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積極打造辦學特色 譜寫職業教育序章——聚焦江蘇省高郵中等專業學校的特色育人之路
職業教育是我國現代國民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中佔有重要地位。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普及程度逐年提高,職業教育為越來越多的學子搭建起通向成人、成才、成功的通道,國家也從頂層設計層面出臺諸多政策措施,支持各級、各類職業教育逐步完善壯大,積極推進其發展。但如何立足根本,因人而異、因時制宜地將職業教育辦出特色、辦出水平,需要各大職業院校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不斷突破創新,與時俱進。
江蘇省高郵中等專業學校創辦於1986年,是一所融中等職業教育、五年制高職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社區培訓教育於一體的規模化、現代化、園林式公辦學校。經過30餘年的發展壯大,如今的高郵中專已經頗具規模。學校佔地204畝,建築面積7.1萬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3500多人,各類成人教育學員6000多人,教職員工262人,其中研究生學歷佔30%,中、高級職稱佔72%,「雙師型」教師佔82.9%,軟硬實力兼具。
自學校創建以來,始終秉承「人本為先、樂業為天」的辦學理念、「以法規治校,以管理立校,以創新活校,以精神興校,以文化強校」的治校理念和「做事始於做人,人品重於能力」的育人理念,緊緊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建設、城鄉統籌、現代農業發展,開設有以電子、計算機、數控、會計、建築5個省級品牌專業引領的20多個專業,有數控、計算機、會計3個省現代化專業群,數控、計算機兩個省現代化實訓基地,大力推進教產合作、校企一體和工學結合,強勢推動學校內涵建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為揚州市乃至江蘇省的職業化人才培養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全四會四好」,夯實德育發展之基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可見,我國古代教育思想就有重立德的傳統,廣而施之,可以惠及社會,可以澤及未來。隨著時代的變遷,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經濟轉型、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德育效能和價值,自2015年起,學校開始了德育體系創建的探索,並以教育學、心理學、系統論、管理學作為依據,系統改革、創新,建成了以「四全四會四好」為核心的德育體系,在提升學生整體素質的同時,也收穫了社會各界的肯定。
1.基於學生發展需求,搭建「三維架構」德育工作體系
中職教育階段的學生,正處於身心從幼稚轉向成熟的過渡時期,是他們人格趨於定型的時期。因此,對於這一階段的學生而言,學校適時、正確的德育介入對其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有著非凡意義。高郵中專正是基於這一階段的學生成長需求,將理論結合實際,經過幾年探索,提出了「全員、全面、全程、全域」多元式方法圖譜,「會求知、會做事、會合作、會創新」體驗式內容圖譜,「好子女、好學生、好員工、好公民」序列式目標圖譜,並以此為骨架,搭建起「四全四會四好」德育三維架構。
「四全四會四好」三維職業教育德育模式是以系統論為指導,貫通、交織德育目標、內容、途徑、方法、管理、評價等要素,使其環環相扣,開發、實踐了「四全四會四好」圖譜;融德育於專業建設、教學全過程,建立了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模式下德能一體化人才培養課程圖譜。調動、整合學校一切資源,通過完善職責、規範、流程、標準、考核體系,深化人人、處處、時時、事事皆德育的理念,服務學生,使其自願、自覺地實踐,循序漸進、潛移默化地構建自身思想,進而內化為自身的道德。
2.圍繞德育框架,開發立體化德育教材與課程
教材是一切教育活動開展的基礎,對於德育也不例外。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高郵中專以學生發展需求為根本,以形式、內容創新為動力,改革教學形式,編撰校本教材,形成了與「三維架構」相適應的課程體系。
學校以案例教學形式,在使用國家規劃德育教材基礎上,根據校情編寫、出版十餘本校本化德育教材,包括《中職生文明素養導航》《現代禮儀》《樂學經典》《樂讀經典》等。採用案例式編寫體例,從抵制網絡文化不良衝擊、生活中實際遇到的問題出發,讓學生自主體驗會求知、會做事、會合作、會創新的意義,並掌握基本技能,極大地豐實、補充、創新了德育內容。
學校以主題教育形式,開設了涉及法治教育、美育、勞動教育、職業素養、生活技能、感恩教育、合作教育、安全教育等22項內容的體驗課程,體驗課內容貼近學生,與時俱進,形式新穎多樣,既有生動的案例分析,又有學生的角色體驗;既有家長、社會、企業的參與,又有新的信息資源,通過時空的整合,延伸了學校德育陣地,拓展了德育內涵空間。
3.將德育融入日常教學,打通多元時間評價渠道
關注學生品德建設,除了專門的德育課程開設,更需要將德育有機融入日常教學,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師資隊伍建設、實訓基地建設、專業文化建設和技能比武的各個方面。為此,學校建立了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模式下德能一體化人才培養課程圖譜,開發並出版了《計算機基礎及MS Office應用》《財務會計》《電工基礎隨堂練》等專業系統化建設叢書。將德育課程、主題教育和常規活動全部納入實施性教學計劃,同時加強文化課、專業理論課和專業技能課的職業道德、職業品質的滲透,融入職業特色的德育培養,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同時,又提高了學生就業穩定率、社會適應能力,增強了學生吃苦耐勞精神,為培養職業人、社會人奠定終身發展的基礎。
