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都安高中校長莫振高:瑤山「燈塔」依然明亮

2021-01-08 環球網

他生前熱愛故土,痴心教育,愛生如子,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廣西十佳校長、感動廣西十大新聞人物……」等諸多榮譽,被學生尊稱為「莫爸爸」;3月9日,他匆匆辭世,四面八方的學子自發湧來悼念——

生前,即使擔任校長,莫振高依然捨不得離開講臺。

3月9日下午,接到莫校長去世的噩耗,韋景煜立即丟下手頭工作,趕往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此刻,他身在北京,心早已飛到都安。

「校長就像我阿爸一樣」……在莫校長靈堂前,韋景煜堂堂八尺男兒,哭得像個孩子似的。

莫振高,都安瑤族自治縣高級中學校長,學生口中的「莫爸爸」。他辭世的消息,引發了都安瑤山的普遍痛悼。

3月9日,這位把畢生精力奉獻給教育事業的楷模,走完人生最後一程,長眠瑤山。

曾經歡快的校園,此時瀰漫著無盡的悲愴……因為,他才60歲,走得太匆忙了。

生前,他靠微薄工資、「化緣」善款圓了近2萬名貧困生的大學夢;身後,數千師生、十裡八鄉的群眾,用如潮般的哀思,表達崇高的敬仰和由衷的挽留。

悲慟 動容

——他的辭世,令整個瑤山心碎

3月9日下午,莫振高辭世的消息在網絡上瘋傳。短短幾個小時,幾乎所有都高校友都得知了這一噩耗。

都安高中資助辦主任韋喜鳳老師的電話被打爆,學生們都不相信,那麼高大結實的莫校長,怎麼說沒就沒了。

據介紹,莫振高2月份被診斷為前列腺增生和膀胱結石,但他仍堅持帶病工作。3月9日15時,「騙」老師們在南寧開會,實則治病的莫振高,因突發心源性疾病不幸辭世,享年60歲。

當晚21時整,都安高中數十間教室同時熄燈,校園似乎忽然「停電」,一片靜寂——這是學生們自發組織的全校熄燈致哀活動。4600多名學生集體起立,為莫校長默哀3分鐘。

3月9日21時許,兒子莫智攜妻子從深圳趕到家中。剛下車,媳婦就癱軟在地,哀嚎著「爸、爸……」,可惜,莫振高再也聽不到這個「比兒子還親」的媳婦的呼喊了。

3月11日,連春節都「捨不得」回老家的廣州校友楊曉乾心裡明白,再忙再累,這一次必須回去,一定回去。「前幾天還和校長通話,說過段時間回來聚聚,想不到竟成訣別。」風塵僕僕的楊曉乾悔恨不已。

身在國外的校友藍程,則委託60多歲的父親藍老前來悼念。藍老眼睛紅腫,「校長是小孩的恩人,我們還沒得報恩他就走了,太痛惜了。」

連續6天,前來悼念的人絡繹不絕,都安縣城3家花圈店的花圈全部脫銷。

3月15日,以瑤山風俗舉行追思,都安民眾幾千人為「莫爸爸」送別,隊伍綿延數百米。

那一刻,莫振高無比崇高;那場景,令人無比悲慟、動容。

花朵 園丁

——學生是花朵,他是辛勤的園丁

他僅是一位高中校長,他的噩耗為何引起如此震動?

「如果學生是瑤山未來的花朵,他就是播種瑤山希望之花的辛勤園丁。」榮獲「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的一句評價語,概括了莫振高愛校如家、愛生如子,為山區教育事業嘔心瀝血的大愛人生。

從小經歷艱辛的莫振高堅信:知識,才是焦渴的大瑤山迫切需要的陽光雨露。他選擇教書,就是帶著改變瑤山面貌的決心來的。

只要不出差,不放假,每天早上6時準時到校,晚上23時回家,這個「時刻表」,莫振高一直堅持了30多年。

教書育人,事必躬親。1996年以來,即使擔任校長,莫振高依然堅持肩挑兩個畢業班以上的主科教學,每周上10節課以上,且成績優異。如此「痴心」教育的校長,放眼全國也是少見。

