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早新聞來啦丨尷尬!地熱發電「十三五」目標大落空

2020-12-06 騰訊網

新聞聚焦

2060年開發30億風電!北京風能宣言發布。10月14日,《風能北京宣言》發布!宣言提出,為達到與碳中和目標實現起步銜接的目的,在「十四五」規劃中,須為風電設定與碳中和國家戰略相適應的發展空間:保證年均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2025年後,中國風電年均新增裝機容量應不低於6000萬千瓦,到2030年至少達到8億千瓦,到2060年至少達到30億千瓦。

尷尬!地熱發電「十三五」目標大落空。《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地熱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約530兆瓦,「十三五」即將收官,期間新增裝機容量18.08兆瓦,面臨著目標落空的尷尬境地。

國內新聞

國家能源局副司長任育之:更大力度促進風電消納。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任育之表示,將更大力度推動風電規模化發展;更大力度推進風電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更大力度健全完善風電產業政策;更大力度促進風電消納。

3個月漲54%,光伏玻璃價格「瘋」漲。自今年7月以來,光伏玻璃價格5次上漲。7月初,光伏玻璃均價在24元/m2,在三個月的時間裡,光伏玻璃價格漲幅已經超過54%。

多地積極申報氫能示範城市,批量訂單將加速釋放。在氫能「以獎代補」方案細則落地後,目前地方申報示範城市積極性很高,預計隨著示範城市推進,未來批量訂單有望加速釋放,有核心技術且具備一定規模的企業將佔據先發優勢,優勝劣汰速度將加快。

江西第二批省重點項目名單發布,含多個電力項目。近日,江西第二批省重點項目建設計劃發布,其中涉及中廣核鄱陽500MW光伏示範項目、國家能源集團豐城光伏發電項目、中廣核贛縣區高峰山分散式風電項目、中廣核進賢縣前坊分散式風電項目等。

2020年黑龍江省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實施方案發布。方案指出,積極推廣秸稈固化成型、生物質鍋爐、秸稈發電等技術。鼓勵支持縣鄉集中供熱小燃煤鍋爐改造或更換為生物質鍋爐,繼續引導農戶安裝戶用生物質爐具。

「十三五」電力援疆超500億千瓦時。「電力援疆」工作自啟動以來,已累計輸送電能達534.59億千瓦時,為新疆創造直接經濟收益110.23億元,增加稅收16億元左右。

十年接卸400船,江蘇LNG接收站外輸天然氣超460億方。據央視新聞消息,江蘇LNG接收站投運10年累計接卸LNG船舶滿400船,接卸LNG總量超3317萬噸,吞吐世界天然氣487億立方米,相當於江蘇省10年的民用燃氣供應量。

國際新聞

天然氣價格上漲,德國9月燃煤發電量增加。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研究所表示,9月份,德國電企燃煤發電量再次回升,數據顯示,9月份,德國硬煤發電量為44.3億千瓦時,較8月份增長超2倍。

2020-24全球二次電池回收市場年複合增率近7%。根據一家國際市場研究機構日前發布的報告,2020年至2024年,全球二次電池回收市場規模有可能增長50億美元,在預測期內,其市場年複合增長率約為7%。

日本傑拉公司計劃到2030年關閉低效煤電廠。日本傑拉公司近日表示,到2030年將關閉其在日本的所有低效燃煤電廠。傑拉公司的目標是到2030年將其燃煤電廠的碳排放強度比政府目前針對全國燃煤電廠的減排目標多削減20%。

企業新聞

中國石化涪陵頁巖氣田新增探明儲量近2000億方。中國石化消息,日前,自然資源部組織專家組順利通過涪陵頁巖氣田東勝-平橋西五峰組-龍馬溪組頁巖氣探明儲量新增報告的審查,新增探明地質儲量1918.27億立方米。截至目前,中國石化累計探明頁巖氣地質儲量9407.72億方。

全球最大功率12MW海上半直驅風力發電機來了。日前,由中車永濟電機公司自主研發的12MW海上半直驅永磁同步風力發電機重磅發布。該機型在上一代10MW機型基礎上進行創新設計,發電量提升20%。

大唐發電:前三季度淨利預增72%到92%。大唐發電發布業績預告,預計前三季度淨利為25.32億元至28.27億元,同比增加72%到92%。受煤炭價格下降的影響,公司營業成本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會議預告

