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太陽直射點在回歸線之間的移動,地球才有五帶劃分和四季更替

2020-12-05 地理沙龍號

由於地球是一個接近正球體的三軸橢球體,由於地球距離太陽十分遙遠,所以太陽輻射我們又可以近似看成是一組平行光,因此任何時刻太陽輻射照射到地球上能夠照亮半個地球,而且只有一個地點是陽光直射的,我們就稱為「太陽直射點」,任何時刻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能分布都以太陽直射點最多,然後往四周遞減。

地球的四季更替和五帶劃分

地球自轉的軌道面「赤道平面」和地球公轉的軌道面「黃道平面」並不在一個平面上,如果這兩個面重合,太陽直射點將永遠直射在赤道上。不過,現在這兩個平面之間存在夾角,我們稱為「黃赤交角」,目前黃赤交角的度數大約為23.5°,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就使得太陽直射點會在地球公轉(保持地軸平移)的過程中移動,而且直射點遠離赤道移動的緯度度數範圍就是23.5°,也就是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

黃赤交角

每年春分節氣,太陽直射點直射於0°緯線,也就是赤道,時間大約為3月21日前後,接下來太陽直射點將會往北半球移動,大約到了6月22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將會移動到北回歸線,也就是夏至節氣。過了夏至節氣後太陽直射點將會折返向南移動,大約在9月23日前後,又經過赤道,稱為秋分節氣。從春分節氣到秋分節氣這半年,太陽直射點都位於北半球,為北半球夏半年。

二分二至日和太陽直射點的移動

此後,太陽直射點移動到南半球,北半球進入到冬半年,到了大約12月22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將會移動到南回歸線,也就是冬至節氣,此後太陽直射點將會繼續折返往北移動,到第二年3月21日前後再次直射於赤道。這樣太陽直射點就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了一次,也就是一年,我們稱為是一個「回歸年」,時間為365天5小時48分46秒。

地區公轉示意圖

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導致太陽直射點在地球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的現象,隨之就產生了一系列的地理意義,包括晝夜長短的變化,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以及四季更替和五帶劃分。四季是指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季變化,夏季是指一年中白晝較長、正午太陽高度較大的季節;冬季是一年中白晝較短、正午太陽高度較小的季節;春秋兩季是冬夏兩季的過渡季節。

四季變化

就北半球而言,從月份來看,3月、4月、5月為春季;6月、7月、8月為夏季;9月、10月、11月為秋季;12月、1月、2月為冬季。地球上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區域,一年中有太陽直射現象,是一年中獲得太陽輻射能量最多的區域,劃分為「熱帶」;南北極圈(66.5°)以外的地區,一年中都有極晝極夜現象的發生,是地球上氣候最為寒冷的區域,劃分為「寒帶」(北寒帶、南寒帶);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之間的區域,劃分為「溫帶」(北溫帶和南溫帶),這就是五帶的劃分。