講臺上,莫振高是一位良師;講臺下,他更是一位慈父。

「幫助一個貧困生,就是幫助一個家庭。」從小父母雙亡、由姐姐撫養成人的莫振高,對貧困感同身受,對貧困學生格外用心和動情。

30多年來,為了不讓貧困生失學,大瑤山到處留下了莫振高家訪的足跡。2009年,遭受家庭變故的黃安添,心灰意冷想退學。莫振高了解情況後,步行山路4個小時到家中慰問,並把黃安添列入重點援助對象。當得知妹妹黃柳葵在別的學校讀高中時,莫振高把她轉進都安高中,方便兄妹倆互相照顧。

「沒有莫校長,就沒有我們兄妹的今天。」悼念現場,黃安添兄妹抱著師母黃西彥痛哭流涕,久久不能分開。

為了讓更多人幫助更多的貧困生,莫振高學會了「化緣」,到處遊說企業、單位、個體老闆捐資助學。為此,他得到「乞討校長」的稱號,他愛學生勝過愛自己的孩子。

曾有很多校友想請莫校長吃飯,都被他婉拒:「吃飯就免了,拿這筆錢幫幫貧困的師弟師妹吧。」

30多年來,莫振高用自己微薄的工資資助近300名貧困生,讓他們順利進入大學。近10年來,他籌集3000多萬元善款,幫助近2萬名貧困生圓了大學夢。都安高中也成為全國「圓夢-夢圓」的發祥學校。

30載苦心栽培,莫振高「桃李滿天下」。都安高中也名滿八桂,連續20多年有學生考上清華、北大,都高校友遍布國內及美國、澳大利亞、德國、新加坡等國家。

知識,改變了山裡人的命運。其中,莫振高功不可沒。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廣西十佳校長、感動廣西十大新聞人物…… 厚重的榮譽簿,記錄了莫振高對教育無私奉獻、孜孜以求的執著精神。

清貧 堅守

——他見識過大世面,卻心繫故土

清貧,是莫振高生活最真實的寫照。

過冬就2套運動服、2件保暖襯衫,那是莫振高為早上帶領學生晨練添置的。家裡就廚房、電冰箱最顯眼,那是為師生們到家聚餐準備的。辦公桌椅與學生「同款」,並不是沒有辦公經費,而是莫振高「剋扣」下來充當貧困生資助費了。

古山鄉的黃春茜一輩子銘記,自己考上大學後,因為沒有學費選擇放棄。莫校長知道後,第一時間趕到家裡,並拿出自己積攢下來的1000多元錢塞到她手中。大學期間,為了讓黃春茜安心完成學業,莫校長每月定期給她寄生活費。

事實上,慷慨的莫振高並不富有,唯一的經濟來源便是自己和愛人的工資。為能多資助一些貧困生,他們一家節衣縮食,省吃儉用。

如果說清貧是一種生存狀態,莫振高在這樣的狀態中鍛鑄了震撼人心的堅韌精神。

誘惑,不是沒有。多年來,由於教學成績突出,莫振高多次被推薦到政府部門任職,被外地學校高薪聘請,但都被他拒絕了。

他熱愛瑤山、心繫故土。「如果我離開學校了,這些孩子怎麼辦?」這個信念,讓莫振高在都安高中一呆就是30多年,他甘願一輩子做個窮教書匠,做瑤山的孩子王。

這份堅守和責任,託起了數萬瑤山孩子心中的夢,也讓莫振高的心永遠飛不出瑤山。

傳承 希望

——繼承遺志,瑤山「燈塔」依然明亮

以前,每天早、中、晚上課鈴聲響起,一個雙手叉腰的高大身影都會定時出現在教學樓前。那是莫校長在督促同學們不能偷懶,趕緊進教室上課。

往後,都安學子再也看不到這個熟悉的身影了。但是,莫振高愛生如子的場景、諄諄教誨的聲音,仍歷歷在目、縈繞耳畔。

韋景煜還謹記,每次在校長家吃飯,校長都語重心長教誨,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知識,所以要拼命讀書,努力走出大山。這種「不放棄」的精神,至今仍讓韋景煜每每在困難時刻堅持挺住。

