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平縣「老校長下鄉」工作情況總結

2020-12-0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老校長下鄉」工作是響應京津冀協同發展和精準扶貧的國家戰略的有效探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把貧困地區的孩子培養出來這才是根本的扶貧之策的重要舉措;是教育系統關工委配合主渠道,將城市優質資源向農村輻射,助力貧困地區中小學打好教育扶貧攻堅戰的一項品牌工作;也是充分發揮老校長、老教師閱歷、經驗等方面的優勢,為推進教育公平、教育均衡作出貢獻的重要抓手。在教育部關工委領導下,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教育系統關工委的直接組織下,2016年9月,第一批「老校長下鄉」活動在北京正式啟動,2019年10月,啟動第二批「老校長下鄉」活動。

  北京市共選派了16位退休老校長、書記、教師到阜平9個鄉鎮12所鄉村學校支教。北京師範大學和首都師範大學也選配了部分優秀研究生作為老校長助理參與此項工作。

  為確保此項工作紮實開展、精準落地,我們按照上級部門相關要求,將此項活動作為阜平教育改革發展的突破口和切入點,作為12所學校辦學水平快速提升的重要支撐。在機構上、制度上、經費上予以全力保障。成立了教育局局長任組長,主管副局長任副組長、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幫扶學校校長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阜平縣教師發展中心;將12所學校納入薄弱學校改造範圍,修繕校舍,配齊電教設備,全面改善了學校硬體設施;教育局每年從行政經費中劃20餘萬元分配到12所學校作為專項活動經費,每個學校為老校長裝修了一間標準辦公室,並為老校長配備了辦公設施(新辦公桌椅、辦公電腦、新床、新被褥)生活設施(空調、熱水器),每個辦公室裝修了衛生間、安裝了下水道。每所學校安排專人負責照顧各位老校長生活起居,竭力為老校長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

  「老校長下鄉」活動三年來,他們忘我的工作熱情、不畏艱苦的奉獻精神、躬耕三尺講臺的工匠精神,為阜平教育發展和「精準扶貧」留下了寶貴財富。共聽課2313節,授課174次,主持教研139次,組織課外活動101次,從北京市等地外聘專家名師開展講座做課60次。

  一是精準扶貧因教施策。提升了學校的辦學水平和管理水平,推動了特色學校建設。老校長們幫助對口學校問診把脈,找出短板,堅持「一校一品」,制定針對性、個性化的解決方案,幫帶管理人員改變管理理念,提升了學校管理水平和辦學特色;聽課評課,做示範課、開展教學研磨,指導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幫助教師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深入細緻做教師的思想工作,促進了教師成長;開展各具特色的社團活動,培育校園文化,豐富了孩子們成長的途徑。

  二是補齊阜平教育短板定向施策。破解了學校長期以來不能開全課程、開足課時的難題,將素質教育真正落到了實處。老校長幫扶的學校一類是規模較小的山區薄弱學校,一類是學區中心校。東城區支教團第一次來到阜平得知石猴小學和谷家莊小學開不出音樂課,付寶環老師立下軍令狀,每來一次阜平就要給兩校的孩子上一節音樂課。於是音樂課開進了大山裡……兩年半的時光中,這兩所小學的學生從音體美只是停留在課程表裡的文字,到現在有了自己的校歌和合唱團;從見到生人就臉紅,到可以落落大方吟詩唱歌。「春風化雨灑下滿園春色,校長下鄉送來盈室曙光。」谷家莊小學的趙慶山老師,以這樣一副對聯表達了感恩之情。在北京科技大學附屬中學原校長紀世銘的幫助下,阜平縣城廂中學與著名的北京101上地實驗學校成為姊妹學校,老師們還參加了上地實驗學校的暑期研學交流;北京四中網校價值42萬元的課程,免費對城廂中學師生開放;陶然亭小學原校長劉建文在支教阜平縣半溝小學中,為讓孩子們接觸素描、陶泥製作等藝術,自掏腰包4萬多元購置教學用品:來自北京的音樂教研員王騏在愛人患有淋巴癌的情況下,仍每月一次趕來為阜平的孩子們上音樂課,一邊陪伴著愛人的最後時光,一邊放飛著阜平娃娃們的音樂夢想。每次在校的三四天中,他總是爭分奪秒,一放下餐盒,就奔向教室……各位老校長特別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和學生的全面發展,面對鄉村學校專業教師缺乏的困境,創造一切條件為學生上音樂課、美術課,開拓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生活。在老校長的幫助下學校開齊了課程、開足了課時。

