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校長辦學滿意度調查與分析

2021-01-08 騰訊網

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校長辦學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校長總體滿意度得分為60.65,處於「基本滿意」水平。

綜觀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統計數據,可以比較直觀地看到我國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成效與不足,但是數據統計指標也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採集學校發展信息的全面性,不足以全面反映教育發展的內涵和改革進展。為此,我們實施了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校長滿意度調查,從一線辦學者的視角,了解我國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所取得的成效以及面臨的挑戰。

一、調查概述

(一)抽樣與實施

2019年,課題組採用分層隨機抽樣和目的抽樣相結合的方法,首先在各省份層面抽取樣本校,力求覆蓋全國各省份、各地區、各類型中職學校,兼顧抽樣的科學性和可行性。按照區域中等職業教育規模,在各省級區劃內抽取中職學校總數的5%,同時保證各地市區均有至少1所中職學校進入本省樣本。

據此,課題組在全國31個省份抽取578所樣本校,每所學校抽取3位校長(1位正校長、2位副校長)填寫問卷,共抽取1734名校長參加調查。課題組共收到網絡調查校長問卷1658份,有效問卷1577份,有效率為95.1%。

(二)工具與方法

本調查使用課題組自行設計的《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滿意度調查問卷(校長卷)》實施調查,問卷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中職校長辦學滿意度調查,共包含59個客觀選擇題和1個開放題;第二部分為中職校長及任職學校背景信息調查。

第一部分是問卷的主體,包括內部滿意度和外部滿意度兩大維度。內部滿意度包括工作績效、成就感與勝任感、工作負擔與風險3個二級指標,外部滿意度包括政府和環境2個二級指標。題項設計採用李克特式7點量表。開放題是了解校長在辦學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困難和最需要的支持。

課題組運用SPSS軟體對調查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將所有問卷題項的7點量表進行了百分制轉換,獲得校長對每一個題項觀測點的滿意度分值;並對所有題項百分製得分進行等權平均,獲得校長對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總體滿意度的分值;結合樣本人口學特徵,對單個題項和總體滿意度分值進行差異性分析,形成了本次調查結果和主要結論。開放題共收集到1482份有效回答,藉助MAXQDA質性資料分析軟體對其進行整理、編碼和分析,共形成128個一級代碼,代碼總頻次為4090。

二、結果與發現

(一)中等職業教育辦學成效明顯

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校長總體滿意度得分為60.65,處於「基本滿意」水平。有關人才培養、學校改革發展等指標的內部滿意度得分66.15,有關政府管理和社會環境等指標的外部滿意度得分56.66,表明中職校長對學校自身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的成效更為滿意。

1.立德樹人成效顯著

中職校長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總體情況認可度較高(79.15),對立德樹人的工作成效滿意度最高(82.72)。同時,在校長看來,當地用人單位對學校畢業生也較為認可(79.82)。表1數據表明,這3個題項,傾向於「滿意」的比例均接近或超過90%。

2.學校辦學贏得認可

中職校長對本校發展成效基本認可,對於所選取的辦學條件、專業建設、課程教學改革、校企合作4個測評指標,傾向於「滿意」的佔比合計在69.12%~77.43%之間,傾向於「不滿意」的佔比合計在6.60%~13.25%之間。比較而言,對學校專業建設情況(70.63)、課程教學改革成效(69.77)、校企合作情況(68.29)認可度略高,對學校辦學條件(66.76)認可度略低(表2)。

主要利益相關主體對本校的認可度,中職校長充滿信心。上級主管部門對學校的辦學成效(80.90)、家長對學校辦學質量(78.00)、用人單位對畢業生(79.82)、學校社會聲譽和影響力(76.20)得分均較高。並且,4個測評指標傾向於「滿意」的佔比在83.32%~92.14%之間(表3),呈現出普遍認可的態勢。

3.政府經費保障有力

在經費保障方面,校長對教師培訓經費保障情況認可度相對較高(64.79),63.79%的校長傾向於「滿意」;其次是政府落實生均經費政策(62.63),62.71%的校長傾向於滿意;認可度略低的是政府支持改善辦學條件的力度(60.77),58.73%的校長傾向於滿意(表4)。