2020國際礦業權投資大會

時間:2020年11月18日 地點:北京

2021年光化學國際研討會

時間:2021年4月23日 地點:西安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國能源報(ID:cnenergy)

責編 | 李慧穎 閆志強

主播丨徐媛

我知道你 在看 哦

相關焦點

  • 尷尬!地熱發電「十三五」目標大落空,原因何在?
    即除去此前已建成近30兆瓦,「十三五」期間規劃新增地熱裝機容量為500兆瓦。但記者了解到,「十三五」即將收官,期間新增裝機容量18.08兆瓦,面臨著目標落空的尷尬境地。原因何在?(本報實習記者 | 齊琛冏)僅完成規劃目標的3.6%地熱能具有儲量大、分布廣、清潔環保、穩定可靠等特點,是一種現實可行且具有競爭力的清潔能源。
  • 「十三五」即將收官,面臨著地熱裝機目標落空的尷尬境地,原因何在?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我國西藏和雲南地熱帶有高溫地熱資源分布,可用於地熱蒸汽發電,全國中低溫地下熱水的直接利用量居世界第一。《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下稱《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地熱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約530兆瓦。即除去此前已建成近30兆瓦,「十三五」期間規劃新增地熱裝機容量為500兆瓦。
  • 「十三五」地熱發電目標緣何落空—新聞—科學網
    日前在蘇州召開的「挪寶集團·2020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地源熱泵行業高層論壇」上,中國能源研究會地熱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會主任鄭克棪在分析多國成功經驗後呼籲,中國當務之急是制定實施《地熱法》,對地熱發電上網電價進行補貼,這樣才有底氣說出「中國地熱直接利用世界第一」的話。
  • 地熱發電:現實與預期落差為何這麼大
    《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下稱《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地熱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約530兆瓦。即除去此前已建成近30兆瓦,「十三五」期間規劃新增地熱裝機容量為500兆瓦。  但記者了解到,「十三五」即將收官,期間新增裝機容量18.08兆瓦,面臨著目標落空的尷尬境地。原因何在?
  • 地熱發電開啟清潔能源利用新篇章
    一個社區、一個村莊、一個城鎮都可以用地熱來供電,不用拉很長的高壓線,地熱將是非常有潛力的利用方式。   地熱發電正取得歷史性突破   「目前,大部分人對我國地熱發電行業的發展處於『不知道、不了解、不支持』的狀態。」多吉說。   對於這種尷尬處境,我國地熱界人士將之戲稱為「三不曲」。
  • 能源早新聞丨我國可再生能源投資已連續五年超千億美元
    新聞聚焦◐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提前超額完成2020年目標。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表示,「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9項約束性指標和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超額圓滿完成,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取得重要成效,生態保護和修復持續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已經提前超額完成對外承諾的到2020年目標。◐應急管理部:加強對關停煤礦、技改煤礦和非煤礦山的監管,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 「十三五」目標再度落空,這個產業為何屢交低分答卷?
    (文丨本報記者 朱妍) 繼「十一五」「十二五」任務未達標後,「十三五」規劃目標再度落空 煤層氣俗稱「煤礦瓦斯」,是吸附在煤層及其周圍巖層中的非常規天然氣。為治理煤礦瓦斯事故,在煤礦開採前、開採中抽採煤層氣,是一項必要的安全生產措施。
  • 建言獻策|盼「十四五」西藏出臺地熱發電價格政策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點擊藍字關注我們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西藏自治區政府將清潔能源產業定位為「國家清潔能源基地」「西電東送接續基地」「輻射南亞的能源基地」的支柱性產業,提出大力開發水電、光伏、地熱能和風能等多種可再生能源融合互補發展。
  • 地美特瑞麗地熱發電項目試驗發電成功—新聞—科學網
    地美特瑞麗地熱發電項目試驗發電成功邁出中國地熱發電新步伐 7月5日,記者從鄭州地美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地美特」)獲悉,該公司「瑞麗100MW地熱發電項目」
  • 科普丨利用地熱發電的特點
