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市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18年)

2020-12-05 連雲港政府網

 

目  錄

1.基本情況…………………………………………………………………………4

1.1 規模結構………………………………………………………………………4

1.2 設施設備………………………………………………………………………5

1.3 教師隊伍………………………………………………………………………6

2.學校黨建…………………………………………………………………………6

2.1 健全黨建管理體制……………………………………………………………7

2.2 推動德育思政工作……………………………………………………………9

2.3 加強黨的組織建設……………………………………………………………10

2.4 發揮政治核心作用……………………………………………………………13

2.5 強化意識形態工作……………………………………………………………15

3.學生發展…………………………………………………………………………16

3.1 綜合素質………………………………………………………………………16

3.2 技術技能………………………………………………………………………18

3.3 就業質量………………………………………………………………………19

4.質量保障措施……………………………………………………………………19

4.1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19

4.2 學校基礎能力建設……………………………………………………………20

4.3 師資隊伍建設…………………………………………………………………22

4.4 質量保障體系…………………………………………………………………23

4.5 學業水平考試制度……………………………………………………………24

4.6 技能大賽與教學大賽…………………………………………………………25

5.校企合作…………………………………………………………………………27

5.1 制度平臺建設…………………………………………………………………27

5.2 現代學徒制……………………………………………………………………28

5.3 實習實訓………………………………………………………………………30

5.4 職教集團………………………………………………………………………31

6.信息化……………………………………………………………………………32

6.1 智慧校園建設…………………………………………………………………32

6.2 優質數字資源共建共享………………………………………………………33

6.3 師生信息素養提升……………………………………………………………34

7.社會貢獻…………………………………………………………………………35

7.1 人才支撐………………………………………………………………………35

7.2 社會服務………………………………………………………………………36

7.3 對口支援………………………………………………………………………41

7.4 國際合作交流…………………………………………………………………41

7.5 服務一帶一路…………………………………………………………………42

8.政府履責…………………………………………………………………………43

8.1 政策措施………………………………………………………………………44

8.2 經費保障………………………………………………………………………44

9.特色做法…………………………………………………………………………45

10.挑戰與展望…………………………………………………………………˙46

10.1 主要問題…………………………………………………………………˙46

10.2 未來展望…………………………………………………………………˙47

中等職業教育年度質量報告是檢驗中職校人才培養質量、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學校體現自身特點並向社會展示教學成果的重要窗口,更是健全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完善信息公開制度的重要手段。根據教育部《關於編制和發布 2018年度中等職業學校質量報告的通知》(教職成司函〔2018〕151 號)、《江蘇省教育廳關於做好2018年度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報告編制和發布工作的通知》(蘇教職函﹝2019﹞1號)文件精神,在省教育廳、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連雲港市中等職業教育積極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通過深化產教融合,強化內涵建設,突出人才培養質量,充分展現了中等職業教育的優勢和特色,提升了服務的社會能力。為全面反映連雲港市中職教育發展現狀,我們根據全市職業教育年度統計數據和中等職業學校年度質量報告進行整理分析,編寫了《連雲港市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18年)》。

1.基本情況

1.1規模結構

2018年,連雲港市共有中等職業學校16所,在校生37375,教職工3271人,專任教師2714人;建築總面積122.12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277935.45萬元。全市有國家級中職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3所(連雲港中等專業學校、贛榆中等專業學校、灌南中等專業學校),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12所,江蘇省四星級中等職業學校7所,江蘇省高水平現代化職業學校8所,江蘇省高水平示範性實訓基地20個,十三五期間,建成江蘇省現代化示範性職業學校或優質特色學校3所、省智慧校園學校3所、省現代化專業群16個、省現代化實訓基地10個。詳見表1-1:

表1-1  2018年連雲港市中等職業教育發展規模統計表

項目年份

學校數

在校生數

招生數

畢業生數

普職招生比

2017

16

40766

18523

9025

5.6:4.4

2018

16

37375

15539

8870

6.3:3.7

1.2設施設備

我市以創建省級現代化示範校、優質特色學校、現代化專業群、現代化實訓基地等項目為抓手,不斷加強市縣兩級政府財政投入,切實保障每年基礎建設經費投入穩中有增,辦學條件逐年改善。中等職業學校在教學、實訓、科研、體育場地、生活基礎設施顯著改變,教育教學環境得到優化。職業教育生均佔地面積、生均建築面積、生均儀器設備制、生均圖書、生均計算機、生均工位等各項辦學條件逐步提高,均超過國家規定標準。詳見表1-2、表1-3:

表1-2  2018年連雲港市中等職業學校辦學條件數據表

項目

年份

佔地面積

(平方米)

建築面積

(平方米)

固定資產值(萬元)

儀器設備值(萬元)

紙質圖

書(冊)

計算機

(臺)

實訓實習工位數

2017

2678292.5

1123388.8

226418.9

47286.8

1712944

12422

44299

2018

2751421.9

1225306.9

279390.8

52337.9

1873991

12922

48141

表1-3  2018年連雲港市中等職業學校生均各項指標情況

   項目

 

年份

生均佔地面積(平方米)

生均建築面積(平方米)

生均固定資產值(萬元)

生均儀器設備值(萬元)

生均圖書(冊)

生均計算機(臺)

生均工位數

2017

65.70

27.56

5.55

1.16

42.02

0.30

1.09

2018

72.72

32.38

7.38

1.38

49.53

0.34

1.27

1.3教師隊伍

全市職業學校共有教職工總數3271人,其中專任教師數2714人,生師比為14.43;聘請校外兼職教師516人,佔教師總數16.13%;具有「雙師」素質教師1299人,佔專任專業教師總數的77.51%(佔專任教師總數的47.86%);具有本科以上學歷教師2696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607 人(比2017年增加36人,提高了6.34%),專任教師碩士、本科以上學歷比例分別為22.26%和99.34%;正高級教師 20人(比2017年增加2人,提高了11.11%),高級講師851人,高級職稱以上教師佔專任教師總數的32.09%。詳見表1-4:

表1-4    2018年連雲港市中等職業學校師資情況統計表


博士

碩士

本科

專科及以下

教授

副高級

中級

初級及以下

雙師型數

專業課教師

基礎課教師

總數

雙師型佔比

2017

3

568

2111

40

18

853

1097

755

1249

1654

1069

2723

75.51%

2018

3

600

2077

34

20

847

1063

784

1273

1656

1058

2714

76.87%

2.學校黨建

積極組織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任思想;強化黨建的主業意識,突出全面從嚴治黨這條主線,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以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為抓手,進一步增強黨員幹部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發揮政治核心作用,落實主體責任,切實履行好「一崗雙責」,營造清正廉潔、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保證全市中等職業教育健康發展。

表2-1   2018年連雲港市中等職業學校黨組織基本情況表

學校

黨委數量(個)

黨總支數量(個)

黨支部數量(個)

正式黨員人數

2018年新發展教師黨員人數

江蘇省連雲港中醫藥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1

0

1

187

5

江蘇省連雲港工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1

0

9

191

6

江蘇省連雲港中等專業學校

1

0

9

314

2

連雲港市體育運動學校

0

0

1

24

0

連雲港市藝術學校

0

0

1

28

1

連雲港市交通學校

0

0

1

9

0

連雲港開放大學職業教育學院

1

6

13

95

1

連雲港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0

0

1

27

3

江蘇省贛榆中等專業學校

1

0

8

140

1

江蘇省金山中等專業學校

0

0

1

36

1

連雲港海州中等專業學校

0

1

2

34

0

江蘇省大港中等專業學校

1

0

4

74

1

連雲港生物工程中等專業學校

0

0

1

35

1

江蘇省東海中等專業學校

1

0

3

107

1

江蘇省灌雲中等專業學校

1

0

4

114

1

江蘇省灌南中等專業學校

1

0

9

201

4

合計

9

8

59

1616

28

2.1健全黨建管理體制

1.建章立制。2018年,市委教育工委要求全市教育系統推行基層黨建管理工作,進一步強化基層黨建工作的責任意識和推進舉措,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全市教育系統進一步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推進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

2.多措並舉。通過召開黨建工作會議、黨建工作座談會、黨風廉政建設會議等,開展學校黨組織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專項督查。校黨委認真落實「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把加強黨的思想建設放在首位,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體黨員,通過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支部專題培訓學習、黨員固定學習日學習、「黨建微課堂」等形式,教育引導全體黨員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3.落實責任。各學校黨委建立健全「黨委--黨支部--黨小組」三級管理體系,健全和完善學校黨建工作機制,形成校黨委統一領導、各支部具體負責的黨建工作格局。切實履行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將黨政負責人的第一責任、黨支部書記的直接責任、班子成員的共管責任擔當落實到位,擰成一條主體明確、職責清晰、上下銜接、齊抓共管的「責任鏈」。

案例2-1  連雲港中藥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日積月累」,成功打造基層黨建「示範區」。校黨委深入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建立黨員活動室,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定期開展黨員固定學習日、「主題黨日」、黨團集中活動日等活動。著力打造黨支部建設提升工程,開展黨員奉獻月、黨性教育月、志願服務月、文化建設月、聯動共建月等活動,夯實築強基層黨建「堡壘工程」。校黨委作為市級「基層黨建示範點」,積極推動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打造2個市級基層黨建「書記項目」,成功創建1個省級黨支部書記工作室和1個市級黨支部書記工作室,有效發揮了支部書記帶頭抓的示範效應,使基層支部真正成為教職工幹事創業的領導核心和聯繫紐帶。

