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政策加碼,生物質發電新政出臺

2020-11-24 電子發燒友

2020年政策加碼,生物質發電新政出臺

佚名 發表於 2020-11-23 15:50:00

2020年9月16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完善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運行的實施方案》(發改能源〔2020〕1421號。生物質發電新政的出臺,引起了社會各界高度關注。

2020年政策加碼 新政出臺

生物質是全球範圍內最廣泛存在的物質,涵蓋所有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而生物質發電是利用生物質所具有的生物質能進行發電,主要分為農林生物質發電,垃圾焚燒發電和沼氣發電。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生物質發電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且成為一些國家重要的發電和供熱方式。目前,歐盟是全球生產和消費生物質燃料最多的國家,美國排第二,這兩大主體引領者全球生物質能源發展。而從對比各國生物質能源相關政策和法規發現,上網電價優惠、稅費減免和財政補貼是各國最為常用的激勵性政策手段。

我國生物質能源的開發和利用雖與歐盟、美國相比時間起步晚,差距巨大。但近幾年在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相關政策扶持下,我國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實現快速發展。與此同時,國際能源署表示2023年中國或將超越歐盟成為全球最大消費國,而支撐中國生物質能源快速發展的強大動力就是中國政府對於行業發展的政策支持。

除了國家層面的政策頻發,地方政府也緊跟國家政策的步伐,陸續頒布有關生物質發電的規劃、行動方案等。

政策解讀:生物質發電新政出臺 打好十四五的發展基礎

2020年9月16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完善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運行的實施方案》(發改能源〔2020〕1421號。生物質發電新政的出臺,引起了社會各界高度關注。