4.國家宏觀政策導向精準

對於2019年初出臺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簡稱「職教20條」),校長持認可態度並抱有積極期待。關於這份文件對中職改革發展的推動作用,校長滿意度得分為82.35,在所有題項得分中排在第二位,本題傾向於正面認可的校長佔比91.88%。1+X證書制度是職教20條中的重要內容,對這一制度將帶來的積極效應,校長抱有積極期待(76.07),傾向於正面認可的校長佔比83.26%。同為2019年出臺的重大政策「高職院校擴招100萬人」對中職發展的作用,校長認可度較低(63.44)。

「開展社會培訓」,校長的認同度較高(73.59),傾向於正面認可的校長佔比為77.56%。技能大賽對學生發展的意義得分較高(74.18),傾向於正面認可的校長佔比77.81%。近年來教育部推行的教學診改制度(67.96)、中職質量年報制度(64.12)對學校發展的意義得分相對較低,但也基本認可。調查結果詳見表5。

(二)中等職業教育發展仍存短板

本次調查發現,中職校長對政府管理保障、社會環境、自身工作負擔等指標的滿意度偏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短板和面臨的深層次挑戰。

1.當地政府支持指導仍顯不足

「區域政府保障」指標,中職校長滿意度得分57.34,處於偏低水平。其中,「當地政府對中職教育重視程度」得分58.47,「當地政府促進校企合作所發揮的作用」得分56.11,「對學校專業設置與課程改革指導」得分56.13,「當地政府對學校聘請兼職教師的政策」得分55.36。

校長對自身專業發展機會「比較不滿意」(35.93),國內培訓機會(50.55)滿意度好於國外培訓機會(21.32),75.65%的校長表示少有機會到發達國家培訓學習(表6)。

2.中職辦學自主權受到掣肘

「辦學自主權」指標滿意度得分45.82,處於「比較不滿意」水平。在人事權方面,學校對教師評聘(50.06)、從企業引進優秀人才任教(45.97)、教師績效工資(53.14)等題項滿意度均較低。在財權方面,學校對經費的支配權(51.28)、社會服務收入的支配權(41.33)、校企合作中雙方利益分配(49.08)3個題項滿意度均較低(表7)。

3.師資配置明顯不足

有關學校師資隊伍的題項滿意度得分均偏低,教師編制配額不足(41.55),專任教師數量不足(47.85),雙師型教師數量和水平不能滿足需求(53.80),數據充分表明師資配置是目前我國中職學校普遍面臨的短板(表8)。

在開放題統計結果中,「師資困難」的一級代碼頻次為923,佔總頻次2817的32.77%,其出現頻次之高說明師資問題是校長在辦學過程中面臨的普遍困難。按照代碼頻次的高低,圖2從左至右依次呈現師資困難的具體內容。

在校長們所反映的師資困難中,師資不足是難中之難,其頻次為495,佔師資困難代碼頻次的53.63%。除了籠統地表達「師資不足」之外,許多校長還描述了師資不足的具體體現,即缺少雙師型教師、缺少專業教師、缺少名師大師。師資不足不僅體現為數量的不足,也表現為質量有待提升,需要「專家」「能手」「能工巧匠」等高水平師資。校長們多次提到「教師缺編嚴重」「編制配額不足」等困難。缺少編制不僅「不能滿足教育教學需求」,而且因編制問題得不到解決,導致「專業教師的引進非常困難」。另外,「外聘教師偏多、流動性強」,也會為師資隊伍的穩定性帶來挑戰。

4.中職教育發展不平衡矛盾突出

在城鄉維度上,城市學校校長滿意度(61.32)高於縣鎮學校(59.80),差異顯著。參與本次調查的學校,56%在城市,44%在縣鎮。在教師發展、學校發展、產業環境等指標上,城市的師資配備水平明顯好於縣鎮,城市的產業環境好於縣鎮,對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更為有利。