案例2-2  金山中等專業學校:「精準扶貧」,有力詮釋黨建工作為人民。學校支部紮實推進「精準扶貧」等活動,切實做好支部扶貧幫困工作,利用休息日,深入金山鎮趙湖村,開展以「陽光扶貧」為核心的系列扶貧幫困活動,幫助群眾解決問題,讓群眾多受益。充分發揮黨支部在全面從嚴治黨中的主體作用,進一步強化政治思想引領、組織凝聚黨員、聯繫服務群眾等基本功能,推進黨支部建設,使黨支部成為教育黨員,團結群眾的核心、攻堅克難的堡壘。

2.2推動德育思政工作

1.強化德育工作。舉辦連雲港市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以賽促建,全市14所職業學校758名教師參加了校級競賽,校級大賽選拔推薦309名班主任教師參加了市級比賽。比賽全方位考查了職業學校班主任理論知識、實踐技能,有效的促進了我市職業學校德育工作整體水平的提升,使廣大班主任教師豐富了理論知識,強化了管理技能,明確了責任意識。

2. 推進師德師風及思想政治建設。要求各校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師德師風建設「主體」系列活動。如主體徵文、我身邊的師德模範主題演講、《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兩個「十項準則」)主題學習等等。增強了教師的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明確了職業行為的基本規範和師德底線,促進了廣大教師努力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

案例2-3  連雲港工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以賽促建」,師生同獲獎共進步。承辦了市「理論沙龍·新時代大家談」活動,學校選派三名思政教師參賽。2018年,學校獲「淮海職教杯」創業大賽優勝學校獎並取得中職類團體總分第一名,學生榮獲一等獎一個,二等獎兩個,三等獎兩個。學生創業已實體運轉的三個項目通過市教育局立項評審,獲得市資金扶持。兩名老師被評為市首屆校園最美輔導員,一名學生被評為市十佳大學生。校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再獲團市委和文廣新局表彰。

案例2-4  連雲港生物工程中等專業學校:「學習勞模」精神,強化「教育初心」。嚴格執行「三會一課」、雙重組織生活會、民主生活會等制度,嚴肅組織生活。通過召開專題會議、黨員會議等方式,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落實「兩個維護」。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合師德師風建設、學生誠信教育和核心價值觀教育,11月,邀請王繼才先進事跡宣講團來校深入學習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進一步激發廣大師生敬業奉獻、擔當作為的教育使命感和責任感。

2.3加強黨的組織建設

1.建立健全黨建制度。我市各中等職業學校定期召開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以及年終考核述職述廉述學,定期組織中心組理論學習、黨組織主要負責人帶頭講黨課活動,並形成制度,積極推進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和校務公開。定期開展民主評議黨員工作與專項自查自糾。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調動黨員幹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提高學校黨建工作質量。

案例2-5  連雲港中等專業學校:全面落實「責任清單」,深耕黨建「責任田」 。制定了《連雲港中等專業學校黨建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連雲港中專黨委2018年全面從嚴治黨工作要點》、《2018年度書記抓黨建工作責任清單》、《2018年連雲港中專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清單》、《關於實施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的工作方案》。深耕基層黨建「責任田」,嚴格落實黨建「第一責任人」責任,堅持把黨建擺在第一位。健全完善學校黨建工作目標管理機制,把基層黨建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體系,逐級建立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責任清單,與全校9個黨支部籤訂了目標責任書,傳導壓力、跟蹤督辦,有力推動黨建工作責任制落實。

2.開展「兩學一做」活動。各職業學校領導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普遍成立黨委中心組,完善中心組學習制度,保證學習經常化、制度化、規範化。中心組成員從自身做起,自覺主動學習黨章黨規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領會其核心,掌握其實質,將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學校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積極探索解決學校發展過程中突出問題解決的辦法與途徑,切實增強駕馭學校各項工作的能力。把握共產黨員為人民做事的基準和底線,以思想上的自覺引領行動上的自覺,推動學校良好學習風氣的穩步形成。

案例2-6  連雲港工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不忘初心記使命,豐富多彩搞活動。組織黨員固定日學習,開展豐富多樣學習活動,集中學習29次,專題講座2次,書記黨課2次,開展了「高質發展、後發先至」大討論,解放思想大討論。開展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活動;召開「 進一步解放思想,激勵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 專題組織生活會;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全面推行基層黨建「書記項目」;開展「標準型、示範型」黨支部建設工作;開展了學校黨建特色「雙聯雙帶」活動;開展了「陽光扶貧」工作;舉行了新黨員入黨宣誓、老黨員重溫誓詞活動;開展了解放思想大討論、學習三十講徵文比賽、學習王繼才事跡心得體會徵集等活動。

3. 廉政建設。各中等職業學校認真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堅持把黨風廉政建設和教育教學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層層籤下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持續抓好「四風」突出問題整改,組織黨員幹部認真學習《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組織黨員幹部觀看專題警示教育片,參觀「身邊的優秀黨員」事跡展,不斷提高黨員領導幹部廉潔自律的自覺性;對學校招標、採購、收費、招生等實行風險防控全程跟蹤。

案例2-7  大港中等專業學校:風清氣正謀發展,防腐倡廉措施全。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校黨委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校紀委履行監督責任,嚴格執行「三重一大」制度,實行黨務公開、校務公開,做好黨風廉政常態化教育管理,開展廉政文化進校園、廉政學習宣傳、廉政談話,籤署《黨風廉政承諾書》、《自覺抵制有償家教承諾書》,觀看警示教育片等活動,重要節點會議提醒、簡訊通知,崗位風險點防控等等,在學校營造風清氣正發展氛圍。

2.4發揮政治核心作用

1.黨建核心作用。各職業學校均加強學校黨組織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提高黨員的素質,增強黨性,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建立黨組織統一領導的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體制,協調、檢查、督促各部門思想政治工作計劃的落實。保證黨的基本路線和教育方針在學校的貫徹執行。

案例2-8  灌雲中等專業學校:多重機制促黨建,同心同德謀發展。一是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健全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推動落實「三會一課」和黨員幹部遠程教育「固定學習日」等基本學習教育制度。二是強化基層組織建設。健全黨建工作機制,制訂黨建工作年度計劃,納入學校年度計劃,進一步明確工作責任人、責任部門、責任期限,把黨建工作同中心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三是健全鼓勵激勵機制。健全黨建工作考核制度,加強黨務工作學習和培訓,定期開展評優評先活動,選樹優秀典型,增強組織號召力和吸引力;完善績效工資考核方案、教育教學成果獎勵辦法,加強一線教師配備和招才引智工作,充分調動全體教師的積極性、創造性,打造高素質的教師人才隊伍。

2. 黨員幹部理想信念教育。我市要求各職業學校將理想信念作為每一名黨員幹部立身處世的基石,也是工作生活中最重要的支撐。正確的理想信念是激勵共產黨人奮鬥終生的強大動力和精神支柱,是影響共產黨人思想行為最深遠、最持久的決定性因素。

案例2-9  江蘇省東海中等專業學校:真抓實幹堅定信念,立足崗位爭做模範。黨委緊密聯繫實際,準確把握黨員幹部教育培訓規律,提高黨員幹部教育培訓科學化水平,狠抓規範、強化特色,有效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一是規範合理開展黨員幹部教育培訓,牢牢把握「理想信念」這一根本點,通過「三會一課」、「固定學習日」、黨員大走訪、爭創先鋒崗、黨建文化引領等多種方式,全面提升黨員幹部隊伍對理想信仰的忠誠度,全年組織黨員幹部聽取了「改進工作作風」、「做幸福的教師」、「在崗位上履職盡責」、「創新就在我身邊」等講座9場,使全體黨員受到了各行業先進模範的教育,此外,學校組織參觀了臺兒莊戰役紀念館,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二是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等活動,2018年領導幹部專題講黨課12次,組織座談討論、撰寫心得體會,召開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採用定期談、約談等多種形式對黨員幹部乃至全體教職工的意識形態進行修正,做到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三是堅持在實踐中增強「理想信念」。學校全體黨員幹部堅持立足崗位職責,堅持真抓實幹,不斷堅定實現理想的信念。2018年全校黨員幹部在學校各個崗位中都起到了模範帶頭作用,形成全校上下「學先進、趕先進」的氛圍。通過微信平臺、宣傳欄、櫥窗等陣地,報導「十佳班主任」、「優秀學科帶頭人」、優秀黨員、優秀教師的模範事跡,引導廣大黨員教師向先進看齊,樹立「比、學、趕、幫」的風氣,2018年,縣校兩級表彰優秀黨員15名,激發了黨員教師積極上進的熱情。

2.5  強化意識形態工作

我市各職業學校統一部署,明確由學校主要領導掛帥,成立學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小組,將意識形態工作與學校中心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實施、同督查,明確職責分工,推進工作落實。完善輿情監管,嚴格實施新聞發言人制度、校園媒體管控制度、各類會議審批監管制度,對外來專家、教授的講座、學術報告講稿、PPT內容預先了解、把關,做到統一發聲、準確發聲,旗幟鮮明地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構築思想高地,大力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校園文化宣傳和文明創建,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校園、進班級、進課堂、進師生頭腦,唱響校園思想文化主旋律,堅定廣大師生的「四個自信」。建立學生思想狀況分析制度,定期排查學生的活動情況,嚴防錯誤思潮在校園內滋生蔓延。

