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男孩數學一分沒丟,以總分694分摘狀元,被清華北大到家搶

2021-01-08 米醬讀書

高考是決定孩子以後人生走向的一個重要關口。孩子十二年苦讀,就是為了能夠在高考中,一決勝負。

作為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每天都在看著自己的孩子學習,甚至還花錢給他報補習班,結果成績依然是沒有任何起色,很是無奈。因此,父母很多時候就是特別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不需要家長怎麼管,卻能夠輕鬆考得高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讓我們來看看來自甘肅的一位男孩程家樂的故事,他在2019年高考中,數學一分沒丟,以總分694分摘狀元,被清華北大到家搶。如此厲害的狀元郎,高考過後,竟然說父母對他影響不大。

程家樂從小生活在一個中產家庭,父親在甘肅一建集團工作,母親在一家企業上班。他是屬於學習很優秀的孩子,從小成績一直排名很靠前。

2019年高考,程家樂一舉成名,他考了十分優異的成績,其中語文128分,數學沒丟一分是150分,英語136分,理綜280分。最終,他以總分694分摘得了甘肅省理科狀元。

高考成績剛剛放榜不久,程家樂就被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工作人員盯住了。兩所頂尖學府的招生老師立馬到了程家樂的家中,目的很明確,就是來搶程家樂的。他們紛紛表示,只要程家樂願意上他們學校,專業可以隨意挑。

不過,程家樂心中早有目標,他一直敬佩清華大學的姚智期教授,知道姚期智教授的計算機科學實驗班是全國範圍內,技術非常領先的學院,所以堅定選擇了清華姚班。

高考過後,程家樂也分享了自己的一些學習經驗,但是他卻說父母對自己的影響不大。

他說,自己平常學習,主要是自學會多一點,父母很少管,到高中之後,父母更加少管他了,全憑他自己規劃好自己的時間。

真的是父母對他的影響很小嗎?

其實,後來程家樂也談到了在自己成長過程中,父母對他的影響。

他說,母親對他的影響主要是在學習方面。母親從小會引導他如何學習,還會給他分析一下應該在哪門課、哪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

而他的父親主要是在性格上,影響了他。父親做事謙虛、踏實、穩重,在他心目中是一位非常好的父親。父親對工作的認真和踏實,對他的影響也不少。他在學習上的認真和努力,就是受到父親的影響。正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

除了學習,程家樂也喜歡體育,比如說桌球呀、羽毛球、籃球等等,有時候也會聽聽音樂,放鬆一下。

如今,他已經是一名大二的學生,相信在姚期智教育的培養下,以他的天賦和努力,能夠在科技領域有一席之地,或者就是未來的一顆新星。

其實,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尤其是在小學六年的時間裡,如果父母能夠正確引導孩子,孩子長大後,自然不用父母操心太多了。