在區域維度,東中西部區域間校長滿意度呈梯度降低,差異顯著。參與本次調查的校長樣本,東部地區佔比36.1%,中部地區佔比33.5%,西部地區佔比30.0%。3個區域的總體滿意度得分分別為63.54、60.04、57.88;在工作績效、工作勝任、工作負擔或風險、政府保障與管理、發展環境5個二級指標中,除了工作負擔或風險普遍較重、不存在區域差異外,其他4個指標也均呈自東向西梯度降低趨勢。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水平存在較為明顯的區域差異。

在學校維度上,校長滿意度在學校類型、學校性質、學校層次間均存在顯著差異。在普通中專、職業高中、技工學校、成人中專(因樣本佔比不足1%,分析中剔除)4類學校中,職業高中校長滿意度指數最低(59.59),未達到滿意度指數均值(60.65);普通中專校長滿意度指數(61.39)略高於均值;樣本佔比較小的技工學校滿意度指數最高(63.78)。在不同性質學校中,民辦學校校長滿意度指數最高(65.26),其次為行業企業辦學校(61.75),公辦學校校長滿意度指數相對較低(60.38)。在辦學水平上,國家級示範校在教師數量和結構、學校辦學條件、生源質量、專業建設、課程改革、校企合作、教師培訓經費、校長專業發展機會、外部產業環境等指標上,滿意度得分明顯高於非國家示範校,表現出明顯優勢。但有部分指標呈現出相反的趨勢,如2019年出臺的高職院校擴招新政、已實施多年的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制度,非國家級示範校校長滿意度指數較高。

5.中職教育發展外部環境欠佳

從社會觀念層面看,當地百姓對子女就讀中職學校的意願較低(44.25),是「外部環境」指標中滿意度得分最低的題項。從產業環境層面看,行業企業參與辦學情況,校長滿意度偏低(51.44);當地就業機會情況,校長滿意度較高(61.11),表明中職教育通過人才培養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社會公眾對中職教育仍視為無奈之下的選擇。

三、對策建議

1.加強地方政府支持指導力度

依據本次調查分析結果,中職校長對於當地政府指導辦學方面的工作滿意度相對較低,體現在促進校企合作、指導專業建設和課程教學改革等方面。我國課程、教學改革工作主要依託於各地教科研系統給予指導和支持。教研製度是富有鮮明的我國本土特色的教學研究管理制度,早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哈爾濱、上海、大連等地就先後建立了教研組、教研室,20世紀五六十年代各省市區縣也建立了相應的教研室。OECD在分析上海2009年PISA成績背後原因時將「嚴密的教研管理系統和嚴格的教學常規」列為三大優勢之一。但是,目前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的教研體系仍不完善,區縣層面尤其薄弱。有調查顯示,重慶市超過一半的區縣沒有設置獨立的中職區域教研機構,超七成區/縣沒有單獨的中職教研經費保障,近三成區縣沒有專職的職教教研員,存在普教教研員代管職教教研的情況,導致職教教研普教化。職教教研員所指導的學科或專業與其所學專業一致的不足四分之一。教研淺表化、缺乏系統設計,教研資源分散、缺乏共享機制。這一個案調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區縣層面中職教科研工作體系不健全、不完善的窘境。急需進一步發揮省、市級政府統籌職能,做好中職教育服務體系的頂層設計,加強教研、科研機構和隊伍建設,加強校企合作、促進就業等相關平臺建設,為學校課程教學改革、深化校企合作等提供適切指導與支持,提升地方政府、各級教育部門服務中職學校內涵建設的水平。

2.多種方式縮小中職教育發展差距

調查結果反映出當前我國中職辦學水平存在明顯的城鄉、區域和校際差距,體現在學校軟硬體條件、政府管理與保障力度、學校所處外部社會環境等多方面。

2019年教育部發布的《2018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辦學能力評估報告》顯示,基本辦學條件不達標問題仍然比較普遍;問卷調查顯示,仍有近一半中職學校的校長將主要精力投入到解決學校經費問題上。為此,建議著力落實普惠性投入保障政策,適度糾正「錦上添花」的專項撥款機制,在優化中職學校布局結構基礎上,加快在軟硬體條件方面尚未達標的中職學校的發展步伐,使學校的校舍、實訓設備設施、師資隊伍等方面配置能夠滿足辦學需要。職教20條要求「到2022年,職業院校教學條件達標」,各地需按此時間節點做好相關政策措施落地安排。同時,繼續加大區域間職業教育協作力度,通過學生異地就讀、幹部教師掛職支教、師資隊伍培訓、設備設施援助等多種途徑和方式,發揮發達地區、優質學校的資源優勢,帶動薄弱學校發展,為落後地區學生提供優質教育機會。

