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管理五大核心工具之SPC

2021-01-14 軍鷹資訊

來源:質量與認證

統計過程控制(簡稱SPC)是一種藉助數理統計方法的過程控制工具。它對生產過程進行分析評價,根據反饋信息及時發現系統性因素出現的徵兆,並採取措施消除其影響,使過程維持在僅受隨機性因素影響的受控狀態,以達到控制質量的目的。


【概念】


SPC是一種製造控制方法,是將製造中的控制項目,依其特性所收集的數據,通過過程能力的分析與過程標準化,發掘過程中的異常,並立即採取改善措施,使過程恢復正常的方法 。


利用統計的方法來監控制程的狀態,確定生產過程在管制的狀態下,以降低產品品質的變異 


SPC能解決之問題 

1、經濟性:有效的抽樣管制,不用全數檢驗,不良率,得以控制成本。使製程穩定,能掌握品質、成本與交期。


 2.預警性:製程的異常趨勢可即時對策,預防整批不良,以減少浪費。


 3.分辨特殊原因:作為局部問題對策或管理階層系統改進之參考。 


4.善用機器設備:估計機器能力,可妥善安排適當機器生產適當零件。


 5.改善的評估:製程能力可作為改善前後比較之指標。



【目的】

對過程做出可靠有效的評估;

確定過程的統計控制界限,判斷過程是否失控和過程是否有能力;

為過程提供一個早期報警系統,及時監控過程的情況以防止廢品的發生;

減少對常規檢驗的依賴性,定時的觀察以及系統的測量方法替代了大量的檢測和驗證工作[。



【計算表】


Pp 和Ppk不合格率


計算能力比值

PP不合格(雙邊)

Ppk不合格(單邊)

0.50

133,620

66,810

0.60

71,860

35,930

0.70

35,730

17,865

0.80

16,396

8,198

0.90

6,934

3,467

1.00

2,700

1,350

1.10

966

483

1.20

318

159

1.30

96

48

1.40

26

13

1.50

7

3

1.60

2

1

1.70

0.340

0.170

1.80

0.060

0.030

1.90

0.012

0.006

2.00

0.002

0.001



【實施階段】


實施SPC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分析階段,二是監控階段。


在這兩個階段所使用的控制圖分別被稱為分析用控制圖和控制用控制圖。


分析階段的主要目的在於:


分析階段首先要進行的工作是生產準備,即把生產過程所需的原料、勞動力、設備、測量系統等按照標準要求進行準備。生產準備完成後就可以進行,注意一定要確保生產是在影響生產的各要素無異常的情況下進行;然後就可以用生產過程收集的數據計算控制界限,做成分析用控制圖、直方圖、或進行過程能力分析,檢驗生產過程是否處於統計穩態、以及過程能力是否足夠。如果任何一個不能滿足,則必須尋找原因,進行改進,並重新準備生產及分析。直到達到了分析階段的兩個目的,則分析階段可以宣告結束,進入SPC監控階段。


監控階段的主要工作是使用控制用控制圖進行監控。此時控制圖的控制界限已經根據分析階段的結果而確定,生產過程的數據及時繪製到控制上,並密切觀察控制圖,控制圖中點的波動情況可以顯示出過程受控或失控,如果發現失控,必須尋找原因並儘快消除其影響。監控可以充分體現出SPC預防控制的作用。


