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資源能源化是清潔能源布局重點

2020-11-30 全球起重機械網

   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9日上午在京開幕,主要議題是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應邀出席開幕會並作報告。

  李克強總理還現場回答了五位政協常委提出的問題。其中就包括生物質能源方面的問題。

  問:當前,我國正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做好大循環,實現「六保」任務,保糧食安全和保能源安全是很重要的兩個方面。「十四五」期間,在能源安全方面有什麼考慮?

  全國政協常委王天戈:總理的回答讓我對能源結構調整和布局充滿期待。國家在生物質資源應用領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存在一系列短板。同時,天然氣佔一次能源比重偏低,對外依存度高企,要化解這一矛盾,只有大力發展生物質資源能源化。如果把生物質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起來,形成合力,不僅可以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保護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的願望,還可以極大地提高我國天然氣佔一次能源比重,降低單位GDP能耗,提高能源效率。( 人民政協網 記者 孫金誠 謝靚 韓雪 齊波 宋寶剛 韓月 賴仁傑)

相關焦點

  • 我國對生物質能源重視不夠
    非電利用發展空間巨大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研究員田宜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從資源和發展潛力的角度來講,我國生物質能源發展存在三方面主要問題:一是認識不到位,社會各界尚未將農業生物質能源發展作為國家能源戰略的重要部分;二是專業化市場化程度低,農村沼氣和生物質成型燃料大型企業主體較少,市場體系不完善;三是政策不完善,尚未建立生物質能源產品優先利用機制,缺乏對生物天然氣和成型燃料的終端補貼政策支持
  • 生物質的能源化利用是負3倍的溫室氣體減排量測算
    從地球植被生態循環的降解段獲得能源是大自然的安排。【聯合國2018年的森林報告】可以看出地球植被生態的年能量循環量高於目前人類的能源消耗的近百倍。若對標原始農業到現代農業科技生產力進步的結果。開啟植被生態產業化模式,在不斷提高地球生態品質的同時獲得資源。是人類可持續生存的基礎。
  • 清潔又環保 生物質節能採暖爐在冀州農村受歡迎
    「我預定的型號120的爐具今天能到貨嗎......」來到冀州市西王鎮西王村時,正趕上村裡響應國家號召推廣生物質節能採暖爐,村民們競相報名預定,這可把西王村的代辦員賈棟橋忙壞了。  「鎮裡分配給我們村100臺的節能爐推廣任務,沒想到剛推廣了幾天就有80餘戶村民報名預定,按這樣的速度,我們村要超額完成任務啦!」賈棟橋說。
  • 生物質能源應成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重點
    ,使農民由單純的能源的消費者變成清潔商品能源的生產者。  據了解,在可再生能源中,除了風能、太陽能等的快速發展外,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並成為重要的國家戰略資源。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積極推動林業和農業的功能拓展、資源利用方式的轉變,以林業資源、農業資源來生產可再生能源。   我國潛在的生物質資源非常豐富。
  • 國家力推生物質新能源供熱 能源結構重新洗牌
    1月20日,中國生物質能聯盟生物質燃料與供熱專委會在漢成立,國家有關部門及中國生物質能源產業聯盟領導、專家等80餘人發起了「加快發展生物質能清潔供熱」倡議,探討了生物質供熱在全國布局的路線圖,為實現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制定的生物質能源發展目標做準備。
  • 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億:我國對生物質能源重視不夠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生物質能產業的發展還是要走農業、環境、能源的循環之路。尚未建立生物質能源產品優先利用機制。支持生物質能源非電類的利用。「生物質能源是唯一的零碳燃料,將在未來低碳能源結構中發揮重大作用。」
  • 瀋陽:生物質資源暗藏「巨能」 需全產業鏈承接
    在業內,生物質被稱為繼煤炭、石油、天然氣後的第四代能源。在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情況下,以生物質替代傳統能源,已成為解決能源短缺難題的第一突破口。按全球各國規劃,到2030年左右,生物質能將成為第一大能源。  瀋陽何以突破?據對瀋陽生物質資源的測算結果顯示,僅耕地秸稈一項,瀋陽產生量便達400萬t/a(噸/年)以上,較於國內其他城市,這是少有的稀缺資源。
