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為「質量管理之行」原創,未經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在公眾號和其他媒體進行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授權。
推薦相關文章閱讀,請點擊下面連結:
傳統汽車公司未來真正的潛在對手 深度解讀網際網路經濟背後的邏輯
顧客特殊要求CSR或顧客特定要求
工具方法篇 控制計劃 第2部分
質量管理之行 職業篇 第2部分
本文章為微信公眾號「質量管理之行」的原創,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質量管理之行」。
質量工程專業是工程技術與管理學科相結合,以質量管理為重點的專業,具有既懂管理又懂專業技術的能力,可謂「能文能武」。
從質量管理的特點來看,質量管理屬於管理過程或管理職能。在實際工作中,除了檢驗和試驗等「實質」業務一般屬於質量管理職能的範圍外,質量管理職能主要是側重於跨職能組織、協調、跟蹤、確認等,還有一部分職能是屬於策劃和「頂層設計」,如管理體系的策劃和維護、績效指標管理等。
如果質量管理一點不懂專業技術,不了解各部門或各職能的業務特點和專業特點,如何做質量管理?所以質量工程專業或質量管理專業需要有一定的技術功底,掌握基本的專業技術知識。掌握了理工類的通用的專業基礎,在實際工作中就能容易理解和學習各種研發設計和工藝技術。
既然質量工程或質量管理是「管理」類的專業,那就需要學習管理學基礎,了解管理學原理和理論,也要學習現代的「運籌帷幄」技術,如系統工程、運籌學等。然後在此基礎上,學習和了解組織或企業的基本運作情況,如生產和運作管理。
質量和效率是辯證統一的,工業工程和質量管理是企業的兩個助推器,既要做得好又要高效,既講效率又講質量,用體系標準的語言就是有效性和效率。所以具備紮實的工業工程專業的功底也是非常重要的。
從質量體系的頂層設計來講,從效率和質量的辯證統一來講,從體系為公司經營服務來講,質量管理也需要了解戰略管理,管理會計等。
質量管理專業還要了解公司其他職能的業務或活動,如項目管理、營銷管理、生產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採購管理等。
第五版VDA6.1的前言中說到:「質量保證如今有了新的範疇,它涵蓋了企業中橫向和縱向環節上的所有部門(跨部門功能)。質量保證已經成為各部門間樞紐(所有相關部門適時合作)。因此,質量保證對企業的經驗效益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質量和質量管理問題多數不是純技術問題,而往往是受到管理、組織和結構的制約。因為企業最高管理者及其下屬領導層對質量保證模式的規定、實施與監控起決定性影響,所以他們的參與是標準的根本要求。」
在引言中說到:「質量管理在各部門之間起到樞紐作用。產品以及服務的質量始終是整個生產、工作過程中各個階段所有活動的總結果。因此,有效的質量管理在當今對於為識別相互影響、相互關聯而開展的規劃與預防工作以及對於為防止缺陷產生而採取的相應措施十分重要。……質量管理手冊中描述的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是每個企業既經濟又目標明確地滿足供貨與服務質量要求的基本要求。質量管理涉及企業的所有部門,推動、促進質量管理是企業的主導任務。……策劃、實施所有的質量管理工作並將它們歸納、匯總到質量管理體系中去,不僅是有用的,而且是必要的。」本文章為微信公眾號「質量管理之行」的原創,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質量管理之行」。
因為時代發展質量管理任務增加了新的範疇:
確定質量方針,協商確定並監控質量目標。
跨部門進行合作時,使得跨部門任務和接口得到保障。
確定並監督質量成本。
重視產品安全和產品責任。
使全體員工都對質量負責。
由於過程以及體系與過程之間關係日趨紛繁複雜,故跨部門任務顯得越來越重要。這裡有許多尚待發掘的資源,這些資源對生產率、總體經濟效益以及質量由顯著的影響。
從上述VDA標準中可以看出,質量管理或質量體系的範圍很廣義,包括方針目標管理,通過跨部門和接口管理確保全局最優,要從效率和經濟角度去策劃和實施質量體系,從產品安全和產品責任方面規避經營風險和法律風險。讓全體員工都對質量負責,這是氛圍營造和文化建設,是有內涵的管理。
質量工程專業的課程設置
