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能生物:全球生物質發電的領航者

2021-01-09 中國發展門戶網

國能生物發電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能生物)是目前全球最大、產業鏈最完整的生物質能綜合開發利用的專業化公司。利用國際先進的生物質直燃發電技術和中國豐富的生物質資源,國能生物投資建設生物質發電項目,並上下延伸產業鏈,生產、加工生物質能燃料以及灰份的再循環利用等。經過短短5年多時間,國能生物已發展成為生物質發電領域的全球老大,集投資、建設、運營於一體,為發展綠色經濟和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截至2011年6月,公司共投資建設的生物質發電廠有37家,其中26家已投入商業運營。

生物質發電,讓CO2歸零

當前,秸稈無序焚燒已成為全國性的環保和安全問題。

國能生物投資建設的生物質發電廠,成為解決這一環境問題的最佳通路。他們用大量現金直接從農民那裡徵購廢棄秸稈。對於農民來講,以前認為無處安放的秸稈,現在竟然有人願意出錢購買,何樂而不為呢?凡有生物質發電廠的地方,秸稈無序焚燒現象逐漸消失。

更值得一提的是,生物質發電可以實現CO2歸零的排放,從根本上解決能源消耗帶來的溫室效應問題。在生物質發電整個行業,產生碳排放的惟一來源是物流體系中的車輛運輸,而國能生物的發電廠靠近原料地,因而運輸半徑較短,與傳統的火力發電相比,碳排放要少很多。另外,國能生物在開發生物質燃燒之後的草木灰綜合利用,開發第二代生物質乙醇,以不斷開發秸稈的利用深度,延長產業鏈。

相比於用傳統的化石能源發電,生物質發電的原料供應持續不斷,有糧食就有剩餘的秸稈,這也是生物質能產業可持續的原因。

生物質發電,惠農利民

國能生物的生物質發電站一般坐落在經濟比較落後的偏遠農村地區,當地農民要麼靠天吃飯,要麼外出打工謀生,而國能生物正好給他們提供了就業機會。發電站向「農民合作組織」徵收秸稈採用「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方式,其採購體系之完善得到農民的一致好評。截止2011年6月份,國能生物總計為農村提供了約6萬餘個就業崗位,使農民從秸稈銷售中獲得額外收入達36億元人民幣。同時,由於生物質電能質量穩定,機組利用小時數高,是可再生能源中的優質電力,因而對農村地區電網平衡和電網安全運行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截止2011年6月份,國能生物質發電廠總計向社會輸入綠色電力103億千瓦時,減少CO2排放約800萬噸。與傳統的火力發電量相比,生物質發電量絕對值雖小,但其貢獻不小。為應對中國的「用電荒」問題,國能生物作為國家應對「電荒」的堅實後盾,儘可能滿負荷甚至超負荷發電。

生物質發電,跨出國門

2008年,國能生物的控股公司-龍基電力集團公司成功實現了對百安納公司和歐洲鍋爐集團公司的全面併購,成為中國國內首家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歐洲先進的生物質直燃發電技術的公司。今年5月31日,國能瑞典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獲得瑞典政府有關部門批准,在瑞典建設生物質能綜合利用項目,包括建設總裝機容量70MW生物質發電、建設年產6萬噸生物質乙醇項目,這是瑞典政府至今為止批准的最大生物質綜合利用項目。瑞典是世界上環保標準最為嚴格的國家。在技術十分發達的瑞典,國能生物能夠通過他們的審核,這不僅說明瑞典政府對國能生物的信任,更說明了其技術、運營實力之雄厚。國能生物還聘請了生物質乙醇領域國際頂級專家做他們的首席顧問。

2011年6月16日,國能生物作為中國清潔能源的一面旗幟,在中俄兩國元首的共同見證下,與俄羅斯聯邦能源署、俄羅斯國際統一電力集團公司籤署了《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領域合作框架協議》,這標誌著中俄兩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合作的重要起步。俄羅斯是世界上生物質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生物泥煤儲量居全球第一。該合作協議的籤訂,極大地擴大了國能集團在國際生物質發電領域的綜合影響力,是中國生物質發電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對促進中國低碳經濟和新能源產業的現代化發展進程,樹立綠色中國的國際形象,擴大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結束語

國能生物董事長蔣大龍不無感慨地說:如果沒有中國政府所給予的全力支持,國能生物不可能有這麼快的發展速度,也不可能有這麼多令人興奮的機遇。國能生物要緊緊把握住機遇,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把企業做大做強。(攝影 黃承飛)

國能生物董事長蔣大龍答評委問(摘要)

李建軍(聯合國工發組織國際環境資源監督機構主任)問:玉米秸稈中除了含有能量,還有纖維、糖分、粗脂肪、粗蛋白等營養,是優良的飼料,在進行生物質發電過程中,是否考慮過更多經濟價值的綜合開發?