對於程家樂的故事,你有什麼看法?歡迎下面留言!(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甘肅男孩數學一分沒丟,以總分694分摘狀元,說父母對他影響不大
    讓我們來看看來自甘肅的一位男孩程家樂的故事,他在2019年高考中,數學一分沒丟,以總分694分摘狀元,被清華北大到家搶。如此厲害的狀元郎,高考過後,竟然說父母對他影響不大。程家樂從小生活在一個中產家庭,父親在甘肅一建集團工作,母親在一家企業上班。他是屬於學習很優秀的孩子,從小成績一直排名很靠前。
  • 她是北京高考狀元,清華北大都來搶她,最終還是選擇去姚班
    2019年高考,黃子晴沒有辜負老師和家長的期望,最終以總分721分的優異成績,一舉奪得2019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狀元,其中黃子晴的語文考了128分、數學考了148分、英語考了141分、理綜考了294分。高考的成績剛出來,清華、北大都表示要來搶她,而且黃子晴很快就相繼接到清華、北大的來電,兩個學校都希望黃子晴能報考他們學校,並承諾只要黃子晴願意報考他們學校,專業隨便挑,除此之外,各大高校以及記者都不斷跟黃子晴聯繫,這樣的電話讓黃子晴應接不暇。
  • 繼清華北大後,浙大也婉拒了江蘇文科狀元白湘菱,為何名校不敢破
    首先是理科狀元時鵬揚同學辱罵蘇州大學「垃圾」登上熱搜,而文科狀元白湘菱同學雖然沒有負面消息,卻因有一科被評為 B+,而與國內頂尖名校清華北大無緣。    為什麼江蘇文科狀元不能進入各大高校?  話雖如此,許多外省的同學也許不明白,為什麼一個省份的高考狀元都不能考上清華北大?首先要解釋一下江蘇的高考模式。
  • 黑龍江女孩,高考667分摘狀元上北大,語文考了135分很少嗎?
    在當年高考中,她考了667分的高分,其中語文135分、數學142分、英語139分、文綜251分,最終以總分第一名,摘得了2012年省高考文科狀元,並成功考上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當李佳楠得知自己分數最高,她高興得不敢相信,說:「真的是我嗎?我只是覺得自己很平凡。」
  • 她是高考文科狀元總分687,英語滿分,卻意外成為「百萬富翁」
    ,比如730分的廣西高考理科狀元楊晨煜,雲南高考理科狀元李豔紅737分(含加分10分)和四川高考理科狀元張家傑考出了718分的成績,而作為全國一卷中考分比較高的兩位狀元一位是來自山東的理科狀元張聖一考出了713分,還有一位是來自湖北的高考狀元常書傑考出了712分的成績。
  • 扒一扒IT大佬高考:馬雲數學1分考北大 李彥宏是狀元
    馬雲:豪氣沖天要考北大數學成績就1分1982年的時候,18歲的馬雲迎來了生命裡的第一次高考。不過馬雲並沒因數學不好而退縮,反而做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舉動,因為在他的報考志願表上赫然寫著:北京大學。當那年的高考成績出來以後,馬雲也算創造了個小奇蹟,他的數學成績是——1分。
  • 2020「丘賽」清華失利,在數學方面被北大碾壓
    在2010年「丘賽」正式發起,因為這場比賽是全國的大學生數學競賽,所以清華、北大一直都是這裡面的佼佼者,備受外界的關注。2020年「丘賽」清華被北大碾壓按照正常道理來說,清華一直在我國都是理工科第一,學校的專業也都是以理工科見長;而北大則是以人文社科出名。所以在數學這方面,清華大學應該是要比北大強很多的。但是在今年的「丘賽」中事實卻並非如此。
  • 父母雙盲,沒用過手機的湖北男孩,卻在高考,以總分685上了清華
    湖北男孩胡安康,父母雙盲,卻以685分的優秀成績,摘得黃石市理科狀元,成功考上了清華大學土木類專業,給全家帶來了希望。胡安康出身寒門,從小到大沒有用過手機他出生於湖北黃石市大冶劉仁八鎮的一個農村家庭,父母雙盲:父親是一個單眼失明的人;母親則是一個雙目失明的人。一家人的生活來源主要依靠父母種田,以及父親農忙之餘外出在建築工地上打零工。
  • 同樣是考入清華的高考狀元,為何他獲得好評,而她卻飽受爭議
    當我們在為自己填報高考志願會不會被一本院校錄取而擔憂的時候,有些人視考入清華北大這樣的頂尖985大學如探囊取物,那些人就是各個地區的「高考狀元」。無論是高考考取750分的何碧玉還是高考成績749的王端鵬,都是「高考狀元」這座「金字塔」頂端的人物。
  • 舒紅兵妻子王延軼本科北大,施一公保送清華,妻子趙仁濱高考狀元
    王延軼1981年出生,2000年考進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是北京大學的高材生,不過網傳王延軼當年是以藝術生的身份考進的北大,這點筆者也不得而知,能考進北大的一般都是很厲害的學霸。王延軼在北大就讀期間舒紅兵是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教授,兩人也正是在那個時候認識的,然後因為共同的興趣愛好而走到了一起,彼此互相鼓勵,步步高升。
