的面前。
  • 「專題-太陽系」你所不知道的太陽系-離散盤
    宇宙的年齡估計為138億年,地球或形成於45億年前,智人是經過40萬年慢慢進化而來,而人類最早的文明出現在9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中國發現最早的農耕文化遺址可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自文明之初,人類就開始了在這廣袤大地上的無盡探索。那人類基因中早被烙印下的「好奇」,驅使著人類整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如今人類的足跡幾乎已經遍布了整個地球。
  • 智慧型遊輪「海洋量子號」 體驗先進海上之旅
    」的海洋量子號,為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公司旗下豪華五星遊輪,重達16多萬噸的巨無霸身型,航行於海上時宛如一棟「移動的高雄85大樓」般壯觀!除了體型碩大,擁有「全球第一艘智慧型遊輪」稱號的海洋量子號,可說是全球遊輪史的大飛躍,創下許多「首次海上體驗」,例如:讓遊客在300英尺的高度體驗360度景觀的「北極星虛擬觀景臺」(North Star SM);在甲板上模擬高空跳傘的刺激體驗;配備有碰碰車和滾軸溜冰場等設施的海上最大的室內運動及娛樂綜合性場館;還有迄今為止最大且最先進的遊輪客房…等多項特色體驗,為旅客打造非凡的海上旅程。
  • 「專題-太陽系」你所不知道的太陽系-柯伊伯帶
    宇宙的年齡估計為138億年,地球或形成於45億年前,智人是經過40萬年慢慢進化而來,而人類最早的文明出現在9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中國發現最早的農耕文化遺址可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自文明之初,人類就開始了在這廣袤大地上的無盡探索。那人類基因中早被烙印下的「好奇」,驅使著人類整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如今人類的足跡幾乎已經遍布了整個地球。
  • 「專題-星雲」你所不知道的星雲
    宇宙的年齡估計為138億年,地球或形成於45億年前,智人是經過40萬年慢慢進化而來,而人類最早的文明出現在9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中國發現最早的農耕文化遺址可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自文明之初,人類就開始了在這廣袤大地上的無盡探索。那人類基因中早被烙印下的「好奇」,驅使著人類整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如今人類的足跡幾乎已經遍布了整個地球。然而那好奇的種子依然在人類中滋養,孕育。
  • 宇宙學家是如何看待「大爆炸宇宙模型」與「穩恆態宇宙模型」的?
    上個世紀20年代以前,人們心中那個「靜態的宇宙」幾乎已經成型,然而哈勃的發現改變了這一切,「純靜態的宇宙模型」已經被兩個新生的理論所替代,那就是——「大爆炸宇宙模型」和「穩恆態宇宙模型」。我們可以有兩個選擇:可以選擇「大爆炸宇宙模型」,它要求宇宙有一個創生的時刻,它的過去和未來有著天壤之別,有著有限的歷史和未來,當然我們也可以選擇「穩恆態宇宙模型」,它有著永恆的歷史和未來。並且有連續的物質產生,「大爆炸宇宙模型」可以解釋氫和氦的豐度,而「穩恆態宇宙模型」更容易被人們接受,它本質上卻回到了永恆宇宙的保守觀點。
  • 「不朽之旅」新手期超詳細攻略——突破篇
    再過不久想必小二就可以和大家討論假髮的質量和選擇啦,咳咳咳……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聯繫刪除閒話到此為止,想必通過前面兩期的介紹,想必大家已經知道「不朽之旅秘訣一:無限兵裝25級玩家完成探索任務之後,便可以在「角色」界面開啟「無限兵裝」。之前說了,「無限兵裝」類似於神器模版,當通過鑽石或者系統送的「召喚券」獲得無限兵裝之後,以後爆出的所有該類型裝備便全都是你所裝備的兵裝。
  • 宇宙作曲大師的神作,來「摺疊宇宙」用耳朵「看」到哈勃望遠鏡!
    2020-11-27 11:38:12 來源: 摺疊宇宙 舉報
  • 推薦: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問世,你看過幾部燒腦宇宙大片?
    獵戶座星雲獵戶座星雲,也就是我國傳統意義上上通常提到的「福祿壽」三星,每年的秋冬季節,一直掛在頭頂上的最亮的幾顆星星,一到晚上就肉眼可見,非常壯觀美麗。影片從離我們最近的月球開始,一路引導我們探索太陽繫到銀河系以至人類所認知的宇宙的「邊緣」。細緻呈現太陽系八大行星的神奇地貌,奇幻的氣象變化,3D製作效果極致真實,帶領你逐步走出太陽系,飽覽整個宇宙的神奇景象,科幻和天文愛好者絕對不能錯過的好片。如果我們能夠前往宇宙的邊緣,我們會看見什麼? 是什麼力量凝聚了宇宙,現在有什麼力量導致宇宙的最終毀滅?