  • 我國農林生物質發電現狀及相關問題思考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農林生物質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綠色、低碳、清潔、可再生等特點,能夠在替代化石能源、促進環境保護、帶動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所以,合理並充分利用農林生物質清潔能源,可以降低地區能源消耗,改善能源利用結構,可以不同程度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可以有效改善農村地區由於秸稈散燒形成的季節性大氣汙染,同時也是我國鼓勵和提倡的發展循環經濟的有效途徑和示範。
  • 泓森槐生物質能源林,能源發展新路徑
    工業革命以後,隨著機械大工業的發展,可再生能源由於利用方式落後而逐漸被傳統的化石能源所取代,其所佔能源消費的比例逐漸下降。到20世紀下半葉,隨著化石能源局限性的日益突出,人類對能源的利用又重新回歸自然,重拾可再生能源,只不過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今年可再生能源財政預算923億 生物質能源有望加速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的支出安排中,生物質發電執行數增長最大為53%;其次是太陽能,增長14.3%;而風電發電補助預算數為上年執行數的96.8%。這意味著,2020年生物質發電補貼執行情況有望好於2019年。生物質能源研究專家表示,隨著政策利好,以及各地方政府的支持、資本的進入,生物質能源發展將有望進入加速發展期。
  • 生物質能源主導論
    分別於2005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經國會通過的《美國能源政策法案》、《能源自主與安全法案》、《農業法案》和《美國清潔能源安全法案》均是以法律形式確定了生物質能源的主導地位和具體發展指標。
  • 鄭州就現代能源建設徵求意見,擬重點推進這些項目→
    堅持安全保障和綠色節能相結合,消除能源供應瓶頸,提高電力熱力供應能力,優化調整能源結構,促進電力熱力體系綠色清潔發展,既保證電力熱力供應的安全可靠,又保證清潔發展。內源優化。堅持優化存量和擴大增量相結合,重點提升燃煤電廠供熱能力,推動天然氣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和供熱比重,構建結構優化的電力熱力供應體系。外引多元。
  • 【行業分析】我國生物質資源開發利用狀況分析(圖表)
    北極星固廢網訊:1、我國生物質資源種類眾多,儲量巨大中投顧問發布的《2016-2020年中國生物質能發電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全球每年經光合作用產生的生物質約1700億噸,其能量相當於世界主要燃料貢獻的10倍,而作為能源的利用量還不到總量的1%,極具開發潛力。
  • 山東三唐鄉多能互補助力清潔供熱 生物質能源應用先行先試
    近日,位於山東省西北部的平原縣傳來好消息:三唐鄉被評為全省首批10個綠色能源示範村鎮後,又被列為山東省生物質能推廣應用重點縣,全省僅5個。三唐鄉作為平原縣首個生物質能源試點應用地,在推進清潔能源應用領域進行了積極探索。即將建成「生物質能+太陽能+地熱能+空氣能」的多能源互補型城鎮。過去,三唐鄉冬季供暖以煤炭為主。每戶供暖季平均用煤約1噸,全鄉用煤總量約4800噸。如何改善能源消費結構,實現綠色清潔供熱,是困擾鄉鎮領導的一個問題。
  • 生物質產業:沒了補貼日子難過?
    雖然補貼確實幫助農村家庭購買節能爐具,但同時也抑制了行業整體的規模發展和穩定作為農業大國,中國有著發展生物質能的先天條件,而能源、環境的巨大壓力,也對生物質產業產生巨大需求。近年來,生物質能源在我國有了很大發展。但是不少專家在調研中發現,我國大多數生物質能企業主要依賴政府扶持發展。在財政部暫停補貼後,一部分企業陷入發展困境。生物質能行業如何實現良性發展?
  • 中國林業生物質能源資源開發利用現狀與發展建議
    摘要:開發利用林業生物質能源資源是解決我國生物質能源發展原料瓶頸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文章在全面分析了我國林業生物質能源資源現狀的基礎上,對其開發利用的可行性及障礙進行了探討。認為我國開發利用林業生物質資源具備土地資源豐富、林業能源植物培育技術發展成熟、轉化利用工藝與設備研發取得一定突破以及政策環境良好等條件。
  • 生物質資源化利用重在「負碳排放」—新聞—科學網
    能源和環境的和諧發展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趨勢,構建清潔低碳且安全高效的能源及化工體系是新時代削弱負環境效應和能源發展的重要措施。
  • 生物質能源發展的關鍵在哪?
    「實質上,生物質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可再生能源,是可再生能源領域最重要、可發揮更多作用的能源品種。相較於風電、太陽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生物質能利用具有多重意義,如不能合理利用會對環境產生汙染,反之如能充分利用,則無論是對於應對氣候變化、解決環境汙染問題,亦或增加能源資源供應來講,都非常重要。」
  • 生物質能利用不只是能源工程
    多重意義集一身  雖佔比偏小,但生物質資源轉換為能源的潛力可達10億噸標準煤,其環保、民生和社會屬性要遠遠高於能源屬性  「2017年,國內生物質能源利用量約4100萬噸標準煤,僅約佔可再生能源利用量的6.6%,約佔能源消費總量的1%。」
  • 中科院生物質能源研討會在京召開
    生物質利用:多元發展「對我國來說,生物質能源發展應以能源補充替代和改善生態環境為目標,以廢棄生物質資源為主,培育有潛力的新型生物質資源,實現多元化資源供給。」生物質能技術創新產學研聯盟秘書長,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黨委書記馬隆龍說。除原料外,工藝上該走什麼過程?企業該做什麼產品?