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師生校友送別老校長吳樹青

2020-12-05 北京大學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原校長、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吳樹青同志遺體告別儀式於2020年1月14日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夏寶龍,北大黨委書記邱水平、校長郝平等校領導班子成員,汪家鏐、陳佳洱、王德炳、閔維方等學校老領導,院系和職能部門代表,以及師生校友代表等參加告別儀式。

吳樹青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月10日下午15時02分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88歲。

14日上午,八寶山殯儀館禮堂外的臺階上,擺放著方形花圈和八根花柱,臺階兩側用黃花拼出的「教書育人 桃李芬芳」八個大字格外醒目。前來弔唁的北大師生和各界人士早已排起長隊。

八寶山殯儀館禮堂外,前來弔唁的北大師生排起長隊

禮堂內莊嚴肅穆,哀樂低回。黑底白字的橫幅「深切緬懷吳樹青同志」懸掛在大廳正上方,橫幅下方是吳樹青同志的遺像。吳樹青同志的遺體安臥在鮮花叢中,身上覆蓋著鮮紅的中國共產黨黨旗。

吳樹青同志告別儀式現場

夏寶龍、邱水平、郝平以及學校其他領導緩步來到吳樹青同志的遺體前肅立默哀,向吳樹青同志的遺體三鞠躬,並與吳樹青同志親屬一一握手,表示慰問。師生代表隨後步入大廳,依次向吳樹青同志的遺體三鞠躬,為老校長送上最後一程。

師生代表鞠躬致敬

吳樹青同志病重期間和逝世後,中央和教育部有關領導以不同方式表示慰問和哀悼,邱水平、郝平等校領導前往醫院看望吳樹青同志,併到家中向其親屬表示深切慰問和沉痛哀悼。

吳樹青同志從1989年8月至1996年8月擔任北大校長七年。他堅持正確辦學方向,維護學校安定團結,紮實推進學校改革發展,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創造良好的學術環境和氛圍,有效提升了師生員工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他在任期間,學校黨的建設、學科發展、師資隊伍、校園建設、對外交流與合作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1994年,北京大學第九次黨員代表大會確定了學校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把北大建成世界一流的社會主義大學。1995年,北京大學成為「211工程」中首批得到國家重點支持的兩所高校之一。吳樹青同志卓有成效的工作,為北大的長遠發展提供了新機遇,打下了堅實基礎。

吳樹青同志熱愛祖國、立場堅定,堅持原則、正直坦蕩,實事求是、敢於擔當,為人師表、治學嚴謹。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追求共產主義真理的一生,是為祖國科教事業不懈奮鬥的一生。他永遠值得我們尊敬和懷念。