3.著力加強中職學校師資隊伍建設

本次調查顯示,中職教師編制配額不足、專任教師數量不足、「雙師型」教師數量與質量不足的矛盾在發達地區和落後地區普遍存在。首先,要通過調整和拓寬教師來源渠道補充雙師型教師。其次,要通過開放培養培訓體系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最後,急需突破政策瓶頸吸引優秀人才補充中職學校師資隊伍。前述6號文件明確提出「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級工以上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人員)可適當放寬學歷要求」「設置一定比例的特聘崗位,暢通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兼職從教渠道」「完善『固定崗+流動崗』」等,這些政策的落地可解學校困局,讓學歷不夠或年齡偏高等受制於政策桎梏的企業技術能手取得從教資格。地方上引進人才的相關門檻可建立彈性、靈活標準,對職業院校師資的個性化需求給予政策空間,加快破解專業教師供給不足難題。

4.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激發學校辦學活力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中職校長對於教師評聘、經費使用、校企合作、國際交流合作等多個方面的辦學自主權滿意度偏低,這些體制機制的束縛使學校在探索辦學模式改革創新的道路上阻礙重重。近年來國家已相繼出臺相關政策文件,賦予學校相關自主權。國家層面的重大政策導向,急需地方政府結合當地實際,創造性地出臺可以落地的配套政策措施,使中職學校在開展校企合作育人、開展社會培訓服務等方面的運行機制更為順暢。

5.因勢利導糾正社會認知偏差

本次調查結果再次表明,儘管國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發展,也在投入保障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但老百姓選擇職業教育的意願依然很低。各地應藉助職業教育活動周等途徑和載體,打開校門,走進社區,讓更多的社會公眾了解、認識職業學校的辦學定位和育人價值,贏得更多的認同和尊重。同時,加強家校合作與溝通,讓家長看到孩子在職業學校獲得的成長與發展,感受職業教育立德樹人的成效,增強對職業院校的信任度。還要向更多的家長宣傳國家職業教育最新政策,特別是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方向,了解孩子未來的發展方向和路徑,增強對孩子通過職業教育成人成才的信心。地方政府還要通過平臺搭建、政策引導等方式,推動行業企業深度參與當地職業學校人才培養工作,達到雙元合作育人的雙贏局面。

注釋:

滿意度水平得分區間:0~16.7分為「非常不滿意」,16.8~33.3分為「基本不滿意」,33.4~50分為「比較不滿意」,50~66.7分為「基本滿意」,66.8~83.3分為「比較滿意」,88.4~100分為「非常滿意」。

