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味中藥:山慈菇

2021-01-15 小喬養生堂

中藥山慈菇是草本植物杜鵑蘭的乾燥假球莖。傳統認為山慈菇有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的功效與作用。常見如山慈菇丸、山慈菇面膜。

別名:茅慈菇,毛茨菇。

來源產地:為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杜鵑蘭的乾燥假球莖。野生。

主產於四川、貴州、石南等省。

採收炮製:打碎,生用。

性狀特徵

呈不規則的塊狀或球形直徑約1.5~2.5釐米。頂端突起微尖。底部稍平坦微凹陷,呈凹臍狀,常留有殘斷的鬚根。表面陰黃色或黃褐色,有不規則的縱皺紋。中部有2~3個節環紋(俗稱腰箍),環紋上有絲狀纖維毛。質堅硬,斷面黃白色,角質狀半透明,氣微,味淡,稍代黏性。

以個粒大、均勻、色黃明亮者為佳。

性味歸經:味甘,微辛,性寒。入肝、胃經。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主治實熱性癰腫,癰疽發背,療毒瘡癤,痕病結核,無名腫毒。

相關焦點

  • 「山慈菇,一味常見的草藥」
    山慈菇山慈菇又稱:毛慈菇、草貝母、金燈花、獨蒜蘭等。注意!山慈菇雖然是一味草藥,但是配製成草藥需專業人士和經驗豐富的草醫,因為這山慈菇含有一些生物鹼和秋水仙鹼,所以它還是有毒的!「是藥三分毒」……山慈菇1,山慈菇喜歡生長在土壤肥沃的雜樹林下,有的生長在松樹林下,還有的生長在少植被的礫石地上。這山慈菇在我們家鄉也稱之為「獨蒜蘭」,因為根莖像極了一枚獨蒜,而且它開的花類似某種蘭花,所以才稱為獨蒜蘭。
  • 每日一味中藥:火麻仁
    中藥火麻仁是桑科草木植物大麻的成熟去殼種仁。中醫認為火麻仁有潤燥滑腸的功效與作用。別名:大麻仁,線麻子(代殼者)。來源產地:為桑科一年生草木植物大麻的成熟去殼的種仁。均為栽培。可用一味火麻仁,搗爛煮糊,加冰糖,煮成象芝麻糊一樣服用。也可配其他潤腸作用的藥物,如產後便秘配當歸、柏子仁,妊娠期便秘配瓜蔞仁、杏仁;陰虛者可加玉竹。如胃腸燥熱較甚,腹部脹滿而有便秘,單用火麻仁效力不夠,須配大黃、枳實等,方如麻子仁丸,此方也適用於有痔瘡而患便秘者,但老人和體虛者則不宜用。(2)用於滋陰補血。
  • 每日一味中藥:芫花
    中藥芫花是瑞香科落葉灌木植物芫花的花蕾。中醫認為芫花有瀉水逐飲,祛痰止咳的功效與作用來源產地:為瑞香科落葉灌木植物芫花的花蕾。主產於安徽、江蘇、浙江、四川、山東等地。野生與栽培均有。《普濟方》枳殼丸,以本品與枳殼各等份,用醋浸芫花透,將醋再煮枳殼爛,擂芫花末,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數丸,溫白湯送下,治蠱脹,據報導,用治療腹水,用其根皮亦有效,如每日服1.5~2.5g芫花根皮粉,連服4~5天,腹水消除,脾臟縮小,有利尿作用。治療11例療效甚佳(新中醫藥)。
  • 毛慈菇(山慈姑)市場價格,山慈菇賣多少錢一斤
    山慈菇(毛慈菇),中藥名。為蘭科植物杜鵑蘭、獨蒜蘭或雲南獨蒜蘭的乾燥假鱗莖。前者習稱「毛慈菇」,後二者習稱「冰球子」,春、秋二季採挖。山慈菇味甘、微辛,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等,常用於癰腫疔毒,瘰癧痰核,蛇蟲咬傷,瘸瘕痞塊。山慈菇別稱毛慈姑、人頭七等,分布區域 雲南,湖北、陝西、甘肅、四川、貴州等地。
  • 【每日一味藥】乳香
    【每日一味藥】乳香 【性味歸經】辛、苦,溫。乳香當時是一味中藥,具有活血舒筋、行氣止痛的功效。
  • 每日一味中藥:酢漿草
    中藥酢漿草是酢漿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酢漿草的全草。中醫認為酢漿草有清熱利溼,涼血散瘀的功效與作用拼音名:酢漿草讀作 Zuò Jiānɡ Cǎo來源產地:本品為酢漿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酢漿草的全草。治咽喉腫痛,以鮮酢漿草加鹽共搗爛,布包含於口中,或煎湯漱口,或煎湯代茶,有較好療效;治療瘡、乳癰、腹部癰腫,可用本品煎湯內服,並配合外敷;治急性睪丸炎,用鮮酢漿草100g,油松節15g,加水1500mL,煎至600mL,每日3次。治療57例,痊癒56例。
  • 每日一味中藥——砂仁
    後來人們又將這種草移植到房屋前後,進行栽培,久而久之成為一味常用的中藥,這就是「砂仁」的由來。
  • 每日一味中藥:海馬
