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 生物質能源大有可為

2020-11-30 人民網

  中新網11月5日電 201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十三五」規劃建議》)發布,為「十三五」期間的頂層設計指出了發展方向。通過分析《「十三五」規劃建議》可見,以新能源、節能環保、新材料、信息技術等為代表的戰略新興產業將迎來一個更大的戰略機遇期。作為新能源家族的重要一員,生物質能源在這份各方面均有涉及的《「十三五」規劃建議》雖然著墨不多,但卻是眾多重要表述的指向,也將在未來立體化、常態化的政策落實中,成為充分受益的產業之一。

  表述一: 「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與「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在五大「目標要求」中,「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與「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同時被提出。經濟的中高速增長,需要能源消費的增長來支持。而當前我國的能源結構仍以化石能源為主體,在「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前提下,「生態環境質量的總體改善」對能源結構的轉型升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此可見,十三五期間,我國將進一步加大對清潔能源的支持力度,以加速其對化石能源的替代。而就發展空間而言,生物質能源具有最大發展潛力。根據中國工程院《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研究報告》,中國含太陽能的清潔能源開採資源量為21.48億噸標煤,其中生物質佔到54.5%,是水電的2倍和風電的3.5倍。

  表述二:「協調發展」、「綠色發展」與「共享發展」

  《「十三五」規劃建議》主體部分,圍繞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五大發展理念展開。其中,協調發展、綠色發展與共享發展,均是生物質能源的優勢所在。

  我國的生物質資源,尤其是目前已經形成成熟商業模式的農業廢棄物資源,以中西部等經濟落後地區、農村地區較為豐富。生物質能源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將起到帶動落後地區、農村地區發展的作用。

  以我國生物質發電龍頭企業的凱迪生態為例,據媒體報導,該公司在十二五期間,摸索出了一條從田間地頭的到千家萬戶的產業鏈:在農村地區建立大量的生物質燃料收購站點,向農民收購秸稈,運到就近的生物質電廠進行發電,輸出電力能源商品,通過國家電網進入電力消費環節。凱迪生態相關負責人曾向媒體透露,在凱迪的生物質能源發展模式下,電力能源商品的銷售收入中的60%都流向了上遊生物質燃料收購環節,分配給了農民。這種紮根於農村的綠色能源工業模式,呈現出了良好的勢頭。據中證網報導,目前,凱迪生態已經建成8919個生物質燃料收購網點。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農民習慣將秸稈進行露天焚燒,帶來了嚴重的空氣汙染,是我國部分地區霧霾的重要成因之一。生物質能源產業的發展,讓秸稈變廢為寶,成為可以銷售的商品,將在一定程度上為空氣品質帶來改善。

  表述三:「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推動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農業現代化的大力推進,有利於生物質燃料收儲領域的集中化、規模化與市場化,將進一步降低生物質燃料收儲、運輸的難度與成本,也將吸引更多企業與資本進入生物質能源產業鏈,對生物質能源產業形成重要利好。

  《「十三五」規劃建議》中,還有諸多涉及「綠色發展」的內容,在此不做贅述。毋庸置疑的是,「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加大對清潔能源的支持力度,除了政策面與市場面給予支持之外,綠色金融的落地,也將會在資金面上給予充分支持,進一步促進生物質能源等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

