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對生物質能源重視不夠

2020-11-30 和訊

「生物質能源是唯一的零碳燃料,將在未來低碳能源結構中發揮重大作用。」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江億在日前召開的全國新能源產業技術發展專家創新大講堂上說。另外,有專家表示,隨著「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的設定,發展生物質能源已成為減碳的最佳選擇。

但江億同時也指出:「歐洲國家把生物質能源作為低碳能源的重要內容,而我國在這方面相對不足。」那麼,我國在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方面還存在哪些瓶頸?應如何提高生物質能源利用率呢?

非電利用發展空間巨大

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研究員田宜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從資源和發展潛力的角度來講,我國生物質能源發展存在三方面主要問題:一是認識不到位,社會各界尚未將農業生物質能源發展作為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部分;二是專業化市場化程度低,農村沼氣和生物質成型燃料大型企業主體較少,市場體系不完善;三是政策不完善,尚未建立生物質能源產品優先利用機制,缺乏對生物天然氣和成型燃料的終端補貼政策支持。」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利用好農業廢棄物資源,能減碳減排,同時還涉及農業環境的治理以及我國能源的安全。」

記者了解到,天然氣是能源安全的核心內容,涉及國際合作。中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過高,如果把國內草本類有機廢棄物利用起來,就會有巨大的生物天然氣資源潛力。

上述業內人士補充道:「國內的生物質能源利用之路其實走得有些碎片化。當前,國內對生物質能源的利用主要以發電為主,但發電的利用牽扯到能源效率並且依靠電價補貼,未來生物質能源要有更大發展,可能更多體現在非電利用方面。希望國家出臺相關政策,通過機制和體制的創新,支持生物質能源非電類的利用。」

頂層設計不可或缺

據了解,目前我國生物質材料的能源化利用率不到20%,很多地方甚至還在焚燒生物質材料,能源化利用率亟需提升。

田宜水建議:「國家可以通過頂層設計以及PPP模式等引導社會資本進入生物天然氣領域,並出臺生物天然氣入網、沼肥、沼氣產品補貼等政策;推進農村、林場低碳或零碳能源與碳減排和碳交易結合,通過碳交易增加農民收入。」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體制和機制創建需要一個部門牽頭,同時諸多相關部門應當積極參與,形成一個很好的頂層設計,非常關鍵。如果農業、能源、環境等部門各有各的考慮,就永遠形不成合力。」

「還要研究和改善市場和體制環境,認真做好相應產品的收購和銷售工作,為生物質電力、沼氣和生物質液體燃料的大規模使用打好基礎。」田宜水認為,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各級地方政府應按照《可再生能源法》和有關政策的要求,安排必要的專項資金用於生物質能資源培育和開發利用,並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引導作用,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各方面資金支持。」

產業發展應該走循環之路

江億還建議:「北方農村開展的『清潔取暖』工程應以『煤改生物質』為主。同時,要建立城鎮餐廚垃圾收集和處理系統,製備生物質燃氣。」

田宜水對此也表達了類似看法:「要完善生物質成型燃料從原料收集、儲存、預處理到成型燃料生產、配送和應用的整個產業鏈;結合城市大氣環境治理,大力推動城市燃煤鍋爐改造為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減少城市燃煤量,擴大規模化的生物質成型燃料市場;在人口居住分散、不宜鋪設燃氣管網的農村地區,推廣戶用生物質成型燃料,解決戶用炊事及採暖用能。」

另據記者了解,生物質燃氣從廢棄物處理角度來講,成本有所增加,原料和產肥都不具備價格優勢。

「與常規天然氣競爭,生物天然氣不佔優勢。因此,要把沼渣、沼液的附加值利用起來,作為有機肥還田等,形成一個閉合的循環,這個非常關鍵。」上述業內人士說,「生物質能產業的發展還是要走農業、環境、能源的循環之路,不是單靠某個產品,更多是解決環境問題,改善我國農業生態結構。」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