    目前,利用地熱的方法有發電,供熱及其它綜合利用。地熱發電和傳統的火力發電一樣,就是利用熱能通過機械能的中間轉換產生電能。所不同的是,它不用燃料,更不必造大鍋爐,所需熱能直接來自地熱。因此,它既可以解決能源短缺,又具有設備簡單,成本低廉,運行穩定,減少汙染等優點,所以受到全世界的普遍重視。現在利用地熱發電有兩種方法:一是「降壓擴容」法,二是「中間介質」法。
  • 地熱能開發利用大勢所趨 地熱發電未來前景廣闊
    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已是當今時代主題之一,正因此,全球範圍內掀起了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的熱潮。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人類對地熱資源認識將進一步提高,地熱發電前景值得期待。
  • 科學高效開發利用地熱資源推進清潔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時期中國地熱產業將逐漸進入加速期。在《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中,將地熱供暖和發電作為主要發展方向,並提出要積極構建智慧能源系統。    數位化為能源革命賦能,網際網路+智慧能源正向我們走來。在地熱能源開發利用上,要因地制宜,多元開發;因需制宜,各得其所;因能制宜,各盡其用;因時制宜,梯級利用。
  • 地熱能:僅有熱情還不夠—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規劃已經制定,究竟怎樣才能實現目標?嚴格勘探地下資源量、加強地熱能市場管理、完善扶持地熱發電機制和政策體系、加速突破地上技術研發等選項排在前列,前兩項是保障供暖(製冷)目標實現的基本前提。
  • 2018中國地熱國際論壇透露:「十三五」將新增地熱能供暖面積11億平米
    11月27日,2018·中國地熱國際論壇暨地熱資源利用國際工程科技高端論壇在上海舉辦。論壇上透露,我國地熱能整體開發利用規模穩居世界前列,地熱能供暖面積保持世界首位。預計「十三五」時期,我國將新增地熱能供暖(製冷)面積11億平方米,相當於220個雄縣的地熱供暖面積。
  • 2018年中國地熱能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乾熱巖地熱能源將...
    >——水熱型地熱能利用持續增長近10年來,我國水熱型地熱能直接利用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長,已連續多年位居世界首位。3、政策助推,行業發展目標明確近年來,我國加強能源體系建設,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提高清潔能源的比重,地熱能作為清潔可再生能源受到了國家的重視,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為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 2020年中國地熱能開發利用行業發展 直接利用快速發展,地熱發電有...
    (2)基於大氣汙染、節能減排的壓力所迫  地熱發電、地熱製冷技術是解決當前霧霾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尤其是冬天氣候寒冷,水利發電效果差,霧霾嚴重。但要在地熱發電、地熱製冷技術上取得突破,首先要加大地熱資源的勘探力度,充分挖掘地熱資源貧乏地區所蘊藏的地熱資源,儘可能的均衡我國地熱資源分布情況。
  • 日本福島地熱發電重振旅遊業(圖)
    利用溫泉的熱能發電,熱氣不斷噴湧而出。人民網東京9月18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東日本大地震後,客流量明顯減少的福島市溫泉街開始研究利用溫泉的熱能進行地熱發電項目,並計劃將發電的收益用於建設一個綠色能源體驗教室。相關方面計劃於10月成立公司,2014年之前開始發電。由於大地震和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的影響,位於福島市郊區的土湯溫泉客流量大幅度減少。16家旅店中6家被迫停業。
  • 人禍,韓國第二大地震由地熱發電項目引發
    (觀察者網訊)2017年11月,韓國東南部城市浦項發生5.4級地震,此次地震為1978年韓國開始測量地震以來規模第二大的地震。對此,韓國政府今日(20日)公布了調查結果,地震由附近地熱發電站引起,而非天然地震,並將永久停止地熱發電項目,儘快推進當地恢復工作的進行。 據韓聯社3月20日消息,大韓地質學會20日上午在首爾召開記者會公布了上述調研結論。
  • 《海洋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出臺—新聞—科學網
    《海洋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出臺 從「能發電」到「穩定發電」 《規劃》指出,「十三五」時期將以顯著提高海洋能裝備技術成熟度為主線,著力推進海洋能工程化應用,夯實海洋能發展基礎,實現海洋能裝備從「能發電」向「穩定發電」轉變,務求在海上開發活動電能保障方面取得實效。
  • 地熱發電的原理技術
    地熱發電是地熱利用的最重要方式。高溫地熱流體應首先應用於發電。地熱發電和火力發電的原理是一樣的,都是利用蒸汽的熱能在汽輪機中轉變為機械能,然後帶動發電機發電。所不同的是,地熱發電不象火力發電那樣要備有龐大的鍋爐,也不需要消耗燃料,它所用的能源就是地熱能。地熱發電的過程,就是把地下熱能首先轉變為機械能,然後再把機械能轉變為電能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