「十四五」生物質發電政策走向

在生物質發電新政的基調下,十四五生物質發電的政策走向主要有以下五大方面。

責任編輯:g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生物質發電行業政策匯總及走向分析 新政出臺引領十四五...
    北極星垃圾發電網訊:2020年9月16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完善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運行的實施方案》(發改能源〔2020〕1421號。生物質發電新政的出臺,引起了社會各界高度關注。2020年政策加碼 新政出臺生物質是全球範圍內最廣泛存在的物質,涵蓋所有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
  • 生物質發電新政影響幾何?業內人士:至少為行業帶來三方面改變
    業內人士認為,實施方案按照以收定補、新老劃段、標本兼治、多元利用、市場化方向、平穩有序的總體思路,確定了2020年新增項目補貼分配方案,進一步規範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運行,為「十四五」期間行業如何發展指明了方向。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生物質能產業分會有關負責人認為,實施方案的出臺,將至少為行業帶來三方面改變:一是商業模式的改變。
  • 低碳大環境下,生物質發電必成投資者的香餑餑
    2020年,針對生物質發電,國家集中推出了一系列的新政。儘管新政的目的是推動生物質發電產業健康有序發展,但是國補政策的變化依然對產業造成了巨大的衝擊,甚至有人斷言生物質發電已經被判死緩。不過經歷近期的震蕩後,生物質發電產業似乎並不像預期那樣悲觀。
  • 光伏多股漲停:2020光伏新政出臺 這類項目補貼最高
    2020光伏新政出臺,這類項目補貼最高原創 劉楊 4月2日,光伏概念股表現搶眼。截至收盤,錦浪科技、捷佳偉創、山煤國際漲停;晶瑞股份、永高股份、通威股份、三安光電、中環股份、晶澳科技等漲幅均在5%以上。
  • 2020年生物質發電國補申報 明年起行業如何發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貓小九觀點:15億元的國補總額無法全覆蓋當年新增項目國補需求:假設2020年可以完成十三五規劃產能要求59.14萬噸/日,則今年需新投運約9萬噸/日的垃圾焚燒產能,對應的補貼約12億元。
  • 明年起生物質發電將全面執行競爭配置
    圍繞「補貼資金申報」、「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兩項主要任務《方案》明確,2020年中央新增生物質發電補貼資金額度為15億元,仍沿用現有政策安排資金,明年起生物質發電項目將全部通過競爭方式配置並確定上網電價,旨在推動生物質發電項目有序建設、平穩發展。15億元補貼資金怎麼用——以收定補、新老劃段生物質能是可再生能源重要組成部分。
  • 生物質發電的優點和將要面臨的問題
    生物質發電兼具經濟、生態與社會等綜合效益,是可再生能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儘管被外界普遍看好,且已被各類資本鎖定,看似將要面臨一個快速發展期。但是業內普遍認為各種不確定因素正在增多,如環保、電價、政策、資金及技術方面。最為重要的是,作為主要原材料的秸稈在使用上至今未有顛覆性突破,是該行業發展的硬傷。
  • 生物質發電發展現狀及前景
    二、生物質發電發展現狀生物質發電起源於1970年前後,我國的生物質發電技術開始於1990年前後,期間相差二十年,1990年前後也是各國興起運用生物質發電的巔峰期,在當時多個國家同時運用這項技術的時候,客觀來講,將這項技術使用的最好的國家是丹麥,丹麥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生物質發電廠,當時叫做秸稈生物燃燒發電廠,到了今天,在丹麥已經有了100餘家這樣的發電廠。
  • 這些政策與你有關:2017上半年出臺的環保新政
    【中國環保在線 政策法規】2016作為環保政策元年,環保產業駛入了發展快車道。2017年,在國家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有望延續此前的熱度。本文,中國環保在線將為你呈現,上半年國家新頒布的環保新政,如若不全,敬請諒解。
  • 生物質發電存在哪些問題?
    ◆董少廣   在新能源發電領域,生物質發電有後來者居上的態勢。但是,當前生物質發電中存在一些實際問題,急需引起有關部門和相關領域人士的高度重視。   第一,生物質發電的投資和發電成本遠高於火力發電。一是生物質電廠建設投資成本較高,相當於同等規模火電廠的兩倍左右。二是生物質發電對成本的控制力不強。
  • 生物質新政 垃圾焚燒企業還會有哪些機會?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垃圾發電網訊:最近,圍繞生物質新政和垃圾焚燒補貼退坡,很多行業人士做了很多分析,也開了很多藥方。生物質新政影響垃圾焚燒的,不僅僅是補貼退坡,更重要的是背後體現的垃圾分類政策加強,新固廢法出臺後,央地兩級政府,必定需要將更多的經費和建設及管理精力,投入到垃圾全流程分類和更多的非焚燒化處理單元上去。
  • 2020年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政策解讀
    基本規則不變 政策仍待明確——2020年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政策解讀《中國電業》記者 向敏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2020年風電
  • 三部委明確發電補貼事項 風光電項目影響有限 生物質發電、垃圾...
    北極星垃圾發電網訊:近日,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有關事項的補充通知(財建〔2020〕426號,以下簡稱補充通知)。本次的補充通知中正式明確了生物質發電項目(含農林生物質發電、垃圾焚燒發電和沼氣發電)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時數為82500小時。
  • 北京出臺政策,進一步支持推廣光伏發電應用!
    北京出臺政策,進一步支持推廣光伏發電應用!自2015年8月《北京市分布式光伏發電獎勵資金管理辦法》發布以來,北京市光伏發電取得快速發展,截至2020年6月底,全市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60萬千瓦,約是「十二五」末的4.5倍,為全市治理大氣汙染、推動能源轉型提供了有效手段。
  • 淺析生物質發電與燃煤發電各自的優缺點
    先說可再生資源,可再生資源意味著不需要擔心資源的短缺,也不會對環境造成太大的壓力,這也是為什麼,國家會出臺相關的補貼政策來幫助這些發電方式立足。但不管是太陽能發電還是水力、風力發電,都需要專門的地理條件,無法大面積使用。同時,就算是找到了適應的地區,這些發電方式也要受限於當日的環境狀況,比如太陽能發電處的天氣晴朗與否,風力發電處的風力大小。
  • 生物質發電國補退坡方案的8點思考
    回顧垃圾焚燒產業發展史,整個產業的一個轉折點即是2012年發改委《關於完善垃圾焚燒發電價格政策的通知》明確全國統一垃圾發電標杆電價每度 0.65 元。此次退補,顯然將巨大影響項目收益。以一個1000噸/日項目為基準,按照補貼價60元/噸,0.65元/度補貼,其項目資本金稅後IRR為10.38%。
  • 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有哪些新政策
    生物質項目除了有著改善能源結構的作用之外,同時還有著改善生態環境、解決"三農"問題、提升城鄉基礎設施水平等重要作用。201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於完善農林生物質發電價格政策的通知》(發改價格[2010]1579號),農林生物質發電執行0.75元/kWh的上網電價。
  • 地方利好政策頻發 2020光伏發電將迎來發展黃金期
    地方利好政策頻發 2020光伏發電將迎來發展黃金期 隨著2020年國家能源局和發改委的新政發布,喚起了新的一波光伏發電熱潮。地方支持政策也緊隨其後相繼出臺,配套國家的支持政策,各地再為光伏發電的添柴加火,為推動節能減排、發展綠色能源貢獻一份力量。
  • 國家補貼退出,農林生物質發電傷很深,這個嚴重依賴補貼的行業出路...
    國家補貼的逐步退出,將給生物質發電行業的商業模式帶來一定程度的衝擊,其中,農林生物質發電行業面臨的挑戰最大。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在既定政策情境下,大部分企業將虧損、項目停止運營,行業將迎來大規模的淘汰。這不僅是因為農林生物質發電行業在生物質發電行業中補貼力度最大、依賴程度最高,也與行業自身商業模式的痛點密切相關。
  • 記者調查:生物質發電突遇補貼銳減衝擊
    新政甫一出臺,即在農林生物質發電行業引發強烈反響。「當初投入農林生物質發電行業,本是看好這個香餑餑,現在卻成了燙手山芋」「我們還在等相關意見徵求,沒曾想一夜之間政策已經公布了」「農林生物質發電將面臨至暗時刻」……200多家企業日前「聯名上書」,要求有關部門重新評估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的「合理利用小時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