相關焦點

  • 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億:我國對生物質能源重視不夠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生物質能產業的發展還是要走農業、環境、能源的循環之路。尚未建立生物質能源產品優先利用機制。支持生物質能源非電類的利用。「生物質能源是唯一的零碳燃料,將在未來低碳能源結構中發揮重大作用。」
  • 我國生物質能源的利用現狀、開發意義及發展趨勢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能源消耗與日俱增。現在,我國能源年消耗量佔世界能總消耗量的20%以上,而且呈現上升的態勢。我國生物多樣性豐富,據調查,我國有油料植物為151科697屬1554種,其中種子含油量大於40%的植物有154種。且我國的可開發生物質資源總量為7t左右標準煤,其中農作物秸稈約3.5億t,佔50%以上。
  • 生物質能源行業發展現狀
    北極星固廢網訊:面對能源及環境的雙重壓力,全球調整能源結構的步伐,以生物質為燃料的熱電聯產成為某些國家的主要發電和供熱手段,2019年全球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97萬千瓦,累計裝機達到1878萬千瓦,以下是生物質能源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 生物質能源發展的關鍵在哪?
    我國生物質能源資源豐富、覆蓋種類繁多,包括農作物秸稈、林業廢棄物、城市生活垃圾、畜禽糞便、農產品加工糧食、工業有機廢料、有機沼液等。相關統計顯示,我國目前擁有可開發的生物質能源資源量達到近8.4億噸標準煤/年,約相當於能源消費總量的20%。
  • 生物質能源主導論
    這是生物質特質所決定而不是人的意志和政策導向所能長期左右的,誰看不到這一點誰就會吃虧。 將生物質能源提升到應有的戰略高度 美歐等工業化國家很重視生物質能源的促農功能,對農村經濟還很落後的發展中國家就更具重要意義。
  • 國內外生物質能源林研究
    泓森槐——生物質能源林優選樹種泓森槐生長迅速,萌櫱力強,燃燒熱值高,生物量產值遠大於其他樹種,木質纖維素含量較高,是作為第二代燃料乙醇的優質原料;也是營造短周期能源林的優良樹種。我國目前的開發林木生物質能源的呼聲很高,國家林業局也積極推動這項能源產業的發展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政策因素對林木生物質能源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不夠,能源產品市場的認可度不高,原材料與處理設備和生產設備落後;傳統的產品成本核算體系的修正等。
  • 生物質產業:未來能源新亮點?
    其實,在巨大的能源和環境壓力下,以農林廢棄物、油料植物為原料的清潔可再生能源———生物質能源已經越來越成為人們注目的焦點,我國科研人員已在加緊生物質能源的研發以及商業化運作的實踐。今天,我們請來研究生物質工程的院士、專家,為我們展開這幅新產業蓬勃發展的壯美畫卷。
  • 做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引路人
    ◆記者 邱建峰    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能源和生態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沒有能源,經濟發展就失去了動力;生態被破壞,人類的生存空間就受到了限制。
  • 中科院生物質能源研討會在京召開
    日前,江蘇13家生物質發電廠因收集不到足夠的秸稈,在短時間內集體陷入虧損,一時間引發熱議。這與國家對生物質能源日益加大的重視與扶持似乎並不匹配。「十一五」以來,國家先後出臺了《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國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規劃》、《生物質能源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等法規政策,大力支持和鼓勵生物質能源領域的科技創新。
  • 生物質能源應成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重點
    生物質能源應成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重點 來源:新華社 2006-06-02 13:01         我國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潛力和前景廣闊,特別是在一些地區大力發展農業和林業生物質商品能源的生產
  • 可再生能源新生力量 生物質能打開燃料能源新市場