在工廠的實際應用中,對於每個控制項目,都必須經過以上兩個階段,並且在必要時會重複進行這樣從分析到監控的過程。


【提示】信息僅供學習參考之用。



相關焦點

  • APQP、FEMA、MSA、PPAP、SPC TS16949五大工具的關係,總結太好了!
    IATF(國際汽車行動組織)為了推動TS16949標準的理解和運用,專門出版了五大核心工具應用指南,以此來推動五大工具的應用和推廣。
  • 質量管理軟體(工具)中,SPC真的有用嗎?
    前言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控制圖自從休哈特1924年發明以來,在以汽車行業為代表的製造業中被廣泛用來監控和改進生產過程,試圖通過產品質量特性變化趨勢來進行質量預防,改變舊有的事後質量檢驗的方式,來降低質量成本,並被列入汽車行業質量管理五大工具之一。我們的疑問是:1. SPC理論自身有缺陷嗎?2.
  • 五大工具統計過程控制(SPC)學習培訓資料(1)
    規格管理的危險性控制線管理的益處什麼是統計過程控制(SPC)下面按字面意思來解釋一下什麼是統計過程控制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SPC 可以幫助我們1區分正常波動和異常波動;2及時發現異常徵兆;3消除異常因素;4減少異常波動;5提高過程能力;正常波動和異常波動1波動是質量的敵人;2品質改善就是要持續減少設計、製造和服務過程的波動;正常波動和異常波動產品質量的統計觀點
  • 質量管理工具SPC統計過程控制入門級教程(收藏學習)
    是應用統計方法對過程中的各個階段進行評估和監控,建立並保持處於可接收的並且穩定的水平,從而保證產品與服務符合規定要求的一種質量管理技術。1.主要工具:控制圖等圖形2.特點:製程中的預防性方法Cp表離散趨勢Ca=0時, Cpk=Cp單邊規格時.Cpk以Cp值計之.
  • 質量管理之行 工具方法篇 統計過程控制SPC 第2部分1/2
    為了簡化並減少對供應商質量要求的差異,美國三大汽車公司編寫了包括SPC參考手冊在內的「五大工具」。「五大工具」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對供應商評定系統中的語言和術語進行標準化處理,便於供應商可以使用SPC等參考手冊同時滿足三大汽車公司的供應商評定系統的相關要求。
  • 質量管理之 工具方法篇 過程流程圖
    、過程流程圖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案例本文章為微信公眾號「質量管理之行」的原創,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質量管理之行」。在實際工作中,有的公司會把物流也用FMEA分析,如果更廣義地理解和應用,任何影響質量的過程都需要用FMEA進行分析,或者更進一步說,管理體系所涵蓋的各個過程和範圍都需要應用風險思維進行風險分析,FMEA是風險分析的通用工具,應用FMEA的邏輯或思路可以用於各種過程和任務的風險分析。本文章為微信公眾號「質量管理之行」的原創,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質量管理之行」。
  • 【質量】六西格瑪(6σ)管理工具大全
    來源:質量工程師之家 作為經典的質量管理手段,六西格瑪備受質量人追捧,把六西格瑪管理中20種常用工具分享給大家。日本的質量管理專家、著名的豐田生產體系創建人新江滋生(Shingeo Shingo)先生根據其長期從事現場質量改進的豐富經驗,首創了POKA-YOKE的概念,並將其發展成為用以獲得零缺陷,最終免除質量檢驗的工具。
  • 20種常用質量管理工具,拿走不謝!
    1作為經典的質量管理手段,六西格瑪備受質量人追捧,把六西格瑪管理中20種常用工具與大家分享,僅供參考。1FMEA和FTA分析故障模式與影響分析(FMEA)和故障樹分析(FTA)均是在可靠性工程中已廣泛應用的分析技術,國外已將這些技術成功地應用來解決各種質量問題。
  • 六西格瑪:世界最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小白也要懂的工具模型2)
    核心工具:調查表法、直方圖、分層法、排列法、因果法、條形法、隨機樣本及隨機抽樣、層次分析法(AHP)、質量機能展開(QFD);2.測量階段(M)目的:在這個階段開始描述過程,並將過程文件具體化,收集計劃數據,在驗證測量後,測量過程能力,以達到識別產品特性和過程參數,了解過程並測量其性能的目的。
  • 質量工具之直方圖