讓楊曉乾最感動的是,莫校長記憶力驚人,時隔多年,他依然記得每個學生的名字,甚至坐在哪個教室、哪個位置,考上哪所大學。每次見面或電話寒暄,莫校長不僅關心每一位畢業生的近況,甚至要求大家多指點師弟師妹,讓他們學有所用、業有所成。

校長辭世了,都安高中教研處主任宋顯斌發現,現在學校的學習風氣更濃了,學生們像是憋足了勁努力學習,用學習忘記失去校長的「痛」。

高三359班團支書韋靜告訴記者,每次經過教學樓,莫校長那個雙手叉腰的高大身影仍然依稀隱現,激勵她跑得更快,用更優異的高考成績,告慰校長的在天之靈。

莫振高,一個銘刻在瑤山群眾心坎上的名字,一位永駐學生心中的「莫爸爸」,他的靈魂在大瑤山永駐!

愛與責任的精彩詮釋

本報評論員

瑤嶺含悲,澄江嗚咽。我們為一位師者的猝然逝去感到無比的痛惜。

沒有驚天動地的偉業,沒有豪氣幹雲的話語,但莫振高以畢生的心血,用愛與責任鑄就的豐碑,長留天地之間,聳立萬千學子心中。

他是那樣愛他的學生。四處「化緣」,八方求助,開創性的「圓夢行動」,展開無數瑤山學子的人生畫卷。自己生活清苦,卻拿出微薄的收入幫助困難學生。想盡一切辦法,只為一對姐弟得以相互照應。踏破鐵鞋,遍訪瑤山,拼盡全力呵護每一個孩子的未來。

他是那樣愛他的事業。以心相許,不離不棄,謝絕三尺講臺外的所有誘惑,以一生的耕耘與守望,書寫民族地區的教育傳奇。朝於斯,夕於斯,心中沒有自己,只有教書育人,只有如何讓都高上層樓、再上層樓……

責任感是人類最寶貴的情感。有了強烈的責任感,面對國家才有盡忠之心,面對長輩才有盡孝之思,面對事業才有盡力之誠。莫振高的崗位責任感,是一個母親哺育孩子渴望成長的責任感,是一個農民培育莊稼期盼豐收的責任感。責任出愛心,責任出勇氣,責任出智慧,責任出力量。

愛與責任,成就一個師者的靈魂,詮釋著一個師者的崇高。我們的教育事業,需要更多像莫振高一樣的師者。我們的建設事業,需要無數個像莫振高那樣的工作者。

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斯人已逝,榜樣長存!

