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最熱門期刊TOP100影響因子公布!

2020-11-24 生物谷


當然,

MedSci影響因子查詢系統

也以最快速度更新了數據!

由於Web of Science上也是部分更新,因此有些小夥伴反應沒看到新的數據。


不過沒關係!MedSci的查詢系統可是童叟無欺的最新數據!有圖有真相!


圖片來源:Web of Science





最後的最後,梅斯醫學(MedSci)2016年度影響因子更新完畢,查影響因子,怎麼查?



2:梅斯醫學app:直接掃二維碼(小編極力推薦,不卡不卡不卡,非常的流暢)


相關焦點

  • 2017年SCI影響因子公布,17個中國期刊首次獲得影響因子
    圖片來源:Depositphotos   今天,2017年 SCI 影響因子公布了,來自中國的期刊《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影響因子 9.408,排名綜合類第 6 。
  • 2020年SCI期刊最新影響因子已公布,你關注的SCI期刊影響因子是漲還是跌了呢
    2020年,新一期的SCI期刊影響因子也正式公布。小編曾在以前的推文中說過,基本上每年的SCI期刊影響因子都是在6月份公布。相對來說,今年的公布時間受到疫情影響,要晚了一周時間。閒話也不多說,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按影響因子進行排名後,排名前100的SCI期刊。
  • 2017影響因子公布!附高分子材料相關期刊最新IF
    2017年影響因子數據已經發布了,目前可在Web of Science資料庫中進行查詢!以下是幾個中國學者比較關注的SCI期刊的影響因子:期刊名IF2017,近年來影響因子持續走低,今年影響因子跌破3分了大關,為2.806。
  • 2020 年SCI影響因子大漲,你中意的熱門期刊會暴漲嗎?
    」、「影響因子幾號出來呢」、「怎麼還沒出來呀」等諸如此類的話,對此相當關注。咱們先用傳統計算方法,預測下部分熱門SCI雜誌的影響因子:某雜誌2017-2018年發表的所有文章,在2019年被引用的總次數,除以2017-2018年發表的綜述與論著文章量。
  • 最新心血管領域SCI期刊影響因子出爐!(附熱門文章連結)
    最新心血管領域SCI期刊影響因子出爐!
  • 最新影響因子公布 中國期刊表現亮眼
    最新的影響因子已經公布,根據大家關注的重點,接下來我們具體圍觀一下目前高通量測序的投稿較多的期刊,以及國內期刊的影響因子情況。
  • 2020年最新影響因子TOP100榜單公布
    今天下午6點,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布最新年度(2019年度)期刊引用報告(JCR)。  由報告可知,NATURE、SCIENCE、CELL三大刊2019年度影響因子排位依舊沒有變化,SCIENCE影響因子與去年相比有所上升,NATURE和CELL則與去年基本持平。NEW ENGL J MED, LANCET, J AM MED ASSOC和BRIT MED J等四大醫學期刊排位依舊沒有變化,並且繼續延續往年持續上漲趨勢。
  • 重磅:2017年度SCI期刊影響因子可查詢(附查詢方式)
    6月13日,也就是今天,2017年度SCI期刊影響因子雖然還沒有正式公布,但已經可以在Web of Science
  • 最新SCI影響因子出爐 | 中國期刊Top100
    6月29日,2019年度SCI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出爐。排名第一的仍然是神刊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影響因子達到292.278。2019年度5分以上期刊共有1017本,而2018年度為1006本。
  • 期刊影響因子的「含金量」
    報告作者發現,多數論文被引用次數都達不到發表它們的期刊的影響因子數值水平,比如《自然》在這期間所刊發論文中的74.8%在2015年獲得的引用次數就低於這本期刊當年影響因子所顯示的水平,《科學》的情況也類似。報告說,這主要是因為這些期刊中有一小部分論文被引用次數非常高,導致影響因子在均值計算過程中出現偏差。
  • 2019年SCI期刊影響因子預測
    Cell Biology,4.576;Protein & Cell,6.823;【5】對於這281個雜誌而言,發表的Artticle及Review共129996篇文章;發文超過1000篇的雜誌,達到28個雜誌,其中Nature Communications發文最多,達到了7873;其次是PNAS,達到了6448。
  • 2018SCI期刊影響因子新鮮出爐(附全部SCI影響因子)
    276種期刊首次獲得期刊影響因子;為了保證JCR的公正性,20種期刊被警告並且不公布其影響因子,其中14種出於自引原因,6種出於引用堆疊(Citation Stacking),如一組期刊之間通過增加不必要的相互引用提升被引表現。
  • 影響因子最高期刊《CA》公布2017年美國乳腺癌大數據
    導讀:在上期轉網發布的醫學期刊影響因子排行榜中《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奪得桂冠,美國癌症協會在其上公布了它對2017年美國女性乳腺癌的數據分析。乳腺癌是除皮膚癌外美國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症,是繼肺癌後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 最新SCI影響因子公布 交大期刊表現亮眼
    6月20日,ISI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公布了最新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273本中國期刊被檢索,其中影響因子超過5分的共22本。上海交通大學本次共9種期刊被SCI檢索,其中2種影響因子超過5分,學科分布橫跨醫學、數學、材料學、生物學和工程學。
  • 劉雲:迷信「期刊影響因子」給高等教育帶來負面影響
    本文有些觀點給「期刊影響因子」在高等教育發展中所起作用以太多的權重,看似有些牽強,然而,這種直白的表述卻道出天機——在高等教育追求發展的道路上,那些看似盲目,實質卻是功利追求的現狀,會成為阻礙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負面力量,這是此文最重要的意義。 現在對高校進行考核,以及很多機構在對高校排名時,均把期刊影響因子作為最重要的評價標準。
  • 轉發有禮 | Wiley醫學領域熱門開放獲取期刊影響因子及JCR排名
    Wiley在科睿唯安6月發布的2018年«期刊引證報告»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中依然保持強勁,保持了其在期刊數量,文章出版量和文章被引用量上排名第三的位置。Wiley被收錄的期刊中有56種是開放獲取期刊,37本開放獲取期刊的影響因子較去年有所上漲,26本期刊位列JCR分區排名1區,4本期刊收穫第一個影響因子。我們對健康科學領域的期刊進行了一些盤點,期刊涉及醫學綜合領域,免疫學,癌症,微生物學,心臟及心血管系統,神經科學,公共、環境及職業健康,獸醫學。
  • 2018年頂級期刊SCI影響因子公布(生物類)
    2018年最新SCI影響因子(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已於6月23日公布,每年的年度SCI期刊的最新影響因子會在下一年度出來。因此今年公布的影響因子是統計的2018年度sci期刊分析報告。
  • 最新| 2017年SCI影響因子發布 各領域醫學期刊全都有
    因為這時候,WebofScience會公布新一年所有期刊的影響因子(兩年內總引用次數/總發文章數)情況。而這些期刊的影響因子,決定了研究生能否畢業,以及在職職工是否能晉升及獎金等情況。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而對於醫學領域的研究生及在崗醫生,每年的SCI分數,可能比命根還要重要。
  • 期刊影響因子的影響因素
    例如,A刊2017-2018年所發表的研究論文和綜述總數為1000篇,2019年這1000篇論文及同期發表的其他各類文章的被引總次數為3000次,則2019年度A刊的影響因子為:3000/1000=3.000。
  • 2020年度最新SCI影響因子正式公布!33本期刊影響因子被取消!
    33本期刊影響因子被撤,部分自引率超70%千呼萬喚始出來!受疫情影響,今年的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都推遲了一周多,而剛才,科睿唯安終於公布了JCR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