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3.3水結冰了》微課導引+教學視頻+活動手冊+教案+課本

2021-02-26 光頭楊老師

科學3-6年級下冊名師課堂第一單元

科學3-6年級下冊名師課堂第二單元

3.1溫度和溫度計

★3.2測量水的溫度

3、水結冰了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當環境溫度低於0℃,水的溫度下降到0℃時,水開始結冰,從液體狀態變成了固體狀態。

2、水在結冰過程中,要向周圍放出熱量。

過程與方法:

1、觀察、記錄冰的特徵,並比較冰和水的相同與不同。

2、觀察水結冰過程中的溫度及其他變化。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樂於在實驗觀察活動中保持認真、細緻的態度。

2、初次感受、體現物質狀態的變化。

【教學重點】觀察冰的特點和水結冰過程中的溫度變化

【教學難點】水為什麼會結成冰

【教學準備】小組:觀察用冰塊及盛放冰塊的淺盤,保溫杯1隻、冰塊1

杯、試管1支、8毫升純淨水(或自來水)、水溫計1支。

【教學過程】

    一、冰的觀察

1、師:同學們一定見過冰吧,能說一說冰是什麼樣子的嗎?

2、師:每個小組桌上放著冰,這是老師昨天把水在冰箱的冷凍槽中,今天取出來的一些冰,今天我們就來觀察一下冰是怎麼樣的和水為什麼結成冰了。

板書:水結冰了

3、師:接下來我們就來認真的觀察冰,及時把冰的特點記錄在P48的維恩圖中,同時要注意手小心被冰凍壞。

4、學生觀察後匯報交流。(預設:冰是沒有顏色的、沒有氣味的、透明的、比較硬、很光滑、溫度低、易融化、冰塊會浮在水上面、水結冰後佔據了更大的空間等。

5、水是我們上學期所探究過的,它的特點肯定還記得,我們把水和冰做一個比較,及時把結果記錄在維恩圖中。

    6、學生比較後匯報。(預設:水是沒有顏色的、沒有氣味的、透明的、會流動的、沒有固定形狀的液體等;水和冰的共同點:都是沒有顏色的、沒有氣味的、透明的

7、師:大家一起來看一下這個維恩圖,水和冰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都展現在這裡,水是液體,那麼冰呢?

(學生發表意見,並請他們闡述原因。)

通過爭論得出結論:(1)冰是固體,因為冰具有固體的特點。

                 (2)水結成冰以後,形態發生了改變,從液體變成固體。

    二、水在什麼溫度時結冰

    1、師:我們知道了把冰放在冰箱冷凍槽內裡水會結冰,但水到底是在什麼溫度的時候會結冰呢?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

2、指導學生閱讀書P49,然後請學生講講這個實驗應該怎麼做?

預設:(1)在細而短的試管裡加入大約8毫升左右的純淨水,用溫度計測量並記錄試管裡水的溫度。(2)拿一隻塑料杯(在外面包裹一塊幹毛巾),在杯內裝滿碎冰,把試管插入碎冰中。用溫度計觀試管裡的水溫的變化。(3)在碎冰裡加入很多食鹽(加鹽可製造更低的溫度),保持幾分鐘持續觀測試管裡的水溫。(4)如果觀察到試管裡的水開始結冰時,讀出溫度計的示數。

3、師:清楚怎麼做了嗎?請組長來領器材,同時主意輕聲交流,仔細觀察。

學生實驗,教師巡視。

    4、匯報交流觀察到的現象。師:現在你能回答水在什麼溫度時會結冰了嗎?是什麼使水的狀態發生了變化?

    (預設:水在0℃時會結冰。溫度的變化使水的狀態發生了變化)

5、師:能解釋冰箱裡的水為什麼會結冰了嗎?

(預設:冰箱中的低溫使水向周圍放熱,溫度降低,降到0℃時,使水的狀態發生了變化,結成了固態的冰。)

三、拓展

1、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嗎?

