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蛇有多大?它們的壽命又是怎樣的?蛇是一類比較特殊的爬行動物,在進化的過程中它們退化了四肢,採用蜿蜒式的移動方式,頸部肌肉率先進行收放從而帶動全身蜷縮移動,整體上非常的順暢,速度也很快。世界上移動速度最快的蛇應該是黑曼巴,可以達到15-20公裡每小時,人一定是跑不過它們的。
很多人都怕蛇,即使是沒有毒的小蛇也給人帶來深深地恐懼感,這說明人類在遠古時期曾和這種生物有過糾葛,並且結局並不好,我們的老祖宗一定是深受其害,這也導致我們對蛇的恐懼是來自於「基因」,深深刻在骨子裡的。
在生物學分類上蛇屬於爬行綱下的蛇目,共有3個亞目、18科、340個屬,超過3400種蛇類,其中毒蛇佔據了15%左右,大約是500種。蛇在地球上除了南北兩極大部分都有分布,它們中的大部分都是無毒的。以美國為例,全年被蛇咬傷的人數大約在8000例,但其中只有不到10人死亡,並且大部分都是那些主動招惹蛇類的群體,例如耍蛇人等等。
有很多毒蛇毒性雖然極強,但是生性較膽小,如果不是過分的受到挑釁,大部分時候都不會主動的攻擊人類。因此不要以蛇傷人為藉口去捕殺蛇,蛇咬死要傷人的數量還不及交通事故中喪生的人數多。
在數千種蛇中它們的體型也有很大差異,那麼最大的蛇有多大?
要說最大的蛇,就不得不提到歷史上它們的「老祖宗」泰坦蟒,泰坦是古希臘神話故事中的巨人,代表著巨大無比的形象,因此說泰坦蟒就類似於現代放大版的蟒蛇。它們的平均長度可以達到12米,重量超過1噸,就是它們的食物是經常超過5米的短吻鱷和肺魚等。
但很可惜這種巨蟒已經在大約5800萬年前滅絕了,科學家認為體型如此之大的變溫動物只適合在高溫環境中生存,溫度至少在30℃到34℃,這與科學家預測的古新世的新熱帶界高溫模型正好匹配。
在尚未發現泰坦巨蟒之前,最大蛇類的稱號被非洲巨蟒霸佔,它們的骨骼化石在埃及被發現,通過復原科學家推測這種巨蟒平均長度在7-12米。
當然上邊所敘述的兩種蛇類都是已經滅絕了,大體型已經不適合地球的新時代了。現存蛇類中的巨無霸是森蚺和網紋蟒,森蚺在生物學分類上屬於蟒科蚺亞科下的成員,它們主要生活在水邊並且是卵胎生的,九月一窩每胎超過18個,森蚺可信的最長記錄在7米,但是因為粗壯所以說最重的蛇類。森蚺主要活動在北美洲亞馬遜流域,和凱門鱷是宿敵。
而網紋蟒被認為是現存最長的蛇類,因為其體表網格狀的花紋因此習慣性被稱為網紋蟒,它們主要分布在東南亞一帶,可信的最長紀錄在7-8米左右。
最長的蛇類就不得不提一下吉尼斯紀錄,目前被吉尼斯官方收錄的最長蛇紀錄保持者是一條名為美杜莎的網紋蟒。根據官方數據它的全長可以達到7.67米,重量超過158公斤。
而對於網上的那些傳言動輒十幾米的巨蛇大概率都是編造的謊言,這些都沒有官方的記錄。例如《震驚!某某施工現場挖掘機挖出十幾米長巨蛇》這種都是博人眼球的誇大其詞,實際上7米長的蟒蛇都極其的罕見。
蛇類的壽命
不同的蛇類它們的壽命自然是不相同的,並且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但有一個規律,一般而言大型蛇類壽命要長於小蛇,養殖的蛇壽命長於野生的蛇,有毒蛇的壽命長於無毒的蛇。當然這種說法也並不完全準確,會存在一定特殊情況。
一般大型蟒蛇的壽命即使在野外都可以超過20年,而一些中小型蛇類,它們的壽命多在12年以下。蛇是變溫動物,溫度較低的時候會進入冬眠狀態,整個身體處於非常低的新陳代謝水平,這對於它們的壽命是有利的。
對於蛇民間流傳著太多的虛假數據,在它們的體型和壽命上都有體現,當然這也是正常現象,畢竟是非常古老的生物,還是登上12生肖的存在,自然會有很多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