    中藥海馬是海龍科動物線紋海馬等多種海馬除去內臟的全體。中醫認為海馬有補腎壯陽,散結消腫的功效與作用。常見如海馬泡酒等。別名:大海馬。來源產地:中藥海馬為海龍科動物線紋海馬、三斑海馬、刺海馬、大海馬、冠海馬、日本海馬等多種海馬除去內臟的全體。採收炮製:海馬,取原藥材,除去灰屑。制海馬,將滑石粉用文火炒熱,加入淨海馬,拌炒至表面微黃色,鼓起,取出,篩去滑石粉,放涼。
  • 每日一味中藥:陳皮
    中藥陳皮是芸香科植物橘及變種的乾燥成熟果實。中醫認為陳皮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的功效與作用。常見如陳皮泡水、陳皮荷葉茶、蛇膽陳皮口服液。孕婦也可以吃陳皮。別名:橘皮、廣陳皮。來源產地:中藥陳皮為芸香科常綠小喬木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成熟果實。主產於廣東、福建、四川、江蘇、浙江、湖南、雲南、貴州等地。均為栽培。採收炮製:11~12月果實成熟時採摘,剝取外層果皮,陰乾或曬乾。
  • 卡塔庫慄=山慈菇,克力架=蘇打餅,海賊王這些人物翻譯你需要知道
    我們最熟悉的是鼠繪漢化,不過海賊王漫畫的版權在騰訊漢化,所以我們需要知道他們翻譯的人物名字,來看看:卡塔庫慄=山慈菇卡塔庫慄是bigmom海賊團的二把手,三將星之首,騰訊將他的名字翻譯為:山慈菇。山慈菇就是一種藥用價值很高的中藥。
  • 每日一味中藥:玉米須
    中藥玉米須是禾本科草本植物玉蜀黍的花柱。玉米須有利水消腫的功效與作用。常見如玉米須煮水做茶飲等,未見明顯副作用。別名:玉麥須,玉蜀黍蕊,棒子毛。來源產地:中藥玉米須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玉蜀黍的花柱。
  • 每日一味中藥:螻蛄
    中藥螻蛄是螻蛄科昆蟲螻蛄的乾燥全蟲。中醫認為螻蛄有利水通淋、消腫解毒的功效與作用。拼音名Lóu Gū別名:土狗,拉拉古,拉蛄,地枯牛。
  • 每日一味中藥:連翹
    中藥連翹是木犀科落葉灌木植物連翹的果實。傳統認為連翹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疏散風熱的功效與作用。常見如連翹敗毒丸(片、膏),麻黃連翹赤小豆湯,荊芥連翹湯,連翹解毒丸等。別名連殼、黃鏈條花、青翹、黃花條、黃奇丹、落翹。
  • 每日一味中藥:蟲膠
    中藥蟲膠(紫膠)是赤膠蟲科昆蟲紫膠蟲在樹枝上所分泌的膠質。中醫認為蟲膠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與作用。常見如蟲膠漆片等。別名:蟲膠,紫膠,赤膠。來源產地本品為赤膠蟲科昆蟲紫膠蟲在樹枝上所分泌的膠質。
  • 每日一味中藥:地錦草
    中藥地錦草是草本植物地錦或斑地錦的乾燥全草。傳統認為地錦草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與作用。常見如地錦草膠囊,地錦草片等別名:地錦,鋪地錦,斑地錦。
  • 每日一味中藥:蟬蛻
    中藥蟬蛻為蟬科昆蟲黑蚱若蟲羽化時脫落的皮殼。主產於山東、河北等地。夏、秋兩季拾取。以體輕,完整,色黃亮者為佳。生用。味甘,性寒。歸肺、肝經。
  • 卡塔庫慄被翻譯為山慈菇,海迷感覺三將星在騰訊就是三道菜
    以蛋糕島甜點三將星的名字來了解下:卡塔庫慄=山慈菇初次看到這個翻譯,估計你一定會被嚇到,為什麼鼠繪的翻譯和騰訊的相差這麼大呢?山慈菇是一種藥用價值非常高的中藥,所以騰訊應該是意譯,而卡塔庫慄應該是音譯。斯慕吉=奶昔作為將星,斯慕吉的戰鬥力好像很一般,不過她的榨汁技能,讓很多海迷記憶深刻。
  • 每日一味中藥:雞內金
    中藥雞內金是雉科動物家雞的砂囊內壁。中醫認為雞內金有消食健胃,澀精止遺的功效與作用。常見如小兒複方雞內金散、複方雞內金片。未見明顯毒副作用。
  • 每日一味中藥:草果
    中藥草果是姜科草本植物草果的成熟果實。中醫認為草果有燥溼溫中,消食化積的功效與作用。常見如十一味草果丸等別名:草果仁,草果子,老蔻。來源產地:草果是什麼,草果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草果的成熟果實,主要產於雲南、廣西、貴州等地。
  •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陳皮
    導言:陳皮可以說是很接地氣的一味中藥了,「為芸香科常綠小喬木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成熟果皮」,說白了真的就是橘子皮。但出身尋常,藥效可不含糊,陳皮辛散苦降性溫,芳香醒脾,長於理氣健脾燥溼,降逆止嘔,用於脘腹脹滿,食少吐瀉 ,經常被當作主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