案例2-10  連雲港中等專業學校:牢記新時代要求,構建意識形態大格局。學校黨委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將其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明確要求黨委領導班子對意識形態工作負主體責任,黨委書記是第一責任人。黨委其他成員根據工作分工,按照「一崗雙責」要求,主抓分管處室院系的意識形態工作,對職責範圍內的意識形態工作負領導責任。校黨委與全校9個黨支部籤訂了目標責任書,傳導壓力、跟蹤督辦。各黨支部書記是所屬部門的第一責任人,直接抓、親自抓,切實解決師生意識形態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制定學習具體意見和工作措施。學校黨委突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紮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落實「兩個維護」。全年規範組織完成固定學習活動18次,組織開展「習近平教育思想學悟行」和「牢記時代使命,書寫人生華章」等主題教育活動3項。嚴格堅持「三會一課」制度,按規定和程序召開支委會、黨員大會、組織生活會。高質量開好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紮實開展民主評議黨員。

3. 學生發展

3.1 綜合素質

1.德育工作。2018年,全市中等職業學校認真落實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江蘇省《全省教育系統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施意見》等相關文件,開展形式多樣的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和校園文明建設活動。要求全市職業學校開齊德育課程,積極開發適應學生身心特點、興趣愛好和職業需要的校本德育課程,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資源,開設具有地方傳統文化和技藝特色的專題性課程。

案例3-1  連雲港中等專業學校:三級聯動齊抓共管,傾力打造平安校園。學校構建了「三級聯動、二級管理、齊抓共管」養成德育教育工作網絡,成立養成教育領導小組,實施學校、系部、班級三級聯動,實行校、系二級管理,形成校長負總責、分管校長具體抓、職能部門抓落實,班主任、任課教師、內派教師、值班人員、宿管人員齊抓共管,積極參與的全員全程育人工作格局。學校搭建了「一體兩翼」德育工作平臺,以實現德育目標為主體,放大「做人教育」品牌效應;以加強常規管理創建「平安校園」、助力成長成才打造 「卓越空間」為兩翼,實現全方位的養成教育目標。

2. 養成教育情況。我市在2018年加大職業學校綜合教育質量提升工作力度。2018年文化課合格率、專業技能合格率、體質測評合格率、畢業率等數據分別為94.89%、   96.15%、95.63%、96.03%,各項數據較上年穩步增長。

案例3-2  江蘇省贛榆中等專業學校:全面提升人才質量,服務地區經濟發展。近年來通過思想品德教育和豐富多彩的活動引領,開齊、開足德育課,強化教學常規管理,注重加強學生專業思想道德教育,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按照中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方案要求,有序開展專業技能訓練,我校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得到顯著提升。我校還重視體育衛生工作,開齊、開足體育課、音樂課,加強學生體質監控,學生體質得到不斷提高。規範學籍管理,注重學業水平監控,學生畢業率高。在2018年的江蘇省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考試中,我校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在全市名列前茅。我校共1069人參加學業水平考試,文化課合格率98.88%,專業技能合格率99.05%,我校建築工程施工專業2016級學生建築技能考試成績位居全省第一。2018年度學生文化課合格率99.88%,2017年度為99.25%,2018年度學生技能合格率100%,2017年度為100%,2018年度體質測評合格率92.25%,2017年度91.2%,2018年度學生畢業率99.40%,2017年度99.32%,2018年度學生違紀違法率0.2%,2017年度為0.3%。學校先後榮獲:江蘇省德育特色學校、省愛國衛生先進單位,省文明城市工作有功單位等榮譽稱號,司麗等教師榮獲各級、各類師德先進個人,潘妹靜等一批學生被評為省「學習雷鋒好少年」,師生在各級各類文明風採大賽、技能大賽中獲獎達400餘人次。豐碩成果的取得是學校重視德育工作,創新德育模式的著力體現。學校將不斷探索,使德育工作更加科學化、人文化、特色化,培養出社會所需的合格技能型人才,服務當地經濟,彰顯職業學校的發展特色。

3.2  技術技能

充分發揮技能大賽平臺覆蓋與促進作用,利用好技能教學推動作用,加強技能教學研究,推動我市職業學校提高技能教學與訓練質量,從而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案例3-3  連雲港中醫藥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技能大賽為抓手,學生成長大豐收。學校注重學生專業技能培養,以參加2018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藥傳統技能、護理技能賽項等各級各類技能大賽為抓手,全面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管理,不斷完善技能訓練體系,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建、教賽結合、共同提高,將「賽、教、學、訓」融為一體,有力地促進了學生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的提升。2018年,學校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1金2銀;參加全國食品藥品職業院校「藥物分析技術」技能大賽,獲團體二等獎;參加江蘇省職業學校技能大賽,獲5金8銀13銅。參加全國職業院校「三稜·創新杯」應急救護技能競賽和「鳳凰·中控杯」安全健康環保(HSE)科普知識競賽,獲最佳組織獎及特等獎1項、二等獎2項。

3.3  就業質量

我市各職業學校重視中職學生就業質量,齊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優化就業創業環境、完善就業創業服務,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與高質量就業創業。全市範圍內各項數據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與提高。

案例3-4  連雲港中醫藥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將就業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積極開展 「企業進校園」等各類就業招聘和宣介專題活動,聯絡、接洽江蘇康緣藥業、江蘇豪森藥業、揚子江藥業、江蘇海王星辰藥業等省內外知名企業,舉辦「2018年秋季實習暨就業供需見面會」「 江蘇恆瑞醫藥集團校園專場招聘會」等大型校園招聘會,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牽線搭橋,取得了紮實成效。省高校畢業生就業管理信息系統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12月31日,我校學生就業率97.28%、對口就業率91.71%、創業率1.3%,較2017年略有下降。初次就業起薪水平為3736元、升入高等教育比例21.18%,較2017年則有顯著提升。

4.質量保障建設

4.1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

連雲港市一直高度重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工作,通過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速推進「3+3」、「3+4」中高職、中職本科銜接的現代職教體系試點項目,拓展學生成才通道;在對口單招學生的培養上採用升學為主兼顧就業形式,為學生提供多種上升通道,建立了適合學生發展的成長「立交橋」。2018年全市有11所學校47個專業獲批省現代職教體系建設試點項目, 其中2個專業開展「3+4」分段培養的試點工作,招生68人;45個專業開展「3+3」、「4+2」分段培養試點工作,招生1058人;有8所學校招收五年制高職學生,招生2500人;全市對口單招報名考生1631人,本科錄取65人,專科達線1105人,其餘學生全部進行註冊入學升入高校,單招學生升入高校率達100%。2018年全市中等專業學校畢業生8870人,含五年制轉段共計升學4269人,中職畢業生升學比例達48.13%。

4.2學校基礎能力建設

1.項目建設情況。近年來,連雲港市以項目創建為契機,按照項目建設標準確定學校基礎建設提升規劃,通過組織項目申報,專項指導、審核把關、擇優推薦等環節,促進學校全面強化基礎能力建設,以此提高學校現代化程度、服務學生能力不斷改善,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18年全市項目經費總計投入13836.87 萬元,建設達標省級項目29個,主要是江蘇省現代化示範校和優質特色學校各1所,分別為江蘇省連雲港中等專業學校和連雲港市藝術學校;省級智慧校園建設2個,分別為江蘇省贛榆中等專業學校和江蘇省灌南中等專業學校;江蘇省學業水平考試技能標準化考點14個以及省現代化實訓基地、現代化專業群等,均比2017年有所提升。詳見表4-1

表4-1  2018年連雲港市中等職業學校省級項目建設情況

   項目

 

年份

現代化示範性職業學校和優質特色學校

智慧校園建設

現代化實訓基地

現代化專業群

學業水平技能考試標準化考點

2017

1

1

4

6


2018

2

2

5

6

14

2.專業結構調整。我市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畢業生就業創業等實際情況,定期開展產業調研和人才需求預測,構建專業動態調整與人才培養方案調整機制,科學規劃專業布局。各職業學校主動對接產業結構,整合辦學資源,突出重點,調整專業結構,打造專業(群)。2018年出臺了《關於推進連雲港市中等職業教育專業建設工作的通知》(連教辦職﹝2018﹞ 7號),全面統籌推進專業建設,區域內專業設置趨同度得到有效改善。經統計全市近兩年現開設專業數為2017年66個、2018年68個,保持相對穩定。具體各校開設專業情況見表4-2。

表4-2   2018年連雲港市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數量

序號

學校名稱

2017

2018

1

江蘇省連雲港中醫藥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2

2

2

江蘇省連雲港工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0

9

3

江蘇省連雲港中等專業學校

27

27

4

江蘇省贛榆中等專業學校

17

16

5

江蘇省金山中等專業學校

15

16

6

江蘇省大港中等專業學校

15

13

7

江蘇省東海中等專業學校

18

20

8

江蘇省灌雲中等專業學校

18

17

9

江蘇省灌南中等專業學校

20

18

10

連雲港海州中等專業學校

12

9

11

連雲港生物工程中等專業學校

9

9

12

連雲港市藝術學校

5

6

13

連雲港市體育運動學校

1

1

14

連雲港市交通學校

4

4

15

連雲港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9

9

16

連雲港開放大學職業技術學院

8

8

合計

180

184

4.3 師資隊伍建設

1.加強領軍人才培養,重視骨幹隊伍建設。圍繞省、市職業教育「十三五」規劃,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通過名師工作室的建設,引領全市專業教師共同成長,形成以專業學科群建設為紐帶、課堂教學與技能訓練兼顧的教師研修團隊,培養在省內外有一定影響和聲望的領軍人才、教學專家、技能大師。2018年度我市榮獲省職業教育名師工作室稱號3個,推薦省第五屆職業教育領軍人才培養對象5名,並遴選建設第二批4個「港城職教名師(技能大師)工作室」。

