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中網·海報新聞4月24日訊(本網記者)4月24日早上6點,文昌湖畔籠罩在渺渺薄霧下,靜謐的湖色與周圍的遠山翠綠相映成輝。春夏之交,正是水暖魚肥之時,文昌湖省級旅遊度假區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捕魚季。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7點多,滿載萌山水庫今年第一網魚的捕漁船逐漸靠岸,肥碩的魚兒不斷躍出水面。船剛靠岸,岸上負責用網兜轉運魚的吊車已準備就緒,8位捕魚師傅站在齊腰的漁船內將魚撈至吊鉤下的大網內,再由吊車轉送至貨車水箱中。
「大豐收!這一網總共13000多斤,今天能捕五六萬斤吧!」捕魚隊長張德富來自臨沂費縣,今年54歲的他已經有30多年的打魚經驗,他說,水庫打魚一般分打樁、下網、趕魚、捕魚四個步驟。「從打樁下網到首日捕魚,大概用了一個多月,接下來還要持續五六天,今年的魚個頭都很大。」
據了解,萌山水庫內都是有「水中清道夫」雅稱的花鰱和白鰱。「萌山水庫已經有十六年左右的捕魚傳統,初夏時節是捕撈季,到了秋冬季,則要投放大量花鰱和白鰱魚苗,形成良性生態循環。」
萌山水庫管理處辦公室主任孫軍告訴記者,近年來,隨著文昌湖區的生態治理,水庫裡的水質越來越好,以吃水中浮遊生物為生的野生魚兒也越來越肥碩。人放天養,合理捕魚,合理投入的理念連年踐行。「下一步,我們計劃打造文昌湖萌山水庫品牌魚類,提高文昌湖花鰱和白鰱的美譽度,讓大家更認可,進一步提高綠色養魚的經濟效益。」
山巒起伏、碧波蕩漾、鳥語花香……近年來文昌湖區因其優美的生態環境而深受周邊區域百姓喜愛,綠水青山的生態效益開始逐漸顯現,治水、治氣、整地、造綠,文昌湖區正努力打造成為全市乃至全省的生態高地、城市公園和旅遊度假勝地。
本欄目所有稿件版權歸魯中網、魯中晨報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如果您有好的新聞線索歡迎撥打魯中網新聞熱線0533-5355377,或關注魯中網小魯哥微信公眾平臺(lznewscn)發送。線索獎由矽元瓷器贊助,最低50元,上不封頂!矽元瓷器,「第一國窯」,走進中南海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