相關焦點

  • 生物質能源行業發展現狀
    北極星固廢網訊:面對能源及環境的雙重壓力,全球調整能源結構的步伐,以生物質為燃料的熱電聯產成為某些國家的主要發電和供熱手段,2019年全球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97萬千瓦,累計裝機達到1878萬千瓦,以下是生物質能源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 全國綠化委:推進生物質能源多聯產發展工程已列入十三五林業規劃
    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21日透露,即將出臺的《林業產業「十三五"規劃》已將「生物質能源多聯產發展工程」列為推進林業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發力點。為推動世界各國更加重視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推進全球性植樹運動,積極維護生態安全,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第67屆聯合國大會於2012年通過決議,確定每年3月21日為「國際森林日」。
  • 雲南省生物質能源發展現狀與前景淺析
    目錄一、概念普及1.1生物質能源1.2生物質能源的種類1.3生物質能源的特點1.4生物質能源的利用1.4.1生物質固化能源的利用1.4.2生物質液化能源的利用1.4.3生物質氣化能源的利用>二、政策支持2.1法律法規2.2國家政策2.2.1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2.2.2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2.2.3生物質能發展「十三五」規劃2.2.4全國林業生物質能發展規劃(2011-2020)2.2.5「十三五」農業科技發展規劃2.2.62017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
  • 實現「碳中和」:風電、光伏和生物質發電,在我國能源替代的地位
    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倍增2030年中國實現「碳達峰」後,將不再新增化石能源發電項目,由此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將倍增,工業生產和社會用電消耗綠電將是當前的三倍。風電、光伏和生物質發電,被譽為非水可再生能源的三駕馬車,那麼這三者在我國能源替代中將發揮什麼作用,其地位又將如何呢?
  • 生物質能源主導論
    按《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成型燃料的2020年指標是3000萬噸,目前僅幾十萬噸,「十二五」期間要有一個大的發展。 秸稈直燃發電是「十一五」期間產業化推進較快的一種生物質能源。截至2008年底,國家發改委已審批170餘項生物質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460萬千瓦;已投產50項,裝機容量110萬千瓦。
  • 國家能源局就《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負責同志就《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指導意見》答《中國電力報》記者問日前,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引起行業高度關注。
  • 生物質能利用不只是能源工程
    多重意義集一身  雖佔比偏小,但生物質資源轉換為能源的潛力可達10億噸標準煤,其環保、民生和社會屬性要遠遠高於能源屬性  「2017年,國內生物質能源利用量約4100萬噸標準煤,僅約佔可再生能源利用量的6.6%,約佔能源消費總量的1%。」
  • 石元春院士:生物質能源仍被邊緣化
    根據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規劃目標,到2015年,我國將努力建立有競爭性的可再生能源產業體系,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太陽能熱利用及核電等非化石能源開發總量將達到4.8億噸標準煤。「生物質能源有所進步,但仍被邊緣化。」石元春表示,「這既非國際趨勢,也不符合中國國情。」
  • 湖南省印發「十三五」能源科技創新規劃(附項目表)
    近日湖南省發改委印發了《湖南省「十三五」能源科技創新規劃》。規劃要求,加快資源整合和產業優化升級,做大做強具備比較優勢的風電、太陽能、輸配電3大重點板塊。「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7%以上,到「十三五」末風電產業實現年產值220億元、太陽能產業175億元、輸配電產業350億元。
  • 我國生物質氣化耦合發電技術及應用探討
    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文章在劃分現階段生物質發電技術類別的基礎上,結合國家「十三五」期間煤電發展的產業政策,重點論述了生物質燃氣耦合發電的工藝流程和主要設備,闡述了目前我國生物質燃氣耦合發電項目推廣應用的優勢與不足,提出生物質原料預處理的方案,解決存在的不足。
  • 生物質能源應成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重點
    生物質能源應成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重點 來源:新華社 2006-06-02 13:01         我國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潛力和前景廣闊,特別是在一些地區大力發展農業和林業生物質商品能源的生產
  • 做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引路人
    選擇新型可再生能源,減少環境汙染,成了人們追求的主要目標,而以利用新型秸稈技術為主要方式的生物質能源就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近期,針對這個話題,記者採訪了山東省生物質能產業聯盟科技推廣中心主任霍寶民。環保新能源    記者:隨著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開發新能源,改善能源結構,促進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已日益緊迫,利用現代科技生產生物質能源,實現大規模節能和大幅度減少汙染物排放刻不容緩。
  • 蕪湖聚焰生物質能源科技成功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現有大中型秸杆打捆機52臺/套,壓塊狀、顆粒狀生物質燃料機組生產線6條,總投資3000餘萬元,其中生產設備投資430萬元。年利用農作物秸稈6萬噸,年處理10萬畝的秸稈綜合利用能力。公司生產的生物質成型燃料主要是以農作物秸稈、稻殼等副產物為原料,加工生產成壓塊狀、顆粒狀生物質成型燃料,用於供應工業鍋爐和生物質發電廠,替代化石能源煤炭、重油、天然氣等。
  • 生物質發電發展現狀及前景
    關鍵詞:生物質;發電;現狀;前景一、什麼是生物質根據IEA(國際能源機構)的官方解釋,生物質是指各種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有機體,通俗來講,就是指地球上所有的動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由於近年來一直在呼籲使用清潔能源,生物質作為一種清潔能源的新品種登上了舞臺,成為了僅次於煤炭、石油、天然氣的第四大能源,各界人士開始越來越重視生物質的使用情況。
  • 發展生物質能源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在生物質能源發電方面,主要有農林廢棄物發電、垃圾發電和沼氣發電。我國在生物質能發電技術和裝備上做了大量的研究開發工作,已建成生物質能發電裝機容量200多萬千瓦,到「十一五」期間末,將形成500多萬千瓦的裝機能力。
  • 能源早新聞來啦丨尷尬!地熱發電「十三五」目標大落空
    地熱發電「十三五」目標大落空。《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地熱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約530兆瓦,「十三五」即將收官,期間新增裝機容量18.08兆瓦,面臨著目標落空的尷尬境地。 國內新聞 國家能源局副司長任育之:更大力度促進風電消納。
  • 祝賀蕪湖聚焰生物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榮獲科技成果證書
    2020年9月11日,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在北京主持召開由蕪湖聚焰生物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的「一種生物質燃料的製備裝置和製備方法」項目科技成果評價會。公司生產的生物質成型燃料主要是以農作物秸稈、稻殼等副產物為原料,加工生產成壓塊狀、顆粒狀生物質成型燃料,用於供應工業鍋爐和生物質發電廠,替代化石能源煤炭、重油、天然氣等。秸稈的綜合利用,變廢為寶,從真正意義上實現了農作物秸稈的綠色、循環和再利用。
  • 生物質資源能源化是清潔能源布局重點
    其中就包括生物質能源方面的問題。  問:當前,我國正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做好大循環,實現「六保」任務,保糧食安全和保能源安全是很重要的兩個方面。「十四五」期間,在能源安全方面有什麼考慮?
  • 生物質能源發展的關鍵在哪?
    「實質上,生物質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可再生能源,是可再生能源領域最重要、可發揮更多作用的能源品種。相較於風電、太陽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生物質能利用具有多重意義,如不能合理利用會對環境產生汙染,反之如能充分利用,則無論是對於應對氣候變化、解決環境汙染問題,亦或增加能源資源供應來講,都非常重要。」
  • 我國對生物質能源重視不夠
    「生物質能源是唯一的零碳燃料,將在未來低碳能源結構中發揮重大作用。」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江億在日前召開的全國新能源產業技術發展專家創新大講堂上說。另外,有專家表示,隨著「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的設定,發展生物質能源已成為減碳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