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各國與非洲交往的榜樣」

2020-11-24 人民網

人民網約翰尼斯堡3月20日電(記者 呂強) 阿迪斯阿貝巴消息: 「維護世界和平的中國軍隊」主題展覽日前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非盟總部拉開帷幕,時間為期5天,至22日結束。這是非盟域外夥伴方首次在非盟總部舉辦主題展覽,也是中國軍隊首次在非洲多邊舞臺開展重大國際傳播活動。

該展覽以「和平藍」為主色調的17塊展板形成一條「中國走廊」,與大廳內充滿非洲風情的棕櫚樹造型交相輝映,60餘張圖片和1個短視頻為觀眾展示中國近年來為世界維和事業做出的貢獻。來自非盟總部、非盟成員國、非洲常備軍及非洲危機應對快速反應部隊、聯合國駐非盟機構、北約駐非盟機構的代表,以及美、英、法、日、挪威、瑞典、古巴、阿根廷、墨西哥等非盟域外夥伴方的人員來到展覽現場參觀。

「對我來說,觀看展覽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讓我得以在短時間內了解中國軍隊多年來為世界和平作出的貢獻。」到挪威駐非盟使團工作不足半年的哈肯仔細端詳每一塊展板,不時駐足拍照。非洲常備軍參謀長兼非盟和平與安全委員首席軍事顧問穆戈巴少將說,這個展覽內容十分豐富,祝賀中國軍隊在和平事業中作出卓越貢獻,希望中國未來能舉辦更多此類活動,讓中國理念成為更多國家的借鑑。巴基斯坦駐衣索比亞大使表示,中國在世界和平與安全事務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我們十分感謝中國的巨大貢獻。

很多觀展人員紛紛在留言本上「直抒胸臆」:「中國行動為世界作出表率」「中國軍隊是一支偉大的和平力量」「希望中國為世界的正義事業繼續作出貢獻」……

展覽現場,一幅幅生動精彩的圖片,生動詮釋著中國人民對非交往中的真實親誠。2014年,伊波拉疫情肆虐西非,中國醫療隊第一時間奔赴疫區,被譽為「最美逆行者」。一名塞內加爾母親給孩子取名「中國」,銘記中國醫生當年的救命之恩。2016年,「厄爾尼諾現象」導致衣索比亞上千萬民眾遭受飢餓威脅,又是中國,第一時間送去救援糧食。「這是我們收到的第一批救命糧,中國是我們真正的朋友。」時任衣索比亞總理海爾馬裡亞姆說。在蘇丹達爾富爾地區,中國維和官兵冒著高溫、連續高強度作業、為當地百姓打出了潤澤生命的水井;在剛果(金),中國醫護人員深入偏遠村莊,為村民免費診療;在賴比瑞亞,民眾自發排成長隊,依依不捨地為中國維和官兵送行。「感謝中國是我們全天候的朋友。我們完全清楚,誰為非洲做了實實在在的好事。」非盟委員會官員布蘭達在觀展時表示。

非盟委員會代表坎布齊坦言:「當前國際體系面臨巨大壓力,多邊主義受到威脅,箇中原因大家心知肚明。我們有責任竭盡所能保護多邊體系……我們認為,非盟與中國的夥伴關係,是維護國際體系所不可或缺的。中國是值得學習的合作夥伴典範,是世界各國與非洲交往的榜樣。」

據中國駐非盟使團臨時代辦陳緒峰介紹,中國是非盟在和平與安全領域最強有力的夥伴之一。一直以來,中國支持非盟和非洲國家追求和平與發展事業,堅持非洲優先,在為非洲提供援助時不附帶任何條件。

(責編:賈文婷、常紅)

深度閱讀

國際人士積極評價中國經濟活力和發展預期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政府工作報告對2018年政府工作成果進行了提綱挈領的回顧總結,並對2019年工作計劃進行了謀篇布局,不僅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也列出一份詳盡的行動表。海外輿論高度關注今年中國兩會,期待中國出臺新政策、帶來新機遇,釋放更多積極信號,同時對2019年中國的經濟活力和發展預期表達了樂觀態度。專家表示,未來「中國怎麼走,世界其他地方就會怎麼走」【詳細】