答:玉米秸稈中含有豐富的纖維素等有價值的成份,但由於種植過程中使用化學殺蟲劑,玉米成熟期有外皮保護,形成自然保護層,但稈和葉中存有一定量的化學農藥殘留,因此,用作飼料不利健康,特別是對奶牛。我認為,在停止使用有毒化學藥品或者發明新的無害化學農藥前,最好的解決方案是提取纖維素製造乙醇,然後利用其剩餘物(主要是炭)發電。現在需要國家鼓勵企業和研究機構開發具有商業價值的第二代生物質乙醇製造技術,國能4年前與瑞典合作成功開發出這一技術,目前已開始進入商業化製造準備階段。

劉海影(海影(上海)投資諮詢公司執行長)問:如何看待目前一些生物質能發電企業爭相圈地所引發的區域性投資過熱和重複建設等問題?

答:這是個問題,國家有關決策部委已經認識到其嚴重性,已出臺相關管理政策。

李安民(久銀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問:貴公司生物質發電的規模經濟效益如何?有多少家發電廠盈利?

答:去年電價調整之後,企業盈利能力得到加強,目前大部分電廠實現了盈利,但仍然有虧損的項目,要在管理上下功夫。

程軍(中國銀行總行公司金融總部(國際結算)總經理)問:風力發電未來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火力發電?

答:代替火電需要有較長的發展期,大力發展風電必須解決大功率儲能技術。

孔紅滿(矽谷天堂資產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問:如何解決生物質季節性收購及存儲的問題?

答:與經紀人合作建設分散的收購站和我們自有的中心料場,同時採用綜合生物質燃料相配合等方式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評委對國能生物推薦詞精選

周樹華(開物資本管理合伙人)

推薦詞:依靠遠見和非凡的執行力,創造了全球第一的生物質發電產業鏈。

林九江(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國內信用保險承保部總經理)

推薦詞:生物發電優質,三農受益實惠。

唐偉珉(氣候變化資本集團董事、中國區總裁)

推薦詞:通過國際化的收購,擁有了生物質發電領域的核心技術,並且結合自己在發電運營領域的優勢,挖掘了技術潛力,是生物質發電領域內的領航者。

徐洪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金融學教授)

推薦詞:技術國際領先,是一家具有發展潛力的生物發電企業。

張寶榮(國家開發銀行市場與投資局局長)

推薦詞:生物質電能領軍。

程軍(中國銀行總行公司金融總部(國際結算)總經理)

推薦詞:生物質電能是可再生能源中的優質電力。

雷鴻章(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資產經營部副總經理、高級經濟師)

推薦詞:生物的循環利用產生電能,既美化了人類的生存環境,又為人類點亮了明燈。

聯合國工發組織國際環境資源監督管理機構推薦詞

國能生物發電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第一個國家級生物質直燃發電示範項目——山東單縣生物質發電工程,開創了中國生物質直燃發電的先河。該項目設計年發電能力1.6億千瓦時,2007年實際發電量2.29億千瓦時,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創造了中國生物質發電的奇蹟。該公司投資建設的黑龍江望奎項目,是世界上第一個以玉米秸稈為主要燃料的生物質發電項目,為東北地區以及中原地區玉米等黃色秸稈的綜合利用開闢了一條新途徑。鑑於生物質電能質量穩定,機組利用小時數高,是可再生能源中的優質電力,對農村地區電網平衡和電網安全運行具有積極意義。

