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支持生物質能持續健康發展 生物質發電概念股有哪些?

2020-11-30 綜投網

  近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印發《完善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運行的實施方案》。《方案》提出,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給予生物質發電項目中長期信貸支持。立足於多樣化用能需求,大力推進農林生物質熱電聯產,從嚴控制只發電不供熱項目,鼓勵加快生物質能非電領域應用,提升項目經濟性和產品附加值,降低發電成本,減少補貼依賴。文末附生物質發電概念股。

  生物質發電是利用生物質所具有的生物質能進行的發電,是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一種。我國生物質能資源非常豐富,發展生物質發電產業前景廣闊。到2025年之前,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質能發電將佔據主導地位。未來,利用生物質再生能源發電已經成為解決能源短缺的重要途徑之一。

  相關生物質發電概念股:

  九洲集團:與國家電投集團產業基金、中電投融和融資租賃籤署了《20億元的新能源產業基金戰略合作協議》,基金用於投資各方共同選定生物質發電、供熱及熱力管網項目;

  永福股份:在大型燃機及分布式能源站、陸上風力發電、海上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發電、核電等發電工程和包括特高壓在內的全電壓等級輸變電工程的勘察設計以及工程總承包等領域形成了專業優勢,已在行業內形成明顯的品牌影響力。

