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決定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之初,生物質發電的產業化和風電光伏几乎同時起步。然而相對於風電和光伏產業的蓬勃發展,生物質發電產業可以說是一路充滿坎坷,走得很是不平穩。
生物質發電產業之所以發展緩慢,是因為在同等財政支持的前提下,風電和光伏項目,要比生物質發電項目盈利能力更強,投資商投資成本回收期更短。而生物質發電項目,在投資商眼裡幾乎就是賠本的買賣。
最初的生物質發電項目大多採取單一模式,就是只是單純的發電。然而受制於燃料成本的問題,單一模式的生物質電廠幾乎是十家有九家虧,還有一個處於停產的狀態,可以說生存境況是慘不忍睹。
後來業內人士又開始主張走二元化發展,那就是大力發展生物質熱電聯產,而國家相關主管部門也提高了審批門檻,上生物質發電項目,必須帶有供熱負荷,否則不予批覆和併網。
二元化的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自然比單一的發電項目盈利能力更強,但是依然不足以改變整個生物質發電產業的困局。離開了國家財政補貼,即便是有供熱負荷需求,也很難實現更多的經濟效益。
其實歸根結底,無論是單一發電,還是熱電聯產,困擾生物質電廠最大問題就是燃料成本。這個問題如果得不得到徹底解決,生物質發電根本無法與光伏和風電相比,更談不上採取平價上網發展。
其實很多業內人士已經注意到,所謂的生物質發電並非僅僅是單純分秸稈利用,而應該是多種農林廢棄物和城鄉固廢垃圾資源的綜合利用。燃料的來源不應該僅僅是秸稈,而應該是混合型的資源。
中國大量的生物質資源包括:農作物秸稈、林業廢棄物、城市有機生活垃圾、人、畜禽糞汙等,甚至一些工業固廢和汙泥都可以綜合利用,而這些都可以作為生物質電廠的燃料來源。
由於技術路線的不同,我國的生物質發電產業基本上分為兩大塊,一個是農林廢棄物的秸稈電廠,一個是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垃圾發電。其實這兩個產業並非一定要分開搞,而應該協同發展,一體化進行。
發展生物質能源的綜合利用技術,構建多種廢物協同處理的資源化系統,才是生物質發電未來發展的重點。改變傳統單一的處理模式,增進各種生物質的互補與融合,實現多種廢棄物協同處置,才可以提高廢棄物綜合利用的有效性和經濟性。
因此未來投資商在規劃生物質發電項目時,應該考慮多種燃料資源的技術路線。生物質電廠不僅僅要處理秸稈,還要同步處理垃圾、固廢和汙泥等。只要周邊可利用的廢棄物資源,生物質電廠都可以考慮進去。
目前,已經有多個投資商在投建生物質垃圾一體化電廠,而生物質耦合燃煤發電模式,也被國家作為鼓勵產業,生物質與汙泥協同處置也受到關注。而這些燃料多元化的改變,也在悄悄的促使生物質發電產業進行變革。未來,生物質發電產業走資源融合協同處置得多元發展將是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