相關焦點

  • 微博追憶老校長
    這幾天,眾多網友紛紛通過微博追憶寧波大學首任校長朱兆祥先生,寧波的網友更是感謝他為創建寧波大學傾盡全力,感謝他為寧波高等教育發展作出貢獻。  11月28日,一個令人扼腕嘆息的日子——當天21點28分,寧波大學首任校長朱兆祥先生在北京中關村醫院與世長辭,享年90歲。
  • 瑤山用陀螺運動賺錢
    陀螺是競技、健身、娛樂於一體的民族體育運動,是瑤山白褲瑤族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也是全國民運會的奪金項目,如今在瑤族村寨裡,老老少少都在玩這個「寶貝」,陀螺已經不僅僅是體育、更成為瑤族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胡錦濤給文藝工作者一盞明亮燈塔
    文藝作品是精神食糧,而創作出偉大文藝作品的人又是心靈的燈塔,召開文聯會議,更是激發文藝工作者者的活力,開掘文藝工作者的熱情,發現文學新人,培養文學新人,並且督促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群眾,深入基層,創作出無愧於歷史、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優秀作品,讓偉大的人民能讀到偉大的作品。
  • 超級貪睡的「迷你鱷魚」——瑤山鱷蜥
    瑤山鱷蜥這個名字看起來就很有特點,首次瑤山指的便是瑤山鱷蜥的分布地點,廣西大瑤山地區是首次發現瑤山鱷蜥的地方,也是長期以來被認為是瑤山鱷蜥的僅有分布地,但事實並非如此,在20世紀80年代左右人們開始在廣西東部山地發現了瑤山鱷蜥,這也是人們第一次在廣西大瑤山以外的地方發現瑤山鱷蜥,等到21世紀時,人們又在廣東北部的韶關市一處保護區中發現了瑤山鱷蜥的身影,待到2008年時,人們又在廣東茂名地區發現了瑤山鱷蜥
  • 北大原校長丁石孫去世引無數人追憶,他為什麼這樣值得懷念?
    但當先生去世的消息傳來,有如雪片飛來的悼念與追憶,大多數都在緬懷他在北大的那段時光。 校長丁石孫 平和民主:「沒人認為我是校長,這是我很大的成就。」 1984年3月,57歲的丁石孫上任北京大學校長。
  • 瑤山鱷蜥最早誕生於2億年前,和恐龍同時代,因此被稱為原始蜥蜴類的...
    瑤山鱷蜥最早誕生於2億年前,和恐龍同時代,因此被稱為原始蜥蜴類的「活化石」,爬行界的「大熊貓」。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從地處廣西賀州市的廣西大桂山鱷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目前該保護區有野外生存的鱷蜥500隻左右,而保護區鱷蜥人工繁育基地裡404隻。今年,保護區鱷蜥人工繁育基地又新添了39隻珍貴的本土鱷蜥寶寶。
  • 最文藝的旅行,世界這些美麗的燈塔,每一個都是明亮的盡頭
    在早期,燈塔是有人駕駛的。光是由火或蠟燭產生的。然後在大多數燈塔轉換為電力之前使用油和煤油燈。閃爍和旋轉的燈光不僅有助於使燈塔更加明顯,還有助於識別特定的燈塔。有些燈使用顏色來標記危險的水域。大多數燈塔都配有雷達導流板,這些導流板具有獨特的標誌,可以幫助識別它們。新技術,海洋導航和自動化的進步讓守塔人失業了,那麼燈塔也會完全沉沒嗎?也許。
  • 濟鋼高中校長邢文明榮登《教育家》雜誌封面人物
    日前,《教育家》雜誌2021年1月第1期刊物出版,一張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帘——濟鋼高中校長邢文明榮登為封面人物。  此次,《教育家》雜誌以封面人物的形式刊登了《踐行愛的教育,做孩子生命成長的守望者——訪山東省濟鋼高級中學校長邢文明》一文,表現了邢校長在辦學實踐及教育改革方面的影響力,展示了濟鋼高中近年來「愛的教育」豐碩成果,樹立了濟鋼高中致力於打造知名學校的品牌形象。
  • 高中校長坦承不認識某個英文單詞,應該點讚!
    問答平臺上有人提問:某高中校長,被問及一個簡單的英文單詞時,以自己學的是中文專業的理由推脫,怎麼看?按題主這種描述,他的意思不言而喻。分明是看不起這位高中校長的:簡單的英文單詞,突出簡單意在表明這位校長不學無術;再用「以……理由推脫」更是顯出了這位校長的強詞奪理,跡近無賴。但我覺得題主這是預設立場,自己心裡先入為主了,所以對校長百般挑剔,看不順眼。事實上,校長的表現並無不妥,非但不應該遭到歧視,反倒應該給這位校長點個讚!
