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學苑出品)
第二課時
第二節 地球的運動(重點和難點)
一、會畫地球自轉公轉的方向 填圖冊第7頁(1)
1、地球自轉的定義、方向(北逆南順)、周期以及產生的地理現象。
2、地球公轉的定義、方向、周期及產生的地理現象。
13頁北半球的二分二至圖(太陽直射點、日期、晝夜長短、極晝極夜、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影子長短光照面積大小)注意南北半球剛好相反。
1、地球的自轉
⑴含義: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旋轉。
⑵方向:自西向東。
⑶周期:一天(約為24小時)。
⑷產生的現象:晝夜更替、地方時差
2、地球的公轉
⑴含義:地球圍繞太陽不停地旋轉。
⑵方向:自西向東。
⑶周期:一年(約為365天)。
⑷特點:地球公轉的軌道平面與地軸的夾角是66.5°
⑸產生的現象:
①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
②同一地點,太陽高度角的變化;
③同一地點,晝夜長短的變化;
④同一地點,不同季節太陽光熱不同,即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
⑹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後)、夏至日(6月22日前後)、秋分日(9月23日前後)、冬至日(12月22日前後)
⑺四季的劃分(以北半球為例,南半球正相反):
3、4、5三個月是春季;6、7、8三個月是夏季;9、10、11三個月是秋季;12、1、2三個月是冬季。
春分:3月21前後,陽光直射赤道,北半球春季,晝夜平分。
夏至:6月22前後,陽光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夏季,晝長夜短,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極晝
秋分:9月23前後,陽光直射赤道,北半球秋季,晝夜平分。
冬至:12月22前後,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冬季,晝短夜長,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極夜
二、五帶名稱分界線、位置、哪帶有陽光直射現象,有極晝極夜現象、氣候特徵。
「太陽大,地球小,地球圍著太陽跑;星兒移,月兒轉,地球自個兒也在轉。」根據歌謠回答1~2題。
1.「地球自個兒也在轉」的方向是()
A.自南向北 B.自北向南
C.自西向東 D.自東向西
2.「地球圍著太陽跑」產生的現象是()
①晝夜更替 ②四季變化 ③晝夜長短的變化
④日月星辰東升西落 ⑤不同經度的地方出現時間差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演示地球自轉運動,如圖T1-2-1所示。據此回答3~4題。
圖T1-2-1
3.該實驗演示的地理現象是()
A.晝夜的更替 B.四季的更替
C.晝夜長短的變化 D.溫度帶的形成
4.P點此時正處在()
A.日出時刻 B.中午時刻
C.日落時刻 D.午夜時刻
[棗莊中考]讀「地球公轉演示圖」(支架頂部的十字架代表「太陽光線」),完成5~6題。
圖T1-2-2
5.移動地球儀公轉一周。我們可以觀察到太陽直射點的移動範圍是()
A.23.5°S—23.5°N
B.66.5°S—66.5°N
C.90°S—90°N
D.始終直射赤道
6.為了保證演示成功,移動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
①使「太陽光線」正好對準地球儀的球心
②保持地軸的空間指向不變
③按照順時針方向移動
④按照逆時針方向移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小明於2018年6月21日(夏至日)這一天進行了「立竿見影」的探究活動。讀圖回答7~8題。
圖T1-2-3
7.從日出到正午,竹竿影子長度的變化規律是()
A.逐漸變短 B.逐漸變長
C.先變短再變長 D.先變長再變短
8.若小明觀察到正午時刻竹竿的影子長度為0,則穿過當地的緯線是()
A.赤道 B.北回歸線
C.北極圈 D.南回歸線
下圖所示為某年北京市(40°N,120°E)二分二至日路燈照明時間。讀圖回答9~10題。
圖T1-2-4
9.影響城市路燈照明時間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形狀 B.地球大小
C.地球自轉 D.地球公轉
10.a、b、c、d四天中,屬於夏至日的是()
A.aB.bC.cD.d