2.搭建教師交流平臺,提升教師教研水平。依託市教科研中心組、教學研究基地,2018學年開展各類教學研究活動33次。以培育省內一流的職業教育教師隊伍為目標,形成了層次分明、數量適當、結構合理的連雲港市職業教育人才梯隊。紮實開展職業教育師資科研工作。注重提高教師課題研究意識,積極申報,認真研究。2018年度共完成省第三期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結題17項、市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課題結題33項。

3.改革教師培訓模式,提升市本級培訓效果。變短期培訓為中期培養,取消大規模全員培訓,試行重點項目精品培訓。確立多元化培訓目標,優化培訓項目課程設計,強化過程管理與培訓考核。2018年,組織開展了市本級職業教育領軍人才培訓、「對口單招」教師業務能力提升培訓、優秀班主任專業化培訓、市職業教育專業教師「雙師雙能」技能提升等培訓項目,共完成市本級培訓300餘人次。同時配合教育部、省教育廳每年完成國家級、省級教師培訓工作,我市培訓人數穩步提升,保證了職業學校的培訓需求量。組織完成國培、省培共12大類、31小類、106個項目,338人次。

4.4 質量保障體系

1.構建教學質量標準體系。為了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連雲港市以省政府《關於加快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職業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動計劃》,緊緊圍繞省廳下發的指導性人才培養方案、核心課程標準、專業技能教學標準為依據,開展教學過程實施。學校每年都組織行業企業和教育專家召開專題研討會,論證和修訂人才培養方案,確保人才培養工作與社會需求緊密銜接契合。嚴格執行中職「2.5+0.5」學制,五年制高職「4.5+0.5」學制,公共課統一使用國規和省薦教材,專業課、實踐課按要求使用省推薦教材,形成了較為科學、規範的教學質量標準體系,不斷優化教育教學及人才培養質量。

案例4-1  灌南中專校實施教學管理「自上而下層層服務和自下而上層層負責」的工作機制,推行「專家引領、全員參與、項目負責、成果導向、過程監控、特色發展」教學管理模式;建立教學質量「六項」(思想、組織、制度、資金、服務)保障機制;實行教學管理「四專」(專門管理、專人負責、專設編碼、專項使用)管理模式;搭建「二共」(管理信息與資源共建共享)教學管理信息化平臺;構建計劃、實施、檢查、考核、總結五環節質量保障運行機制。全面開展教學質量工作,提升了學校課堂教學成效,改進了學校教學工作目標管理機制。

2.紮實推進教診改與過程監控體系。建立健全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如何開展教診改工作是學校自我提升的堅實基礎。因此,我市堅持「需求導向、自我保證,多元診斷、重在改進」的指導思想,引導和幫助職業學校積極探索教學質量評價方式,建立符合中職教育特點和規律的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實行多元化評價主體、多樣化評價方法、多維度評價指標、公正化監督機制相結合的運行機制。使學校注重教學過程、教學質量和辦學成效的動態數據採集與結果分析,形成靈活、開放的教學質量評估反饋信息平臺。以校系二級管理為依託,優化專兼職督導隊伍結構,建立健全《教育督導工作條例》,構建並逐步完善覆蓋教學信息監控、教學管理監控、教學督導監控三個維度的「333」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案例4-2  贛榆中專校依託智慧校園建設,通過泛雅網絡教學平臺、金智智慧平臺等形式,搭建了人才培養質量監控信息化平臺。建成基於大數據的學生學習行為和教師教學行為的分析系統,建構了以師資隊伍狀況、學生就業質量為重點的教學質量預警機制,常態化開展教學診斷,並及時改進工作,定期對教學過程、教學質量和辦學成效動態數據採集與結果分析。引入第三方有效參與的質量評價機制,建立以學校、行政、行業企業、學生、家長等多方參與的多元化質量評價體系,機制靈活,評價精準,運行良好。每年定期進行一次新生素質調研和畢業生跟蹤調查,撰寫報告及運行情況,實現對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及辦學成效動態監控,系統分析,調節優化。

4.5 學業水平考試制度

為充分發揮學業水平考試對職業學校教學質量的基礎性監測和評價功能,加強職業學校內涵建設,提升職業學校教學質量,我市每年都組織開展全市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調研考試工作。根據連雲港市中等職業學校年度學期教學工作安排,在每學期結束前下發《關於做好中等職業學校年度學期期末學業水平考試的通知》,在通知中明確考試的科目、內容範圍、考試對象和組織形式等,如統考科目分文化基礎課和專業課程兩大類,考試對象含單招班和普通中專班兩種班級類型的三個年級,內容範圍為按每個年級4門文化課(語、數、英、德育)和1-2門專業課進行等。通過市級專家統一命題、流水閱卷、成績分析上報等形式有效的督促了學校教學規範程序,在執行教學計劃、課程標準、課堂效果等方面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對學校的教風學風起到了良好的改善作用。在省廳組織的高三年級學考工作中,我市認真落實《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完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制度的意見》(蘇教職 [2018] 9號)文件精神,積極執行考試制度,落實分配學業水平考試考點,做好組織工作,考生規範有序,通過各方面通力合作,確保了本地區考試的順利實施,圓滿完成省學考工作。2018年參加省學業水平考試學生人數8409人,比2017年增加了31.1%,參考學生合格率提高了7.3%。通過學業水平考試,達到了教學檢測效果,完善了教學質量調研督查,推進了學校教學質量的綜合評價建設。

4.6技能大賽與教學大賽

1.制度建設、省賽市賽項目設置、規模。我市緊緊依據省技能大賽和教學大賽相關文件的要求,建立並組織市級技能大賽、教學大賽制度和活動。為確保實現大賽「覆蓋所有學校、覆蓋所有專業、覆蓋所有學生、覆蓋所有教師」建立了校級競賽選拔制度,在校賽的基礎上選拔選手參加市級大賽。市賽項目設置為九大類39個項目,共有904名師生參加。教學大賽,也是建立了校級競賽選拔制度,在校賽的基礎上選拔選手和作品參加市級競賽,市賽設置有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教學實訓、微課教學設計等四個項目,共有566名教師分別參加了上述四個項目,為了鼓勵更多的人參加教學大賽,所有項目均不作名額限制,每個項目都可以由同一個學校3名教師組團參賽,極大的鼓舞了廣大教師們參加大賽的積極性。

2.參加國賽獲獎情況以及以賽促教的成效。技能大賽國賽獲得1金2銀,教學大賽獲得1金。為了更好的實現以賽促教,堅定落實校級選拔制度之外,兩個大賽還專門在全市範圍內組織了獲獎人員報告會與座談會,每個會議均要求全市各職業學校組織一線教師不少於400人參加。分享國賽獲獎的心路歷程和經驗教訓。還將獲獎的作品在全市範圍內進行宣傳推廣與展演,通過以上各種措施,讓廣大教師近距離接觸國賽這一職業教育最高的賽事平臺,通過學習國賽制度與要求,體會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趨勢,尋找自身存在的不足與差距,並通過與專家的交流研討尋找進步的有效途徑。

案例4-3 連雲港工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高度重視各種類型和級別的技能競賽,採取政策引領、制度先行、落實措施、重點培養等手段,先後湧現出一大批優秀選手。2017-2018學年,學校把技能大賽和信息化大賽當成新時代學校教學改革的重要抓手,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學校教學競賽工作領導小組,全面推動學校教學改革和業務比賽,使教學和大賽工作協調發展,在大賽中盡顯風採。學校每學期進行18課時校本培訓,聘請和組織校內外信息化專家以講座、會議、優秀作品展示等多種形式,對教師開展信息化能力和技能操作能力的培訓、培養,鼓勵年輕教師積極參與各類信息化比賽和技能比賽。引進專家到校指導技能訓練,積極組織教師參加省市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各項培訓,開闊教師的視野,擴大交流範圍和渠道,為教學和大賽夯實基礎。在江蘇省職業學校技能大賽參賽項目中,獲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1個,市技能大賽一等獎11個,二等獎14個,三等獎14個;在省創業大賽中,榮獲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5項;在省學生創新大賽中,榮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學校榮獲2018年江蘇省職業學校創業能力大賽「優勝學校獎」「淮海職教杯」創業大賽榮獲中職類團體第一名。

5.校企合作

5.1 制度平臺建設

按照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和江蘇省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條例(草案)》等文件精神,連雲港市成立了校企合作服務平臺,通過與合作企業進行專業共建、資源共享、過程共管等方式,不斷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和新路徑。通過平臺有效推動連雲港市院校與企業之間雙向互動,既協助學校做好專業建設,實踐教學,又解決了企業發展中的人才缺口、技術難題、企業團隊建設等問題,有效激活和提升連雲港職業教育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能力。各職業學校能根據專業特點和學生意願因校制宜、因企制宜探索出訂單培養、引企入校、工學交替等多樣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出臺了《校企合作規章制度》、《關於加強校企合作工作的實施性方案》和《學校校企合作管理條例》等規章制度,健全了校企合作的運行機制和長效管理機制。2018 年全市職業學校有長期穩定合作協議的企業數達到了528家,校均達到33家。

案例5-1  連雲港工貿高職校機械工程系與中聯重科公司進行了深度的校企合作,建立了工程設備維護實訓中心,籤訂了校企合作協議,並成立了以學校領導為主要負責人的實訓中心負責機構,成立「江蘇省連雲港工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中聯重科工程設備維護校企聯合實訓中心」,開設「冠名班」,採取「產、學、研、培」等多方位相結合的校企合作形式,達到雙方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目標。