板書:水(液態)        冰(固態)

2、師:現在知道為什麼冬天有時候河裡會結冰了嗎?回家也自己去做一塊冰。

教學後記:

 *感謝騰訊視頻以及科學老師提供教學資源

► 人教pep版3-6年級英語下冊教案課件全套資料免費領

► 人教統編版1-6年級語文下冊教案課件全套資料免費領

► 人教版1-6年級數學下冊教案課件全套資料免費領

來源:網絡 | 整理:光頭楊老師 |

本公眾號只作公益性分享以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或出版單位,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請點個在看謝謝鼓勵哦  

相關焦點

  • 教科版六年級上冊科學3.7《信息的交流傳播》微課教學視頻
    課堂匯說 教科版六年級上冊科學3.7《信息的交流傳播》微課教學視頻 特別聲明:本微信公眾號分享的資源均通過網絡等公共合法渠道獲得,版權屬於出版機構或原作者,本號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下冊1.1《放大鏡》同步視頻輔導
    電子課本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放大鏡是凸透鏡,凸透鏡具有放大物體圖像的功能,用放大鏡觀察物體 能看到更多的細節。【教學重點】能正確使用放大鏡觀察物體的細微部分【教學難點】放大鏡是「凸」「透」鏡【教學準備】分組實驗器材:放大鏡(最好每個學生都能有一個放大鏡,如果只能提供給學生一种放大鏡,儘量放大倍數大一點)科學書或報紙上的照片、計算機或電視機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鐵絲、普通玻璃片、平面鏡片、水。
  • 部編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上冊第二單元 空氣 教案
    【學情分析】在一年級下冊《認識一袋空氣》中,學生已經對空氣進行了初步的研究,知道空氣具有無色、無味、透明、會流動、形狀不固定的特徵,能夠運用各種感官去觀察空氣,獲取新知。也知道空氣和石頭、水兩種物質比較有許多不同的特徵,但是對於相同點的認知還是比較缺乏的。
  • 部編四下語文第17課《記金華的雙龍洞 》微課圖文講解+知識點習題
    部編四年級語文下冊 圖文微課講解目錄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部編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電子課本第一單元第1課《古詩詞三首》朗讀精講第2課《鄉下人家》朗讀精講第3課《天窗》朗讀+知識點圖文精講第4課《三月桃花水》朗讀+知識精講
  •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2.4《火山噴發的成因及作用》微課(講課視頻)
    課堂匯說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2.4《火山噴發的成因及作用》微課(講課視頻) 特別聲明:本微信公眾號分享的資源均通過網絡等公共合法渠道獲得,版權屬於出版機構或原作者
  • 教科版五年級科學下冊4.6《地球在公轉嗎》同步視頻輔導
    三、整理歸納:1、關於晝夜現象的解釋,我們保留哪一種?為什麼?2、地球是怎樣運動的?3、小結:地球圍繞太陽自西向東公轉,一年為一個周期;在公轉的同時還圍繞地軸自轉,24小時為一個周期;地球在自轉和公轉的同時,地軸始終時傾斜不變的。
  • 8.2 力的平衡_八年級物理下冊 電子課本(教科版,有筆記)
    感謝您關注「初中物理100分」公眾號,如您尚未關注,請點擊上方藍字關注,獲取更多學習方法、資料和視頻。每日更新,與您不見不散!
  • 2019年教科版小學《科學》新教材培訓研討會舉行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馬濤、教育科學出版社社長李東和總編輯鄭豪傑、教科版小學《科學》主編鬱波以及來自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的科學教研員和優秀教師參加了本次大會。 教科版小學《科學》教材以「科學概念與科學探究為主線,實現課程標準四個維度目標協同發展」 的理念,建構了「大單元」的組織形式,並在每節課中都設置了聚焦、探索、研討和拓展四大板塊。
  • 教學研討|六年級數學 節約用水(含教案·課件)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1.課本第106頁第3題。(運用調查的和計算出來的數據解決問題)2.周圍有哪些浪費水的現象?你能算出一年全國家庭大約要浪費多少噸水嗎?《一天的生活用水》是教科版科學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環境和我們」第5課,引導學生通過聯繫實際生活,體會淡水資源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再通過學生個人每天不同用水量的比較,讓學生在比較中發現不同的用水習慣導致用水量差別大,從而辨別哪種方法比較節約用水資源;通過一系列數據、圖表和案例等說明我國及全世界的水資源短缺危機,從而激起學生對水資源的憂患意識,進而順理成章地提出節約用水的號召,倡導學生投入到建立節水型社會的行動中去