《國際融資》記者 王阿珍 艾亞

相關焦點

  • 記者調查:生物質發電突遇補貼銳減衝擊
    新政甫一出臺,即在農林生物質發電行業引發強烈反響。「當初投入農林生物質發電行業,本是看好這個香餑餑,現在卻成了燙手山芋」「我們還在等相關意見徵求,沒曾想一夜之間政策已經公布了」「農林生物質發電將面臨至暗時刻」……200多家企業日前「聯名上書」,要求有關部門重新評估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的「合理利用小時數」。
  • 淺探生物質發電鍋爐燃燒控制系統設計與應用 - 東方財富網
    在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質由於具有諸多優質特性,因此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這是因為化石能源是由生物質發展衍變而來的,通過一系列的化合反應最終變成能源,生物質能源在我國有著極為豐富的儲存,現在每年農村中的生物質量約3.25億噸。近些年以來,生物質發電已經作為我國最大的環保項目在發電過程中加以應用,本文將對生物質發電鍋爐燃燒控制系統進行詳細論述。
  • 第五屆BBS生物質論壇揚帆起航,助力生物質行業打造頂級交流平臺
    本次論壇以「轉型升級與高值化綜合利用」為主題,從多個角度探討了「沼氣」、「先進生物液體燃料」和「生物質供熱與發電」等領域的最新技術應用與經驗分享,得到了與會嘉賓的鼎力支持與一致認可,現場人頭攢動,氣氛熱烈。
  • 2020年政策加碼,生物質發電新政出臺
    2020年9月16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完善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運行的實施方案》(發改能源〔2020〕1421號。生物質發電新政的出臺,引起了社會各界高度關注。 2020年政策加碼 新政出臺 生物質是全球範圍內最廣泛存在的物質,涵蓋所有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而生物質發電是利用生物質所具有的生物質能進行發電,主要分為農林生物質發電,垃圾焚燒發電和沼氣發電。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生物質發電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且成為一些國家重要的發電和供熱方式。
  • 關注|生物質發電前景如何?
    北極星固廢網訊:生物質發電,是利用生物質所具有的生物質能進行的發電,是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一種,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世界性的石油危機爆發後,丹麥開始積極開發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大力推行秸稈等生物質發電。自1990年以來,生物質發電在歐美許多國家開始大力發展。
  • 生物質發電發展現狀及前景
    生物質作為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其中碳和硫的含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樣的能源用作發電,既減少了大氣汙染,又節約成本,是傳統發電最為理想的代替品,本文從什麼是生物質、生物質發電發展現狀、生物質發電存在的問題以及生物質發電發展前景等方面介紹了生物質發電,以供借鑑。
  • 我國農林生物質發電現狀及相關問題思考
    農林生物質綜合利用途徑從全球角度來看,農林生物質能已經成為世界上重要的新能源,技術成熟,應用廣泛,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能源供需矛盾、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全球繼石油、煤炭、天然氣之後的第四大能源,成為國際能源轉型的重要力量。
  • 生物質能源應成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重點
    我國潛在的生物質資源非常豐富。據海南金石經濟發展公司總經理範益民介紹,我國是農業大國,潛在的生物質資源非常豐富。全國農作物播種面積約15億畝,年產生物質約7億噸,除部分作為造紙原料和畜牧飼料外,可作為燃料的生物質佔到生物質總量的50%以上。此外,農產品加工廢棄物在2億噸以上,包括稻殼、玉米芯、花生殼、甘蔗渣和棉籽殼等,也是重要的生物質資源。
  • 什麼是生物質發電?生物質發電有哪些方法?
    生物質發電是一種利用可再生生物質資源實現循環再利用發電的方法,比如垃圾焚燒發電、農林廢棄物氣化發電或者利用沼氣和垃圾填埋氣發電等。與火力發電等傳統發電模式相比,生物質發電可以有效實現能源循環利用,變廢為寶,節約能源,而且發電燃料可再生,有利於我國電力行業的可持續性發展,與此同時,生物質發電還具有更高的清潔度,符合我國的低碳環保發展戰略,近年來已經得到了廣泛普及應用,有效緩解了現有能源緊缺的問題,而且還可以同時減少環境汙染,是一種實現多贏局面的發電手段。
  • 生物質發電存在哪些問題?
    ◆董少廣   在新能源發電領域,生物質發電有後來者居上的態勢。但是,當前生物質發電中存在一些實際問題,急需引起有關部門和相關領域人士的高度重視。   第一,生物質發電的投資和發電成本遠高於火力發電。一是生物質電廠建設投資成本較高,相當於同等規模火電廠的兩倍左右。二是生物質發電對成本的控制力不強。
  • 生物質發電有哪幾種形式