5.2 現代學徒制

為更好地加強我市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建設,落實教育部《關於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教職成[2014]9號)和《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做好2018年度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通知》(蘇教辦職函﹝2018﹞3號)要求,連雲港市制定了《關於印發<連雲港市職業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的通知》(連教職﹝2018﹞3號)、《關於推進連雲港市中等職業教育專業建設工作的通知》(連教辦職 [2018] 7號)等相關文件,明確了行業、企業、院校等多方參與的行業指導委員會,推進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針對性,促進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全過程。鼓勵行業、企業與職業學校共建共享生產性實訓基地和技術創新推廣中心,建立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一體化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達到現代學徒制項目與地方企業在學生培養、企業用工上的深度融合,實現互促互利的良好局面。今年,我市組織開展了2018年全市中等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現代學徒制項目建設評審工作,通過學校申報、材料審核、現場評審等環節,定了產教融合現代學徒制項目4個,確定產教融合現代學徒制項目培養對象3個,促進了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案例5-2  連雲港中醫藥高職校積極開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工作,與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市第二人民醫院、市婦幼保健醫院、市中醫院、海濱療養院、江蘇康緣藥業、正大天晴藥業等多家用人單位深度合作辦學,開設了市婦幼保健醫院助產班、正大天晴製藥生產班、江蘇康緣藥業營銷學徒制班等現代學徒制班級,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標準,選拔合格的學生可以直接籤訂就業協議,人才培養質量明顯優化,就業率及就業質量亦顯著提升。

案例5-3  連雲港中專從2017年5月起,學校與海爾智能家電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在學校16級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開展智能家居人才培養方向的現代學徒制試點,首批招收20名學生。經過近兩年實踐,探索建立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一體化育人的長效機制,實行學校與企業「雙主」育人、「學生與員工一體、教師與師傅一體、技能與素養培養一體、教學與工作一體、考核與評價一體」、「培養方案共商、培養基地共建、培養過程共管、培養效果共評」的「雙主 .四共.五體」人才培養模式,建立了「實踐主導、課證融通、技素一體」專業課程體系。共建共享實訓實習基地和課程資源,建立現代學徒制相關制度及標準,建立校企互聘互用的「雙導師」師資隊伍,建立多方參與的評價機制,切實提升學生崗位技能,保障學生的合法權益,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導、行業參與、社會支持,校企雙主體育人、有連雲港中專特色的現代學徒制。

5.3 實習實訓

按照《教育部等五部門關於印發〈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的通知》(教職成[2016]3號)精神,連雲港市積極推進學生校內外實習規章制度建設,要求學校嚴格按照人才培養方案規範實習實訓課程,落實技能訓練內容,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各職校均設立了專門的實習實訓工作機構,配備專門管理人員,制定相配套的實習工作管理制度,做到層級清楚、責任明確、措施有力,確保了實習工作健康、安全和有序開展。2018年,我市建設完成省級現代化實訓基地5個,省級學業水平考試技能標準化考點14個,新增學校實訓場所32個,有效滿足了學生的實習實訓需求。

案例5-4  連雲港中醫藥高等職業技術學校以多元化實習模式帶動學生就業。學校通過以學生為主體的多元化實習模式,深入推進工學交替、產教融合,全方位帶動學生就業,提升就業質量。一是推進頂崗實習。通過畢業生就業前的綜合實踐教學和素質養成教育,著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專業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社會適應力和就業競爭力,增強就業籌碼。二是深化校企合作。與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市第二人民醫院、市中醫院、海濱療養院、江蘇康緣藥業、江蘇正大天晴藥業等多家用人單位深層次合作辦學,開設現代學徒制班,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標準,更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就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經考核合格的學生可以直接籤訂就業協議,顯著提升了畢業生就業率及就業層次。三是堅持多管齊下。學校長期堅持「以實習帶動就業」的方針,不斷加強實習就業基地建設,每年舉辦大型實習暨就業供需見面會,主動聯絡、篩選實力強、用人規範、專業契合度高的優質醫藥企業進校園,實行「雙向選擇,擇優推薦」,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實習就業機會,切實提升實習與就業質量。

案例5-5  東海中等專業學校在實習實訓育人管理上狠下功夫,學校成立了由校企領導、車間負責人、帶隊教師組成的管理小組,共同安排學生日常生產任務,共同對學生進行技術指導、工作考核。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做到定計劃、定內容、定時間、定崗位、定師傅、定目標,有效提高了學生的技能水平。校企共同開發課程,先後編著了《玉石雕技法》、《水晶雕刻專業標準規範》、《雕刻技藝實用教程》等教材,增強了實訓教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實現了學校人才培養與企業人才需求的零距離對接。

5.4 職教集團

集團化辦學是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激發職業教育辦學活力,促進優質資源開放共享的重大舉措。根據《教育部關於深入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意見》(教職成[2015]4號)文件精神,2015年以來,連雲港中職教育在市教育局的主導協調下,積極開展組建職教集團的探索與實踐共組建了職教集團4個。連雲港中醫藥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牽頭組建了「連雲港市藥學職業教育集團」,同時作為全國中醫藥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全國中醫藥職業教育集團副理事長單位,學校積極參與學會活動決策、集團籌建與運行等工作,完成了教育部高職中藥生產與加工專業教學標準研製、教育部 「中醫藥健康服務行業人才需求與專業設置指導報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中醫藥健康服務人才培養的相關政策研究」 項目研究;連雲港中等專業學校牽頭建立了「連雲港市先進位造業職教集團」,還參加了上海化工職業教育集團、徐州市淮海商貿職業教育集團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共同育人機制;灌南中等專業學校牽頭組建了「連雲港市機電職教集團」,推進教學鏈、崗位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贛榆中等專業學校牽頭組建了「連雲港市汽修職教集團」,共聯合了20餘家汽修企業共同參與,實現了成員之間的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並成為徐州市淮海商貿集團的理事單位。

6.信息化

6.1 智慧校園建設

為了促進職業學校適應當前信息化使用需求,連雲港市以省級智慧校園建設為抓手,積極推進職業學校信息化、現代化建設工作。要求學校組建信息化領導小組,制定各項管理制度確保網絡安全和有效使用,並根據江蘇省職業學校智慧校園建設評價指標進行頂層設計,統籌規劃,融合各項應用服務,建立統一的綜合信息管理平臺,實現統一數據標準,統一身份認證,統一信息門戶,達到平臺與業務系統有效對接。截止2018年,連雲港市已建成省級智慧校園學校3所,今後將進一步推進職業學校智慧校園建設,爭取在十三五期間使所有優質職業學校都達到校園信息化。

案例6-1  贛榆中專校以構建「3I」體系(智慧服務體系、智慧教學體系、智慧學習體系)智慧校園為總體構架,以服務智慧化、教學智慧化、學習智慧化為主線,以完善硬體建設和開發軟體應用系統為抓手,以服務教學為重點,構建了一個集教學、學習、服務等方面信息資源於一體的「智慧E職校」。真正實現了管理的智能化對接、教學的便捷化管理和學習的智慧化體驗,不斷提升了學校教學的信息化、現代化水平,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

6.2 優質數字資源共建共享

深入推進學校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開闢課堂教學改革新渠道,連雲港市高度重視共享型教學資源庫建設工作,通過利用現代化信息手段和資源庫作為課堂教學改革助推器,不斷提升數字教學資源建設。目前,全市現代化示範性職業學校都能通過引入泛雅教學平臺,利用雲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構建泛在學習環境,建設網絡教學平臺,打造互動網絡課程,實現了教室、實訓室網絡「班班通」。全市已開發數字資源容量達到42T,虛擬仿真實驗場所26個,建成網上課程312門。

案例6-2  連雲港中專校建設了共享型專業教學資源庫,學校進行了精品課程建設、網絡課程建設、學習資源共享,以及開展網絡教學服務、自主學習服務、實踐學習管理、虛擬實踐學習、企業培訓服務、社會培訓服務等各項教學及社會化服務。學校通過引入、共建共享等形式建設教學仿真軟體平臺,在生產實習、認識實習、課堂演示、課程設計、過程控制等教學過程中,可以先用仿真軟體進行仿真教與學,或再進行實踐操作,形成仿真教學與技能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6.3師生信息素養提升

1.信息化管理與教學培訓。舉辦了2018年連雲港市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研修班,研修班根據各校實際情況,由各校選拔骨幹教師參加,培訓班共計86人。培訓班共開設了信息化教學專題講座、信息化教學專題研討、信息化教學相關理論學習、信息化教學大賽成果觀摩與點評、研修作業成果展示與互評、常用軟體應用學習、集中觀摩等環節,並進行了綜合考核,最終考核合格人員為81人。

2.信息化教學比賽組織及大賽成果轉化與共享。信息化教學大賽,建立了校級競賽選拔制度,在校賽的基礎上選拔選手和作品參加市級競賽,市賽設置有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教學實訓、微課教學設計等四個項目,共有566名教師分別參加了上述四個項目的競賽,為了鼓勵更多的人參加教學大賽,所有項目均不作名額限制,每個項目都可以由同一個學校3名教師組團參賽,極大的鼓舞了廣大教師們參加大賽的積極性。將2017年和18年我市所有獲得國賽二等獎及以上省賽一等獎作品組織講座,參加講座的一線教師超過400人,在全市範圍內實現共享與學習。並組織研究學習小組,將有價值的21個獲獎作品,進行完善形成課件在全市教師範圍內共享,形成各專業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庫。

