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通體半透明的馬裡亞納獅子魚。(圖片來源:美國媒體)
中國日報網11月30日電(高琳琳)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本周在澳大利亞《動物分類雜誌》上刊文稱,他們發現了生活在海洋深度最深的新型魚類物種,並將其命名為馬裡亞納獅子魚。此前,日本研究團隊曾在8178米深的海中記錄過這種魚遊泳的圖像。
據報導,這種魚生活在關島附近馬裡亞納海溝深度8000米的海裡。馬裡亞納海溝地處北太平洋西部海床,是目前所知地球上最深的海溝,而最新發現的獅子魚卻似乎是該地帶某些區域的「霸主」。
「這是迄今所發現的生活在最深海水中的魚類,我們很高興給了它一個正式的名稱。」研究報告首席作者、華盛頓大學星期五港灣研究室(Friday Harbor Laboratories)博士後研究員麥肯齊(Mackenzie Gerringer)說,「雖然處在這樣一個極端的環境中,但它們的體型算不上強壯,不過它們還是成功地生存下來。」
獅子魚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在許多不同深度的海水中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在深海中,獅子魚通常成群結隊地聚在一起,以體型較小的甲殼動物和蝦為食。然而,對於它們如何在這麼大的水壓下生活,人們卻知之甚少。要知道,在這種水深所承受的壓力,就好像是一頭大象站在你的手指上。
據悉,從2014年到2017年,科學家們從深度約6900-8000米的海溝中收集了37個新物種的標本。得益於基因分析法和三維掃描,研究人員能夠對收集上來的物種的骨骼和組織結構進行分析,從而確定它們是否是新物種。
(編輯:黨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