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發電自動化「升級」動力不足

2020-12-06 東方財富網

「照搬燃煤」正是國內生物質發電機組在自動化方面的現狀。但與燃煤發電相比,生物質發電的燃料存在多樣性和不穩定性,完全複製燃煤機組的自動化控制方式很容易出現問題。

在設備選型、邏輯控制等多個層面,國際上都有很多成功經驗可供借鑑,但現階段,一旦項目運行,企業更關注排放達標、補貼到位情況等,忽視了自動化控制。

規模較大的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系統複雜,實現高自動化往往需要更大的經濟投入,導致投資回報周期延長。

「十年前我們去考察國外生物質電廠時就發現,一個裝機38MW的電廠主控室只需要1-2個人,但國內至今也很少有生物質電廠能達到這樣的自動化水平。」說起行業發展的痛點,中電行唐生物質能熱電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文華的目光聚焦在機組的自動化上,「說實話,目前在行業層面,大家更多關注和呼籲政策層面的支持,提升自身的自動化運行水平還未得到足夠的重視。」

在王文華看來,「照搬燃煤」四個字反映的正是國內生物質發電機組在自動化方面的現狀。中電行唐生物質能熱電有限公司生產部經理劉浩指出,與燃煤發電相比,生物質發電的燃料存在多樣性和不穩定性,完全複製燃煤機組的自動化控制方式很容易出現問題。

長期忽視致投入不足

「以鍋爐為例,目前行業內的主力爐型水冷振動爐排生物質鍋爐,雖然比傳統流化床鍋爐的燃料適應性更強,但在給料、燃料熱值、燃燒控制等方面仍存在不確定性,負荷控制存在難點。而且鍋爐工作期間存在周期性振動,波動過程中自動跟蹤容易跟不上,這時就只能人為調整。負荷不穩定、運行成本推高等一系列問題隨之而來。」劉浩告訴記者。

劉浩還坦言,技術層面的難題並非無解,以上述水冷振動爐排生物質鍋爐運行中存在的問題為例,通過「熱力計算+模糊燃料控制」的控制策略,可以將負荷波動和控制分別在±2M、±0.3Mpa。「其實,在設備選型、邏輯控制等多個層面,國際上都有很多成功經驗可供借鑑,但現階段,一旦項目運行起來,我們還是更關注排放達標、補貼到位情況等,忽視了自動化控制。」

被忽略的最直接表現,就是投入偏低。王文華指出,從數據採集和執行系統的硬體到邏輯控制和調節的軟體,從減溫水、爐膛負壓、負荷等主要自動控制到上料系統、脫硫脫硝、消防水泵等其他設備控制,整個生物質電廠的自動化運行涉及多個環節,要通過組合配置來實現高自動化。「這些自動化控制裝置的投入至少幾百萬元,如果後續實行智能化無人值守,投入會更高。」

除了觀念上的忽視,項目規模和資金投入量也制約了企業的積極性。

中節能諮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袁寶榮也指出,規模較大的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系統複雜,實現高自動化往往需要更大的經濟投入。「雖然技術上不存在太大問題,但規模較大的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系統複雜,實現高自動化投入更大。相比而言,小規模生物質天然氣項目和沼氣發電項目或許更容易實現高度自動化運行。」

高自動化助排放達標

經濟性不佳、重視度不足,導致生物質發電項目提升自動化運行水平缺乏動力。隨著行業發展,高自動化能否解決諸如達標排放等備受行業關注的問題?

王文華指出,由於當前很多地方的環保考核採用的是「小時平均值」的方式,個別時間點的超標往往不影響整體達標。而未來,一旦時時排放值的監測考核大面積推廣,高度自動化運行就可以助力排放達標。「高自動化運行的一大優勢就是排除人為因素,保證整個系統的穩定性,杜絕忽高忽低。」

此外,劉浩也強調,雖然目前提升自動化水平需要增加一定投入,但在保障項目安全性上,投入是值得的。「例如鍋爐工作過程中的振動,會導致生物質燃料快速劇烈燃燒發生爆燃,爐內的平衡就會被瞬間打破,風煙系統的調節設備如果無法快速變化,爐膛負壓就會急劇升高,從而衝擊鍋爐燃燒的安全性。而通過高度自動化控制爐膛負壓,就是系統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關焦點