7.社會貢獻

7.1人才支撐

1.產業需求吻合度。全方位對接「以港興市、產業強市、城鄉協調、創新驅動、綠色發展」五大戰略,服務臨港工業、「三新一高」產業、特色產業、戰略新興產業以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打造與之相適應的專業集群,連雲港中等專業學校建築工程施工、贛榆中等專業學校和東海中等專業學校機電技術應用、灌雲中等專業學校機械加工技術、灌南中等專業學校汽車應用與維修以及市藝術學校舞蹈表演等6個專業群被認定為江蘇省職業學校現代化專業群。支持職業院校逐步實現差異化和特色化發展,不斷優化調整專業結構,建立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的專業體系,大力發展產業急需和社會緊缺專業,孵化培育複合型專業。2018年,中等職業教育備案專業184個,其中,淘汰老舊「殭屍」專業4個,新增服裝製作與生產管理、食品生物工藝、糧油儲運與檢驗技術、物聯網技術應用、戲曲表演、太陽能與沼氣技術利用等6個適應產業結構調整的全新專業。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新增中醫康復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等2個新專業。

2.畢業生就業情況。畢業生就業情況是衡量職業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度的重要指標之一,2018年,全市中等職業教育畢業生8870人,就業人數8766人(直接就業人數4497人),就業率99%,對口就業率89%,基本滿足了本市各行業企業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詳見表7-1、7-2

表7-1  2018年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情況統計表1

畢業生數

就業人數

直接就業人數

就業率

對口就業率

直接就業學生中:
  就業去向分組
  (一)

直接就業學生中:
  就業產業分組
  (二)

直接就業學生中:
  就業地域分組
  (三)

直接就業學生中:
  就業地點分組
  (四)

去向

人數

去向

人數

去向

人數

去向

人數

8870

8766

4497

99.0%

89.0%

機關和企
  事業單位

2820

第一產業

555

本地

3059

城區

3441

合法從事
  個體經營

251

第二產業

1029

異地

1424

鎮區

898

其他方式

1426

第三產業

2913

境外

14

鄉村

158

升入高一級學校

4269

表7-2  2018年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情況統計表2

專業類別

畢業生數

就業人數

對口就業人數

專業類別

畢業生數

就業人數

對口就業人數

農林牧漁類

1046

1039

844

休閒保健類

0

0

0

資源環境類

0

0

0

財經商貿類

525

518

442

能源與新能源類

0

0

0

旅遊服務類

380

379

360

土木水利類

549

549

522

文化藝術類

259

257

210

加工製造類

1149

1135

963

體育與健身類

110

106

52

石油化工類

176

176

168

教育類

866

852

784

輕紡食品類

51

51

42

司法服務類

0

0

0

交通運輸類

814

811

748

公共管理與服務類

17

17

14

信息技術類

855

842

721

其他

452

452

452

醫藥衛生類

1621

1582

1544

總計

8870

8766

7866

7.2社會服務

1.培訓服務。充分發揮職業教育社會服務功能,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廣泛開展非學歷教育和技能培訓,為企業在職職工、退役軍人、進城務工人員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提供資源保障,年均培訓規模超過職業學校在校生規模,達到77896人次。為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影響力,積極引導支持職業學校在改善實驗實訓條件以及打造現代化實訓基地的同時,添加職業體驗功能板塊,建成貼近職業崗位實際、貼近生活的職業體驗中心12個。詳見表7-3

表7-3   2018年中等職業學校培訓服務統計表

學校名稱

職業體驗中心名稱

退役士兵培訓人次

農民工培訓人次

其他培訓人次

江蘇省連雲港中醫藥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連雲港市職業教育中醫藥職業體驗中心、連雲港市中小學素質教育實踐基地

0

0

3256

江蘇省連雲港工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1440

0

15600

江蘇省連雲港中等專業學校

智慧裝飾數位化互動體驗中心

102

0

16216

連雲港開放大學職業教育學院

連雲港開放大學學習苑

0

0

0

連雲港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397

0

3150

江蘇省贛榆中等專業學校

VR互動體驗室

0

0

6698

江蘇省金山中等專業學校


0

1580

200

江蘇省大港中等專業學校

航海實訓基地

0

5000

2000

連雲港生物工程中等專業學校

農墾文化體驗館、民俗體驗館

0

380

565

江蘇省東海中等專業學校

水晶雕刻技藝

127

549

258

江蘇省灌雲中等專業學校


0

0

7985

江蘇省灌南中等專業學校

民防教育館、農耕文化展覽館和食用菌展覽館、勝達數控加工創新工作室

2960

3054

6379

2.技術服務。全市職業學校充分利用優質教育教學資源,主動面向社會開展技術技能培訓,以及與企業尤其是與中小微企業開展技術研發與攻關,立項橫向課題10餘項,取得國家專利8項,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詳見表7-4

表7-4  2018年職業學校取得國家專利情況統計

學校名稱

國家專利數量

江蘇省連雲港中醫藥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3

江蘇省連雲港工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1

連雲港開放大學職業教育學院

1

江蘇省贛榆中等專業學校

1

連雲港生物工程中等專業學校

1

江蘇省東海中等專業學校

1

案例7-1  連雲港中醫藥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技術與研發服務結出新碩果。2018年,學校牢抓連雲港市 「高質發展,後發先至」戰略新機遇,不斷建設、完善科研服務平臺,與江蘇康緣藥業、江蘇德源藥業、連雲港萬泰醫藥、連雲港綠水青山環境檢測有限公司、康精草(北京)醫藥科技有限公司、連雲港寧遠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開展深度合作,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的同時,共建校企合作實驗室,實現資源共享、協同創新,全年共同完成課題10餘項,發表論文10餘篇,申報專利3項,經濟收益20餘萬元,企業收益近200萬元,顯著提升了學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社會影響力。

案例7-2 連雲港中等專業學校:技術服務進企業。學校響應市教育局號召,組織學院優質師資,選派部分專業教師攜帶宣傳材料走進企業,向企業員工分發《電工作業》《焊工作業》《高處作業》《製冷與空調》《危化品安全作業》等科技書籍,為企業員工安排安全生產知識講座,提高企業員工用電、焊接、空調、高危工藝等方面知識,使工人朋友了解和掌握了更多的特種作業以及特種設備實用技術及相關安全作業知識,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技能本領,在統籌城鄉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案例7-3 連雲港市藝術學校:文創歌頌正能量,綻放文明之花。學校積極創作生產一批文藝精品劇目:群舞《血色記憶》、《像花兒一樣》、《山哈女》、古典獨舞《青青子衿》、雙人舞《兩個人的海島》等,在各級賽事中爭金奪銀。為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對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作出的重要指示,我校傾力打造舞蹈作品《兩個人的海島》,在市「廉政文化鄉村行」活動中完成首演,贏得眾多關注。編寫創作的校歌《錦繡前程》,榮獲連雲港市 2018 年重點文藝創作項目資助。創作編排的歷史舞劇《絲路〃花兒》正在申報江蘇藝術基金 2019 年度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

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踐行適合教育理念,健全德技並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支持倡導結合地域文化特色,廣泛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進課堂、進社團活動。

案例7-4 連雲港中醫藥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打造國粹文化傳承工程。作為省科普教育基地、省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省華僑文化交流基地,學校傾力打造國粹文化傳承工程,依託中醫藥博物館等文化載體,開展國醫節、授戥授帽、八段錦等文化傳承和專業實踐活動,每年接待社會各界參觀交流活動逾12000人次,成為全市中醫藥文化傳承的一張靚麗名片。

案例7-5 贛榆中等專業學校:樹人與志願服務融合。學校專門成立了志願工作指導委員會,下設工作小組,專門指導學校的青年師生志願服務工作,由青年志願者申請成立了江蘇省贛榆中等專業學校「蒲公英」青年志願者協會,專門策劃、組織、培訓各類志願服務活動。學校1600餘名師生註冊了志願江蘇的青年志願者,新生的志願者註冊工作正在開展當中,2018年學校青年志願者們先後開展志願服務活動70餘次,在敬老扶弱、關注留守兒童、文明衛生城市創建、賽事服務等過個方面開展了多次志願服務活動。

案例7-6 灌南中等專業學校:社教助力文化傳承。學校積極承擔社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向社會免費開放民防教育館、農耕文化展覽館和食用菌展覽館等服務設施和數位化教育資源。2018被省社科聯表彰為「江蘇省社會科學普及示範基地(2015-2018)」。2018年學校社區教育工作成績突出,獲得「江蘇省優秀人繼續教育院校」榮譽稱號,楊慶華老師獲「江蘇省百姓學習之星」,晏義龍老師獲「江蘇省社區教育先進工作者」稱號。在第二屆美蘊秋歌社區教育成果展中,我校傳統文化校本教材《荀子文化讀本》獲得全國社區教育優秀理論與創作組優秀獎並在全國展示,另有10件攝影作品獲獎。

案例7-7 連雲港市藝術學校:古戲盛放生命之花。為更好傳承發展我市的淮海戲事業,學校以新校園建設為契機,充分利用海州古城得天獨厚的傳統文化資源,經學校積極爭取,成功與連雲港市淮海劇團、沭陽縣淮海團籤訂校企合作協議,開辦六年制中專淮海戲專業定向培養班。並在產學研中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淮海戲傳承、研究和發展工作,充分發揮了文化藝術學校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作用。目前,學校戲曲表演專業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淮海戲傳承基地,獲批連雲港市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7.3對口支援

1.對口幫扶。我市連雲港中醫藥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積極參與省教育廳「6+1」對口支援西藏拉薩第二職業中學醫藥衛生類專業建設工作,選派潘衛東副教授赴拉薩二職中進行為期2個月的指導,同時拉薩二職中的拉姆次仁老師來連雲港進行為期3個月的學習培訓,共同助力該校藥物製劑、藥品檢驗、護理專業建設。2018年對拉薩二職中參加中職護理國賽的學生進行了技能培訓,履行了學校作為援建單位的社會責任和義務。