    在質量管理中,如何監控並預測產品質量狀況?如何對質量波動進行分析?直方圖就是把這些問題圖表化處理的工具之一。它通過對收集到的貌似無序的數據進行處理,可以精確表示數據的分布狀況,可以解析出數據的規則性,對於數據分布狀況一目了然,進而直觀地判斷產品質量特性波動的分布狀態。2.
  • 五大工具之統計過程控制SPC學習培訓資料(2)
    課程內容1、控制圖的基本原理;2、計量值與計數值控制圖;3、分析與控制用控制圖;4、控制圖的應用時機;5、控制圖的應用步驟概念介紹計量值:用各種計量儀器測出、以數值形式表現的測量結果,包括用量儀和檢測裝置測的零件尺寸、長度、形位誤差等, 如電池之壓片厚度, 小片稱重, 卷針直徑等指標
  • 質量工具之矩陣圖
    矩陣是高等數學中的常見工具,也常見於統計分析等應用數學學科中。在物理學中,矩陣在電路學、力學、光學和量子物理中都有應用。當前非常熱門的計算機領域,如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神經網絡都是基於矩陣形成的算法。可以預見的是,通過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以質量知識庫等為基礎,質量管理也將向智能化進化。
  • 質量管理之 職業篇 第2部分
    推薦相關文章閱讀,請點擊下面連結:傳統汽車公司未來真正的潛在對手 深度解讀網際網路經濟背後的邏輯顧客特殊要求CSR或顧客特定要求工具方法篇 控制計劃 第2部分質量管理之行 職業篇 第2部分本文章為微信公眾號「質量管理之行」的原創,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質量管理之行」。
  • 質量工具之頭腦風暴法
    群體思維削弱了群體的批判精神和創造力,損害了決策的質量。為了保證群體決策的創造性,提高決策質量,管理上發展了一系列改善群體決策的方法,頭腦風暴法是較為典型的一個。頭腦風暴法與傳統意義上的會議相比,無論形式、內容均存在明顯差異,如下表所示:
  • 精益質量管理簡析
    一、精益質量管理是質量管理新趨勢   在質量管理百年曆程中,先後經歷了傳統質量檢驗、統計質量控制、全面質量管理幾大階段,目前以6西格瑪管理為核心的精益質量管理正成為質量管理新的發展趨勢。  隨後階段,數理統計被應用於企業經營全過程,質量管理工具不斷推陳出新,ISO9000等標準也開始形成並不斷被企業接受,質量管理理念隨著市場競爭也提到了新的高度,全面質量管理成為質量管理百年曆程中具深遠影響的發展階段。   在20世紀90年代,以GE為代表的世界級優秀企業,開始了質量管理新階段的探索,其重大貢獻就是6西格瑪思想和方法的提出和運用。
  • 質量管理工具之問題解決八步法-8D
    8D(8 Disciplines)即問題解決8步法,最早是福特公司使用的經典質量問題分析手法,對於解決工廠中存在的問題是一個很有用的工具,尤其在面對重大不良時,它能建立一個體系,讓整個團隊共享信息,並引導團隊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
  • 泛光照明工程掌握設計五大核心要點,帶你玩轉亮化照明行業
    下面鴻普照明將帶大家從四點了解泛光照明的設計:泛光照明建築立面的設計可從照明選材、設計原則、照明理念;以及泛光照明工程施工管理和維護運行的實際性、合理性等都需要我們重點考慮。在建築物立面泛光照明工程的設計、施工、維護三個重要環節也是互相推進,相輔相成。
  • 什麼是質量管理及其它的重要性
    從事質量工作的人員通常會參考質量管理系統(QMS)。QMS不是機器或應用程式,而是組織所在的基礎質量流程體系結構。「QMS」一詞包括組織質量文化中涉及的所有人員,流程,利益相關者和技術,以及構成其目標的關鍵業務目標。質量是提高客戶滿意度,減少周期時間和成本以及使用一組定義的工具(例如根本原因分析,帕累託分析等)消除錯誤和返工的一種視角和方法。
  • 工具方法篇 統計過程控制SPC 第2部分 2/2
    統計是有「誤差」的,也會引起誤判,用第一章第E節的內容說是:所有的指數都有不足之處且有可能產生誤導,所以要結合專業知識和實際經驗才能更好地應用好SPC。比如控制圖僅僅是統計信息或統計信號,分析和理解以及決策需要相關人員的經驗和知識。請參考下圖(第二版《質量管理學》)的內容:本手冊所述的控制圖也是應該在過程改進循環中使用的有力工具。
  • 質量管理體系的演變與發展(中)
    質量管理體系的演變與發展(中)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推薦閱讀書單:郭彬《創造價值的質量管理實戰》,克勞士比《質量免費》,石川馨《質量管理入門》,朱蘭《朱蘭質量手冊》,笛福、朱蘭《朱蘭的卓越領導者質量管理精要》二、偉大的質量管理大師及其質量管理思想(一)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