通識教育(通識通修課)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現代史綱要、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形勢與政策、軍事理論、大學語文。
通識選修課:人文科學與藝術類、社會科學與行為科學類、自然科學與現代科學技術類、生物科學與醫學類、國防教育類。
這些課程其實很有作用,對表達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升很有幫助,尤其是毛主席思想,是指導工作和實際的法寶。
學科基礎課程
學科基礎必修課:
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與數理統計、計算機基礎;
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應用統計學;
管理學原理、微觀經濟學、運籌學、質量工程導論;
學科(跨學科)選修課:工程製圖、機械製造技術基礎(機械製造原理)、計量學基礎、標準化概論、國際標準化、電工電子技術、化工工藝學、食品工藝學、食品標準與法規、食品毒理學、文獻檢索、資料庫應用技術、技術監督法律法規、儀器分析、有機化學、無機及分析化學、系統工程、創新方法。
現在的課程還有選修課,在2002年前後入學的那幾屆的學校課程,可能是因為質量管理專業剛剛設置,也沒有什麼選修。計量學基礎、標準化、技術監督法律法規等對質量管理專業來說都是很有用的課程。
從現在的實際情況來看,選修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質量技術監督的就業方向有幾個方向,如質量監督(有關係的可以公務員)、計量和校準、產品質量檢驗、質量管理。對於畢業後計劃在企業或公司工作的學生來說,可以根據個人興趣選擇就業的行業,所以可以選修機械、化工、電工、電子、食品等專業課程。如果就業或職業發展不想受行業技術制約,機械和電工電子這些適用於製造業的基礎課程最好還是學習一下。
專業發展課程
專業發展核心課(必修)
生產與運作管理、工業工程、質量成本管理、抽樣檢驗技術、可靠性基礎、工程經濟學、質量管理體系與認證、質量統計技術、食品質量檢驗、六西格瑪管理。
這些是質量管理的專業課程,工業工程和工程經濟學是後來才增加的課程。在製造業從事質量管理工作,尤其是體系工作,不了解工業工程是很受限制的,所以對於體系工程師來說,工業工程這個專業不但要學會,而且還要學得很專業。
專業發展拓展課(選修課)
項目管理、卓越績效管理、管理信息系統、食品安全管理體系、企業戰略管理、市場營銷學。
化工產品檢驗、微生物檢驗、機械產品質量檢驗、電器產品質量檢驗。
項目管理也是適應企業管理發展需求而設置的課程,項目管理也是公司管理體系中很重要的一個管理過程。要想在質量管理的專業上進一步提升,需要了解公司中的各個職能。
有的學校的質量管理專業的必修課還有:應用文及專利寫作,工程力學,標準化工程,測量基礎,認知實習,測量系統分析,檢測技術,質量檢驗基礎,電器產品檢驗技術,
選修課有:試驗設計DOE,質量成本管理,先期產品質量策劃。
總結地說,質量工程專業需要有一定的專業技術知識,尤其是基礎的理工類課程,需了解物理、化學、食品、機械、電工、電子等專業的基礎知識。比如學習機械製圖可以為以後工作時看圖紙打下了基礎。
質量管理的基礎還有標準化、技術監督法律法規,學習這些課程可以了解和質量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標準分類等。
質量管理的專業基礎是計量學、誤差與測量不確定度。這些課程測量和檢測的基礎,測量誤差與不確定度更是非常有利於學習統計技術。
管理學原理是管理類的基礎課程,也是有一定作用的,在此不多解釋。
對於質量控制來講,需要了解檢測和檢驗技術,比如光電檢測、傳感器等。還需要掌握產品檢驗的知識,所以會學習化工產品檢驗、微生物檢驗、機械產品質量檢驗、電器產品質量檢驗等課程。
質量管理體系應該是基本功,ISO9001等體系標準在學校時就學習,工作後在體系方面會進步更快。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版和第二版的《質量管理學》是很好的教材,質量管理相關的內容很全面,有助於打下職業基礎。
滿足不同需求,一個或幾個好的體系工程師就能影響一個公司或一個集團,能通過專業能力為公司的發展貢獻力量。
從河北大學質量監督學院設置質量管理專業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二十年,如果說原來的教材還是理論,是指出方向,那麼現在就應該用中國製造業的幾十年經驗去完善質量管理的理論和教材,繼承和發展質量管理的經驗,把經驗和知識系統地梳理出來,分享給更多的公司和同行,為中國製造業貢獻力量,為中國夢努力!
