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大環境下,生物質發電必成投資者的香餑餑

2021-01-09 木頭視點

2020年,針對生物質發電,國家集中推出了一系列的新政。儘管新政的目的是推動生物質發電產業健康有序發展,但是國補政策的變化依然對產業造成了巨大的衝擊,甚至有人斷言生物質發電已經被判死緩。

不過經歷近期的震蕩後,生物質發電產業似乎並不像預期那樣悲觀。2020年下半年依然有新項目獲得路條,更有多個項目接連實現併網。由此可見,儘管補貼政策收緊,但是投資方依然保持對生物質發電產業投資的信心。

低碳環境,生物質發電舉足輕重

去年,我國提出了2030、2060碳中和目標。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只依靠大力發展風電和光伏是實現不了,況且生產風機和光伏組件所消耗的大量能源,依然會帶來負面的環境影響。

在未來5-10年,風電和光伏的弊端會日益顯現。內蒙部分地區開始拆除風機和光伏面板,就足以說明其對當地水土環境已經造成嚴重破壞。而生物質發電將在實現碳中和目標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

減碳去煤,生物質發電保障電力安全

我國為了實現碳中和目標,全國掀起減碳去煤風暴。未來新能源電力比重將超過煤電。不過有一個現實的問題是,當前大力發展的風電和光伏並不是穩定電源,煤電被邊緣化後我國的電力安全受到極大的挑戰。

相對於風電和光伏,生物質發電供電穩定、安全,完全可以替代煤電實現電網調峰。我國每年有近9億噸可能源化利用的秸稈,可建3000多個裝規模30MW的生物質電廠,足以成為未來保障我國電力安全的支柱。

煤改生,生物質熱電填補用能空白

為實現節能減排,主管部門在工業園區、工業企業大力推動煤改氣行動,結果搞得企業是怨聲載道。煤改氣不但面臨氣荒,生產企業更是裝不起、用不起。燒煤的鍋爐被關閉了,生產用能卻沒有著落。

煤不讓燒、氣又用不起,於是煤改生應運而生。以熱電聯產為主要供能模式,生物質熱電成為工業園區和企業生產用汽的最佳選擇。填補工業生產用能空白,這一點風電和光伏是無法做到的。