  三是瞄準骨幹力量精準幫扶。培養了一批骨幹校長、教師,提升了全縣教師隊伍整體水平。為了破解由於交通的局限、信息閉塞等因素致使眼界不夠寬、接受優質資源機會少的難題,各位老校長首先抓住受助學校校長、教師等關鍵少數,為他們創造參加北京市小學骨幹教師培訓班學習機會,讓他們零距離聆聽專家講座、看名師做課,同時對受助學校的薄弱學科實施「種子計劃」,培養學校教師隊伍的領頭雁。

  四是聚焦高效課堂手把手指導。在效探索了課堂教改新路,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各位老校長經常帶領受助學校校長聽教師的推門課,並示範點評,幫助教師提高授課水平,幫助校長運用先進理念指導分析教學現狀,學習評課的技巧與方法。在受助學校產生了「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效果。

  五是積極聯繫不斷壯大幫扶隊伍,引入了更多的首都優質教育資源。老校長憑藉自身的魅力,吸引北京其他退休或在職的特級教師、骨幹教師等來阜平送課講學,中國教育學會的教育管理分會綜合實踐管理與研究學術委員會主任陶禮光教授,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劉德武,東城區回民實驗小學的校長、北京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劉燕君等專家名師先後到阜平送課。積極聯繫東城區的崇文小學、培新小學等5所小學以及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管理分會、北京微視酷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昊科教育集團、北京市東城區教育系統工委等單位向受助學校捐書捐物,各位老校長為此項活動注入了新的活力、賦予了新的內容,成為了京冀攜手的重要連結。

  六是穩住了「特崗教師」,張揚了教育正能量。阜平縣不少山村學校教師缺乏,但學校位置偏僻、校園文化、生活環境等因素讓特崗教師待不住。但2016年我縣的特崗教師接觸到這些支教的老校長後,老校長們用實際行動闡釋了教師的內涵和真諦,展現了植根人民、奉獻國家的大愛大德。他們的精神感動了特崗教師。在他們的精心指導下,新入職的特崗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愛崗敬業精神都有了很大提高。

  對於全縣而言:「老校長下鄉」工作「灌溉當下,培根未來,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一是引入了先進的教育理念,把最前沿教育模式推送到山區學校,讓阜平教育更有方向,讓老區教育充滿希望。提升了全縣教育水平,提高了老百姓對教育的滿意度。老校長的到來,當地老百姓當成節日一樣期盼。他們的精神,感染著群眾,感動著每一個人。

  二是以點帶面、放大示範效應。12所受援學校成為區域同類學校的示範校,輻射帶動了周邊學校的共同發展進步,有效補齊阜平區域均衡發展短板,有力推動了全縣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三是推動了教育精準扶貧。帶動9個鄉鎮、138個行政村、12所學校的快速發展,惠及11208名學生、2131名貧困生,使他們都能享有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從而確保教育在全縣脫貧攻堅中率先出列。

  四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成功實踐,也是首都踐行政治擔當的現實體現。必將匯聚起阜平各項事業改革和發展的磅礴力量,為阜平孩子們的美好未來修路搭橋,為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填磚加瓦,為三地協同實施扶貧工作貢獻力量。

  老校長下鄉」工作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肯定,2018年10月9日京津冀「老校長下鄉」工作推進會在河北阜平召開。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常務副主任劉雅芝,教育部關工委主任李衛紅出席會議。會議由教育部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傅國亮主持。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保定市委書記聶瑞平出席並致辭。顧秀蓮在講話中高度肯定了「老校長下鄉」試點工作在所取得的成效。李衛紅在講話中用「兩個到位」「兩個精準」「兩個創新」「兩個突出」高度總結了北京「老校長下鄉」活動的經驗。在教育戰線工作多年的北京教育系統關工委主任張雪書記,精心呵護著項目的運行,多次就項目的運行成效、存在問題等奔波調研,不斷解決問題,持續拓展功能,使這一服務精準扶貧事業的工作更加精準給力。