產品質量是品牌建設的基礎,產品質量也是國家製造業的形象。發揚和發揮質量管理專業的作用,為中國製造業保駕護航,讓中國的產品享譽全世界。本文章為微信公眾號「質量管理之行」的原創,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質量管理之行」。
2015年畢業的同學在工作三年後對質量工程專業課程設置的總結:
總體來說大學時候的課程就是通過基礎理論課程打一個底子和框架,以便進入社會後能夠快速的學習實踐知識,快速的適應職業需求。
大一主要學習的是通用學科,包含體育、語文、英語、手工製圖等,其中大學體育的主要作用是鍛鍊身體,培養體育愛好,還可加強班級成員的互動。
大學語文學習的是一些文章、詩詞歌賦,大學時感覺自己一個工科,語文並沒有什麼用,但是從事工作後才發現,無論是與人交流、還是寫工作報告、總結、做培訓課件,語文與生活和工作息息相關,而且語文中文章隱含的表達方法、委婉的表達思想和感情的方式都是特別有用的。
大學時學習的是第二版高等數學,相比第一版降低了難度,其中的微積分是後期學習線性代數、概率學和質量統計理論的基礎。
工程製圖是大學最先接觸的理工類的基礎課程,製造業的大部分產品以及所有的設備和工裝都有圖紙,學習了工程製圖可方便閱讀相關的圖紙,在工作中能夠看懂圖紙也是必須的。
計算機是辦公室辦公的基礎,各種辦公軟體必須能夠熟練應用,其對工作後辦公的重要性也不必多說。大學時計算機還學過資料庫編程,在畢業後從事工作,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知識經驗庫,資料庫的建立是整合資料的有效方式,方便查看。
馬克思主義基本思想、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三門課是國內大學的必修課程,除了能夠培養良好的價值觀、人生觀之外,還能夠學習一些哲學理論,質量管理也是哲學的一種應用,也就是說質量管理學習到一定程度會上升到哲學層次,其中馬克思和毛主席對哲學的解析和應用是近代歷史中無人能及的。本人在大學中沒有接觸到相關的指導,自己也沒有認真對待此項課程,現在強烈推薦,在時間充足的情況下,充分研讀這三門課程。
管理學原理是大學最早學習的管理課程,介紹了管理學的發展和原理,大學時候沒有認真學習,質量部門在企業中一般具有管理職能,質量管理也是管理學裡的一個分支,而且在從事工作後,除了技術工程師的晉升,就是通過管理晉升,所以學習管理學原理是必要的,但是管理學是西方總結的一些管理方法,相比於中國的治理學還是有差異,如果想深入研究,最終還要學習到國學經典中。
中國近代史綱要是一門介紹中國近代歷史事件的課程,如果想真正了解中國的近代歷史,還需要讀讀相關的歷史資料。通過對歷史的把握、政治和軍事勢力之間的博弈進行研究,可助於拓寬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尤其是共產黨從一無所有到實現解放,這值得深入研究和學習。
工程經濟學的內容已經記不太清了,但是從事工作後成本一直是領導關注的話題,從經營的角度來說經濟性對企業的發展具有很大的意義,所以工程經濟學也值得深入的研究和學習。
生產與運作管理的重要性就不再多說,任何公司都離不開生產與運作,理解其中的原理很重要。
質量成本管理是質量管理學裡邊的一部分內容,是從成本角度考慮如果推進質量,上文說了成本是企業經營的重要考慮內容,學習好質量成本,在工作中可以從經營的角度,也就是老闆的角度考慮問題,更易滿足老闆的需求。