  • 散文《夜海上的燈塔》
    他無止地航行著,不為其他,只想找到他心中的那一座燈塔。任憑風吹雨打,只希望早點看到那一絲光芒。前方,就在前方不遠處,出現了光點,以為找到了,找到了所屬的燈塔,揚帆吧,加速朝有光亮的方向駛去。希望就要到來了,就在眼前。近了,越來越近了,可是,當逼近了才發現,眼前的燈塔的光芒正在指引著另一艘船隻,正在完美的配合著,相互依託。他只是默默地望著!
  • 世界上最內陸的燈塔
    比斯頓燈塔世界上所有的燈塔,沒有一座比英國愛爾蘭海岸的比斯頓燈塔(Bidston Lighthouse)離它所照亮的水域更遠了。1763年,第一對燈塔拔地而起,引導船隻穿過迪伊河和梅西河河口的淺灘,駛近利物浦港。幾年後,其中一個較低的燈塔倒塌了,取而代之的是比斯頓山(Bidston Hill)更內陸的一座新燈塔,距離大海近四公裡。就這樣,原本裡索燈塔(Leasowe Lighthouse)是較高的那座,現在則變成較低的那座燈塔。這兩座燈塔相距3.7公裡,是世界上相距最遠的兩座燈塔。
  • 吉林省內高中校長論壇在長春理工大學光電信息學院成功召開
    中國教育在線 訊 6月14日,長春理工大學光電信息學院第二屆高中校長論壇會如期舉辦。誠邀吉林省內21餘所高中校長到校共同探討關於學生的職業發展規劃,建設優質生源基地等問題進行交流。會議現場  參加本次會議的人員有黨委書記韓秋葉、招生就業處處長汪建鋒、學生處處長鞠秀晶、教務處副處長盧文昊、黨務工作部副部長範爽、繼續教育學院鄭雨、各分院副書記、教研室主任、招生就業處老師以及來自各地20所高中的校長、老師們參加,活動由招生就業處處長汪建鋒主持。
  • 廣西都安地下河國家地質公園,山靈水秀,宛如仙島
    那麼,今天就跟大家介紹廣西的天窗之都、全球地下河之王——廣西都安地下河國家地質公園。廣西都安是一個山靈水秀的地方,行走在都安,拔地而起的一座座山峰對你的視覺有極大的衝擊感,不禁讓你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原來這裡才是最接近自然的美景。人們在河邊建起房子,千百年來,都安地蘇地下河從來不會拋棄自己的子民,默默地滋養著四方百姓。
  • 瑤山三姐弟的足疾確診,為表皮鬆懈性掌蹠角化症
    12月7日,瑤山三姐弟組織學病理診斷報告出來了,確認為表皮鬆懈性掌蹠角化症。自治區人民醫院皮膚科建議三姐弟先補充營養,再做下一步治療。在等待結果的幾天裡,愛心人士再次發力,給了孩子們暖心的照顧。即將進診室之前,大家才發現這名媽媽完全不會說也聽不懂普通話,「幫幫瑤山三姐弟」微信群立即響應,第一時間聯繫上東凌鎮中心小學的老師在電話裡做翻譯,媽媽的初步檢查得以順利完成。12月4日下午,媽媽順利住院,以做進一步確診。「給力」,是「幫幫瑤山三姐弟」微信群裡出現頻率較高的關鍵詞,一家人缺什麼,在群裡一吱聲,便有人響應。
  • Robert Pattinson談《燈塔》
    但其實先出現的是個變硬的身體器官,然後鏡頭切換到有些傾斜的燈塔。這是個很微妙的變化。我不知道為什麼電影最終發行時沒有留下這個剪輯。」不管怎樣,影片依然充滿朦朧性,特別是Winslow因孤獨、性衝動和被Wake用煤氣燈照射而產生妄想症最終發瘋的場景。Pattinson解釋道:「對於門背後藏著某種秘密的任何暗示,我表示理解。
  • 廣西都安暗藏241公裡地下河 可體驗洞穴潛水看「桃花水母」
    11月30日,「生態長壽地 三姐文化城——2016全國重點網絡媒體河池行」採訪團來到都安地下河國家地質公園,共同領略地下河天窗群的奇妙與幽邃。都安地下河地質公園以中泥盆統至上二疊統的碳酸鹽巖為物質基礎,地蘇地下河系一一將它們相連起來,呈「一河、百窗、千谷」的空間形態,發育有數百個規模、形態各異的天窗,共同組合成「都安天窗群」,是集形態雄偉、典雅、優美、珍稀的典型喀斯特景觀,及豐富多彩的人文和生物景觀於一體的綜合性地質公園。都安地下河總長為241公裡,是目前中國已探測的最長地下河。
  • 廣西都安「世界第一地下河天窗群」成洞潛挑戰者「新寵」
    【解說】近日,記者探訪了在廣西都安地下河天窗群進行洞潛的愛好者,他們正在為洞潛做相關的課程培訓。  【解說】據潛水員介紹,廣西都安有著適合洞潛的天然「硬體」。都安地蘇地下河系,總長為241公裡,是目前中國已探測的最長地下河,堪稱「中國地下河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