目前,學校已實踐並創新了德育方法四類40法,囊括了從學生入學教育到畢業典禮、就業創業的全過程,從常規活動到主題教育學生發展的全方面,從校內活動到校外實踐活動服務育人的全方位,形成了多維度的德育評價體系,幫助學生在感悟和踐行中解決成長過程中的困惑。
「三段六步」,打造開放活力課堂
教學成果是學校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基,而課堂則是盤活教學資源的主陣地。為了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學校以整體優化課堂教學為目標,以實施「活力課堂」為舉措,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導向,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深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開創「三段六步」課堂教學的新格局,實現了教學質量的新突破。
1.「三段六步」架構,搞活課堂教學氛圍
「三段六步」課堂較大的轉變在於其課堂結構的重塑。所謂「三段」即準備階段、探究階段與總結階段,而「六步」則是每個階段所對應的兩個教學步驟。第一段為準備階段,包括預習導航、情境導入。上課伊始,師生對課前預習環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交流研討;按照「誘發興趣、貼近經驗、真實發生」原則,教師創設情境,使學生以積極的情感態度投入到探究新知中。第二段為探究階段,包括探索新知、鞏固練習。構建學生親身參與的學習環境,實施分層教學、信息化教學、情境化教學等保障性策略,靈活運用體驗性教學、行動導向教學以及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教學策略,廣泛運用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等多種教學方式,組織引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對新知的建構;隨後,學生完成教師精心設計的練習題,獲得對新知的強化以及在不同情境中的應用,實現深度學習。第三段為總結階段,包括總結評價、拓展提升。師生共同對新知進行結構化梳理,對新知獲得過程與經驗進行分析歸納,按照學習態度、知識掌握、能力提升與素養發展等維度對學生學習情況實施多元評價;教師布置與學生生活、專業等相關的實際問題,促進學生對新知的理解、應用與創新,拓展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2.「四個轉變」護航,盤活課堂教學思路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適應「三段六步」課堂的教學節奏,高郵中專的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調整,經過長期的積澱,其教學思路與教學方法實現了「四個轉變」。
一變「教案」為「三段六步」教學案,各任課教師確立以「三段六步」為備課主線,以「學」為中心進行教學設計的思路;二變「教學」為「導學」,即確立「以學定教、以教導學」的教學策略;三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即有效實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方式,以教學方式的轉變,引導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四變評價與總結,即按照學習態度、知識掌握、能力提升與素養發展等維度對學生學習情況實施多元評價,以檢測教學目標達成度,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提升。明確以泛雅平臺系統數據統計分析作為評價依據,用3—5分鐘總結評價、拓展提升。
自活力課堂建設以來,學校教學成績穩步提升,教師教研能力也日益精進。近年來,學校以活力課堂教學研究為主線,申報立項省級課題3項,揚州市級課題5項,高郵市級課題12項,《活力課堂從哪裡來》《打造生機盎然的活力課堂》等7篇論文 在《江蘇教育研究》等刊物發表;由徐蕾老師領銜的服裝專業團隊《頂尚時光 帽美人生——漁夫帽的設計與製作》作品,勇奪2019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決賽)中職組一等獎。近4年,學校有5名教師在江蘇省職業院校課堂教學大賽中獲一等獎。
近年來,在特色辦學成果的驅動下,學校「政校企合作」不斷深入,截至目前,學校85%以上的專業已開展校企合作育人,上海永琪形象設計班是揚州市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學校先後與揚州華盟電子公司、風帆(揚州)有限責任公司、高郵匯富金陵大飯店、江蘇創新包裝科技有限公司、波司登大酒店開展機電、旅遊、烹飪等現代學徒制項目合作。也正因為突出的教育培訓成果,學校先後被評為「國家級別重點中等職業學校」「江蘇省四星級中等職業學校」「江蘇省高水平現代化職業學校」「江蘇省現代化示範性職業學校」。
「曉風催我掛帆行,綠漲春蕪岸欲平」。高郵中專在職業教育改革的春風中立足中職和五年制高職教育,大力開展學歷提升教育和各類培訓,積極履行職教富民的歷史使命。面對教改新形勢,高郵中專人將謹守初心,乘風破浪,書寫新時代職業教育的讚歌!
(吳榮平 施加祥)(吳榮平 施加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