  • 壽屋系列「神奇女俠」手辦登場
    壽屋系列「神奇女俠」手辦登場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1-01-06 10:35:29
  • 馬頭星雲神奇地長出壯觀「鬃毛」(組圖)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報導,近日,天文攝影科學家拍攝到馬頭星雲神奇的「鬃毛」圖片。馬頭星雲是一個樣子類似馬頭由高密度黑暗物組成的離子星雲。其背後的氫離子燃燒所發出的光勾畫出了它的輪廓。天文攝影科學家通過光學效應,完善了這個星雲圖片,使隱藏在其後的「鬃毛」顯現出來。
  • 霍伊爾提出「碳的激發態」,使用的是「人擇原理」
    宇宙元素豐度問題是「大爆炸模型」和「穩恆態模型」共同關心的問題:伽莫夫的「大爆炸模型」能夠解釋氫和氦的豐度,但是比氦更重的元素是如何產生的,讓伽莫夫一籌莫展。霍伊爾的「穩恆態模型」也需要解釋在氫原子不斷被創生之後,重元素又是如何產生的。伽莫夫和霍伊爾兩個陣營的第1人都需要解釋——「在宇宙這個煉火爐中比氦更重的元素是如何生成的?」
  • 從「腦機接口」到「金剛狼的皮膚」,7位科學家的科幻之旅
    「保護並珍惜這黯淡的藍點——我們所知的唯一家園。」卡爾·薩根在《暗淡藍點》中寫道。藍點,就是我們的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它一直是個特別的存在。然而,這個「藍點」卻以獨特的智慧探索著宇宙的種種可能「make human more human.」是鮑哲南教授在研究「人造皮膚」時的初衷。
  • 其實,人類科學早已發展到了令人「難以想像」的地步
    知友:劉博洋(天文科普作家、「天文八卦學」主筆) 以霍金為代表的一大批物理學家,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已在理論上對黑洞的各種性質做了充分的推演,雖然人們遲遲沒有見過黑洞的真容,但黑洞早就是天體物理學中被「默認」的設定。
  • 為什麼「打哈欠」會傳染?
    通常哈欠都被跟「困」「無聊」掛上鉤,其實不是這樣的。打哈欠是人的一種本能。孕中期當你還是個胎兒時你就已經會打哈欠了。儘管其原理還未知,但目前認為這跟大腦的發育有關。早在公元四世紀,希波克拉底首先將打哈欠描述為一種排出「濁氣」的方法,它可以改善大腦的氧氣流動,被視為是發燒的「報警器」。
  • 【重磅】Elon Musk 公布其「火星殖民」計劃,20 萬美元成為「火星人」
    「殖民火星」從來就是他的目標,這一點從他 2002 年成立 SpaceX 起就未改變過。今天,他在於墨西哥城舉行的第 67 屆國際宇航大會 (International Astronautical Congress,IAC) 上比較詳細地介紹了自己的「火星殖民」計劃,從其中,我們大概可以了解這個項目的具體細節。
  • 揭秘《球狀閃電》中的「黑森威懾」與「降維攻擊」
    比如,「球狀閃電」本身,這個概念用在了第一位面壁人泰勒的計劃中——用球狀閃電攻擊人類艦隊,從而創造出一支量子幽靈艦隊。而在《球狀閃電》的高潮部分中,我們還可以看到「黑森威懾」和「降維攻擊」的影子。 三體中的「黑森威懾」和這如出一轍——你敢動我試試,老子和你同歸於盡!通過「黑森威懾」,人類成功地逼迫三體人撤出太陽系,還無條件地給人類傳輸先進的科學知識與技術。「黑森威懾」實際上是一種弱者對強者的威懾,弱者通過某種手段(通常就是要死一起死,反正你的命更值錢)跨越兩者間的差距,實現對強者的有效制約,迫使強者妥協就範。
  • 少女凜的血腥復仇之旅 「無限之住人」真人電影杉咲花參演!
    少女凜的血腥復仇之旅 「無限之住人」真人電影杉咲花參演!杉咲僅19歲,在NHK連續電視小說「當家姐姐」中飾演女主常子的妹妹美子,演技獲得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