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後新鮮的水果越來越少,南方運來的水果和北方大棚裡的水果,總覺得味道欠缺了點,可能是乾燥的季節影響心情吧,不過有時候想,要是可以吃到自己種出來的水果,就算是難吃也會覺得很開心吧,前幾天就看到一個花友,自己在家盆栽除了水果,還是我很喜歡吃的無花果,雖然自己不能種植,看看別人是怎麼做到的也好。
想吃無花果就扦插
與其說是想吃無花果,還不如說是想過過扦插的癮,喜歡養花的人就是什麼都像扦插繁殖,從自己手裡長出來的綠植和水果,不論什麼樣都是好的。
要說無花果扦插,一般都選擇3、4月份,這時候比較容易成活,加上氣溫不冷不熱,但是對於室內扦插的花友,就不用太貼合這個時間,即便是現在寒冷的冬季,家裡有暖氣,溫度達到了,也可以扦插繁殖,說不定明年就能吃到自己培育的無花果。
無花果扦插的具體方法:
和很多花卉盆栽扦插方法差不多,首先要在無花果樹上選取適合扦插的枝條,一般20公分左右,其間要有2~3個生長節點,這是為了更好的發芽,然後將枝條的下端斜切45°,這個在將月季花扦插的時候都有講過,而枝條的上端也要進行一定的處理,先把頂端橫切,然後用保鮮膜封住,或者滴蠟封住,這主要是為了保存枝條裡的水分,讓枝條扦插更好的進行。
將枝條封好後,在把無花果枝條底部在生根粉溶液裡浸泡2小時,這是為了扦插的時候更好的生根,而對於生根粉稀釋的比例大概1:600。
泡過了生根夜,基本準備工作就完成了,然後將這些處理好的枝條,放在一次性的塑料杯中,在杯子裡加點水,不要加太多一般1cm 就可以,主要是用來保溼,然後再將杯口用保鮮膜封住,封的時候可以隨意點,沒有什麼要求,目的也是為了保溼減少蒸發。
封好的枝條要多觀察,每天早上和晚上,揭開保鮮膜讓枝條透透氣,為了增加內部的溼度,也可以稍稍往裡面噴一些水,注意不要直接到裡面,這樣等到枝條底部出現很多小白點,就是我們正式扦插的時候了。
準備好培養土,也就是扦插繁殖用的土壤,一般粗砂和營養土混合就可以,比例參考1:1,倒入之前的培養杯子中,然後把那些冒出小白點的枝條,插進去,第一次澆透水,然後再把保鮮膜和之前一樣封好保溼,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保鮮膜不要封得太嚴實,這樣會阻礙空氣進入,容易腐敗。
最後將處理完畢的培養杯,放入泡沫箱子裡保溫,如果沒有泡沫箱子,也可以選擇紙箱子使用。
這時候,就更要多觀察,時刻注意室內的溫度和溼度,發現杯子幹了就噴水保溼,而且不能進行太陽直射,放在遮陰處10天左右,之前的小白點,都變成了大白根,然後繼續等待,枝條長出2~3片葉子的時候就可以進行移栽了。
上面可以看到杯子裡已經長出長長的白根,這時候就代表無花果枝條已經發育好,可以移栽了。
如果前面的工作做得到位,移栽就很簡單,一般都會成活,然後需要注意的就是,在緩苗的過程中,可以把盆栽無花果苗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讓它充分的進行光合作用,澆水不要太頻繁,尤其是天氣寒冷,很容易凍壞根。多觀察,發現盆土表面幹了再澆水就行。
如果運氣好,自己有照顧的得當,無花果樹第二年也許就能結果也說不定。但是不管能不能吃到無花果,這個扦插的過長還是很享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