妙語連珠回應媒體關切 佳句頻出亮出中國主張3月8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會上,王毅就中外記者提出的國際熱點問題進行回應,全程妙語連珠、佳句不斷,亮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立場和主張。【詳細】

相關焦點

  • 非洲各國的GDP總量是多少?如果非洲各國聯合,能成一個強國嗎?
    非洲在地理上是七大洲之一,這讓很多人對非洲的綜合實力形成了誤解。客觀來說,非洲比不上我國,更比不上美國。如果真的了解各國情況的話,非洲和印度其實差不了多少,雙方的各項實力對等。印度的各項實力超過美國?這可是連印度政府都不敢對外宣稱的大話。
  • 中國是世界榜樣,美國人誤認為自己才是真的強大
    自從疫情爆發以來,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是以不可控制的趨勢向外蔓延,就在這個危急時刻,中國彰顯出了自己的力量,比起日、韓、英、澳、法等在內的多個世界發達國家都沒有有效的抑制疫情的發展,經濟最先恢復的國家是中國。
  • 世界上「最開放」的國家:對世界各國實行落地籤,卻沒有人敢去
    我相信一定是西方發達國家,這些國家普遍地經濟發達,人文思想先進開放,但是,從現在開始說這個國家的開放度比世界上任何發達國家都強。這個國家在非洲的盧安達,雖然作為非常小的內陸國家並不有名,但是對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實施了免籤,所以受到了廣泛關注,特別是對於喜歡海外旅行的遊客來說,對這個國家的名字的印象更深刻了。
  • 世界各國人口壽命排名 中國第八十一位
    這是世界衛生組織有史以來首次對各成員國人口進行健康壽命預測。據悉,這次預測的是1999年各成員國出生兒童的健康生活時間。在預測過程中,研究人員主要考慮了各國居民各種常見病和流行病的發病率、居民的生活習慣、暴力傾向、飲食結構、吸菸及酗酒者佔全國的人口比例、醫療衛生條件以及地理環境和氣候等多種因素。
  • 最新世界各國地形圖
    長按識別二維碼,可直接購買:這套《世界各國地形圖》,原名《國家地理世界》,總共地圖約200多幅,大多數都是地形圖,原價
  • 世界人口日:非洲糧食危機 中國的援助方案是什麼?
    1990年,聯合國決定將每年的7月11日定為「世界人口日」。 非洲人口增長迅猛 各國面臨糧食安全挑戰 地球上的人口不斷增長,會帶來哪些挑戰呢?除了就業、健康、環境等方方面面的問題,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就是:在非洲一些國家,糧食短缺是不爭的事實。聯合國最近發布了《世界人口展望報告》稱:到本世紀末,世界人口將達到110億,未來30年將增加20億人口。人口的快速增長,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 糧食缺口有多少?
  • 助力非洲脫貧,中國顯擔當,非洲有收益
    事實上,在過去的20年裡,中國的貧困率成倍下降,'極度貧困'人口,已然從過去的30%,銳減至約3%。《經濟學人》更是盛讚:"在世界減貧方面,中國是個英雄。" 而過去的非洲和中國,有著很多相似之處。比如,都是人口大國和農業國,工業基礎都異常薄弱,文盲率都曾居高不下,等等。
  • 中國助推非洲太空雄心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0月11日報導,中國在非洲提升軟實力的同時助推非洲太空雄心。據報導,專家稱,為非洲國家的太空計劃提供資金支持有助於中國提升在非洲的軟實力。奈及利亞太空科學家、太空行業新聞網站「非洲空間」常務董事泰米達約·奧尼奧森說:「中國經常援助非洲各國,提供貸款幫助各國獲得衛星。」
  • 淺談世界各國的電壓標準
    淺談世界各國的電壓標準世界各國民用用電所使用的電壓大體有兩種,分別為100V~130V,與220
  • 【新時代屬於每一個人】樹大國交往典範 讓「中國元素」閃耀東方...
    中國國家元首首次出席論壇,不僅表明對持續升級中俄戰略夥伴關係的高度重視和充分誠意,而且標誌著中俄互信互利、友好合作步入全方位、高水平的全新階段,中國與俄羅斯攜手共進樹立大國交往典範讓「中國元素」閃耀東方、引領世界。中俄兩國建立和鞏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深刻影響著東北亞地區的和平穩定繁榮發展。
  • 【投資非洲】中非旅遊合作挑戰|中國投資