相關焦點

  • 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滿意度測評報告
    本輪調查按照「精準梳理現狀、總結成功經驗、找準問題癥結、提出對策建議」的原則展開,並在區域範圍、對象群體、調研方式、分析技術、結論生成等方面尋求新的突破。有72.80%為民營企業,71.80%的用人單位將中職畢業生定崗在操作、銷售和生產管理等一線崗位,90.00%以上的企業將中職畢業生的轉正工資定在5000元以下。4.調查問卷內容學生調查問卷主要調查學生入學前對中職教育的期望,就讀期間對教育質量、教育環境、教育公平和教育收穫的感受,以及對接受中職教育的總體滿意度。
  • 全國高等教育滿意度調查報告
    開展全國教育滿意度調查,是教育部黨組總體部署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對黨中央、國務院號召切實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積極回應。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在全國31個省份教科院所支持下,於2016年5月-6月開展了高等教育滿意度調查。本文對這一調查情況進行介紹和分析。
  • 中職教師從業滿意度調查
    針對「學校給老師提供的辦公環境」提問,65.2%的教師表示「比較滿意、滿意和非常滿意」。滿意度矩陣分析顯示,與2016年調查結果相同,工作條件二級維度兩次調查均落入保持區。充分說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較為完善,教師的辦公條件和教學條件得到較大改善,能夠保證教師具有良好的工作條件。
  • 廖榕就當選2015年廣東當代民辦教育優秀辦學人
    中國網訊 日前,由廣東教育學會 、廣東當代民辦教育管理研究院、廣東省教育基金會共同舉辦的2015年廣東當代民辦教育優秀辦學人評選表彰活動落下帷幕並傳來喜訊:辦學多年的廣東華商教育集團董事長廖榕就榮獲「廣東當代民辦教育舉辦人突出貢獻獎」。此次評選表彰活動在廣東省尚屬首屆。
  • 積極打造辦學特色 譜寫職業教育序章——聚焦江蘇省高郵中等專業...
    原標題:積極打造辦學特色 譜寫職業教育序章——聚焦江蘇省高郵中等專業學校的特色育人之路江蘇省高郵中等專業學校創辦於1986年,是一所融中等職業教育、五年制高職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社區培訓教育於一體的規模化、現代化、園林式公辦學校。經過30餘年的發展壯大,如今的高郵中專已經頗具規模。
  • 臺灣大學校長互評調查 臺灣科技大學辦學績效最佳
    華夏經緯網2月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為了解各大學辦學績效,根據雜誌最新大學校長互評調查顯示,臺灣科技大學獲選為辦學績效最佳,其次是逢甲大學,進步幅度最大的則是雲林科技大學。    據報導,Cheers雜誌7日公布「2017大學辦學績效最佳Top20調查」,針對151所大專院校(不含專科學校)校長進行問卷調查,每位校長至多可推薦3所學校,共回收140份問卷,回收率92.7%。
  • 連雲港市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18年)
    為全面反映連雲港市中職教育發展現狀,我們根據全市職業教育年度統計數據和中等職業學校年度質量報告進行整理分析,編寫了《連雲港市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18年)》。 1.2018年,學校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1金2銀;參加全國食品藥品職業院校「藥物分析技術」技能大賽,獲團體二等獎;參加江蘇省職業學校技能大賽,獲5金8銀13銅。參加全國職業院校「三稜·創新杯」應急救護技能競賽和「鳳凰·中控杯」安全健康環保(HSE)科普知識競賽,獲最佳組織獎及特等獎1項、二等獎2項。
  • 如何評價高校辦學質量?分類評價改革 讓上海高校辦學更具「個性」
    上海於2015年在全國率先實施高校分類管理改革,並於2018年在全國較早開展了高校分類評價工作。五年多來,上海的高校正在逐步優化和建成個性化評價模式,讓學生能夠選擇自己喜歡的學校和專業。完善評價體系畢業生滿意度也將納入其中上海海事大學校長陸靖說:「學校的內涵建設很有成效。通過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育人質量也在不斷提高。」
  • 杭州採荷第二小學吳樹超校長分享前沿辦學理念 繪製未來社區學校...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胡語彤 通訊員 趙婷紅)近日,由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委託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承擔的2020年小學骨幹校長國家級培訓項目,第111期全國小學骨幹校長高級研修班於北京開班。此次研修活動將持續一個多月,邀請了全國各地的骨幹校長們進行教育教學經驗分享交流。
  • 海澱小學初中社會滿意度調查結果出爐!這所民辦校為啥連續多年名列...
    近期,海澱區2018年義務教育學校社會滿意度調研結果出爐。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再次脫穎而出,得分再次位居前列。自2014年參與該項調查以來,學校社會度滿意指數年年名列前茅,初中綜合得分在海澱區連續三年位居第一,小學綜合得分在海澱區連續兩年位居第二。