  • 想知道人教版和教科版的初中物理有啥區別嗎?
    二、教科版教材內容教科版的全稱為教育科學出版社,在初中階段主要有八年級上下冊和九年級上下冊。八年級上冊有六章的內容,其中包括走進實驗室、運動與能量、聲、在光的世界裡、物態變化、質量與密度;八年級下冊有六章的內容,中公解析,其中包括力、力與運動、壓強、流體的力現象、機械與功、機械能;九年級上冊有八章內容,其中包括分子動理論與內能、改變世界的熱機、認識電路、探究電流、電功率、磁與電、電磁相互作用及應用;九年級下冊有三章的內容,其中包括家庭用電、電磁波與信息技術、物理學與能源技術。
  • 教科版五年級科學上冊2.4《火山噴發的成因及作用》微課視頻輔導
    教學設計2.4《火山噴發的成因及作用》教案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知道地殼運動是火山噴發的原因,明白火山噴發會改變地球表面的地形科學探究目標:能夠收集有關火山噴發的資料;2會通過模擬實驗了解火山噴發的形成;3.了解火山噴發給人類帶來的影響。科學態度目標:認識到自然界的力量是強大的;2.使學生在科學探究活動中受到科學自然觀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3.通過擅長的方式表達結果、進行交流並參與評議。
  • 「微課堂」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下冊第5單元5.3《長方形、正方形面積...
    我是饅頭老師,現已開設全新欄目——人教版數學課文同步微課堂(包括微課探路、課文再現、課件精講、鞏固練習等內容),希望對老師教學和孩子學習有所幫助。建議大家收藏+轉發!電子課本點擊圖片,查看大圖▼▼▼▼微課講解知識點
  • 教科版小學科學四上3-5《滾動摩擦力的研究》在線學習
    《運動和力》單元微課下載百度網盤連結:連結:https://pan.baidu.com/s/1ato3IMajhxlSsR3
  • 視頻:3.2RJ六年級下冊數學《圓柱的表面積》
    (2)探究圓柱表面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兩個底面的面積(3)探究圓柱底面積的計算公式因為圓柱的底面是圓,所以應根據公式S=πr²來求底面的面積。(3)側面積。只有側面而無底面的圓柱形物體,如煙囪(木樁)塗漆。在解決有關圓柱的表面積的實際問題時,有些問題只需計算一個底面積和側面積的和,還有些問題只需計算側面積,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 歡迎訂購《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指導書》《小學科學實驗儀器手冊》
    教育部在《小學數學科學教學儀器配備標準》(教基[2006]16號)中要求,各級各類小學可配備《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指導書》和《小學科學實驗儀器手冊》。為幫助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指導小學科學教室建設和教學儀器配備工作,加強小學科學教室規範化管理與使用,做好小學科學教師和實驗室管理人員培訓,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特邀彭志新同志編著了上述兩本圖書。
  • 退休老師熬夜整理:教科版六年級下《科學》知識大全,必備一份
    退休老師熬夜整理:教科版六年級下《科學》知識大全,必備一份在小學階段,很多家長只注重語數外這三門學科,並不重視其它副科,例如:道德與法治以及科學,不少學生和家長認為這些課程只是用來充數的,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嘛。
  • 創新課堂第23期:科學 三年級上冊1.3《水結冰了》
    3、情感目標培養樂於在實驗觀察活動中保持認真、細緻的精神。1、重點:觀察並記錄水結冰過程中的各種變化。2、難點:理解水和冰只是形態不同,卻是同種物質。1、為學生準備:學生活動手冊、試管、清水、碎冰、溫度計、燒杯、食鹽、小勺、記號筆。2、教師準備:班級記錄表、相關課件、七三課堂。
  • 名師微課|六下小學科學六下拓展課《神奇的非牛頓流體》
    ,小學科學微信公眾號,將推送教科版小學科學學習微課,供有需要的家庭和學生選擇學習,屆時可以通過手機端、電腦端進行自主學習。  同學們:  準備好材料上課效果更好,如果材料找不到、找不全也沒關係,可以直接看視頻中的實驗。
  • 微課|八下物理9.3 大氣壓強
    點擊藍字即可觀看七八九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課件+學案+微課大集合七八九年級下冊歷史微課集湘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微課大合集,初中物理微課 由於它也受到地球的引力,且具有流動性,所以象水一樣,大氣對浸在其中的物體也會產生壓強,這個壓強我們叫它大氣壓。
  • 蘇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電子課本丨寒假預習(可列印下載)
    02-14 20:20:34 來源: 大潘科學實驗站 舉報   每天一個科學小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