    地溝油、生物柴油、甘油和甲醇均為生物質能源,具有綠色、低碳、清潔、可再生等特點。生物質能源是太陽能以化學能形式貯存在生物質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質為載體的能量。它直接或間接地來源於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轉化為常規的固態、液態和氣態燃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同時也是唯一一種可再生的碳源。
  • 我國生物質資源豐富開發利用潛力巨大
    我國農業生物質資源主要有農作物秸稈、能源作物、畜禽糞便和農產品加工業副產品等。上述資源十分豐富,但目前尚屬開發利用的初期階段。有關專家日前表示,應當加以大力研究開發。    為此,農業部生物質工程中心日前正式成立。
  • 發展生物質能源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目前,我國新能源開發利用中的主要核心技術和大部分設備依賴進口,生產技術和設備部分佔新能源投資的比重較高。由於技術和設備國產化程度不高,導致我國新能源開發利用成本高,相對於同類產品,其市場競爭能力弱。儘管如此,從能源的長遠戰略上講,我國生物質能源的開發利用勢在必行,並且發展前景仍然十分廣闊。
  • 我國生物質能利用的現狀及發展對策
    尋找一種可再生的替代能源,已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生物質能的轉換和利用具有解決能源短缺問題和環境保護的雙重效果,受到了人們的極大重視,是21世紀能源發展的一個方向[1,2]。1.生物質能的定義及其利弊生物質能是蘊藏在生物質中的能量,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素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而貯存在生物質內部的能量。
  • 中國林業生物質能源資源開發利用現狀與發展建議
    摘要:開發利用林業生物質能源資源是解決我國生物質能源發展原料瓶頸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文章在全面分析了我國林業生物質能源資源現狀的基礎上,對其開發利用的可行性及障礙進行了探討。認為我國開發利用林業生物質資源具備土地資源豐富、林業能源植物培育技術發展成熟、轉化利用工藝與設備研發取得一定突破以及政策環境良好等條件。
  • 實現「碳中和」:風電、光伏和生物質發電,在我國能源替代的地位
    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倍增2030年中國實現「碳達峰」後,將不再新增化石能源發電項目,由此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將倍增,工業生產和社會用電消耗綠電將是當前的三倍。風電、光伏和生物質發電,被譽為非水可再生能源的三駕馬車,那麼這三者在我國能源替代中將發揮什麼作用,其地位又將如何呢?
  • 「十三五」期間 生物質能源大有可為
    經濟的中高速增長,需要能源消費的增長來支持。而當前我國的能源結構仍以化石能源為主體,在「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前提下,「生態環境質量的總體改善」對能源結構的轉型升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此可見,十三五期間,我國將進一步加大對清潔能源的支持力度,以加速其對化石能源的替代。而就發展空間而言,生物質能源具有最大發展潛力。
  • 國家非糧生物質能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掛牌
    這標誌著我國首家國家級非糧生物質能源工程化研發機構投入全面建設,我國非糧生物質特別是廣西亞熱帶生物能源資源的研發利用將步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生物質能源發展的必由之路 陳章良在中心掛牌儀式致辭中說:「非糧生物質能源,是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國生物質能源產業比較優勢的動態測度
    中國生物質能源產業比較優勢的動態測度 翟超穎,代木林,張平,張曄(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武漢430072)  摘要:研究中國生物質能源產業比較優勢的演進規律,有利於我國政府制定基於不同產業發展階段的產業調控政策。
  • 平順稻殼生物質顆粒應用【鴻方能源】
    平順稻殼生物質顆粒應用【鴻方能源】山東鴻方能源有限公司主要以精研生物質顆粒燃料(鋸末顆粒、木屑顆粒主要可用於鍋爐燃燒.工廠.浴室.飯店熔鋁,鍍鋅,印染,取暖生物質工業鍋爐,火力發電的燃料,燃燒機燃料代替傳統的柴油、重油、天然氣、煤等石化類能源,作為鍋爐、乾燥設備、加熱爐窯等熱能設備的燃鋁材、烘乾、氣化氣化爐塗裝、壓鑄、烤漆、服裝食品、烘乾、化工的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