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明珠,在歷史當中早已經神化,據說夜明珠在夜間百步之內,足以見每一根頭髮,這寶貝,可叫屍體不化,在《孫殿英東陵盜寶記》當中記載,慈禧陵建築豪華,超越了清代所有帝後,尤其是棺木當中珠寶更為珍貴。
慈禧口中,就含著一顆稀世明珠,孫殿英自然不會放過這顆明珠,但為了打點盜墓,就託人將這顆送給了老蔣夫人,至今也是下落不明,不過慈禧口中的夜明珠僅僅雞蛋大小,那重達6噸,又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這顆夜明珠,是陝西寶雞玉石商人趙社良在2007中國內蒙古一個礦山當中挖掘出來的,挖出這顆夜明珠也不輕鬆,趙社良看它塊頭非常大,不敢用大型機器,整整用了三天,一點一點挪了出來。
經過測量,這塊石頭,重達6噸多,趙社良又用了三年時間將它打磨成球體,直徑有1.6米,2010年11月21日,這顆夜明珠在海南僑鄉文昌市寶玉宮正式展出,根據業內專業人士鑑定估價,價值22億人民幣。
但是物以稀為貴,自從這顆重達6噸的夜明珠展出之後,不少的人都想要出價購買,甚至一些富商願意出價26億,據趙社良所說,這顆夜明珠從出土到打磨只花了一個億不到,26億的高價同樣也是讓他心動。
但是趙社良也是做珠寶玉石生意的,這顆夜明珠世間罕有,就算不賣掉,只是當作展品展出也是能夠吸引很多人,夜明珠,在白天看不出什麼,但是到了晚上,就通體螢光發亮,就跟一個大型電燈泡一樣。
夜明珠能夠發光,其實從固體物理學的角度來講,夜明珠的材料都是無機鹽類晶體中的激活晶態磷光體,所謂的激活晶態磷光體又多半是由重金屬雜質引起的,這塊重達6噸夜明珠,主要材質就是螢石。
螢石,功能多樣,不僅可以用在煉鋼上,還能製作成照相機的鏡頭,由於螢石顏色鮮豔豐富,晶體光滑無暇,因此被稱為「世界上最鮮豔的寶石」,通常來講,它不會作為寶石來使用。
但是螢石也有不少的變種,有藍塊螢石、磷綠螢石,它們都含有不同程度的金屬雜質,古代夜明珠基本上螢石打造而成,在《山海經》當中,炎帝和神農就發現過螢石,如神農氏有石球之王號稱「夜礦」。春秋戰國時代,如「懸黎」和「垂棘之璧」,價值連城。
其實,夜明珠也不是隨便放在黑暗的環境下,就可以發光,它需要經過一定的光照,來激活重金屬發生反應,其發光時間甚至長達10多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