    這一數字比世界旅遊組織的預測提前了兩年。與此同時,旅遊業帶來的收入增長到1.7萬億美元,增長4%。國際旅遊人數和收入的增長持續超過世界經濟的增長,旅遊服務出口也連續第七年增長快於商品出口,許多國家和地區的貿易赤字由此收窄,這使得旅遊業在全球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非洲也因為旅遊業的發展受益匪淺。
  • 中國同其他國家在非洲開展競爭?王毅:非洲是國際合作大舞臺,不是大...
    王毅表示,我們相信,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尼戰略夥伴關係一定能開闢更廣闊的未來,為非洲的和平發展,為世界的穩定繁榮作出更大貢獻。記者:當前國際上對中非合作有一些議論,認為中國在非洲影響力日趨上升,同其他國家在非洲開展競爭,請問對此如何看待?王毅表示,中非友好經受了風雲考驗,歷久彌堅。早在非洲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時期,我們就是生死與共的戰友,結下了深厚友誼。
  • 新增病例增加 非洲各國提醒民眾仍需警惕疫情
    >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在過去一個月中,有將近20個非洲國家新冠肺炎新增確診病例增長了20%,這是在非洲病例數呈下降趨勢後的再一次增長,病例增長較多的國家主要分布在北非和南部非洲地區。
  • 德國人: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國治理沙漠已從各國手中搶走第一
    而對於荒漠化治理,每個國家都有其獨特的見解,但讓人疑惑的是,一位德國人卻評價中國,直言: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國治理沙漠已從各國手中搶走第一。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德國人如此評價中國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世界各國新冠疫情數據分析
    一、世界各國新冠疫情現狀(截至2020.4.8) 截至2020年4月8日,新冠 肺炎感染疫情已蔓延至全球210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35萬例(1353453例),當日新增確診超過7.3萬例(73645例,其中中國92例,海外73533例),較4月7
  • 世界各國人均耕地面積排名,非洲國家遠高於中國,為何餓肚子?
    世界各國的人均耕地面積,可以看出具體多少耕地養一個人,人均耕地面積越大,往往說明糧食供給越安全,但不絕對,比如熱帶地區一年可以種三季水稻,而高緯度地區一年只能種一季。下面來看最新的人均耕地面積排名吧(少數國家數據缺失)。
  • 中國與世界各國時差對照表
  • 30年努力大批荒漠變綠洲,我方為世界樹立榜樣,印度卻來「邀功」
    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國家也開始意識到了社會環境的重要性。從前接收的洋垃圾,如今已經被拒之門外了。國家在荒漠的治理上,也給世界各國樹立了一個不錯的榜樣。中國荒漠的治理計劃,早在30年前就已經開始了,當時就已經開始大量的投入資金,人力。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終於有所收穫。
  • 我們的榜樣——《榜樣3》
    節目中每一位在自己崗位上默默奉獻,為了國家、為了自己的家園、為了同胞克服艱難、努力工作的每一位中國中產黨員讓我們明白了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榜樣」。榜樣宋書聲這位偉大的翻譯家,夜以繼日的翻譯工作,為中國共產黨帶來了精神食糧,每一位共產黨員都汲取著其中的養分,在艱難的道路上不忘初心
  • 晚年馬克思交往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25)外來移民既為新大陸各個國家的工業化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和產業後備軍,同時還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方法和工藝技術,移民成為了新大陸各國引進科學技術的手段。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還通過移民向其他地區擴張,移民開墾世界上新的地區,建立殖民地,從而把未開化的部落捲入世界資本主義的漩渦。移民推動著資本不斷向廣度和深度發展,最終成為全世界的支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