結語:2020,生物質發電新政將推動產業做最後一輪洗牌,沒有資金和技術的投機者必定會出局。但是生物質發電未來可期,生物質發電產業將會更加規範、健康、成熟。生物質熱電項目,必定會成為投資的香餑餑!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生物質發電?生物質發電有哪些方法?
    生物質發電是一種利用可再生生物質資源實現循環再利用發電的方法,比如垃圾焚燒發電、農林廢棄物氣化發電或者利用沼氣和垃圾填埋氣發電等。與火力發電等傳統發電模式相比,生物質發電可以有效實現能源循環利用,變廢為寶,節約能源,而且發電燃料可再生,有利於我國電力行業的可持續性發展,與此同時,生物質發電還具有更高的清潔度,符合我國的低碳環保發展戰略,近年來已經得到了廣泛普及應用,有效緩解了現有能源緊缺的問題,而且還可以同時減少環境汙染,是一種實現多贏局面的發電手段。
  • 打破新能源「雞肋」窘境 生物質發電鐵肩擔重任
    生物質發電作是目前總體技術成熟、發展規模大的現代化生物質利用技術。發改委發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國家能源局《生物質能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指出,到2015年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300萬kW,力爭到2020年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達到3000萬kW。
  • 記者調查:生物質發電突遇補貼銳減衝擊
    為了不影響來年耕種,農民的慣常做法是將其「一燒了之」,這一粗放的處理方式在汙染環境的同時,還可能引發火災,焚燒秸稈近年來因此成了國家明令禁止的違法行為。與此同時,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秸稈也找到了「變廢為寶」的新出路——發電。
  • 國能生物:全球生物質發電的領航者
    國能生物投資建設的生物質發電廠,成為解決這一環境問題的最佳通路。他們用大量現金直接從農民那裡徵購廢棄秸稈。對於農民來講,以前認為無處安放的秸稈,現在竟然有人願意出錢購買,何樂而不為呢?凡有生物質發電廠的地方,秸稈無序焚燒現象逐漸消失。更值得一提的是,生物質發電可以實現CO2歸零的排放,從根本上解決能源消耗帶來的溫室效應問題。
  • 我國農林生物質發電現狀及相關問題思考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農林生物質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綠色、低碳、清潔、可再生等特點,能夠在替代化石能源、促進環境保護、帶動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成本問題成為制約農林生物質發電的主要因素之一與農林生物質發電成本相關的主要有三方面:原材料、設備、補貼,成本問題容易導致發電越多虧損越大,上網電價難以支撐生物質能發電廠的正常運營,從而影響產業可持續發展。農林生物質收購價偏高、部分省份秸稈還田過量、秸稈收儲站運行困難等均成為原材料問題的典型。
  • 我國生物質氣化耦合發電技術及應用探討
    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文章在劃分現階段生物質發電技術類別的基礎上,結合國家「十三五」期間煤電發展的產業政策,重點論述了生物質燃氣耦合發電的工藝流程和主要設備,闡述了目前我國生物質燃氣耦合發電項目推廣應用的優勢與不足,提出生物質原料預處理的方案,解決存在的不足。
  • 生物質發電存在哪些問題?
    生物質發電燃料來源供應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產地實際可收集的量和理論計算的量之間有很大差距。秸稈等生物質散布於千家萬戶,季節約束性強,且秸稈體積大、密度小,不易儲存。一些地方政府由於財力不足等原因,尚未出臺秸稈收購的優惠政策。去掉運輸儲存成本和代收點等中間環節的扣除,農民收益較低,沒有形成良性的產業利益鏈。近年來養殖業的秸稈需求量不斷增加,對原材料的競爭激烈。
  • 關注|生物質發電前景如何?
    沼氣發電沼氣發電是隨著沼氣綜合利用技術的不斷發展而出現的一項沼氣利用技術,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工農業或城鎮生活中的大量有機廢棄物經厭氧發酵處理產生的沼氣驅動發電機組發電。用於沼氣發電的設備主要為內燃機,一般由柴油機組或者天然氣機組改造而成。
  • 生物質發電廠如何大比例秸稈摻燒
    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本文簡要闡述了生物質發電的幾種形式,對電廠鍋爐秸稈摻燒的優點進行了分析探討,並在此基礎上,對生物質發電廠如何進行大比例的秸稈摻燒進行了論述。關鍵詞:生物質發電;生物質燃料;秸稈摻燒生物質發電是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一種,是利用生物質所具有的生物質能進行發電。
  • 淺析生物質發電與燃煤發電各自的優缺點
    一般來說,發電方式分為很多種,多樣的發電更能適應不同的環境,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聊聊我國的發電行業。先說可再生資源,可再生資源意味著不需要擔心資源的短缺,也不會對環境造成太大的壓力,這也是為什麼,國家會出臺相關的補貼政策來幫助這些發電方式立足。但不管是太陽能發電還是水力、風力發電,都需要專門的地理條件,無法大面積使用。同時,就算是找到了適應的地區,這些發電方式也要受限於當日的環境狀況,比如太陽能發電處的天氣晴朗與否,風力發電處的風力大小。
  • 生物質發電發展現狀及前景
    生物質作為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其中碳和硫的含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樣的能源用作發電,既減少了大氣汙染,又節約成本,是傳統發電最為理想的代替品,本文從什麼是生物質、生物質發電發展現狀、生物質發電存在的問題以及生物質發電發展前景等方面介紹了生物質發電,以供借鑑。
  • 生物質發電高成本難題有望緩解
    核心閱讀  《可再生能源法》實施過程中,生物質發電項目分布分散,且與傳統火電相比單體項目體量小,導致其發電入網難度大
  • 233天,華能泗水生物質電廠投產發電了
    在中電建核電公司項目全體管理人員精心組織和周密部署下,各專業施工人員齊心配合,自2020年5月15日第一方混凝土澆築到2021年1月3日72+24小時滿負荷試運行圓滿完成,僅用時233天,再次用實際行動和優秀業績向業主展現了「核電速度」與「核電質量」的硬實力。
  • 我國對生物質能源重視不夠
    「生物質能源是唯一的零碳燃料,將在未來低碳能源結構中發揮重大作用。」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江億在日前召開的全國新能源產業技術發展專家創新大講堂上說。另外,有專家表示,隨著「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的設定,發展生物質能源已成為減碳的最佳選擇。
  • 中國生物質發電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分析(附圖表)
    從趨勢來看,江瀚諮詢預計到 2030 年秸稈、畜禽糞便和能源作物產量將分別新增產能 1.37、0.45、0.57 億噸標煤,即生物質原料年產能潛力提升至 11.7 億噸標煤。圖表1:中國 2007 年生物質原料資源農林廢棄物的狀況與2030年增量
  • 生物質燃煤耦合發電技術應用現狀及未來趨勢
    在此形勢下,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技術引發了人們的關注。2017年,國家能源局和環境保護部聯合發布了《國家能源局環境保護部關於開展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技改試點工作的通知》(國能發電力[2017]75號),提出要大力支持生物質耦合發電試點項目的發展以及相關方向的科技研究。在多項政策的扶持下,目前全國各地已經啟動了大量的燃煤與農林生物質及汙泥耦合發電的試點項目[7]。
  • 生物質發電的優點和將要面臨的問題
    生物質發電的優勢 首先,生物質發電有利於節能減排。秸稈焚燒是近年來造成北方地區大範圍霧霾的主要原因之一。隨著我國農村農作物產量的大幅提升,秸稈的處理成為一大難題,大規模焚燒秸稈屢禁不止。生物質發電原理與火電相似,電能穩定、質量高,對於電網而言更為友好;與同樣穩定的水電相比,生物質發電的全年發電小時數為7000-8000小時。發展生物質發電是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能源的有效途徑之一,對於替代化石能源、增加能源供應、調整能源結構,以及構建穩定、經濟、清潔、安全的能源供應體系,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 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有哪些新政策
    一、國家是否繼續支持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  生物質項目除了有著改善能源結構的作用之外,同時還有著改善生態環境、解決"三農"問題、提升城鄉基礎設施水平等重要作用。201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於完善農林生物質發電價格政策的通知》(發改價格[2010]1579號),農林生物質發電執行0.75元/kWh的上網電價。
  • 淺探生物質發電鍋爐燃燒控制系統設計與應用 - 東方財富網
    在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質由於具有諸多優質特性,因此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這是因為化石能源是由生物質發展衍變而來的,通過一系列的化合反應最終變成能源,生物質能源在我國有著極為豐富的儲存,現在每年農村中的生物質量約3.25億噸。近些年以來,生物質發電已經作為我國最大的環保項目在發電過程中加以應用,本文將對生物質發電鍋爐燃燒控制系統進行詳細論述。
  • 生物質能利用不只是能源工程
    「從行業現狀來看,除生物質發電利用規模達到『十三五』既定目標要求以外,別的利用方式距離目標仍有較大差距。」竇克軍介紹。  用武之地在哪裡?  熱電聯產應是推廣重點,去煤化、碳減排、供熱需求大等因素對於生物質能行業有正向作用  凱迪生態是中國第一大生物質發電企業。然而今年因為債務危機壓頂,迅速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