2.新疆內地中職班。連雲港中等專業學校連續7年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認真做好新疆內職班的教育教學工作,2018年在全國33所承辦新疆內職班的學校中,連雲港中等專業學校新疆內職班管理工作成績斐然,獲得疆維吾爾自治區教育廳好評,目前新疆內職班在校生423人,專業涉及現代服務業、加工製造業以及建築裝飾等行業領域。

7.4國際合作交流

全力支持職業學校開展中外合作交流,學習借鑑國際先進的教育思想、辦學理念、教學方法和管理經驗,努力辦好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校際交流等項目。2018年,開展國際合作交流項目4項,連雲港中醫藥高等職業技術學校與臺灣輔英科技大學互訪交流,連雲港中等專業學校、連雲港工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及連雲港職業技術學院3所學校共同開展海斯坦普西班牙三個項目的系統培訓,贛榆中等專業學校開展中德諾浩國際合作班辦學,東海中等專業學校與捷克新博爾水晶學校開展合作辦學。

案例7-8 連雲港中醫藥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開門辦學」架起兩岸學術交流、增進友誼的橋梁。學校堅持「開門辦學」,積極與國(境)外高水平學府開展合作交流,拓展眼界視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進醫藥衛生人才培養與國際接軌。2018年,進一步深化與臺灣輔英科技大學的合作交流,臺灣輔英科技大學醫學健康學院郭詩憲博士及該校護理專業11名學生來我校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訪問學習,架起了兩岸學術交流、增進友誼的橋梁,促進了兩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的提升。

案例7-9 連雲港中等專業學校、連雲港工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連雲港職業技術學院:項目搭臺,學校唱戲。2018年,連雲港市校企合作服務平臺搭橋,三校28名學生奔赴西班牙開始為期3-6個月的培訓學習,他們在海斯坦普西班牙總部接受「質量控制/測量技術」、「汽車工程CAD/CAM/CAE」、「模具設計/生產和維護」等三個項目的系統培訓,每個項目都包含了由淺入深、由點到面的介紹,還涵蓋了流程管理和工具使用的介紹,確保每位學員都能拓寬知識面,夯實理論基礎。

7.5 服務一帶一路

作為「一帶一路」戰略支點城市,藉助省職業院校國際交流平臺,積極鼓勵職業學校探索嘗試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職業院校、教育機構在教師互訪、學生互換、專業共建、科研合作、人文交流等方面加強交流合作。

案例7-10 連雲港中醫藥高等職業技術學校:「一帶一路」的友誼使者。學校選派韓瑋老師做為中國第13期援馬爾他醫療隊的翻譯,出色地完成了為期一年的援外任務,為增進中馬友誼、傳播中醫藥文化作出了積極貢獻,受到了當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中國駐馬爾他大使館專門致信江蘇省衛健委提出表揚,連雲港市政府給予韓瑋老師記三等功表彰。

案例7-11 連雲港中等專業學校:內職班初現貢獻力。學校是國家首批承辦新疆內職班的學校,從2011年至今已培養畢業生445人,其中還有2016級185人學生在疆內外各地頂崗實習,2017級和2018級共250名學生在校學習。畢業學生就業的單位有新捷燃氣、國能生物發電廠、海螺型材、慶華能源、阿克蘇宏偉電器廠、昌吉五家渠光大油脂公司、昌吉匯源果汁有限公司、吐魯番沈宏集團熱電廠、恆力集團、海州灣會議中心、希爾頓酒店、希爾頓酒店、蘇州石湖金陵、開發區華美達大酒店、康輝旅行社等,2106級學生分別在突瑪麗斯大酒店、環球國際大酒店、美玉大酒店、南京西苑賓館、帕爾蘭大酒店、天山之星飯店、新疆漢華水處理工程有限公司、新疆鑫琞宇農業有限公司,為國家的一帶一路建設做出了貢獻。

  8.政府履責

8.1政策措施

市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發展,始終將職業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列為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重要內容。根據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即將出臺《關於加快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的實施意見》,持續推進我市職業教育現代化建設的健康發展。市教育局、市財政局聯合研究出臺《連雲港市職業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連教職[2018]3號),全面提升職業教育質量,培養更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規範職業學校招生秩序,淨化招生環境,是職業教育工作者的職責,也是全體教育工作者的責任,為此,市教育局研究出臺了《關於做好2018年連雲港市高中段學校招生職業類學校(含技工學校)實施徵求平行志願工作的通知(連教職(2018)8號)》。

8.2經費保障

1.政策性經費落實。嚴格執行國家、省、市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財政經費政策,職業教育經費在教育經費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對一、二年級涉農專業學生和非涉農專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按每生每年2000元發放國家助學金。不斷健全與職業院校辦學規模和培養要求相適應的財政投入制度,地方教育附加費用於職業教育的比例不低於30%。2018年市政府安排1000萬元職業教育專項經費,縣區政府安排相應的職業教育專項經費,並納入各級財政預算,主要用於支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內涵發展、質量提升以及各類競賽等方面的投入。明確要求企業依法履行職工教育培訓和足額提取教育培訓經費的責任,一般企業按職工工資總額的1.5%足額提取教育培訓經費,從業人員技能要求高、實訓耗材多、培訓任務重、經濟效益較好的企業可按2.5%提取,其中用於一線職工教育培訓的比例不低於60%;市、縣區人民政府可統籌其中的0.5%部分,用於發展本地區職業教育。

2.生均撥款。認真落實省定職業學校生均財政撥款、生均公用經費基本標準,並形成動態調整機制,中職財政生均撥款納入年初基本支出預算。2018年,生均財政撥款在 6000元及以上,其中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準不少於1000元,2018年較2017年生均財政撥款增長12.1%。

3.項目投入。創建項目投入。2018年,學校建設項目投入13786.87萬元,較上年度增長47.5%;市級財政投入20萬元建設市級特色專業學院2個,投入30萬元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建設4個,投入38萬元補助市級技能大賽賽點建設。教師培訓項目投入。2018年,在國培、省培項目安排的基礎上,年初科學制定市本級職業教育培訓項目計劃,投入175000元,完成300餘人次職教師資培訓。為發揮名師、大師引領示範作用,投入32000元建成4個港城職教名師(大師)工作室。

9. 特色做法

創新市本級培訓模式,探索精細化、小班化培訓。重視市職業教育領軍人才培養,重點提升「雙師型」教師素養,並持續進行骨幹班主任、對口單招教師等市本級培訓。

分兩階段開展了為期四天的市本級職業教育領軍人才專項培訓。以「本土專家引成長之路、仁厚匠心樹師德之範」為主題,圍繞職教領軍人才的成長發展,突出師德教育,設計了優秀教師案例分享、職業學校教學質量提升、「雙師型」教師成長路徑、職業教育教科研能力提升等內容,並加設了學員微分享論壇。學員代表分別對課題研究選題、中心組團隊建設、以及教師學習共同體主題式培訓模式的實踐和感悟等方面,從一線教師的視角進行了交流。既有個體視角也有團隊思維;既有基層工作分享,也有高層領導力探討。高質量的專家引領使每位參訓學員獲得切實有效的學習、思考和感悟,為打造區域高質量高水平的「雙師型」師資隊伍領軍人才起到強有力的助推作用。參加本次培訓的有市港城職教名師(技能大師)工作室主持人、市教科研中心組組長、市單招教學研究基地負責人等共計60人。

市職業教育專業教師「雙師雙能」技能提升專項培訓,以企業方為主導,通過生產線學員跟崗操作,以技術交流、項目研討、企業實踐的方式實施培訓,進一步增強了專業教師對生產一線的感性認識。我市職業學校專業教師分兩批走進日出東方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開展了為期十天的「雙師雙能」技能提升市本級培訓。本次培訓走進企業,是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共同育人機制的一次嘗試。共來自全市10餘所職業學校的60名機械加工和電氣控制專業骨幹老師參加培訓。

10.挑戰與展望

10.1 主要問題

1.對職業教育的認識不到位。社會各層面對職業教育認識還存在較大偏差,重普教、輕職教,重學歷、輕能力,重就業、輕創業的現象較為普遍。

2.服務地方經濟支柱產業發展的能力不足。以石化產業為例,從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規模、培養層次到培養質量,以及相關專業結構的自主調適等方面均難以滿足產業發展需求。

3.專業師資量與質急需得到改善與提高。目前專業師資狀況與教育教學工作實際需要以及人才培養質量要求存在明顯差距。

4.國際交流合作急需加強。職業教育對外開放的現實狀況與「五位一體」的國家戰略以及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一帶一路」支撐點極其不相匹配,目前的國際交流合作停留在淺表層面。

5.職業學校實驗實訓設備條件的更新不及時。職業教育永立經濟社會發展大潮浪頭,兩者之間存續著息息相關的一致性,但如果職業學校實驗實訓設備技術先進性的滯後,必將嚴重影響學校辦學水平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

10.2 未來展望

1.及早出臺《關於加快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的實施意見》,政府部門加快「放管服」職能轉變,由注重「辦」職業教育,向「管理與服務」過渡,發揮市場機制配置非基本公共教育資源作用。持續加強職業教育宣傳,有序推進區域職業體驗中心建設,面向社會公眾和中小學生開放,

2.繼續實施《連雲港市職業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重點加大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力度,以專業規劃、特色學院建設以及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為主抓手,研究出臺推進專業結構調整優化的工作意見,尊重學校專業設置的自主權,每年調整1次專業,形成常態化、動態化專業調整機制,不斷提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人才需求滿足度。