    燃燒發電,直接燃燒發電是將生物質在鍋爐中直接燃燒,生產蒸汽帶動蒸汽輪機及發電機發電。生物質直接燃燒發電的關鍵技術包括生物質原料預處理、鍋爐防腐、鍋爐的原料適用性及燃料效率、蒸汽輪機效率等技術。  金投原油網()訊,生物質發電是利用生物質所具有的生物質能進行的發電,是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一種,包括農林廢棄物直接燃燒發電、農林廢棄物氣化發電、垃圾焚燒發電、垃圾填埋氣發電、沼氣發電。那麼,生物質發電有哪幾種形式?  直接燃燒發電是將生物質在鍋爐中直接燃燒,生產蒸汽帶動蒸汽輪機及發電機發電。
  • 淺談我國生物質電廠的發展現狀與建議
    目前,全國也是世界裝機容量最大的生物質投產電廠是國能生物發電集團公司和陽光凱迪新能源集團公司。國能集團下轄30多個投產項目、20個在建項目和考察項目,他們的目標是全國至少發展百臺生物質發電機組。但武漢陽光凱迪集團經過快速的發展壯大,已發展成為30個投產生物質能發電廠,38個即將投產項目的發電集團,並規劃裝機總量為200家。
  • 打破新能源「雞肋」窘境 生物質發電鐵肩擔重任
    常討論的可再生能源形式是風能和太陽能,但生物質可以而且應該在更新能源基礎設施起關鍵作用。    生物質能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儲藏在生物中的一種能量,它直接或問接地來源於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各種新能源中,生物質能是唯一可再生的碳源,並能轉化為固態、液態、氣態燃料。
  • 國家支持生物質能持續健康發展 生物質發電概念股有哪些?
    近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印發《完善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運行的實施方案》。《方案》提出,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給予生物質發電項目中長期信貸支持。
  • 2020年中國生物質發電行業政策匯總及走向分析 新政出臺引領十四五...
    北極星垃圾發電網訊:2020年9月16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完善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運行的實施方案》(發改能源〔2020〕1421號。生物質發電新政的出臺,引起了社會各界高度關注。2020年政策加碼 新政出臺生物質是全球範圍內最廣泛存在的物質,涵蓋所有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
  • 生物質發電的優點和將要面臨的問題
    生物質發電具備碳中和效應,且比化石能源的硫、氮等含量低,通過集中燃燒並裝備除塵及脫硫脫銷等設備,有助於降低排放,促進大氣汙染防治。運營一臺3萬千瓦的生物質發電機組,與同類型火電機組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0萬噸。 其次,生物質發電有助於調整能源消費結構。生物質能作為可再生能源,來源廣泛、儲量豐富,可再生且可存儲。
  • 2018全球生物質能源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全球乙醇產量增長...
    IRENA(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範圍內的生物質能源產業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7年全球生物質能新增裝機規模達到5.2GW,累計裝機規模達到108.96GW。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生物質能源已是成熟產業,以生物質為燃料的熱電聯產甚至成為某些國家的主要發電和供熱手段。到2020年,西方工業國家15%的電力將來自生物質發電。
  • 生物質發電自動化「升級」動力不足
    「照搬燃煤」正是國內生物質發電機組在自動化方面的現狀。但與燃煤發電相比,生物質發電的燃料存在多樣性和不穩定性,完全複製燃煤機組的自動化控制方式很容易出現問題。規模較大的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系統複雜,實現高自動化往往需要更大的經濟投入,導致投資回報周期延長。「十年前我們去考察國外生物質電廠時就發現,一個裝機38MW的電廠主控室只需要1-2個人,但國內至今也很少有生物質電廠能達到這樣的自動化水平。」
  • 我國生物質氣化耦合發電技術及應用探討
    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文章在劃分現階段生物質發電技術類別的基礎上,結合國家「十三五」期間煤電發展的產業政策,重點論述了生物質燃氣耦合發電的工藝流程和主要設備,闡述了目前我國生物質燃氣耦合發電項目推廣應用的優勢與不足,提出生物質原料預處理的方案,解決存在的不足。
  • 生物質燃煤耦合發電技術應用現狀及未來趨勢
    燃煤電廠採用生物質與煤電耦合發電技術,是當前最可行的降低碳排放的措施。文章針對生物質替代煤炭發電應用的現狀,介紹了現階段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的幾種方式,及其在現有電廠中的應用情況,並簡要分析其優缺點。結合耦合技術自身特性、經濟成本及中國國情,提出生物質氣化耦合發電是未來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