相關焦點

  • 今日送別北大老校長吳樹青
    今日送別北大老校長吳樹青 1月14日上午,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原校長吳樹青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北京大學師生及社會各界人士趕來為他送上最後一程。
  • 北大老校長吳樹青
    北京八寶山殯儀館,28字的輓聯,詮釋了吳樹青88歲的人生。1月14日,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原校長吳樹青遺體告別儀式舉行,北大師生及社會各界人士趕來送別老校長。從1989年8月至1996年8月,吳樹青擔任北大校長7年,在學校改革發展關鍵時期作出了重要貢獻。
  • 北大原校長吳樹青去世 曾主編《鄧小平理論概論》
    本報記者 杜麗娟北京報導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原校長吳樹青告別儀式今天上午在八寶山舉行。北京大學教授林毅夫、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金碚等學者參加告別儀式,現場還有來自北京大學、人民大學、社科院等單位的百餘名師生、校友共同送別。
  • 先生雖去 大樹常青——各界深切緬懷老校長吳樹青
    【追思】 光明日報記者 晉浩天 這是每個人都不願見到的送別時刻。 2020年1月14日,上午10時30分,北京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原校長、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吳樹青的遺體告別儀式在此舉行。吳樹青教授的學生、故友掩淚悲慟鞠躬,與這位一輩子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的大先生告別。在4天前的1月10日15時02分,吳樹青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88歲。
  • 緬懷老校長吳樹青先生
    驚悉吳樹青老校長於1月12日逝世,我的生活中又失去了一位令我敬重並曾經給予我諸多提攜和幫助的師長。在深深的悲痛之中,我不禁回顧那些難以忘卻的往事。    實際上,我在北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當時的校長並不是吳樹青,而是另一位去年10月剛逝世的數學家丁石孫。
  • 北大原校長吳樹青逝世
    1月12日晚,新京報記者從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獲悉,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原校長、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吳樹青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月10日下午15時02分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88歲。
  • 北大原校長吳樹青去世,享年88歲,1月14日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剛剛,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從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獲知,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原校長、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吳樹青,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月10日下午15時02分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88歲。
  • 清華中科大港中大等名校校長眼中 對北大怎麼看?
    原標題:名牌大學校長眼中的北大今天(5月4日),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紀念大會舉行,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大會上致辭。邱勇說,兩校文化互融互通,向走過雙甲子的北京大學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北京大學全體師生和全球校友致以熱烈的祝賀。
  • 北京大學原校長吳樹青遺體告別儀式將於1月14日舉行
    北京大學原校長吳樹青遺體告別儀式將於1月14日舉行 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2020-01-13 06:39 來源:澎湃新聞
  • 千人冒雨送別「兩彈元勳」王大珩
    7月29日,老校友在八寶山革命公墓送別王大珩。當日,「兩彈一星」元勳、著名光學科學家王大珩院士的遺體送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社會各界千餘群眾前來送別。本報訊(記者劉歡 實習生熊蕙)昨日上午9時,我國兩院院士、「兩彈一星」元勳王大珩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舉行,包括數十名院士在內的近千名社會各界人士從四面八方趕來,送別老科學家。昨天清晨,突降大雨。儘管如此,不到8時,通往八寶山殯儀館公墓禮堂的迴廊裡,就已站滿了王老生前的友人、同事,人們胸戴白花,依次肅立。大風卷著雨水淋溼了衣衫,卻始終沒人撐傘。
  • 北大校友張益唐教授回校訪問並作學術報告
    8月26日下午,應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和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的邀請,我校傑出校友張益唐教授在北京國際數學中心報告廳作了題為「Problems from the Distribution of Primes」的學術報告。報告會之前,王恩哥校長親切會見了張益唐,對張益唐校友回校訪問表示熱烈歡迎,對他關心和支持學校的發展表示衷心的感謝。王恩哥邀請張益唐今後多回母校看看。
  • 上任後首次,北大校長郝平為畢業生帶來「最後一課」
    孩子們身著飄逸的仿古裝扮,長袖善舞,並現場表演書法、剪紙等技藝,送別大哥哥大姐姐們。今天,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也來到北大邱德拔體育館,演繹悠揚的《輝煌的大波洛奈茲舞曲》。 「在遺忘中不舍,醉醒交錯,青春大概如你所說。在花落時結果,期望很多,青春大概都這樣過……」北大04級法學院兩位學生原創的歌曲,多年來作為默認的「畢業歌」,在燕園學子中傳唱。
  • 北大500位全球校友聚漢 武漢「校友經濟」 邁向新高度
    北大成就「荊」彩,燕園不忘「楚」心。11月30日, 北京大學全球校友大會在武漢舉行。當日,來自全球的500名北京大學校友展開分組討論,分享了工作中一些經驗,並提出校友工作的一些議題。  「經過多年的努力,北京大學已經基本接近世界一流大學前列。」北京大學校長郝平作了題為《腳踏實地,奮發有為,開創「雙一流」建設新局面》的報告。
  • 聽老校友講那過去的故事
    回憶咱們的童年生活,每個人的腦海裡都會有很多難忘的故事,但作為百年小學的孩子們,讓咱們聽聽老校友講那我們不曾經歷的歲月!清華園的髮小們,大家都知道地處北京西郊風景園林區的清華園,曾經是「圓明五園」之一的「熙春園」。始建於清朝中葉,建成於1767年,曾經是康熙至道光五代皇帝的百年御園。
  • C9聚首,北大校長:推進解決國家發展「卡脖子」核心問題
    近年來,我們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不斷深化校內人事體制改革,全面建立以「預聘-長聘制」為核心的教學科研職位分系列管理制度,建立了一套公正、透明和高標準的教師人事體系,完成新的教師聘任、評價、晉升和薪酬體系建設,新老體系並軌有序展開。強化高層次人才的支撐引領作用,培育和引進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2016年以來,北大共引進教學科研人員392人,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數百人。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治癒出院4例;北京大學原校長吳樹青...
    2丨北京大學原校長吳樹青逝世,享年88歲據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消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原校長、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吳樹青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月10日15時02分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88歲。
  • 追憶都安高中校長莫振高:瑤山「燈塔」依然明亮
    4600多名學生集體起立,為莫校長默哀3分鐘。3月9日21時許,兒子莫智攜妻子從深圳趕到家中。剛下車,媳婦就癱軟在地,哀嚎著「爸、爸……」,可惜,莫振高再也聽不到這個「比兒子還親」的媳婦的呼喊了。3月11日,連春節都「捨不得」回老家的廣州校友楊曉乾心裡明白,再忙再累,這一次必須回去,一定回去。「前幾天還和校長通話,說過段時間回來聚聚,想不到竟成訣別。」
  • 北大校長回應質疑:我的性格不想改(圖)
    周其鳳  61歲出任北大建國後的第十任校長,迄今不到4年,周其鳳恐怕是中國學術界、同時也是北大曆任校長中最受爭議的人。以「化學歌」闖進公眾視野的周其鳳陸續經歷了「抨擊美國教育」、「對領導媚笑」、「億萬富翁論」、「跪哭母親」等等風波,以致他無論以何種行為、何種表達方式出現,都會被質疑。昨日,周其鳳一一回應質疑。
  • 北大沒有校歌,卻有鴻鵠之志
    孔慶東還記得,北大90校慶校歌徵集的座談會上,師生達成共識:北大的校歌應是自下而上的、被眾人「唱」出來而不是「定」下來的,應當在自然流傳中獲得認可。這個共識的基礎,在百年之前就打下了。1917年,正值北大建校二十周年,時任北大校長蔡元培邀請北大國文系教授吳梅,為校慶作曲一首。
  • 北大校長回應「跪哭母親」等質疑:性格不想改
    ——周其鳳  61歲出任北大建國後的第十任校長,迄今不到4年,周其鳳恐怕是中國學術界、同時也是北大曆任校長中最受爭議的人。以「化學歌」闖進公眾視野的周其鳳陸續經歷了「抨擊美國教育」、「對領導媚笑」、「億萬富翁論」、「跪哭母親」等等風波,以致他無論以何種行為、何種表達方式出現,都會被質疑。昨日,周其鳳一一回應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