項目管理也是很重要的課程,項目管不好會導致研發的產品和過程可能達不到預期的要求,還會造成巨大的研發成本和開發周期的浪費,其也是質量管理需要關注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章為微信公眾號「質量管理之行」的原創,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質量管理之行」。
標準化概論對標準化及標準化組織的發展進行了介紹,並在其中學習了一些專業的術語,學習、理解標準化是做體系和質量管理的重要基礎,但是大學時候講標準化一般就是純理論的課程,沒有結合實踐,其實標準化有其背後的內涵,需結合實踐才能更好的理解。
企業戰略管理是一門重要的課程,企業要想持續發展,重要的是把握好戰略方向。
6西格瑪管理講述的是6西格瑪的產生和發展,大學中學習的6西格瑪管理只是介紹了6西格瑪管理的內容什麼的,而且許多公司都在推行6西格瑪管理,有利於找工作,但是6西格瑪管理也具有其背後的內涵,大學課程中一般不會講到。
質量統計技術課程介紹的就是SPC的應用,裡邊有好多實際的操作,SPC是一個重要的質量工具,在許多的公司都有推廣,所以學習好此項工具也是很必要的。
市場營銷學在大學時候是任選的課程,從全面質量管理角度來說,營銷也是質量管理的覆蓋範圍,理解營銷學有一定的必要。
質量分析與改進,改進是質量管理體系的一個重要原則,在企業中無論是解決問題還是為了變得更好都涉及到改進,所以質量分析與改進也是必要的。
技術監督法律法規從法律角度介紹了質量的重要性,而且學習一些必要的法律基礎知識有利於工作。
計量學基礎、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儀器分析、抽樣檢驗技術都是與測量相關的,體系遵循PDCA,C是質量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C也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所以需要學習相應的知識和理論,以確保得到的數據信息是真實可靠的。而且C的工作在企業中會作為一個崗位的主要職責,學習如何應用各種各樣的儀器、測量設備,是從事此項工作的前提。誤差理論還是學習MSA的基礎,所以這部分課程需要重點學習。
質量管理體系與認證、國際標準化、標準化、食品安全管理體系都是從事體系、審核工作的基礎課程,課程中介紹了9000標準的內涵,需重點學習。
除了各種各樣的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外,剩下的是一些製造業的課程,有機械的、化學的、電工電子的、食品加工的,基本涉及到了製造業的各行各業,學習的課程都是一些基礎,但是這些基礎有利於從事製造行業後理解相應的製造工藝,這對質量管理來說是很重要的。
大學的課程裡邊有深層次的內容,但是老師可能不會講到,大多時候僅僅講一些基礎,重要的還是自己的深入研究。
本文章為微信公眾號「質量管理之行」的原創,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質量管理之行」。
推薦相關文章閱讀,請點擊下面連結:
質量管理之 職業篇 第1部分
企業的經營之本
每一篇文章都是很認真地去寫,包含了對質量管理的熱愛,也包含了對職業的尊重。我們不想去抄襲或拼湊文章,只想踏踏實實地把經驗系統地總結出來,分享給更多熱愛質量管理這個專業或職業的同行。
希望這些文章中的內容能給您幫助,只要能對您有一點點作用,我們的努力就有了價值!
開放的心態,不要保守,讓更多的人的能力得到提升,這既是自己的價值,也有利於企業和國家,退休後所謂的經驗有什麼用?前人種樹後人乘涼,要有傳承和發展的責任感!希望更多的同行加入我們的隊伍一起去做這件對大家有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