11.[泰安中考]圖T1-2-5為地球某時刻太陽光照示意圖,圖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圓圈表示緯線,直線表示經線,箭頭表示地球自轉方向。讀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圖T1-2-5
A.①點比③點早看到日出
B.此時刻②點的白晝比①點長
C.從③點沿經線不改變方向可以直接到達②點
D.④點的經緯度是(23.5°S,90°W)
12.下圖圓圈a、b、c分別代表赤道、回歸線、極圈,圖中箭頭為從極地上空看地球自轉的方向,當太陽直射b線時,你所在地區可能出現的現象是()
圖T1-2-6
A.草色遙看近卻無
B.蟬噪林逾靜
C.荷盡已無擎雨蓋
D.千裡冰封,萬裡雪飄
13.在北京的國際兒童夏令營開營儀式上,一位小朋友的發言引起了大家的興趣。他說:「我的家鄉此時正值冬季,而且中午太陽在北方!」那麼他來自下列地區中的()
圖T1-2-7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14.關於地球上五帶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球上溫帶地區小於中緯度地區
B.四季變化明顯,有極晝極夜現象的分別是寒帶、溫帶
C.五帶劃分的依據是各地獲得太陽光熱的多少
D.南溫帶地區的房屋要想採光好,屋門應面向南
15.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圖T1-2-8
(1)讀圖,3月21日前後,太陽直射在________(主要緯線)。
(2)當地球公轉至B位置時,北半球獲得太陽熱量最________(填「多」或「少」),此時北半球的節氣是________。
(3)當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由A位置轉到B位置時,北京市的晝夜長短變化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圖為某地夏至和冬至兩天的正午時刻太陽光照示意圖,其中表示冬至正午時刻太陽照射示意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由此可知,該地可能位於五帶中①②③中的________處。
圖T1-2-9
詳解詳析
1.C
2.B[解析] 「地球圍著太陽跑」說的是地球的公轉,地球公轉產生的現象主要有:四季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五帶的劃分等。
3.A4.A
[解析] 本題組通過實驗考查地球自轉及其產生的地理現象。第3題,地球自轉產生了晝夜更替。第4題,P點處在白天和黑夜的分界線上,順著地球自轉方向,P點即將進入白天。
5.A[解析]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地軸與公轉軌道面約成66.5°的固定夾角,這就使得一年內,太陽的直射點有規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23.5°N是太陽光線能夠直射的最北位置,23.5°S是太陽光線能夠直射的最南位置。
6.B[解析] 使「太陽光線」正好對準地球儀的球心才能保證太陽光線垂直照射地球儀上的某點;保持地軸的空間指向不變才符合地球公轉的特點;地球公轉方向與自轉方向一致,如圖所示為逆時針方向轉動。
7.A[解析] 太陽高度越大,同一物體的影子越短。從日出到正午,太陽高度逐漸變大,竹竿影子的長度逐漸變短。
8.B[解析] 正午時刻竹竿的影子長度為0,說明此時太陽直射該地。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
9.D10.B
[解析] 本題組考查地球公轉產生的晝夜長短變化的地理現象。路燈照明時間與晝夜長短有關,而晝夜長短的變化與地球公轉有關。北京位於北半球,照明時間越短,說明夜晚的時間越短。夏至日北京晝最長夜最短,應該是照明時間最短時段。
11.B[解析] 本題考查地球的運動和經緯網的有關知識。圖中地球的自轉方向為順時針,可判斷出此圖為南半球。③點所在的經度為45°E,①點所在的經度為45°W,③點位於①點的東方,所以①點比③晚看到日出。由圖中可知,此時南極圈內為極晝現象,由赤道越往南,白晝時間越長,②點的白晝比①點長。從③到②沿經線的方向是先向南到達南極點,再向北到達②點。④點位於南回歸線上,緯度為23.5°S,位於90°經線上,由地球的自轉方向和經度的分布規律可得出④點的經度為90°E。
12.B[解析] 本題考查太陽直射位置不同時,各地不同的季節景觀。由圖中地球自轉的方向為逆時針可以判斷為北極上空的俯視圖,b為北回歸線,北半球為夏季,應該是「蟬噪林逾靜」的景象。
13.D [解析] 北半球和南半球季節相反,當北半球是夏季時,南半球正值冬季。正午太陽在北方,說明是南溫帶。
14.C
15.(1)赤道 (2)多 夏至
(3)晝變長,夜變短
(4)甲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