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有一天你正在探索太空,尋找一顆適合人類居住的新星球,卻無意中發現了一個黑洞,好奇心驅使你下定決心要一探究竟,那麼你還有生還的機會嗎,你該如何逃出去,那裡是否有著通往其他宇宙的捷徑?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下什麼是「黑洞」,「黑洞」並不是我們在網絡圖片上看到的那樣只是個黑色的真空區。愛因斯坦在他的相對論中預言了黑洞的形成,在一顆大質量恆星滅亡時,會留下一個坍縮的核,如果此核的質量比太陽的質量至少大上三倍的話,重力就會壓倒其他所有力量,將它變成一個「黑洞」。
但不要被它的名字矇騙了,「黑洞」並不是一個洞,而是大量物質壓縮形成的一個很小的空間,考慮到太陽的引力場比地球的大28倍,如果你在太陽上行走,將會比在地球上重28倍。然後你想像一下,將4個太陽壓縮成直徑只有24公裡的東西,在那裡的引力會是怎樣的呢?
你之所以看不到「黑洞」,那就是因為「黑洞」的引力的太大,以至於連光也無法逃脫。但你能從「黑洞」放射出的γ射線暴中探測到它,這些射線暴是由史蒂芬·霍金髮現的,所以被命名為霍金輻射。
霍金本人相信「黑洞」是可以通往其他宇宙的,所以如果你掉進去了,你會發現自己身處另一個維度中嗎?每個「黑洞」都有一個視角,在那裡,萬有引力會變得非常強大,令你難以逃脫,無返回之點。如果你發現自己身處視界之外,你會看到恆星扭動在一個完美的黑色圓環上。
當你開始被吸入「黑洞」時,你會因重力而墜落得越來越快,如果你的腳先墜落,那麼與頭相比,雙腿感到的萬有引力會更大,你的身體將會被拉長,最普通的「黑洞」可以橫向延伸約15千米,重量相當於20個太陽,估計你還沒有到達視界之外就已經被撕成碎片了。
所以說你選擇時,一定要選擇一個特大質量的「黑洞」,因為這樣,你的整個身體才會被以近乎相同的力量拉扯進去,你才有機會安然無恙地到達視界之外。這個特大質量的「黑洞」其實就在我們銀河系中心,它離我們只有265.5萬億公裡,而且它既不會吞噬太陽,也不會吞噬行星。
等你找到它準備進入時,你還要做好迎接穿過視界後的挑戰。在「黑洞」的中心,有個奇點,這裡的密度將變得無限大,你將被吸入那個中心,逐漸與「黑洞」融為一體。
沒人會知道你的經歷,但是,一個在視界之外觀察你的人將會看到一張迥然不同的圖像,隨著你掉入「黑洞」,他們會看著你逐漸減速、變暗和變紅,最終,你只會覺得身體僵硬,再也穿不過視界了。
這是因為「黑洞」中的空間與時間交換了角色,在那裡,時間停止了,但在另一面,空間仍在向前移動。你將不能轉身逃離「黑洞」,即使這個「黑洞」最終滅亡。
但霍金認為,交替宇宙的歷史並不相同,這就意味著,在這個現實中,你掉進了一個「黑洞」,而在另一個現實中,根本就沒有「黑洞」。雖然你逃出視界的可能微乎其微,但如果你穿過了視界而且你停留在了一個不存在"黑洞」的現實裡,那麼你還會活著,只是在一個不同的宇宙裡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