  藉助老校長下鄉等有利契機,得益於各級領導的關注支持,阜平堅持把推進教育均衡作為著力點和突破口,全縣13個鄉鎮,每個鄉鎮都擁有了一所高標準的寄宿制學校;引進衡水中學、保師附校、保定十七中等名校,加快了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進程;通過特崗計劃、高薪招聘、勞務派遣、志願服務等多種途徑,補充鄉村教師925名;培育了縣級以上優秀骨幹教師230餘名,其中,張建華老師獲評全國十大教書育人楷模;九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鞏固率均實現10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1.9%。2018年高分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評估驗收。阜平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取得的成績,老校長們功不可沒。

相關焦點

  • 微博追憶老校長
    sorprenent:沉痛悼念寧波大學第一任校長朱兆祥教授!朱兆祥教授,力學家、教育家和科技事業活動家。建立和發展了我國第一個爆炸力學專業。朱兆祥校長為寧波大學的建立鞠躬盡瘁,他是寧大發展史上披荊斬棘的領路人,更是實現寧大發展的精神源泉!所有寧大人都應該銘記他!  汪維萍:老校長這一代老知識分子人格上的魅力和精神上的富有,讓我們敬佩和嚮往。
  • 緬懷老校長吳樹青先生
    驚悉吳樹青老校長於1月12日逝世,我的生活中又失去了一位令我敬重並曾經給予我諸多提攜和幫助的師長。在深深的悲痛之中,我不禁回顧那些難以忘卻的往事。    實際上,我在北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當時的校長並不是吳樹青,而是另一位去年10月剛逝世的數學家丁石孫。
  • 今日送別北大老校長吳樹青
    今日送別北大老校長吳樹青 1月14日上午,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原校長吳樹青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北京大學師生及社會各界人士趕來為他送上最後一程。
  • 北大老校長吳樹青
    1月14日,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原校長吳樹青遺體告別儀式舉行,北大師生及社會各界人士趕來送別老校長。從1989年8月至1996年8月,吳樹青擔任北大校長7年,在學校改革發展關鍵時期作出了重要貢獻。當時,身為北大校長的吳樹青正是這些改革的推動者。「這些改革在現在看來似乎不難,但上個世紀90年代的北大卻需要極大的政治勇氣和非凡的駕馭能力,先生作為時任北大校長是有擔當的。」吳樹青的博士生於永臻撰文回憶道。北大法學院教授吳志攀至今感佩吳樹青為教職工謀福利的大膽之舉。
  • 校長張希走訪看望學校老領導和教師代表
    【文/饒明月 徐立華 攝/新聞科學生記者 包明達 校長辦公室】1月13日,在中華民族傳統佳節春節即將到來之際,吉林大學校長張希走訪看望了劉中樹與伍卓群兩位老校長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郭孔輝,向他們致以新春祝福和誠摯問候,並匯報了學校的發展情況,還詳細詢問了他們的身體和生活情況。
  • 先生雖去 大樹常青——各界深切緬懷老校長吳樹青
    2020年1月14日,上午10時30分,北京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原校長、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吳樹青的遺體告別儀式在此舉行。吳樹青教授的學生、故友掩淚悲慟鞠躬,與這位一輩子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的大先生告別。在4天前的1月10日15時02分,吳樹青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88歲。
  • 校長張希調研藥學院相關工作
    【文/攝 曲家偉】9月8日上午,吉林大學校長張希到藥學院調研學院相關工作。 張希在講話中對藥學院多年來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的長足進步和發展給予了充分肯定。張希指出,今年是「十三五」收官,即將進入「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希望藥學院認真總結各項工作成績,並根據學科發展的動態和國家需求,制定並完善學院「十四五」發展規劃。在規劃的制定過程當中,要充分聽取全院師生的意見和建議,凝聚共識、明確目標。要以問題為導向,通過分析問題產生背後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要通過引育並舉來優化師資隊伍,保障人才培養質量。
  • 學校舉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20年度工作總結及2021年工作部署會議
    12月29日,學校在逸夫講堂舉辦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20年工作總結及2021年工作部署會議,副校長周東華出席並做202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輔導報告,科技處處長陳連軍做2020年國家基金工作總結和2021年工作安排。校區教學科研部分管副主任、二級單位科研副院長、學術骨幹、基金申請人、科研秘書和科技處工作人員等350餘人參加,泰安、濟南校區設分會場線上參會,會議由陳連軍主持。
  • 部分中小學校長不教課,是工作太忙沒有時間還是本來就不想教課