3.專業師資情況的改善需要「引」、「聘」、「培」多管齊下,一是切實執行《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編辦等部門關於核定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實施意見的通知》(蘇政辦發〔2002〕113號)要求,及時補充職業學校專業教師,建立職業院校教師引進綠色通道,對世界技能大賽前三名選手、全國一類職業技能競賽第一名選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授予的「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省政府授予的「江蘇技能狀元」和「江蘇工匠」,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認定後,由招聘院校自主考核錄用入編;二是各級人民政府依據職業院校實際缺編數量和教師平均工資標準,核定兼職教師經費補助額度並足額撥付到校,用於聘請行業企業專家和能工巧匠,健全鄉土人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到職業院校兼職授課制度;三是充分發揮國家、省、市、縣區、校五級職業想校師資培訓體系功能,實施5年一周期的教師全員培訓制度。專業教師每5年到企業實踐累計不少於半年時間,新入職專業教師前3年赴企業集中實踐鍛鍊半年以上。鼓勵和支持職業院校專業教師赴海外培訓進修。

4.強力推進職業教育中外合作交流,藉助省職業院校國際交流平臺,支持職業院校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職業院校、教育機構在教師互訪、學生互換、專業共建、科研合作、人文交流等方面加強交流合作。支持職業院校招收留學生,辦好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海外升學直通車項目和校際交流等項目。支持職業院校配合企業「走出去」辦學,培養符合「走出去」需求的專業化人才或開展境外勞務培訓和技術培訓。動員和匯聚各方資源,引入境外高水平職業教育資源與培訓品牌,引導和支持職業院校教師與學生獲取國際通用職業資格證書。

5.及時改善職業學校實驗實訓設備條件,堅持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發展道路是必然選擇,但是加大對職業教育發展的投入也是必然要求,在保障職業教育經費政策百分百落實到位的基礎上,拓寬經費籌措渠道,鼓勵行業企業、社會力量捐資出資舉辦職業教育,只有這樣,職業教育的發展前景才會越來越美好。

 


相關焦點

  • 武陟縣職業技術學校2018年度質量報告
    武陟縣職業技術學校質量年度報告    (2018,進一步完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進修和繼續教育制度,促進教師深入生產實踐,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五)2018年7月,我校派17位教師參加了中等職業學校骨幹教師省級培訓。
  • 孟州市職業教育中心教育質量年度報告
    孟州市職業教育中心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17年) 根據河南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做好2017年度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報告編制和發布工作的通知》(教辦職成〔2017〕880號)文件精神,現將本校2017年度中等職業學校教育質量報告如下。
  • 焦作冶金建材高級技工學校2018年度質量報告
    焦作冶金建材高級技工學校2018年度質量報告 2007年學校被評為國家級重點技工學校,同年由焦作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焦作冶金建材職業中等專業學校,2010年晉升為高級技工學校,2010年由焦作市教育局批准更名為焦作冶金建材工業學校。2017年被河南省教育廳授予「河南省職業教育品牌特色學校」。
  • 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滿意度測評報告
    本輪調查按照「精準梳理現狀、總結成功經驗、找準問題癥結、提出對策建議」的原則展開,並在區域範圍、對象群體、調研方式、分析技術、結論生成等方面尋求新的突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持續關注下,在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密切合作和共同努力下,我國中職教育改革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從此次調查結果看,成績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1.中職教育相對獲得感增強上輪滿意度調查以來,我國中職教育的質量有所提升,給學生帶來更多獲得感,同時中職畢業生受到就業市場歡迎。
  • 關於印發《2018年連雲港市消除瘧疾和重點寄生蟲病監測工作方案...
    各縣、區衛生計生委(局),開發區和徐圩新區社會事業局: 為進一步加強瘧疾等重點寄生蟲病防治工作,全面實施《連雲港市消除瘧疾工作方案(2016-2020年)》,確保如期完成2018年度工作任務,現將《2018年連雲港市消除瘧疾工作方案》和《2018年連雲港市重點寄生蟲病監測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各地各單位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 市政府文件-市政府關於頒布2004年度連雲港市科學技術進步獎的決定
    為進一步激發科技人員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市政府決定授予「FA200型絲束拉斷機」等9項成果2004年度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授予「LMV541平網磁棒印花機」等22項成果2004年度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授予「SG(H)10-200-1600/10H級浸漬乾式變壓器」等57項成果 2004年度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 [中報]佳發教育:2018年半年度報告
    [中報]佳發教育:2018年半年度報告 時間:2018年08月28日 04:11:53&nbsp中財網 成都佳發安泰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半年度報告 2018年08月 第一節 重要提示、目錄和釋義 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半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
  • 市科技局關於公布2018年度連雲港市高新技術產品名錄的通知
    連科〔2018〕114號       市科技局關於公布2018年度連雲港市 高新技術產品名錄的通知   各縣、區科技局,徐圩新區經發局: 為進一步引導企業通過自主創新,不斷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自有品牌的高新技術產品,提高有效供給
  • 關於江蘇省連雲港市2021年事業單位名校優生選招報名有關情況說明...
    根據事業單位名校優生選招工作實際,經應聘人員申請,選招單位主管部門(單位)審核同意,現就《江蘇省連雲港市2021年事業單位名校優生選招公告》報名工作中的有關情況說明如下: 1.「國際關係學」專業可以報考連雲港市委黨校教師崗位(3)(崗位代碼10010103)。
  • 南京大學2017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根據《教育部關於做好2018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教學[2017]11號),「各地各高校要認真落實就業情況統計和監測責任制,確保就業數據真實準確。不斷完善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按時向社會發布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 關於印發《2019年連雲港市消除瘧疾和重點寄生蟲病監測工作方案...
    各縣(區)衛生健康委,功能區社會事業局: 為進一步加強瘧疾等重點寄生蟲病防治工作,全面實施《連雲港市消除瘧疾工作方案(2016-2020年)》,確保如期完成2019年度寄防工作任務,現將《2019年連雲港市消除瘧疾工作方案》和《2019年連雲港市重點寄生蟲病監測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各地各單位結合實際
  • 2018年度十大求真教育新聞
    "『南京大學2018年12月15日針對該校39歲教師梁瑩抄襲和一稿多投等學術不端行為,公開給予一系列處分』等新聞入選2018年度十大求真教育新聞。"12月27日,在求真教育實驗研究院2018學術年會上,求真教育實驗研究院院長王旭明發布了2018年度十大求真教育新聞和十大求真教育數據。
  • [年報]科新機電:2018年年度報告
    [年報]科新機電:2018年年度報告 時間:2019年03月27日 16:31:12&nbsp中財網 報告期 指 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 近三年 指 2018年度、2017年度、2016年度 元 指 人民幣元 第二節 公司簡介和主要財務指標 一、公司信息 股票簡稱 科新機電 股票代碼 300092
  • 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校長辦學滿意度調查與分析
    綜觀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統計數據,可以比較直觀地看到我國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成效與不足,但是數據統計指標也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採集學校發展信息的全面性,不足以全面反映教育發展的內涵和改革進展。為此,我們實施了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校長滿意度調查,從一線辦學者的視角,了解我國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所取得的成效以及面臨的挑戰。
  • [年報]東安動力:2018年年度報告
    [年報]東安動力:2018年年度報告 時間:2019年03月25日 19:51:06&nbsp中財網 公司代碼:600178 公司簡稱:東安動力 哈爾濱東安汽車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年度報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
  • [年報]中國化學:2018年年度報告
    公司代碼:601117 公司簡稱:中國化學 中國化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2018 年年度報告 2018 年年度報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從嚴壓控「兩172018 年年度報告 金」,系統性使用金融工具降槓桿、減負債,實施保險、融資租賃業務集中管理,加強資金集中管理,持續推進財務共享工作。6.風險管控不斷增強,企業運營質量有效提升 深入推進依法治企,加強內控體系建設。
  • 擴,教育質量向上的空間
    原標題:擴,教育質量向上的空間  「促進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這是李克強總理3月5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有關教育部分提綱挈領的一句話。   教育公平是保障「有學上」,而教育質量是保障「上好學」。要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必然要提升教育質量。
  • 連雲港市人民政府
    江蘇鷹遊紡機有限公司2017年度連雲港市科學技術特別獎,授予王行安、徐新建2017年度連雲港市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授予「紫菜栽培加工機械化關鍵技術集成與應用」等70個項目2017度連雲港市科學技術進步獎,其中一等獎7項、
  • [中報]傑克股份:2018年半年度報告
    [中報]傑克股份:2018年半年度報告 時間:2018年08月30日 21:57:40&nbsp中財網 通過以上各方面措施,公司產品質量穩步提升。公司陸續榮獲「全國質量檢驗工作先進企業」、「全國縫製機械行業質量管理先進企業」、「浙江省質量獎」、「台州市市長質量獎」等榮譽。公司取得 2017 年浙江省「浙江製造」品牌認證證書,並在2018年1月通過「浙江製造」覆審,2018年上半年榮獲2017年度輕工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獎。
  • [年報]*ST金嶺:2018年年度報告
    山東金嶺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年度報告 2019年03月 第一節 重要提示、目錄和釋義 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五、董事會、監事會、獨立董事(如有)對會計師事務所本報告期「非標準審計報告」的說明 □ 適用 √ 不適用 六、與上年度財務報告相比,會計政策、會計估計和核算方法發生變化的情況說明 √ 適用 □ 不適用 公司根據財政部發布《關於修訂印發2018年度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的通知》(財會[2018]15號),針對本年度對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