  • 武陟縣職業技術學校2018年度質量報告
    學校為了能更好地樹立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質量,改進教育教學,開展了畢業生對學校滿意度調查活動,分別對10個專業隨機抽取98名畢業生進行了滿意度調查,畢業,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貫徹落實《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精神,緊密聯繫學校實際,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
  • 學生學習情況及滿意度調查分析報告
    學校將在疫情控制前不組織面授,不安排學員到學習中心學習等聚集活動,但為了更好的全面了解學員的學習情況,進一步提升教學服務質量,改進學習中心管理中的不足之處,更好的服務學生。學習中心特以問卷調查的形式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收集並整理了學生調查意見,這將作為我學習中心今後發展的一個重要指引。下面由小編帶領大家看看此次問卷調查最終結果吧!
  • 教育部就《中等職業學校數學課程標準》等5門課程標準答...
    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1月20日訊(記者 焦新)日前,教育部發布《中等職業學校數學課程標準》等5門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一、請您談談《標準》研製的背景。
  • 湖南網絡工程職業學院開放式高職辦學實踐碩果纍纍
    依託湖南廣播電視大學豐富的網絡和教學資源,湖南網絡工程職業學院運用全方位覆蓋的數位化智慧校園,大數據背景下的雲計算網絡空間,在全國高職教育領域首創了「開放式高職」的教育模式。,以開放式高職教學平臺為支撐,以教學資源共享為保障,以提升辦學潛能與人才培養質量為落腳點,依託湖南廣播電視大學辦學優勢,貫通開放式高職人才培養層次,構建開放式高職學習支持服務體系,培育開放式高職校園文化,形成開放式高職辦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辦學效果。
  • 教育部發布《中等職業學校數學課程標準》等5門課程課標
    其間,同步組織研製並於2019年10月印發《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規定,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分為必修課程、限定選修課程和任意選修課程。必修課程包括思想政治、語文、歷史、數學、外語、信息技術、體育與健康、藝術,物理、化學為相關專業的必修課程。此次發布的是其中5門課程標準,另外5門將於近期陸續發布。
  • ——阜平縣「老校長下鄉」工作情況總結
    為確保此項工作紮實開展、精準落地,我們按照上級部門相關要求,將此項活動作為阜平教育改革發展的突破口和切入點,作為12所學校辦學水平快速提升的重要支撐。在機構上、制度上、經費上予以全力保障。成立了教育局局長任組長,主管副局長任副組長、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幫扶學校校長為成員的領導小組。
  • 有數| 717萬份投票,找到中國滿意度最高的專業
    但這個任務並不輕鬆,其結果可能決定了自己數年的大學體驗,乃至一生的職業歷程。在有限的填報時間裡,網絡信息眾說紛紜、七大姑八大姨的意見紛至沓來。面對「我到底應該選擇什麼學校和什麼專業」的問題,傳統的擇校建議強調個案經歷(我親戚/朋友/鄰居的孩子......),或者排名、學科評估、地理位置等客觀指標,而忽視了畢業生的「滿意度」評價。
  • 青島經濟職業學校2020年招生簡章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4月9日訊  青島經濟職業學校是青島市教育局屬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省規範化學校、省優質特色中職學校立項建設學校、市文明單位標兵、市首批文明校園,2018年市教育局績效考核優秀單位,曾先後榮獲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傑出校長獎、黃炎培職業教育傑出校長獎、山東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 林格:鑄魂——什麼是辦學理念?怎樣提煉學校的辦學理念?|開講
    無數多的優秀校長都認同一個道理:長期的辦學實踐告訴我們,一所學校有一所學校的邏輯起點,這就需要學校深刻把握大我與小我的關係,發掘和凝練既符合黨和國家倡導的共同價值、又契合學校實際的校本化價值觀,實現校本化價值引領。問題來了,什麼是「魂」?我們如何「鑄魂」?
  • 孟州市職業教育中心教育質量年度報告
    》(教辦職成〔2017〕880號)文件精神,現將本校2017年度中等職業學校教育質量報告如下。學校是國家級重點職業中學、是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國家級電工電子與自動化技術實訓基地、國家級中等職業教育德育工作實驗基地,是河南省示範性職業學校、河南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河南省職教攻堅先進單位、河南省教學科研先進單位、連續三年榮獲焦作市教育質量綜合評比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