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透明太陽能電池:能夠作為自供電的光電探測器和發電裝置工作

2021-01-09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全透明太陽能電池:能夠作為自供電的光電探測器和發電裝置工作

微鋰電 發表於 2021-01-08 15:50:06

導讀:韓國的研究人員已經製造出一種全透明的太陽能電池,他們表示這種電池對可見光的透射率超過57%。該集成裝置產生的電力足以驅動一個小型電機。

韓國仁川國立大學的一組科學家開發出了一種低成本的透明太陽能電池,據稱,這種電池能夠作為自供電的光電探測器和發電裝置工作。

這種完全透明的太陽能電池基於用作紫外線吸收器的二氧化鈦(TiO2)層和用於可見光高透光率的鎳(II)氧化物(NiO)層的沉積。研究人員解釋說:「p型半導體NiO作為n型TiO2的異質結對應物。」

韓國研究小組表示該器件由玻璃基板、氟摻雜的氧化錫(FTO)薄膜,在其上面沉積了兩層和銀納米線塗層構建而成。FTO和銀納米線(AgNWs)分別作為收集光生載流子的底層和頂層電極。基於p-n異構的TiO2還可以通過結界面的內部電場來分離光生電荷,從而實現自供電操作。

科學家們的測量結果顯示,該集成光伏設備能夠產生轉換效率為2.1%的電能,超過57%的可見光能夠透過電池層。他們說:「通過紫外線照射,透明太陽能電池產生的電力可以移動一個電機(0.2 V和10 mA),這清楚地表明透明太陽能電池將作為一個隱形的發電裝置。」

這種低成本的電池可能適用於許多電子設備的各種應用。研究合著者Joondong Kim說:「雖然這種創新的太陽能電池還處於非常初級的階段,但我們的研究結果強烈地表明,通過優化電池的光學和電學特性,進一步改進透明光伏是可能的。」

透明光伏電池(TPC)是一種不可見的太陽能電池,通過使可見範圍的光通過,同時吸收有害的紫外線以產生電能。與傳統的不透明顏色或形狀的太陽能電池不同,TPC對人眼透明,可作為移動電子設備,顯示器和建築物的窗框的不可見電源。為了製造TPC,採用了兩種不同的金屬氧化物來製造透明異質結。

該太陽能電池在《透明光伏電池和TiO2/NiO異質結自供電光電探測器》(Transparent photovoltaic cells and self-powered photodetectors by TiO2/NiO heterojunction)的研究報告中進行了描述,該報告發表在《動力源》雜誌上。