相關焦點

  • 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有哪些新政策
    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有哪些新政策 發布時間: 2020-05-08 10:53:40   來源:新能源政策分析  作者:
  • 生物質發電發展現狀及前景
    二、生物質發電發展現狀生物質發電起源於1970年前後,我國的生物質發電技術開始於1990年前後,期間相差二十年,1990年前後也是各國興起運用生物質發電的巔峰期,在當時多個國家同時運用這項技術的時候,客觀來講,將這項技術使用的最好的國家是丹麥,丹麥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生物質發電廠,當時叫做秸稈生物燃燒發電廠,到了今天,在丹麥已經有了100餘家這樣的發電廠。
  • 什麼是生物質發電?生物質發電有哪些方法?
    生物質發電是一種利用可再生生物質資源實現循環再利用發電的方法,比如垃圾焚燒發電、農林廢棄物氣化發電或者利用沼氣和垃圾填埋氣發電等。與火力發電等傳統發電模式相比,生物質發電可以有效實現能源循環利用,變廢為寶,節約能源,而且發電燃料可再生,有利於我國電力行業的可持續性發展,與此同時,生物質發電還具有更高的清潔度,符合我國的低碳環保發展戰略,近年來已經得到了廣泛普及應用,有效緩解了現有能源緊缺的問題,而且還可以同時減少環境汙染,是一種實現多贏局面的發電手段。
  • 生物質發電存在哪些問題?
    ◆董少廣   在新能源發電領域,生物質發電有後來者居上的態勢。但是,當前生物質發電中存在一些實際問題,急需引起有關部門和相關領域人士的高度重視。   第一,生物質發電的投資和發電成本遠高於火力發電。一是生物質電廠建設投資成本較高,相當於同等規模火電廠的兩倍左右。二是生物質發電對成本的控制力不強。
  • 明年起生物質發電將全面執行競爭配置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支持下,生物質發電建設規模持續增加,項目建設運行保持較高水平,技術及裝備製造水平持續提升。截至2020年上半年,全國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約2520萬千瓦,位居世界第一。為促進生物質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發電行業健康發展,今年1月,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出臺了《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則合理確定新增補貼項目裝機規模。
  • 生物質發電的優點和將要面臨的問題
    生物質發電兼具經濟、生態與社會等綜合效益,是可再生能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儘管被外界普遍看好,且已被各類資本鎖定,看似將要面臨一個快速發展期。但是業內普遍認為各種不確定因素正在增多,如環保、電價、政策、資金及技術方面。最為重要的是,作為主要原材料的秸稈在使用上至今未有顛覆性突破,是該行業發展的硬傷。
  • 生物質發電高成本難題有望緩解
    作為構築穩定、經濟、清潔、安全能源供應體系和突破經濟社會發展資源環境制約的重要途徑,生物質發電優勢明顯,並將成為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一大重點。那麼,本次修訂的《電力法》送審稿將對生物質發電產業產生哪些影響?
  • 國能生物:全球生物質發電的領航者
    經過短短5年多時間,國能生物已發展成為生物質發電領域的全球老大,集投資、建設、運營於一體,為發展綠色經濟和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截至2011年6月,公司共投資建設的生物質發電廠有37家,其中26家已投入商業運營。生物質發電,讓CO2歸零當前,秸稈無序焚燒已成為全國性的環保和安全問題。
  • 發展生物質能源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目前,根據生物質能利用技術開發狀況,我國對生物質能的利用重點主要是生物質液體燃料、沼氣和生物質發電等。在生物質能源液化技術和利用方面,由於我國是石油短缺國家。在生物質能源發電方面,主要有農林廢棄物發電、垃圾發電和沼氣發電。我國在生物質能發電技術和裝備上做了大量的研究開發工作,已建成生物質能發電裝機容量200多萬千瓦,到「十一五」期間末,將形成500多萬千瓦的裝機能力。
  • 分析生物質能分布式利用發展趨勢
    而目前制約分布式生物質能產業發展的最主要瓶頸是經濟性和可靠性,作者提出--國家應在技術創新和政策支持方面增加投入,將生物質能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轉化為成本效益,推動生物質能分布式利用產業的發展。
  • 國家補貼退出,農林生物質發電傷很深,這個嚴重依賴補貼的行業出路...
    原創 鄧玥 中國環境日前,《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有關事項的補充通知發布,明確了生物質發電項目(包括農林生物質發電、垃圾焚燒發電和沼氣發電項目)運行滿15年或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時數滿82500小時,將不再享受國家補貼。
  • 打破新能源「雞肋」窘境 生物質發電鐵肩擔重任
    【中國環保在線 新能源設備】生物質發電在我國是一個正在起步的新能源產業,與常規的火力發電相比,生物質發電實現了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具有節能、環保等優點。大力發展生物質燃燒技術對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減輕環境汙染、優化我國能源結構、維持經濟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 生物質能利用不只是能源工程
    在近日舉辦的第九屆中國生物質綜合利用發展論壇暨發電技術交流會上,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產業發展部竇克軍指出,生物質能佔比進一步縮小,其直接原因是風電、太陽能發電發展速度太快。  「雖然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近年來得到迅猛發展,但其並不能成為可靠容量。」
  • 生物質能源行業發展現狀
    北極星固廢網訊:面對能源及環境的雙重壓力,全球調整能源結構的步伐,以生物質為燃料的熱電聯產成為某些國家的主要發電和供熱手段,2019年全球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97萬千瓦,累計裝機達到1878萬千瓦,以下是生物質能源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 生物質發電變革,資源融合協同處置,多元發展是趨勢
    然而相對於風電和光伏產業的蓬勃發展,生物質發電產業可以說是一路充滿坎坷,走得很是不平穩。 生物質發電產業之所以發展緩慢,是因為在同等財政支持的前提下,風電和光伏項目,要比生物質發電項目盈利能力更強,投資商投資成本回收期更短。而生物質發電項目,在投資商眼裡幾乎就是賠本的買賣。
  • 關注|生物質發電前景如何?
    北極星固廢網訊:生物質發電,是利用生物質所具有的生物質能進行的發電,是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一種,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世界性的石油危機爆發後,丹麥開始積極開發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大力推行秸稈等生物質發電。自1990年以來,生物質發電在歐美許多國家開始大力發展。
  • 我國生物質能利用的現狀及發展對策
    生物質發電在我國已經有40年的歷史,其主要原料是稻殼和穀殼,且主要用於大米加工廠。由於發電規模小,經濟效益差,發展緩慢,發電規模一直維持在60~200kW。近年來,隨著大米加工業的集中與大型化,國家「九五」攻關項目「1MW生物質循環流化床氣化發電系統」研製成功,該系統每日可處理穀殼40t,最大出力1000kW,與傳統小型機組相比生產能力強,氣化效率高、成本低。
  • 我國農林生物質發電現狀及相關問題思考
    從農林生物質工業化綜合利用的發展趨勢來看,一是生物質能多元化分布式應用成為世界上生物質能發展較好國家的共同特徵;二是生物天然氣和成型燃料供熱技術和商業化運作模式基本成熟,逐漸成為生物質能重要發展方向;三是生物液體燃料向生物基化工產業延伸。
  • 2020年政策加碼,生物質發電新政出臺
    生物質發電新政的出臺,引起了社會各界高度關注。 2020年政策加碼 新政出臺 生物質是全球範圍內最廣泛存在的物質,涵蓋所有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而生物質發電是利用生物質所具有的生物質能進行發電,主要分為農林生物質發電,垃圾焚燒發電和沼氣發電。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生物質發電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且成為一些國家重要的發電和供熱方式。
  • 淺談我國生物質電廠的發展現狀與建議
    目前,全國也是世界裝機容量最大的生物質投產電廠是國能生物發電集團公司和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公司。國能集團下轄30多個投產項目、20個在建項目和考察項目,他們的目標是全國至少發展百臺生物質發電機組。但武漢陽光凱迪集團經過快速的發展壯大,已發展成為30個投產生物質能發電廠,38個即將投產項目的發電集團,並規劃裝機總量為2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