  • 淺析生物質發電與燃煤發電各自的優缺點
    梳理完燃煤發電和以太陽能發電為首的可再生資源發電,大家可能會發現,不管是火力發電還是可再生資源發電,都存在這一種發電方式的身影,這種方式就是——生物質發電。我國是農林大國,這在某種程度上保證了我國生物質發電的燃料來源。
  • 生物質發電存在哪些問題?
    ◆董少廣   在新能源發電領域,生物質發電有後來者居上的態勢。但是,當前生物質發電中存在一些實際問題,急需引起有關部門和相關領域人士的高度重視。   第一,生物質發電的投資和發電成本遠高於火力發電。一是生物質電廠建設投資成本較高,相當於同等規模火電廠的兩倍左右。二是生物質發電對成本的控制力不強。
  • 什麼是生物質發電?生物質發電有哪些方法?
    生物質發電是一種利用可再生生物質資源實現循環再利用發電的方法,比如垃圾焚燒發電、農林廢棄物氣化發電或者利用沼氣和垃圾填埋氣發電等。與火力發電等傳統發電模式相比,生物質發電可以有效實現能源循環利用,變廢為寶,節約能源,而且發電燃料可再生,有利於我國電力行業的可持續性發展,與此同時,生物質發電還具有更高的清潔度,符合我國的低碳環保發展戰略,近年來已經得到了廣泛普及應用,有效緩解了現有能源緊缺的問題,而且還可以同時減少環境汙染,是一種實現多贏局面的發電手段。
  • 生物質發電發展現狀及前景
    生物質作為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其中碳和硫的含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樣的能源用作發電,既減少了大氣汙染,又節約成本,是傳統發電最為理想的代替品,本文從什麼是生物質、生物質發電發展現狀、生物質發電存在的問題以及生物質發電發展前景等方面介紹了生物質發電,以供借鑑。
  • 關注|生物質發電前景如何?
    北極星固廢網訊:生物質發電,是利用生物質所具有的生物質能進行的發電,是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一種,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世界性的石油危機爆發後,丹麥開始積極開發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大力推行秸稈等生物質發電。自1990年以來,生物質發電在歐美許多國家開始大力發展。
  • 我國生物質氣化耦合發電技術及應用探討
    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文章在劃分現階段生物質發電技術類別的基礎上,結合國家「十三五」期間煤電發展的產業政策,重點論述了生物質燃氣耦合發電的工藝流程和主要設備,闡述了目前我國生物質燃氣耦合發電項目推廣應用的優勢與不足,提出生物質原料預處理的方案,解決存在的不足。
  • 生物質發電高成本難題有望緩解
    作為構築穩定、經濟、清潔、安全能源供應體系和突破經濟社會發展資源環境制約的重要途徑,生物質發電優勢明顯,並將成為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一大重點。那麼,本次修訂的《電力法》送審稿將對生物質發電產業產生哪些影響?
  • 2020年政策加碼,生物質發電新政出臺
    生物質發電新政的出臺,引起了社會各界高度關注。 2020年政策加碼 新政出臺 生物質是全球範圍內最廣泛存在的物質,涵蓋所有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而生物質發電是利用生物質所具有的生物質能進行發電,主要分為農林生物質發電,垃圾焚燒發電和沼氣發電。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生物質發電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且成為一些國家重要的發電和供熱方式。
  • 我國農林生物質發電現狀及相關問題思考
    本文在簡要論述農林生物質綜合利用途徑的基礎上,重點分析了我國農林生物質發電的現狀以及當前與農林生物質發電相關的重要問題,提出強化地方農林生物質發電規劃執行與評估工作、完善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相關的排放標準體系等建議。我國是農業大國,每年產生約7億噸的秸稈,按照能量折合約3.8億多噸標準煤。
  • 三部委明確發電補貼事項 風光電項目影響有限 生物質發電、垃圾...
    北極星垃圾發電網訊:近日,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有關事項的補充通知(財建〔2020〕426號,以下簡稱補充通知)。本次的補充通知中正式明確了生物質發電項目(含農林生物質發電、垃圾焚燒發電和沼氣發電)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時數為82500小時。
  • 生物質發電有哪幾種形式
    生物質發電有哪幾種形式。燃燒發電,直接燃燒發電是將生物質在鍋爐中直接燃燒,生產蒸汽帶動蒸汽輪機及發電機發電。生物質直接燃燒發電的關鍵技術包括生物質原料預處理、鍋爐防腐、鍋爐的原料適用性及燃料效率、蒸汽輪機效率等技術。
  • 記者調查:生物質發電突遇補貼銳減衝擊