    正如有人說的那樣,擔課的不一定是好校長,但是,不擔課的一定不是好校長,因為脫離了教學一線,就很難真正體會到教學的內涵,也不能及時全面了解到師生們的工作與學習狀態。筆者作為一名在鄉村學校工作了多年的老教師,接觸過形形色色的各類校長,那些不務實不敬業的校長畢竟還是少數的,大部分校長都能以工作為重,為全校師生服務,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和觀察,我認為,這些校長不擔課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
  • 北大師生校友送別老校長吳樹青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原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夏寶龍,北大黨委書記邱水平、校長郝平等校領導班子成員,汪家鏐、陳佳洱、王德炳、閔維方等學校老領導,院系和職能部門代表,以及師生校友代表等參加告別儀式。吳樹青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月10日下午15時02分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88歲。
  • 劉興德校長參加基礎醫學院2019年度表彰總結大會
    12月24日,基礎醫學院在學校圖書館二樓報告廳舉辦2019年度「守正創新育英才」優秀人物表彰暨總結大會。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劉興德教授出席會議並講話,田維毅副校長出席會議。校長辦公室、教師工作處、科研處、教務處、學生處、團委負責人及基礎醫學院180餘名教職員工參會。
  •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召開2020年招生工作總結表彰會
    會議開始後,招生辦劉景向主任通過對招生大數據的分析歸納,對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2020年總體招生情況、各個地區和團隊的招生情況、生源質量、報到率、專業錄取率、男女比例、各專業近幾年的報考率、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考生報考意向比較低的預警專業等對
  • 宜豐縣南門片送教下鄉活動在石市鎮中心小學舉行
    宜豐縣南門片送教下鄉活動在石市鎮中心小學舉行 2020-11-21 20: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老校長,7日凌晨離世
    空間物理學家、武漢大學原校長侯傑昌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8月7日5時4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3歲。侯傑昌長期從事空間物理學、無線電物理學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他長期承擔電波傳播、電磁場理論等方面的教學工作,授課深入淺出,始終以當「教書匠」為樂,深受學生歡迎,為我國空間物理與無線電物理學科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
  • 贛州市羅海燕特教名師工作室開展送教下鄉活動
    大江網/贛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吳明麗、譚丹報導:為貫徹落實贛州市教育局關於名師工作室建設精神,更好地發揮名優教師的示範、引領、輻射作用,促進縣區際交流,近日,贛州市羅海燕特教名師工作室在南康區特殊教育學校開展送教下鄉活動。
  • ...高二年級學科集體備課工作總結暨新學期備課組長學科教學工作...
    春風浩蕩花爭豔 搶抓良機備復學——記高一、高二年級學科集體備課工作總結暨新學期備課組長學科教學工作計劃匯報會集體備課是學校教學的核心工作,集體備課的質量影響教學的效果。根據關民中發〔2020〕23號文件要求,為貫徹落實我校「高一、高二年級重基礎、抓落實」的教學指導思想,4月29日,我校順利召開高一、高二年級學科集體備課工作總結暨新學期備課組長學科教學工作計劃匯報會。由左明松副校長主持,開場明確指出要充分抓住有限時間,集中集體教師的智慧,讓教學效果得到最大限度提高。
  • 校長·我們的2017|為校長打下最適合的「追光」
    細細翻閱校長周刊人物版小樣,就像資料館裡的黑白老電影,靜水長流,娓娓道來。校長不僅是角色或職業,更是一種責任,他們承載著學生、教師和家長的期望。探索與改革的實踐,記錄下他們的步伐;使命感與擔當精神,銳化了他們的輪廓。    我們在不斷地微調中,給予他們最適合的「追光」。抱著這樣的心情,在2017年的尾聲,回望這群點亮了校長周刊人物版的「主人公」。
  • 我校召開2016-2020年「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工作專項總結論證會
    會議邀請南京大學陳建群教授擔任組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韋革宏教授、中國農業大學鞏志忠教授為副組長,我校杜祖亮教授、宋偉教授、苗長虹教授、展龍教授、傅聲雷教授等為成員,成立此次專項總結論證專家組,對我校「雙一流」建設成效評估各專項工作組自評材料進行論證指導。校長宋純鵬,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劉志軍,副校長王學路,以及學校「雙一流」建設成效各評估專項工作組組長、學術組長及材料工作組人員參加會議。
  •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郭愛先校長一行蒞臨信工學院檢查指導工作
    為落實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建設「全國知名、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民辦本科大學」的發展目標,推進與加強學校內涵建設,12月18日上午,校長郭愛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