責任編輯:xj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利用陰影發電的太陽能電池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陰影遮擋對光伏組件發電量的影響高達90%?能利用陰影發電的光伏電池問世了。4月15日,科學雜誌《能源與環境科學》報導了一款能夠利用「陰影效應」發電的光伏電池。一個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以及新加坡國立大學物理系的團隊創造了一種叫做陰影效應能量發生器(SEG)的裝置,它利用照明和陰影區域之間的照明對比來發電。
  • 太陽能發電的工作原理以及應用
    太陽能電池經過串聯後進行封裝保護可形成大面積的太陽電池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發電裝置。1、光伏效應如果光線照射在太陽能電池上並且光在界面層被吸收,具有足夠能量的光子能夠在P型矽和N型矽中將電子從共價鍵中激發,以致產生電子-空穴對。界面層附近的電子和空穴在複合之前,將通過空間電荷的電場作用被相互分離。
  • 光伏發電:利用太陽能電池組件將太陽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裝置
    編者按:光伏發電是利用太陽能電池組件將太陽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裝置,在廣大的無電地區,該裝置可以方便地實現為用戶照明及生活供電,也可以與電網併網實現互補。它的主要部件是太陽能電池、蓄電池、控制器和逆變器。
  • 透明太陽能電池讓窗戶也能發電
    近年來,太陽能電池的價格越來越便宜,效率越來越高,而且對環境也越來越友好。不過,由於現有的太陽能電池都是不透明的,所以只能局限在屋頂和專門的太陽能發電廠中使用,無法得到更廣泛的應用,也無法融入到日常產品中。那麼,下一代太陽能電池板是否可以集成到窗戶、建築物,甚至手機屏幕上呢?
  • 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
    太陽能電池是以半導體材料為主,利用光電材料吸收光能後發生光電轉換,使它產生電流,那麼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是怎麼樣的呢?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0000.htm  太陽能電池是通過光電效應或者光化學效應直接把光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它利用光電轉換原理使太陽的輻射光通過半導體物質轉變為電能的一種器件,這種光電轉換過程通常叫做「光生伏打效應」,因此,太陽能電池又稱為「光伏電池」。只要被光照到,瞬間就可輸出電壓及電流,在物理學上稱為太陽能光伏,簡稱光伏。
  • 製備出新型透明自供電紫外探測器—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張行勇)西安交通大學材料學院教授汪宏課題組與復旦大學、南方科技大學與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科研人員合作,研製出一種用於高性能通訊系統的透明自供電超快紫外探測器
  • 太陽能電池的構成和相關材料
    太陽能發電作為清潔能源領域的「佼佼者」目前備受業界關注。如果對此感興趣,就帶你了解太陽能電池的構成和相關的光伏材料。
  • 這種裝置可在夜晚利用溫差發電 以作為太陽能和儲能的補充
    目前很多無電地區開始利用太陽能發電,而儲能裝置也為夜晚的供電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但僅僅在白天發電還不夠,史丹福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一項技術,該技術可以幫助裝置在夜晚發電,他們認為這種夜晚發電的技術或許能在未來扮演重要的角色。
  • 新國大研究團隊研發出新型發電裝置,利用陰影效應為電子設備供電
    新加坡國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物理系的研究團隊發明了一種名為「陰影效應能量生成器(shadow-effect energy generator, 簡稱SEG)」的裝置,它利用光線區和陰影區之間的照度差值來發電。
  • 你見過,同時利用光和陰影來發電的太陽能電池嗎?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一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太陽能電池,該電池利用明暗的對比來發電。但必須是在既有陽光又有陰影的條件下才可以工作,如果完全在光線下或完全在陰影下,它將無法工作。想像一下,像北上廣深這樣高樓林立的地方,摩天大樓會產生不斷變化的陰影環境,它的用途就變得很明顯。此外,與商用矽太陽能電池相比,SEG太陽能電池也更易於生產。
  • 一種新的太陽能發電裝置的設計原理
    一種新的太陽能發電裝置的設計原理1999年11月15日 光電轉換這一物理現象的發現,無疑是科學技術上的一個重大發現。這一發現使光轉換為可利用電流成為可能。太陽能電池即是根據這一發現而產生出的一項重大技術發明。今天,這一技術方面已得到了廣泛的開發和利用。同時,人們又相繼開發出了其它形式太陽能利用技術。由此奠定了太陽能作為人類社會未來重要能源之一的地位。
  • 科學家開發出「反太陽能」裝置,黑夜照樣能發電!
    100%使用可再生能源是否真的能夠幫助人類對抗氣候變暖也廣受爭議。人們爭論的核心問題源於風能和太陽能這兩種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是「可變的」。它們每天都會發生變化,是「不可人為調節的」。輻射冷卻:「反太陽能」裝置誕生然而,清潔能源技術的新突破可能會帶來希望。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的新型「反太陽能」裝置,能夠彌補太陽能的限制,在黑暗中發電,為人類所用。
  • 利用明暗的對比來發電 新型太陽能電池有多厲害?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一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太陽能電池,該電池利用明暗的對比來發電。新加坡國立大學校徽它通過在典型的太陽能電池材料矽上放置一層超薄的金塗層來工作。就像太陽能電池一樣,照在矽上的光會激發其電子。但是,通過添加金層,當設備的一部分處於陰影中時,陰影效應能量生成器會產生電流。
  • 自供電野火探測器如何有效防止致命火災
    通常情況下,消防員採用載人瞭望塔、飛機、地面巡邏和衛星的方式來監測火災。但是這些方式成本高且需要大量人力。像家用的低成本消防傳感器需要定期更換電池,假設發生在加利福尼亞,你需要定期更換 81000 次電池,如果電池中的有害物質洩漏出來會造成環境汙染。新型火災探測器不需要更換電池,它通過微小運動就產生能量的 「摩擦發電機」。
  • 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創新高,室內弱光環境下達25%
    城市每個三口之家每天的平均用電量為3kWh,平均太陽光照時間4h,則只需不足2 m2太陽能電池板即可為之提供充足的電力;家庭電路最大熔斷電流一般在20A 左右,最大瞬時功率4400W,達到此瞬時功率只需10 m2左右的太陽能電池板即可。在太陽能為人類生產生活提供充足電力的同時,人們還希望其能夠助物聯網一臂之力。
  • 太陽能電池板多少錢 太陽能電池板介紹
    太陽能電池板 是一種利用 太陽能 進行發電的裝置,近年來的發展十分迅速,由於它具有出色的節能效果,因此應用前景十分樂觀。關於太陽能電池板,市面上的產品有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魚龍混雜,因此需要消費者掌握相關專業知識並能夠進行基礎分析,以便可以合理選擇最為合適的一款產品。針對這個問題,今天為大家介紹的信息就是太陽能電池板的價格舉例和計算方法。
  • 柔性太陽能電池的探索之路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太陽能是清潔能源時代的寵兒。太陽能電池是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重要裝置,其光電轉化效率和穩定性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日前,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教授王連洲課題組基於近些年在太陽能電池、快充型儲能電池和集成型太陽能充電電池領域的新探索,在《儲能材料》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柔性太陽能充電系統》的綜述。
  • 中國科學報:有機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世界之「最」誕生記
    2018年8月,由南開大學化學學院教授陳永勝領銜的團隊在有機太陽能電池領域研究中獲突破性進展。他們設計和製備的具有高效、寬光譜吸收特性的疊層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和器件,實現了17.3%的光電轉化效率,刷新了文獻報導的有機/高分子太陽能電池光電轉化效率的世界最高紀錄。這一最新成果讓有機太陽能電池距離產業化更近一步。相關研究論文在線發表於《科學》。
  • 柔性太陽能電池的探索之路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太陽能是清潔能源時代的寵兒。太陽能電池是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重要裝置,其光電轉化效率和穩定性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日前,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教授王連洲課題組基於近些年在太陽能電池、快充型儲能電池和集成型太陽能充電電池領域的新探索,在《儲能材料》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柔性太陽能充電系統》的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