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格隆匯
機構:興業證券
投資要點
現金流,生物質發電項目的阿喀琉斯之踵。2019 年 7 月 31 日, *ST 凱迪發布公告, 公司逾期債務共計 161.66 億元。我們復盤公司發展歷程後發現,公司擴張戰略(大 量投資支出)+項目運營情況不理想(經營現金流惡化),在債權融資和股權融資 受限後,形成惡性循環,最終走向違約的結局。我們搭建的 30MW 生物質直燃發 電項目模型顯示,生物質直燃發電商業模式存在較大現金流壓力:
超 40%的燃料成本/收入情況下,燃料供應穩定性以及價格波動顯著影響現金 流(*ST 凱迪燃料成本/收入從 2015 年的 43%攀升至 2018 年的 68%,拖累項 目利潤及現金流); 電價補貼形成的應收帳款規模大且返還時間存不確定性(項目模型中,運營 初期淨利潤約2,000萬元/年,但電價補貼帶來新增應收帳款約5,400萬元/年)。
從敏感性分析來看,直燃發電項目現金流對生物質燃料價格敏感度高,即燃 料成本提升 15%,項目運營前兩年經營現金流/淨利潤從-17%下滑至-68%,經 營現金流從-687 萬元下滑至-1,898 萬元。考慮到生物質燃料「入廠-堆放-摻配」 過程的複雜性及非標準化特性,若沒有高效的管理和豐富的項目經驗,項目 現金流和盈利能力難以保持穩定。 熱電聯產消除行業痛點,用熱需求及原料管理共同決定項目運營質量。因行業內 類似*ST 凱迪現金流壓力導致公司經營困難等問題大量存在,2016 年 1 月,國家 發改委在《生物質能發展「十三五」規劃》中鼓勵農林生物質發電全面轉向分布式 熱電聯產,推進新建熱電聯產項目,對原有純發電項目進行熱電聯產改造,為縣 城、大鄉鎮供暖及為工業園區供熱。相比於直燃發電,熱電聯產供熱業務收入可 填補部分電價補貼帶來的應收帳款,現金流壓力大幅緩解:
對比相同參數下生物質熱電聯產及直燃發電項目財務模型,熱電聯產項目由 於熱效率更高,營業收入規模較直燃發電高出約 12%。雖然淨利率水平並無 明顯提升(項目初期淨利率約 15%-17%),但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運營前兩年 經營現金流/淨利潤為 27%,相比直燃發電的-17%現金流得到大幅改善。
與生物質直燃發電相比,熱電聯產項目對於項目選擇要求更高,主要是因為 除去燃料管理單一因素外,下遊用熱需求增長及穩定性等因素也將決定項目 運營質量。我們搭建的模型顯示,1)如燃料成本上升 15%,項目前兩年經營 現金流將從 1,253 萬元下滑至-33 萬元;2)如熱負荷下滑 15%,項目前兩年 經營現金流從 1,253 萬元下滑至 1,084 萬元。 符合能源結構轉型背景,農林生物質能利用有助於減少大氣汙染。我國生物質資 源儲量豐富,可作能源利用的生物質資源約 4.6 億噸/年的標準煤(其中農林廢棄 物資源量折算後約 4 億噸/年標煤),2017 年生物質發電中農林生物質發電機組約 700 萬千瓦,年發電量約 397 億千瓦時(1,160 萬噸標煤),利用量僅佔農林生物質 資源量的 2.9%。我們統計發現,農作物秸稈資源量的分布與大氣汙染所在地存在 一定匹配關係,發展生物質有助於減少北方地區霧霾汙染,通過生物質發電或熱 電聯產集中燃燒有助於減少碳排放。
建議關注:1)長青集團:滿城項目投產大幅改善公司業績(19H1 增速+208%), 19 年 9 月鄄城項目正式轉入商業運營,在建的茂名、曲江、雄縣等 11 個熱電聯產 項目有序推進中,在建項目陸續投產將顯著增厚公司業績。2)聯美控股:公司立 足供熱核心業務,領域涵蓋城市集中供暖及工業供暖,現金充足支撐外延擴張, 供熱面積穩步增長,同時公司精細化管理及規模化效應使得盈利遠高於行業其他 公司。
風險提示: 生物質電價下調、補貼回款不及預期、燃料價格波動風險、天然氣價格大 幅下行、*ST 凱迪如終止上市引發股價大幅波動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