    新政甫一出臺,即在農林生物質發電行業引發強烈反響。「當初投入農林生物質發電行業,本是看好這個香餑餑,現在卻成了燙手山芋」「我們還在等相關意見徵求,沒曾想一夜之間政策已經公布了」「農林生物質發電將面臨至暗時刻」……200多家企業日前「聯名上書」,要求有關部門重新評估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的「合理利用小時數」。
  • 國能生物:全球生物質發電的領航者
    國能生物發電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能生物)是目前全球最大、產業鏈最完整的生物質能綜合開發利用的專業化公司。利用國際先進的生物質直燃發電技術和中國豐富的生物質資源,國能生物投資建設生物質發電項目,並上下延伸產業鏈,生產、加工生物質能燃料以及灰份的再循環利用等。
  • 2020年中國生物質發電行業政策匯總及走向分析 新政出臺引領十四五...
    北極星垃圾發電網訊:2020年9月16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完善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運行的實施方案》(發改能源〔2020〕1421號。生物質發電新政的出臺,引起了社會各界高度關注。2020年政策加碼 新政出臺生物質是全球範圍內最廣泛存在的物質,涵蓋所有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
  • 國家支持生物質能持續健康發展 生物質發電概念股有哪些?
    近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印發《完善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運行的實施方案》。《方案》提出,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給予生物質發電項目中長期信貸支持。
  • 國家補貼退出,農林生物質發電傷很深,這個嚴重依賴補貼的行業出路...
    原創 鄧玥 中國環境日前,《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有關事項的補充通知發布,明確了生物質發電項目(包括農林生物質發電、垃圾焚燒發電和沼氣發電項目)運行滿15年或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時數滿82500小時,將不再享受國家補貼。
  • 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有哪些新政策
    一、國家是否繼續支持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  生物質項目除了有著改善能源結構的作用之外,同時還有著改善生態環境、解決"三農"問題、提升城鄉基礎設施水平等重要作用。201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於完善農林生物質發電價格政策的通知》(發改價格[2010]1579號),農林生物質發電執行0.75元/kWh的上網電價。
  • 生物質發電的優點和將要面臨的問題
    生物質發電的優勢 首先,生物質發電有利於節能減排。秸稈焚燒是近年來造成北方地區大範圍霧霾的主要原因之一。隨著我國農村農作物產量的大幅提升,秸稈的處理成為一大難題,大規模焚燒秸稈屢禁不止。生物質發電具備碳中和效應,且比化石能源的硫、氮等含量低,通過集中燃燒並裝備除塵及脫硫脫銷等設備,有助於降低排放,促進大氣汙染防治。運營一臺3萬千瓦的生物質發電機組,與同類型火電機組相比,每年可節約標煤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0萬噸。 其次,生物質發電有助於調整能源消費結構。生物質能作為可再生能源,來源廣泛、儲量豐富,可再生且可存儲。
  • 生物質燃煤耦合發電技術應用現狀及未來趨勢
    燃煤電廠採用生物質與煤電耦合發電技術,是當前最可行的降低碳排放的措施。文章針對生物質替代煤炭發電應用的現狀,介紹了現階段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的幾種方式,及其在現有電廠中的應用情況,並簡要分析其優缺點。結合耦合技術自身特性、經濟成本及中國國情,提出生物質氣化耦合發電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 233天,華能泗水生物質電廠投產發電了
    233天華能山東泗水生物質30兆瓦機組項目自2020年5月15日第一方混凝土澆築到2021年1月3日72+24小時滿負荷試運行圓滿完成2021年1月3日23時00分,華能山東泗水生物質冬季採用汽輪機低真空運行、循環水供熱;發電設備年利用時間7000小時,預計年發電量2.1億千瓦時,年消耗秸稈約25.15萬噸,該項目的建成,對該地區秸稈禁燒、減輕環境汙染、增加農民收入有著積極作用,對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有積極推動作用,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