五帶的劃分

相關焦點

  • 由於太陽直射點在回歸線之間的移動,地球才有四季更替和五帶劃分
    地球的四季更替和五帶劃分地球自轉的軌道面「赤道平面」和地球公轉的軌道面「黃道平面」並不在一個平面上,如果這兩個面重合,太陽直射點將永遠直射在赤道上不過,現在這兩個平面之間存在夾角,我們稱為「黃赤交角」,目前黃赤交角的度數大約為23.5°,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就使得太陽直射點會在地球公轉(保持地軸平移)的過程中移動,而且直射點遠離赤道移動的緯度度數範圍就是23.5°,也就是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
  • 如果「黃赤交角」的度數發生變化,地球上的五帶劃分會怎樣變化?
    不過,太陽輻射能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是不均勻的,一方面由於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所以近似平行光的太陽輻射照射到地球表面,太陽輻射能的分布會以太陽直射點最高往四周遞減。另一方面,由於地球自轉的軌道面「赤道平面」和地球公轉的軌道面「黃道平面」並不在一個平面上,所以太陽直射點就會不斷的發生緯度移動。
  • 地球公轉的影響
    關於地球公轉,我們需要重點掌握公轉的方向以及影響。地球公轉是指地球按一定軌道圍繞太陽轉動。地球之所以會公轉,是因為太陽的引力場以及地球自轉共同作用的結果。公轉的方向,跟地球自轉一樣,都是自西向東。地球公轉一周是一年。運動速度(近日點和遠日點):近日點是離太陽最近的位置,而遠日點則是離地球距離太陽最遠的位置。
  • 四季怎麼產生的?五帶如何劃分?這堂課一次給您講清楚了
    首先,地球自轉軸可認為是南北極所在軸,而公轉軸並非該軸。其間存在一個夾角,即是黃道和赤道的夾角,即黃赤交角(見圖)。黃赤夾角一般認為是23°28′,其實它並非是一直不變的,只是黃赤交角一直在22°00′到24°30′做周期變化,而周期約為4.1×10^4年。
  • 地球的春夏秋冬四季,南北半球的季節相反,四季分明的地區並不多
    四季是指一年中交替出現的四個季節,也就是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夏季是指一個地區氣溫較高,白晝較長的季節;而冬季是指一個地區氣溫較低,白晝較短的季節,春季和秋季則是夏季和冬季的過渡季節。一年總共有12個月份,劃分為四個季節,所以每個季節對應有三個月時間,也就是差不多有90天左右。
  • 初一年級地理地球的運動同步練習069
    由於地軸相對地球公轉軌道平面的傾斜角為66.5°,所以太陽直射點移動的範圍最北界線是23.5°N,當太陽直射在這一緯線上時,正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後)。夏至日以後,太陽直射點就返回向南移動。所以北緯23.5°這條緯線,這條緯線被稱為北回歸線。當太陽向北再次直射在赤道上時,就是春分日(第二年的3月21日前後)。
  • 地軸傾角與五帶範圍和晝夜長短
    地軸傾角與五帶範圍和晝夜長短
  • 初中地理知識點歸納:五帶的劃分、高中低緯度的劃分
    五帶的劃分、高中低緯度的劃分     五帶的劃分     地球上南、北緯23°26′的兩條經緯圈。北緯23°26′稱為北回歸線,是陽光在地球上直射的最北界線。南緯23°26′稱為南回歸線,是陽光在地球上直射的最南界線。回歸線,是太陽每年在地球上直射來回移動的分界線。
  • 如果地球和太陽的距離縮短1000公裡,地球會發生什麼變化?
    因此說太陽和地球之間的距離縮短1000公裡,地球上並不會有可見的影響。太陽系包含了八大行星以及它們的衛星、大量的小行星、柯伊伯帶天體和長周期彗星,所有的這些天體都是在繞著太陽系運轉,並且大多數都是橢圓形軌道。地球的自轉讓地球有了晝夜的變化,繞太陽的公轉讓地球上有了四季的更替。
  • 地球運動(2) 地球公轉與四季的形成
    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藍色「初中地理寶典」關注我們地球自轉的同時還繞著太陽公轉,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位置不同,受太陽光照射的情況也不同,從而形成了四季的變化。地球公轉與四季有什麼關係呢?1.生活體驗春去秋來,四季更替,一年又一年周而復始。
  • 地球的公轉及影響
    並且地球公轉的中心位置不是太陽中心,而是地球和太陽的公共質量中心,但由於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太陽的質量是地球質量的33萬倍,日地的公共質量中心離太陽中心僅450千米,這個距離在浩瀚的宇宙中微不足道,因此,我們通常把地球公轉看成地球繞太陽運動。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地球五帶的劃分、洋流、搬運、堆積)
    01知識點1、地球五帶的劃分(溫度帶)根據有無太陽直射、極晝極夜,將地球劃分為五個溫度帶:①熱帶:位於南回歸線~北回歸線之間,有太陽直射,全年高溫;②北溫帶:位於北回歸線~北極圈之間,無太陽直射,冬冷夏熱,四季分明;③南溫帶:位於南回歸線~南極圈之間,無太陽直射,冬冷夏熱,四季分明;④北寒帶:位於北極圈以北,無太陽直射,有極晝極夜,終年寒冷;⑤南寒帶:位於南極圈以南,無太陽直射,有極晝極夜,終年寒冷。
  • 初一七年級上冊地理《地球的運動》微課教學視頻+知識點+課件+教案
    ⑷特點:地球公轉的軌道平面與地軸的夾角是66.5°⑸產生的現象:①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②同一地點,太陽高度角的變化;③同一地點,晝夜長短的變化;④同一地點,不同季節太陽光熱不同,即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
  • 高中地理秋分中的地球運動知識點
    因各地緯度不同而有差異,緯度越高,線速度越小。*地球表面的線速度與該地的地理緯度和地勢高低有關,海拔越高線速度越大。公轉速度最慢產生:四季、五帶、晝夜長短 *影響: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太陽有時直射在北半球,有時直射在南半球,有時直射在赤道。
  • 冬至日明天到來,太陽將直射南回歸線
    不管是在北半球還是南半球,冬至那天都能看到最靠近南方的日出和日落,如果你日復一日地觀察,就會發現太陽在未來的幾個月裡漸漸往北移動。你可以時不時地記錄日出日落的時間,並在窗戶玻璃上貼上膠帶,用於標記太陽北移的路徑,或者看看下圖,這是彼得·洛溫斯坦用照片記錄周圍的環境作地標,對比日出相對的變化。
  • 【初中地理】地球的自轉與公轉
    一:地球的運動地球的自轉(北逆南順)地球的公轉二:五帶劃分⑴、熱帶:回歸線之間23.5°N—23.5°S(太陽光有直射);⑵、北溫帶:北回歸線與北極圈之間23.5°N—66.5°N(有四季變化);⑶、南溫帶:南回歸線與南極圈之間23.5°S—66.5°S(有四季變化);⑷、北寒帶:北極圈內66.5°N—90°N(有極晝、極夜);⑸、南寒帶:南極圈內66.5°S—90°S(有極晝、極夜);五帶劃分三:二分二至及晝夜長短變化
  • 高考地理知識點:太陽直射點的變化
    高考地理知識點:太陽直射點的變化 2012-10-18 17:45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地球一年四季的變化和地球公轉有何關係?
    明天就是12月22日今年的冬至日,這一天太陽直射點會達到南回歸線,那是太陽直射點距離我們最遠的地方。明天將會是北半球一年中夜最長晝最短的時刻,北極圈內出現極夜,南極圈內出現極晝,也是從明天開始數九寒天就要來臨了。
  • 淺析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關於地球的運動意義,是與地球的自轉和公轉不相分離的,在了解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地球自轉就是地球繞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轉動,從北極點上空看呈逆時針旋轉,從南極點上空看呈順時針旋轉。地球公轉就是地球按一定軌道圍繞太陽轉動。像地球的自轉具有其獨特規律性一樣,由於太陽引力場以及自轉的作用,而導致地球的公轉。
  • 地球的公轉給人類帶來什麼影響
    地球軌道太陽就位於橢圓的一個焦點之上,太陽並不在橢圓的中心,因此地球距離太陽的距離會有近日點,遠日點,一月初地球距離太陽最近黃赤交角黃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陽直射點到達最北界線為北緯23度26,最南界線同樣為南緯23度26,也就是平時所說的北回歸線及南回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