  • 她17歲引清華北大爭搶,以狀元身份進入姚班,從小就是邏輯高手
    在清華的校園裡一直有這樣一句話:半個國家的人才在清華,清華裡面一半的人才在姚班。 這話並不誇張,清華姚班是指清華學堂計算機科學實驗班,是由獲得了圖靈獎(被稱為「計算機界諾貝爾獎」)的姚期智院士建立,所以姚班選拔的學生是相當嚴格的,每年招生僅僅有50人!這是什麼概念?
  • 重慶文狀元:好脾氣男孩數學得滿分 理狀元:曾差點休學
    原標題:重慶文狀元:好脾氣男孩數學得滿分 理狀元:曾差點休學   談學習   要知取捨 放棄啃題多檢查   「理科生不能輕視語文和英語,這兩門學科靠的是日積月累,儘管一點一滴的積累或許很長時間都看不到起色,但實際上每一分努力到最後最重要的時候,肯定不會讓努力的人失望。」張瑞珈分享自己的心得。
  • 他是遼寧高考狀元,數學、英語都超過140,最終選擇清華大學
    王治同的母親是一名老師,工作忙的時候沒時間照看他,就將他帶到學習,陪自己備課、自習。王治同興趣愛好廣泛,他喜歡打籃球、下圍棋,各種各樣的運動都有所涉獵,他喜歡讀書,幾乎什麼類型的書籍都喜歡,小時候就要有空閒的時間就往圖書館裡跑,他涉獵廣泛,無論是老師推薦的文學名著還是時下流行的通俗小說都在他的書單中。
  • 他是貴州高考狀元,8次月考就拿了5次第一,最終選擇清華姚班
    2018年高考,燕鴻偉沒有辜負老師和家長的期望,最終以總分708分的優異成績一舉奪得2018年貴州高考理科狀元,其中燕鴻偉的語文考了131分、數學考了143分、英語考了142分、綜合考了292分。她是湖北高考狀元,第一年沒考上清華北大,復讀一年成了文科狀元
  • 她是天才少女,17歲清華北大搶著要,超強邏輯思維從小就要培養
    17歲天才少女清華北大搶著要出身於江蘇無錫的張洗月,可以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天才少女,從初三開始就參加各種全國高中數學聯賽。而且在16歲的時候代表國家去參加了羅馬尼亞大師杯數學競賽,獲得了銀牌。要知道,羅馬尼亞大師杯數學競賽,是世界範圍內中學生數學競賽中難度最高的一項賽事。17歲那年,張洗月參加高考,並且以435分的成績(江蘇高考總分480),被清華大學錄取。其實在她決定去清華大學之前,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插曲。北京大學看中了張洗月,並且希望能錄取,同時清華大學也表達了錄取的意願。
  • 北京文科狀元誕生:雙手合十向記者致歉不願受訪
    「我平時成績就很穩定,這次高考算是正常發揮,沒感到特別意外,但媽媽告訴我這個分數後,還是有點小激動。」周展平告訴記者。他的媽媽表示,周展平數學一直很好,這次高考拿到了滿分,語文比之前發揮得稍好一些。   雖然是名理科生,但周展平坦言,自己非常喜歡文學閱讀,而且閱讀領域比較廣。
  • 清華在丘賽慘敗北大,引丘成桐怒斥?北大數學這麼強,還得謝清華
    在數學學科排名中,清華大學數學系位列第 25 位。而在 2009 年,清華大學數學系的排名還僅僅是第 96 位。短短十年間,排名竟提升了 71 位,這引起了數學界的關注。但是,即便清華數學已經進步非常大,這些年比著北大還是差一步。
  • 從學霸到影星,從清華到北大,她憑什麼如此優秀?
    因一釐米之差被清華拒絕,「轉身」就進了北大,她是怎麼做到的? 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作為國內高校的2座泰山北鬥,一直是莘莘學子奮鬥的目標和前進的動力。今年,很多省市區的清華和北大投檔線也已經出爐,比如清華在山東的投檔線都在680分以上,看到這個錄取分數線,可以用一個字形容,高!
  • 清華姚班VS北大英才班,哪個班生源更好,數據顯示了真實結果
    清華北大,作為我國最頂尖的兩所高等學府,在很多時候都存在著相當的競爭關係,這種良性競爭也確實有助於學校的進步和發展。 尤其是在生源上,這兩個學校更是你爭我奪,絕不相讓。每年高考結束後,兩校招生辦公室都會想法設法把各地高分考生拉進本校,在人才的爭奪上,已經到了白熱化狀態。
  • 江蘇文科狀元報考了香港大學,一點也不慘好嗎
    江蘇高考學生白湘菱,語數外分數加起來考了430,總分為480,成了江蘇文科狀元。卻因為選測科目中的歷史得了B+,因此無緣清北。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以及眾多211、985名校基本都要求選測科目為A以上,因此白同學雖然得了個江蘇文科狀元,但很多學校卻上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